2《丁香结》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丁香结》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22 12:17: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六上2《丁香结》教学设计
教材解读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触摸山川湖海的心跳”。怎样“触摸”?单元的语文要素指出,“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这就是“触摸”的方法。阅读时怎样“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呢?一是想象,即通过品味描写生动的词句,在自己的脑海中想象画面;二是联想,即由课文所写的场景联想到自己生活中的类似场景。课文《丁香结》,为这样的“想开去”,提供了优质的阅读文本。
《丁香结》是当代作家宗璞的一篇散文。课文第1至3自然段,作者分别描写了城里街道旁、城外校园里和“我”的斗室外的三处丁香花,观察细腻,想象丰富,文笔优美,表达了作者对丁香花的喜爱之情。课文第4至6自然段,作者由丁香花联想到古人的诗句中的丁香结,再由丁香结联想到人生中“解不完的结”,最后表达了“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的人生感悟。
教学目标
1.识字学词,积累课文中优美生动的语言。
2.品味生动的语言,展开想象,欣赏丁香花美丽幽雅的外在形象。
3.能够从所读内容想开去,初步体会“丁香结”的文学意象,感悟作者积极、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
品味生动的语言,展开想象,欣赏丁香花美丽幽雅的外在形象。体会“丁香结”的文学意象,感悟作者积极、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教学过程
◎导入:朗读诗句,揭示课题
1.朗读一组诗句,说说诗句分别写了什么花,带给你怎样的感受或印象。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桃花:美丽可爱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红杏:生机勃勃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梅花:坚强乐观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稻花:丰收的喜悦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丁香:忧愁
2.欣赏一组丁香花的图片。揭示课题:丁香结
3.了解作者:宗璞,1928年出生,女,原名冯钟璞,当代作家。代表作有散文《紫藤萝瀑布》《西湖漫笔》和小说《红豆》《三生石》等。
◎学习任务一 通读感知,梳理内容
1.出示学习任务,学生自主学习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2)借助学习单,梳理课文内容。
2.检查反馈,学习字词
宅院 点缀 窥探 幽雅 伏案 笨拙
眼帘 参差 单薄 文思 芭蕉 妩媚
花蕾 花苞 恰如 衣襟 恍然 愁怨
(1)认读词语,读准字音。
(2)从所读的词语想开去,选择一两个词语,说说对丁香花的印象。
3.反馈交流学习单,梳理课文内容。
相机板书:丁香花(赏花) 丁香结(悟花)。
设计意图:本任务旨在通过通读课文与梳理内容,帮助学生建立对文本的整体认知。识字学词为精准阅读奠基,梳理丁香花的三处描写及丁香结的联想脉络,既能落实基础积累,又能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文章结构,为后续品味语言、展开想象与联想做好铺垫,培养信息提取与梳理能力。
◎学习任务二 品读1-3自然段,欣赏丁香花
1.出示学习任务,学生自主品味:
课文1-3自然段分别描写了城里街旁、城外校园、我斗室窗外的三处丁香花。请细细品味其中的一处,你仿佛看见了怎样的丁香花?批注自己的阅读感受。
2.交流分享,导品味词句,想象画面。
★城里街旁,尘土纷嚣之间,忽然呈出两片雪白,顿使人眼前一亮,再仔细看,才知是两行丁香花。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1)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丁香花?(美丽、可爱、有趣)
(2)作者是怎样写出丁香花的美丽、可爱、有趣的?
——“两片雪白”“半树银装”,运用比喻,写出了丁香花洁白的颜色。
——“星星般的小花”运用比喻,写出了丁香花可爱的形状。
——“呈出”“探出”“缀满”“窥”“惹”这一组动词,运用拟人,写出了丁香花可爱、有趣的动态。
(3)小结:无论写颜色,写形状,还是写动态,作者都善于展开想象,写出了作者对丁香湖的喜爱之情。
板书:想象
(4)带着想象和体会,有感情地朗读。
★最好的是图书馆北面的丁香三角地,种有十数棵的白丁香和紫丁香。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丁香。
(1)这样的丁香,作者为什么喜欢?(潇洒、朦胧、淡淡的幽香……)
(2)作者是怎样写出丁香花这样的特点的?
——从颜色、气味两个方面描写。
——“潇洒”“朦胧”“幽雅”,写出了作者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对丁香花的喜爱之情。
(3)有感情地朗读,一边读一边想象这样的丁香花。
★在我断断续续住了近三十年的斗室外,有三棵白丁香。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人也似乎轻灵的多,不那么浑浊笨拙了。从外面回来时,最先映入眼帘的,也是那一片莹白,白下面透出参差的绿,然后才见那两扇红窗。我经历过的春光,几乎都是和这几树丁香联系在一起的。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
(1)这样的丁香,作者为什么喜欢?
洁白的丁香:檐前积雪、雪色、一片莹白
散发着清香的丁香:香气直透豪端
好像有灵气的丁香: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
(2)想象一下,在近三十年的时光里,这三棵白丁香,是怎样陪伴着“我”的?教师引读:
在我断断续续住了近三十年的斗室外,有三棵白丁香。
每到春来……
从外面回来时……
我经历过的春光……
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
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
3.小结:欣赏了作者笔下的丁香花,你觉得作者宗璞是个怎样的人?
交流,相机板书:热爱生活
设计意图:此任务聚焦1-3 自然段的品读,引导学生通过批注感受、品味词句,落实 “阅读时从内容想开去” 的要素。借助比喻、拟人等手法的分析,让学生在想象画面中体会丁香花的美,感受作者的喜爱之情,既培养语言鉴赏能力,又渗透 “想象” 的阅读方法,深化对 “热爱生活” 情感的感知。
◎学习任务三 品读4-6自然段,感悟丁香结
1.雨中的丁香又是怎样的呢?呈读课文第4自然段:
古人诗云:“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外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1)作者为什么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呢?
交流中相机理解“妩媚”和“印象派”。
妩媚:两个字都是女字旁,猜猜这个词语的意思(形容女孩子容貌、姿态可爱动人),这里用来形容雨中的丁香花可爱、动人。
印象派:欧洲著名的绘画流派,注重画出对自然景物的主观印象。
(2)雨中的丁香,使作者联想到了古人的诗句——“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古往今来,丁香常常出现在诗里,寄托着诗人的情感。
PPT呈读课后阅读链接中的一组诗句:
芭蕉不解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李商隐《代赠》
殷勤解却丁香结,纵放繁枝散诞春。——陆龟蒙《丁香》
霜树尽空枝,肠断丁香结。——冯延巳《醉花间》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璟《摊破浣溪沙》
交流发现:丁香结,象征着愁怨。
3.那么,丁香结的名字又是怎么来的呢?呈读:
今年一次春雨,久立窗前,望着斜伸过来的丁香枝条上一柄花蕾。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似衣襟上的盘花扣。我才恍然,果然是丁香结!
作者由丁香花的小小花苞,联想到了什么?出示图片,了解盘花扣。
4.丁香结,这三个字又引发了作者对人生怎样的思考呢?
学生划读语句: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是太平淡无味了么?
(1)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交流,板书:乐观、积极、豁达
(2)出示宗璞的人生遭遇,说说作者遇到了哪些“结”。作者的人生遇到了这么多的“结”,然而她却说——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是太平淡无味了么?这就是一种(指板书)乐观、积极、豁达的人生态度。
(3)学生交流自己学习、生活中遇到过的“结”。
如:难题解不出来,考试焦虑,与同学闹矛盾了……
(4)如果遇到这些“结”,你会怎么办呢?
小结:学习也好,生活也罢,我们总会遇到不顺心的事儿。烦恼、挫折和痛苦,也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因此,我们需要学会乐观、积极、豁达。
设计意图:本任务通过品读4-6 自然段,引导学生从雨中丁香联想古人诗句,理解丁香结的象征意义,再由花结联想到人生之 “结”。结合作者人生遭遇与学生生活体验,帮助学生感悟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既落实 “联想” 的阅读方法,又实现文本情感向生活的迁移,深化人文感悟。
◎学习任务四 拓展阅读《紫藤萝瀑布》
学生自主阅读之后,交流与分享:
作者笔下的紫藤萝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作者由紫藤萝产生了哪些想象和联想?联系文中的语句说一说。
设计意图:拓展阅读《紫藤萝瀑布》旨在迁移本课所学的“想象”“联想” 阅读方法。通过交流紫藤萝印象及作者的想象联想,让学生在新文本中实践 “从内容想开去”,巩固单元语文要素,同时拓宽阅读视野,加深对宗璞散文 “由景及情、由物悟理” 特点的理解。
板书设计
丁香结
美好 优雅 忧思
成因 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