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广而告之 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广而告之 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5-08-22 14:36: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广而告之》 教学设计
教学基本信息
学科 美术 授课时间
课题 广而告之 授课年级 七年级10班
教材分析
《广而告之》这一课题属于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材中的重要内容,它聚焦于校园艺术节海报设计,与校园文化紧密相连。在整个教材体系中,它起到了培养学生综合美术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关键作用。教材通过展示不同风格和类型的海报作品,引导学生了解海报设计的基本构成要素,如图形、文字、色彩等,以及这些要素如何相互搭配以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同时,教材还深入探讨了字体设计和排版的方法,使学生明白如何运用创意和技巧来设计出具有吸引力和传达力的海报。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提升美术技能,还能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思维。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从小学向初中的过渡阶段,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具有一定的形象思维能力,但在美术鉴赏和设计方面的知识和经验相对不足。在生活经验上,学生对校园艺术节有一定的直观感受,但可能缺乏从美术设计角度去思考和表现的深度。从身心发展特点来看,他们的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需要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在学习困难障碍方面,学生可能难以理解海报设计中字体、排版等要素的重要性和运用方法,特别是如何将创意与实际设计相结合。为了突破这些困难,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运用多媒体展示丰富的图片和案例,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实践活动。同时,教师要注重对设计技巧的讲解,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此外,还可以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交流和互动中互相启发,共同提高。
核心素养目标
审美感知 能够欣赏不同风格和类型的校园艺术节海报,感受海报中图形、文字、色彩等元素所营造的艺术美感。 理解海报设计中字体、排版等要素对传达信息和营造氛围的重要作用。 艺术表现 掌握海报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出具有一定创意和吸引力的校园艺术节海报草图。 学会运用不同的字体设计和排版方式,增强海报的视觉效果和传达力。 创意实践 能够从校园艺术节的主题和特点出发,发挥创意,设计出独特的海报内容和形式。 在小组合作中,与同学共同探讨和完善海报设计方案,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文化理解 通过海报设计,深入了解校园艺术节的文化内涵和意义,增强对校园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认识到海报作为一种文化传播的载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海报设计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图形、文字、色彩等,并掌握它们的运用方法。 掌握不同字体的特点和设计方法,能够根据海报主题选择合适的字体。 学会运用排版的基本原则,使海报的布局更加合理和美观。 难点 如何将创意与海报设计相结合,设计出具有独特个性和吸引力的海报。 理解字体设计和排版在海报设计中的重要性,并能够灵活运用这些技巧来传达信息和营造氛围。 在小组合作中,如何协调成员之间的意见和想法,共同完成一个高质量的海报设计方案。
教学工具
多媒体设备、海报设计案例资料、作图工具、铅笔、橡皮、彩色卡纸、马克笔等。
教学方法
教法:图片展示法、示范教学法、互动讨论法。 学法:自主观察法、实践创作法、小组讨论法。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一) 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一、新课导入:播放视频,引入主题 播放视频:播放一段精彩的哪吒精彩普法视频 视频播放结束后,教师微笑着提问学生:“同学们,观看视频,说说这个视频要给我们传递什么信息?普法视频宣传 除了视频,还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来进行普法宣传? 学生:广告。海报等 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校园艺术节的海报设计,强调它们在宣传艺术节中的重要作用。板书:《广而告之》
学生活动 认真观看视频,积极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并踊跃发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设计意图 通过播放视频和展示图片,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
教学环节(二) 知识讲解
教师活动 展示目录: 任务一:作品欣赏——分析海报的构成要素 任务二:学习分析——海报字体的特点与设计方法
学生活动 聆听教师介绍,明确学习目标。
设计意图 明确本节课学习任务。
教师活动 (一)任务一:作品欣赏——分析海报的构成要素 导语:海报在日常生活中无所不在,他们传递的各种信息,那些好的海报设计总是让我们驻足停留,离开后脑海里还会常常想着它们。 探讨:海报的定义 当你在城市的街道、地铁站、博物馆,是否留意过这些张贴的画? 问题思考:什么是海报? 学生回答后,总结:海报又名招贴,是一种传递信息的平面艺术。海报设计需要在一个版面里遵循美的原则,将与主题相关的视觉元素进行有机组合,使其具有视觉美感。 作品欣赏 师:海报是通过张贴来进行广而告之的大众艺术,同时也是具有很强的信息传达作用的美术作品。 教师活动:展示经典的海报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设计的魅力和影响力。同时,简单介绍作品的设计背景和成功之处。 电影海报设计:《我不是药神》黄海 介绍:《我不是药神》是一部由文牧野执导,徐峥主演的现实主义题材电影,于2018年上映。影片改编自真实事件,讲述了一位药店老板程勇为白血病患者走私廉价药物的故事。这部电影以其深刻的社会意义、真挚的情感和出色的表演,赢得了观众和影评人的一致好评。 电影的海报设计由著名设计师黄海完成。黄海是中国电影海报设计界的重量级人物,他的设计风格融合了东西方美学,能够通过海报传达电影的风格与意境。他为《我不是药神》设计的海报以暗黄色为主色调,带有复古风格,人物神态充满无助,暗含悲剧命运,体现出电影的现实主义主题。 播放视频:黄海的海报设计 总结:海报设计不仅为电影宣传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更是成为了电影文化的一部分,许多观众因为海报而走进电影院。同样,我们的艺术节如果想要吸引更多人的目光,海报的设计必不可少。 海报的构成要素 展示艺术节海报设计:第十九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海报 2017年 未晓 师:“同学们,我们来看这幅海报,你们觉得哪个元素最吸引你们的注意力?” 学生:“我觉得是那个大大的图形。” 教师:“非常好,图形通常是海报中最直观、最吸引人的元素。那文字在海报中起到什么作用呢?” 学生:“可以传达信息。” 教师:“对,文字是海报传达信息的重要载体,它要简洁明了地表达出海报的主题和关键信息。那色彩呢?” 学生:“可以营造氛围。” 教师:“没错,不同的色彩搭配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氛围。” 教师活动:分别对图形、文字、色彩这三个要素进行详细讲解 提问:“通过刚才的回答,大家总结出海报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学生回答后,总结:海报的构成要素主要有图形、文字、色彩,这些要素相互配合才能设计出好作品。 图形:图形可以是绘画、摄影、图标等形式,它要与海报的主题相关,具有吸引力和表现力。例如,在校园艺术节海报中,可以使用与艺术相关的图形,如音符、画笔、舞台等。 文字:文字要简洁明了,突出主题和重要信息。 色彩:色彩的搭配要协调统一,符合海报的主题和氛围。例如,在表现欢快的校园艺术节氛围时,可以使用明亮的色彩,如红色、黄色、橙色等。 教师活动: 展示因为图形、文字、色彩运用不当而效果不佳的海报作品,提问:你喜欢哪一张海报?为什么? 让学生分析问题所在,加深对这三个要素的理解。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自己对海报构成要素的理解和感受。 请小组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 A组海报:文字内容过多,没有明显的视觉图案,作为招贴画来说缺乏吸引力;B组海报:图形、文字简洁明了,紧扣宣传主题,对比色富有冲击力视觉。 强调图形、文字、色彩这三个要素在海报设计中的相互关系,它们要相互配合、相互补充,才能设计出优秀的海报作品。
学生活动 仔细观察教师展示的经典设计作品,感受其魅力和影响力。参与小组讨论,与小组成员分享自己对设计作品的看法和感受。 倾听各小组代表的发言,学习他人的观点和思路。 观察海报作品,找出构成要素,交流对海报要素的理解。
设计意图 展示优秀的海报设计作品,让学生更加直观感受海报的魅力。 在思考交流的过程中,明确海报设计的基本要素,为之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优秀与失败的设计案例,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为后续的设计学习奠定基础。
教师活动 (二)任务二:学习分析——海报字体的特点与设计方法 展示艺术节海报设计:第十九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海报 2017年 未晓 介绍:第十九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海报的视觉设计延续了“艺术之鸟”的主体形象,运用轮转叠衬和鲜明色彩创造出崭新形象——在轻柔羽翼与光线交相辉映之下,艺术之鸟以蓬勃展翅的形态,翱翔于无边的艺术之海,链接起世界舞台与中国精彩,展现出艺术节的多元维度与蓬勃发展。同时,设计师往往灵活运用多样化的字体传递不同的信息。 问题思考:海报上的文字和我们平时书写的字有何差别 学生回答后,总结:选择和设计字体是版面设计必不可少的环节。常用中文印刷字体有隶书、楷体、宋体、黑体等。 教师活动:展示不同字体的“艺” 问题思考:这些字体各自有何特点? 教师活动:介绍字体特点 隶书:蚕头燕尾这是隶书最具代表性的笔画特征。起笔时藏锋,笔画起始处圆润厚重,形似蚕头;收笔时笔锋向右上方挑起,形成尖锐的燕尾形状,增加了隶书的装饰性和美感。隶书的字形整体较为扁平,结构布局合理,笔画分布均匀,重心稳定,给人一种端庄稳重的感觉。 楷体:楷书的笔画形态清晰、规范,但笔画并非完全均匀,而是有粗有细,这种粗细变化增加了字体的层次感和美感。由于楷书笔画规范、结构整齐,其可读性非常高,是学习汉字书写的基础字体。 宋体:宋体在印刷体中历史最久,宋体给人以挺直、秀丽的感觉,且阅读性较强,适合说明性文字。 黑体:是因字体较粗,方黑一块而得名。黑体字的笔画粗细基本一致,无论是横画、竖画还是撇捺等笔画,都保持相对均匀的宽度,因此黑体字在各种大小和不同的背景环境下都能保持很好的清晰度。 艺术字体 教师活动:展示敦煌插画作品 教师:那我们学以致用,一起辨别一下这是什么字体? 学生回答后,总结:同学们对知识的掌握都很牢固,这种字体就是黑体字,你觉得文字和背景相匹配吗?为什么? 那给这种字体加以配图,这样一来,能够将敦煌的文化和魅力传达给大家吗?两种字体对比哪一个更能吸引你? 师:后面这种字体更具艺术化,有创意,而且有敦煌壁画里的飞天的佛像画元素加以装饰,使他看上去更能传达视觉美感且符合画面的整体感觉。这种字体就是艺术字体。 教师介绍:艺术字体需要兼顾观赏效果和使用目的,主要从字形、结构、含义、编排等方 面进行设计,进而彰显鲜明的个性。 问题思考:字体设计的灵感来源于哪里 不同字体分别适用于表现海报的哪些信息 教师活动:展示不同样式的艺术字体,引导学生思考字体的设计灵感。 学生思考回答后,总结:字体设计的灵感来源主要包括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元素,如动物、植物、建筑等,为字体设计提供丰富的素材和创意。不同的创意字体可以更好地展示海报所传递的内容和情感。 艺术字体设计方法 问题思考: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艺术字体,那么艺术字体是如何设计的呢? 单个字体 形象化设计 根据文字所具有的含义、意思进行字体设计,是一种把字的局部或整体形象化的变体方式。 抽象化设计 将文字的形态进行艺术化处理,使其超越传统字体的表现形式,进而达到一种更加抽象、现代和富有创意的视觉效果。往往融入特定的文化或设计主题的象征元素,增强其内涵和识别度。 组合字体 造型化设计 通过改变字体的大小、形状、粗细和倾斜度,以达到特定的设计目的。 形象化设计 组合字体的形象化设计可以将文字与图形元素相结合,以增强视觉表现力和传达特定含义的设计方法。这种设计手法能够使字体不仅仅是文字的载体,而是成为传达信息和情感的重要元素。比如说“音乐”的艺术字体设计,可以将表现音乐的图形,如钢琴键盘与音乐二字融合,体现“音乐”的特色。 装饰化设计 为字的本体、背景添加肌理、渐变、图案等。这种装饰手法对文字本身进行装饰,还可以对文字的背景进行点题式的装饰,增强观赏效果,有鲜明的个性。 课堂小练:为校园艺术节海报的标题,设计一组有创意的字体。 教师活动:巡视学生的练习情况,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建议。 请部分学生展示自己的字体设计作品,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肯定学生的创意和努力,同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学生活动 认识艺术字体,学习艺术字体的设计方法 进行字体设计和排版练习。 展示作品,参与评价。
设计意图 通过展示作品、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实践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字体设计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参与实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创意表现能力和实践能力。将本课的学习任务拆分成小练习,组织学生初步尝试设计艺术节标题,为后面学习具体的设计方法作铺垫。
教师活动 (三)任务三:创意设计——为校园艺术节设计艺术字 强调海报设计的要求和注意事项,如要运用所学的海报构成要素、字体设计方法和排版原则,色彩搭配要协调,画面要整洁、美观等。 组织学生进行设计, 巡视各小组的讨论情况,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建议,为学生提供一些参考资料和创意启发,如艺术字体设计案例等。 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出独特的艺术字。
学生活动 明确作业任务和要求。 参与小组讨论,确定艺术字设计思路。 开始进行海报设计艺术字创作。
设计意图 通过布置作业任务,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创作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通过师生对话,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确保小组合作的顺利进行。
教学环节(三) 展示评价
教师活动 各小组完成设计后,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介绍小组的作品,包括设计思路、运用的元素和排版方法等。 其他小组的学生认真倾听,并给予评价和建议。评价可以从海报的主题明确性、创意性、视觉效果、信息传达等方面进行。 教师对每个小组的海报作品进行总结和点评,肯定小组的努力和成果,同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为获奖小组颁发奖状和小奖品,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提高海报设计水平。 引导学生对本次海报设计活动进行总结和反思,让学生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体会。 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强调海报设计在校园文化传播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继续关注和参与美术创作活动。
学生活动 小组代表上台展示作品并介绍设计思路。 倾听其他小组的介绍,进行评价和建议。 参与投票评选。 分享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设计意图 通过作品展示和评价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引导学生进行相互评价和交流,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评价能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学习动力。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和反思,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教学环节(四) 拓展
教师活动 展示视频:动态的艺术节海报 师:生活中的海报不止是静态的,还有动态海报。人们对海报的创新也越来越丰富,你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不同形式与风格的海报 说一说它们吸引你的原因。
教学环节(五) 课堂总结
教师活动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回顾海报设计的构成要素、字体设计方法和排版原则等重点知识。 强调海报设计在校园文化传播中的重要作用,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出更多优秀的海报作品。 对学生在本节课中的表现进行评价,肯定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努力,同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希望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加以改进。 提醒学生注意保存好自己的作品,以便在校园艺术节中进行展示和宣传。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关注海报设计,收集更多优秀的海报作品,学习和借鉴他人的设计经验和技巧。 感谢学生的积极参与和配合,宣布本节课结束。
板书设计
广而告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