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苏教版(2024)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设计与调查》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理念
本节课以 “做中学” 为核心理念,遵循新教材苏教版(2024)注重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编写思路,强调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经历 “设计调查方案 — 实施调查 — 整理数据 — 分析结果” 的完整过程。
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从 “了解好朋友” 的生活需求出发,自主设计调查问题、选择调查对象、运用合适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最终形成对调查结果的简单分析。同时,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调查活动中感受数据的价值,培养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核心素养教学目标
数据意识:能根据 “了解好朋友” 的需求,设计简单的调查问题,知道调查的基本流程,初步感受数据在描述和分析问题中的作用。
应用意识:能运用举手、问卷、访谈等简单方法收集数据,并用表格、画图等方式整理数据,体验调查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推理意识:在分析调查数据的过程中,能根据数据信息进行简单的推断,如 “好朋友最感兴趣的活动是什么”,培养初步的逻辑推理能力。
合作意识:在小组调查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分工合作,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根据具体需求设计合理的调查问题;掌握简单的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能对调查结果进行简单分析。
教学难点:设计的调查问题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在调查过程中准确收集和记录数据;结合数据进行有意义的分析和推断。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包含教材中《了解你的好朋友》单元的情境图、调查案例、数据记录表模板等);空白问卷表、调查问题设计表;不同颜色的彩笔、直尺;展示板;奖励用的 “调查小能手” 徽章。
学生准备:每人准备一个笔记本和铅笔;小组活动所需的工具(如记录纸、笔、小卡片等)。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明确调查意义
教师出示教材中《了解你的好朋友》单元的情境图:图中展示了几个同学围在一起讨论 “不知道好朋友喜欢什么,很难为他准备生日礼物” 的场景。
提问:“图中的同学们遇到了什么问题?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 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经验回答,如 “想送好朋友礼物,但不知道他喜欢什么”“想和好朋友一起玩,但不知道他喜欢什么游戏” 等。
追问:“怎样才能知道好朋友的喜好呢?” 学生可能会回答 “直接问他”“观察他平时的行为” 等。
教师小结:“要了解好朋友的喜好、习惯等信息,我们可以通过一种科学的方法 —— 调查来实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设计与调查》,一起设计调查方案,了解我们的好朋友。”(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教材中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调查的必要性,激发学生参与调查活动的兴趣,自然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探究新知,学习设计与调查方法
1.确定调查内容
教师引导:“要了解好朋友,我们可以调查哪些方面的内容呢?”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梳理并板书:兴趣爱好(如喜欢的运动、游戏、食物等)、学习习惯(如喜欢的学科、每天的作业时间等)、生活习惯(如起床时间、喜欢的颜色等)。
出示教材中的调查案例:“小明想了解好朋友小刚,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①你喜欢的运动是什么?②你每天晚上睡几个小时?③你最喜欢的学科是什么?”
提问:“小明的调查内容合理吗?为什么?” 学生讨论后回答:“合理,因为这些问题能帮助小明了解小刚的兴趣和习惯。”
小结:“调查内容要围绕‘了解好朋友’的目的来确定,选择与好朋友相关的、有意义的内容。”
【设计意图】结合教材案例,引导学生确定调查内容,让学生明确调查内容应具有针对性,为后续设计调查问题奠定基础。
2.设计调查问题
教师讲解:“确定了调查内容后,我们要把内容变成具体的调查问题。设计问题时,要注意问题要明确、简单,让被调查的人容易回答。”
出示反例:“①你喜欢很多东西吗?②你觉得学习怎么样?” 提问:“这些问题有什么不好?” 学生回答:“问题不明确,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以 “兴趣爱好” 为例,引导学生设计问题:“针对‘喜欢的运动’,我们可以设计成‘你最喜欢的运动是什么?(请在□里打√:□跑步 □跳绳 □打球 □其他)’”
学生分组活动:每组选择一个调查内容(如兴趣爱好、学习习惯等),设计 3-4 个调查问题,填写在 “调查问题设计表” 中。
各小组展示设计的问题,其他小组进行评价,教师指导修改,如 “问题是否明确”“选项是否全面” 等。
小结:“设计调查问题时,要具体、明确,可提供选项让被调查者选择,也可以留空让其填写其他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正反例对比和小组合作,让学生掌握设计调查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表达能力。
3.选择调查方法
教师提问:“设计好调查问题后,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收集答案呢?”
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回答:“直接问”“让他写下来”“举手表示” 等。
介绍常见的调查方法:
访谈法:面对面提问并记录答案。
问卷法:让被调查者填写问卷。
举手法:适合在小范围内快速收集数据(如 “喜欢跑步的请举手”)。
出示教材中的调查场景图:图 1 是同学用访谈法向好朋友提问;图 2 是小组发放问卷收集数据;图 3 是课堂上用举手法统计喜好。
提问:“这些调查方法各有什么特点?在什么情况下适合用哪种方法?” 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总结:“访谈法适合了解详细情况;问卷法适合调查多人;举手法适合快速统计。”
学生根据自己设计的问题,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并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通过教材场景图和讨论,让学生了解不同的调查方法及其适用场景,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方法的能力。
4.整理和分析数据
教师出示一组调查数据:“针对‘最喜欢的运动’,调查了 10 名同学,结果如下:跑步 3 人,跳绳 2 人,打球 4 人,其他 1 人。”
提问:“怎样把这些数据整理得更清楚呢?” 引导学生想到用表格整理:
运动类型 跑步 跳绳 打球 其他
人数 3 2 4 1
讲解:“我们还可以用画图的方式整理数据,比如用‘正’字计数法,每一笔代表 1 人;也可以用条形图,每一格代表 1 人。”
示范用 “正” 字计数法整理数据:跑步 “正” 字的前三笔,跳绳 “正” 字的前两笔等。
学生分组活动:每组选择一种整理方法,将上述数据进行整理,并在展示板上呈现。
提问:“从整理好的数据中,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回答:“喜欢打球的同学最多,喜欢其他运动的同学最少。”
小结:“整理数据能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出结果,分析数据能帮助我们发现信息,得出结论。”
【设计意图】通过实例教学,让学生掌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学会从数据中提取信息,培养数据意识和分析能力。
实践操作,开展调查活动
1.制定调查方案
教师引导:“现在我们要开展一次‘了解小组内好朋友’的调查活动,首先要制定调查方案。”
出示调查方案模板:
调查主题:了解小组内好朋友的______(如兴趣爱好)
调查对象:小组内的______名同学
调查问题:(列出 3-4 个问题)
调查方法:______(如问卷法、访谈法)
数据整理方法:______(如表格、画图)
学生分组填写调查方案,教师巡视指导,确保方案合理可行。
【设计意图】让学生制定调查方案,培养学生的规划能力和严谨的态度,为调查活动的顺利开展做准备。
2.实施调查
各小组按照制定的方案开展调查活动:
采用访谈法的小组,轮流对组员进行提问并记录答案;
采用问卷法的小组,发放问卷并回收;
采用举手法的小组,针对每个问题组织组员举手并计数。
教师巡视,提醒学生注意:记录数据要准确;尊重被调查者的回答;遇到问题及时小组讨论解决。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调查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精神,感受调查的真实性和严谨性。
3.整理与分析数据
调查结束后,各小组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用表格或画图的方式呈现。
例如:某小组调查 “喜欢的水果”,整理后的数据表格如下:
水果 苹果 香蕉 橙子 草莓
人数 2 1 1 2
小组讨论:“从数据中可以看出什么?” 如 “喜欢苹果和草莓的同学一样多,都有 2 人”。
各小组制作调查结果展示板,包含调查问题、数据整理结果、分析结论。
【设计意图】通过数据整理和分析,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方法,学会从数据中得出结论,提升数据意识和推理能力。
4.成果展示与交流
各小组派代表展示调查成果,介绍调查过程、数据结果和分析结论。
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提问,如 “你们为什么选择这个调查主题?”“从数据中还能发现其他信息吗?”
教师对各小组的调查活动进行总结,表扬表现优秀的小组和个人,颁发 “调查小能手” 徽章。
【设计意图】通过成果展示和交流,让学生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培养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体验调查活动的成就感。
拓展延伸,深化调查认知
1.调查在生活中的应用
课件出示生活中的调查场景:超市调查顾客喜欢的商品、学校调查学生喜欢的课间活动、电视台调查观众喜欢的节目等。
提问:“这些调查有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帮助超市进货、让学校安排更合适的课间活动、让电视台播放更受欢迎的节目等。”
小结:“调查在生活中应用广泛,能帮助人们了解情况、做出合理决策。”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的调查场景,让学生感受调查的实用价值,拓宽视野,增强应用意识。
2.设计 “班级好朋友” 调查
教师提问:“如果我们要了解全班同学的情况,调查方案需要做哪些调整?”
学生讨论后回答:“调查对象变成全班同学,调查方法可以用问卷法,数据整理时可以用更大的表格或统计图。”
布置课后任务:以小组为单位,设计 “了解班级好朋友” 的调查方案,下节课进行交流。
【设计意图】将调查活动从小组延伸到班级,让学生学会根据调查范围调整方案,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为后续学习更复杂的调查打下基础。
课堂总结,梳理知识
教师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关于设计与调查的知识和方法?”
学生自由发言,回顾内容:设计调查问题的方法、收集数据的方法、整理和分析数据的方法、调查的流程等。
教师结合学生回答,板书知识脉络:
设计与调查→确定内容→设计问题→选择方法→收集数据→整理分析→得出结论
强调:“调查是一种科学的方法,能帮助我们了解情况、解决问题,在生活中要学会合理运用。”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梳理调查的完整流程和方法,让学生形成系统的认知,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归纳能力。
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设计与调查的基本方法,知道了调查要先确定内容、设计问题,再选择合适的方法收集数据,最后整理分析得出结论。
我们通过小组合作开展了调查活动,体验了调查的全过程,学会了设计合理的调查问题,用表格、画图等方式整理数据,并能从数据中发现信息。
调查在生活中非常有用,希望同学们课后能运用今天学到的方法,调查身边的人和事,如 “家人喜欢的电视节目”“同学们喜欢的课外书” 等,感受调查的乐趣和价值。
课后请完成调查反思表,记录本次调查活动中的收获和遇到的问题,以及改进的方法。同时,继续完善 “了解班级好朋友” 的调查方案,为下节课的活动做好准备。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反思意识,促进核心素养的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