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阳县 2025 年致远学校新高一统一考试
物 理
分值:100 分 时间:45 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 5 分,计 95 分。)
关于质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只要体积小就可以视为质点
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于所研究的问题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时,可把物体视为质点
质点是客观实际存在的一个点
因为质点没有大小,所以与几何中的点是一样的
在研究以下四种情况中提出的问题时,所涉及到的对象可看作质点的是( )
地球绕太阳公转时的周期
火车进站时所用的时间
花样滑冰运动员的动作
刘翔跨栏的姿势
刻舟求剑的故事家喻户晓,“舟已行矣,而剑不行”这句话所选 用的参考系是( )
A. 舟 B. 地面 C. 舟上的人 D. 流动的水
下列有关运动的描述中,参考系的选取符合描述的是( )
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以“飞流”作为参考系的
“钱塘观潮时,观众只觉得潮水扑面而来”,是以“潮水”为参考系的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ft”是以“万重ft”为参考系的
升国旗时,观察到国旗冉冉升起,观察者是以“国旗”为参考系的
火炬传递是各种重大体育赛事的重要环节,在某次运动会火炬传递中,观察到同一地点的旗帜和甲、乙两火炬手所传递的圣火火焰如图所示.关于甲、乙两火炬手相对于静止旗杆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甲、乙两火炬手一定都在向右运动
甲、乙两火炬手一定都在向左运动
甲火炬手一定向右运动,乙火炬手一定向左运动
甲火炬手可能停止了运动,乙火炬手一定向左运动
以下关于时间和时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列车员说“火车 8 点 42 分到站”指的是时间间隔
轮船船务员说“本班轮船离港时间为 17 点 25 分”指的是时间间隔
“前 3 秒”“最后 3 秒”“第 3 秒内”指的都是时间间隔
“第 1 秒末”“最后 1 秒内”指的都是时刻
关于质点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位移为零,该质点一定是静止的
路程为零,该质点一定是静止的
沿直线运动的质点,位移大小一定等于其路程
沿曲线运动的质点,位移大小可能大于其路程
若规定向东方向为位移的正方向,今有一个皮球停在水平面上某处,轻轻踢它一脚,使它向东做直线运
动,经 5 m 时与墙相碰后又向西做直线运动,经 7 m 后停下。上述过程中皮球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分别是 ( )
12 m,2 m B. 12 m,-2 m
C. -2 m,2 m D. 2 m,2 m
如图所示,物体沿两个半径为 R 的圆弧由 A 运动到 C,则它的位移和路程分别为( )
5π
R,方向由 A 指向 C; R
2
5π
2
R,方向由 A 指向 C; R
5π
R,方向由 A 指向 C; R
2
5π
R,方向由 C 指向 A; R
2
下列关于打点计时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
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低压 8V 直流电源
打点时应先拉动纸带,后接通电源
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相邻两个点的时间间隔均为 0.02s
若每隔 4 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相邻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 0.08s
如图所示是一辆电动车做直线运动的 x-t 图像,对相应的线段所表示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B 段表示电动车在第 1s 内的位移是 4m
BC 段发生的位移大于 CD 段发生的位移
t=3s 时电动车离出发点最远
t=5s 时电动车回到出发点
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 x t 图像如图所示。关于物体在前 8s 内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体在第 6s 末改变速度方向
0~4s 内的速度大于 6~8s 内的速度
前 4s 内的速度为 1m/s
后 4s 内的路程为 0
2018 年国际田联马德里挑战赛的男子百米比赛中,苏炳添以 9 秒 91 夺冠,追平亚洲纪录。假设他在
50m 处的速度为 9.9m/s,到达终点时的速度为 10.5m/s,则他在比赛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
A. 9.9m/s B. 10.1m/s C. 11.2m/s D. 10.5m/s
某赛车手在一次野外训练中,先利用地图计算出出发地和目的地的直线距离为 9 km,从出发地到目的
地用时 5 min,赛车上的里程表显示的里程数增加了 15 km,当他经过某路标时,车内速度计指示的示数为
150 km/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在整个过程中赛车手的瞬时速度一直是 108 km/h
在整个过程中赛车手的平均速度是 180 km/h
在整个过程中赛车手的平均速率是 108 km/h
经过该路标时的瞬时速率是 150 km/h
拍球是小孩子喜欢玩的一项游戏,若一次拍球中球落地时速度大小为 4m/s,接触地面后弹起时的速度大小为 3m/s,假设球与地面的接触时间为 0.1s,取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则这段时间内球的平均加速度大小和方向为( )
A 10m/s2,方向向下 B. 10m/s2,方向向上
C. 70m/s2,方向向下 D. 70m/s2,方向向上
下列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物体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也越大
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也一定为零
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时,速度一定增加
加速度越大,物体的速度一定增加越多
一个质点做速度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在此过程中( )
若加速度和速度同向,当加速度逐渐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小值
若加速度和速度同向,当加速度逐渐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
若加速度和速度同向,当加速度逐渐减小到零时,位移将不再增大
若加速度和速度反向,当加速度逐渐减小到零时,位移达到最大值
某物体沿直线运动,其 v-t 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 1 s 内和第 2 s 内物体的加速度相同
第 1 s 内和第 2 s 内物体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第 4 s 内物体的速度方向和加速度方向相同
第 2 s 末物体的加速度为零
两质点 A、B 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质点 A 的加速度大小为 0.5 m/s2
t=1 s 时,质点 B 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t=2 s 时,质点 B 的加速度方向发生改变
第 2 s 内,质点 B 的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
二、填空题(5 分)
(1)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的实验中,某同学选出了一条清晰的纸带,并取其中的 A、B、C……七个点进行研究,这七个点和刻度尺如图所示.可求出 A 点到 D 点的距离是 cm.
(2)由实验数据可得 A 点到 D 点的平均速度是 m/s;B 点的瞬时速度是 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泗阳县 2025 年致远学校新高一统一考试
物 理
分值:100 分 时间:45 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 5 分,计 95 分。)
关于质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只要体积小就可以视为质点
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于所研究的问题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时,可把物体视为质点
质点是客观实际存在的一个点
因为质点没有大小,所以与几何中的点是一样的
【答案】B
【解析】
【详解】A.根据质点的概念,物体能否视为质点与具体情境有关,原子体积很小,但当研究原子内部结构时,不能视为质点,A 错误; B.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于所研究的问题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时,可把物体视为质点,B 正确; C.质点不是客观实际存在的一个点,而是理想化的物理模型,C 错误; D.质点有质量,而几何中的点没有质量,它们是不一样的,D 错误;
故选 B。
在研究以下四种情况中提出的问题时,所涉及到的对象可看作质点的是( )
地球绕太阳公转时的周期
火车进站时所用的时间
花样滑冰运动员的动作
刘翔跨栏的姿势
【答案】A
【解析】
【详解】A.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的周期时,地球的大小可以忽略,可以看成质点,故 A 正确; B.研究火车进站时所用的时间时,火车的长度不可以忽略,不可以看成质点,故 B 错误; C.研究花样滑冰运动员的动作时,运动员的体积和形状不能忽略,不可以看成质点,故 C 错误; D.研究刘翔跨栏的姿势时,刘翔的体积和形状不能忽略,不可以看成质点,故 D 错误。
故选 A。
刻舟求剑的故事家喻户晓,“舟已行矣,而剑不行”这句话所选 用的参考系是( )
A. 舟 B. 地面 C. 舟上的人 D. 流动的水
【答案】B
【解析】
【详解】舟已行是说船相对于地面在运动,而剑落水后相对地面不再移动;故此句选用的参考系是地面;故选 B.
下列有关运动的描述中,参考系的选取符合描述的是( )
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以“飞流”作为参考系的
“钱塘观潮时,观众只觉得潮水扑面而来”,是以“潮水”为参考系的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ft”是以“万重ft”为参考系的
升国旗时,观察到国旗冉冉升起,观察者是以“国旗”为参考系的
【答案】C
【解析】
【详解】A.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研究对象是“飞流”,参考系不是“飞流”本身,A 错误;
B.“钱塘观潮时,观众只觉得潮水扑面而来”,研究对象是潮水,参考系不是“潮水”本身,而是以观众自己为参考系,B 错误;
C.“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ft”,研究对象是轻舟,是以“万重ft”为参考系,C 正确; D.升国旗时,观察到国旗冉冉升起,研究对象是“国旗”,参考系不是“国旗”本身,D 错误。故选 C。
火炬传递是各种重大体育赛事的重要环节,在某次运动会火炬传递中,观察到同一地点的旗帜和甲、乙两火炬手所传递的圣火火焰如图所示.关于甲、乙两火炬手相对于静止旗杆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甲、乙两火炬手一定都在向右运动
甲、乙两火炬手一定都在向左运动
甲火炬手一定向右运动,乙火炬手一定向左运动
甲火炬手可能停止了运动,乙火炬手一定向左运动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国旗的飘扬方向可知风向左吹,甲图火焰向左飘,那么甲物体可以静止;也可以向左运动,但是向左运动的速度小于风速,还可以向右运动.乙图火焰向右飘,则乙物体只能向左运动,且向左运动的速度大于风的速度.故 D 正确,A、B、C 错误.故选 D.
【点睛】为了研究和描述物体的运动,我们引入了参考系,选择不同的参考系,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考系,运动状态可以不同,选取合适的参考系可以使运动的研究简单化.
以下关于时间和时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列车员说“火车 8 点 42 分到站”指的是时间间隔
轮船船务员说“本班轮船离港时间为 17 点 25 分”指的是时间间隔
“前 3 秒”“最后 3 秒”“第 3 秒内”指的都是时间间隔
“第 1 秒末”“最后 1 秒内”指的都是时刻
【答案】C
【解析】
【详解】A.列车员说“火车 8 点 42 分到站”指的是时刻,故 A 错误;
B.轮船船务员说“本班轮船离港时间为 17 点 25 分”指的是时刻,故 B 错误;
C.“前 3 秒”“最后 3 秒”“第 3 秒内”指的都是时间间隔,故 C 正确;
D.“第 1 秒末”指的是时刻,“最后 1 秒内”指的是时间间隔,故 D 错误。故选 C。
关于质点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位移为零,该质点一定是静止的
路程为零,该质点一定是静止的
沿直线运动的质点,位移大小一定等于其路程
沿曲线运动的质点,位移大小可能大于其路程
【答案】B
【解析】
【详解】A.质点做圆周运动一周的位移为零,显然质点是运动的,选项 A 错误; B.质点只要运动,路程就不会为零,路程为零,该质点一定是静止的,选项 B 正确; CD.除了单向直线运动外,在其他的运动中,质点的位移大小都小于路程,选项 C、D 错误。故选 B。
若规定向东方向为位移的正方向,今有一个皮球停在水平面上某处,轻轻踢它一脚,使它向东做直线运
动,经 5 m 时与墙相碰后又向西做直线运动,经 7 m 后停下。上述过程中皮球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分别是 ( )
12 m,2 m B. 12 m,-2 m
C. -2 m,2 m D. 2 m,2 m
【答案】B
【解析】
【详解】如图所示,设皮球开始时停在 A 点,与墙壁碰撞反弹后最终停在 B 点,则皮球通过的路程为 5 m
+7 m=12 m;位移为从 A 到 B 的有向线段,长度为 2 m,方向向西,故位移为-2 m。故选 B。
如图所示,物体沿两个半径为 R的圆弧由 A 运动到 C,则它的位移和路程分别为( )
5π
R,方向由 A 指向 C; R
2
5π
2
R,方向由 A 指向 C; R
5π
R,方向由 A 指向 C; R
2
5π
R,方向由 C 指向 A; R
2
【答案】C
【解析】
【详解】物体的位移为 x
路程 s πR 3πR 5πR
2 2
10R ,方向由 A 指向 C;
故选 C。
下列关于打点计时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
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低压 8V 直流电源
打点时应先拉动纸带,后接通电源
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相邻两个点的时间间隔均为 0.02s
若每隔 4 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相邻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 0.08s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低压交流电源,而非直流电源,故 A 错误;
B.打点时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稳定后再拉动纸带,故 B 错误;
C.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均使用 50Hz 交流电,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均为T 1 0.02s ,
f
故 C 正确;
D.每隔 4 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意味着相邻计数点之间有 5 个时间间隔(如点 0 到点 5),总时间为
5 0.02 0.10s ,而非 0.08s,故 D 错误。
故选 C。
如图所示是一辆电动车做直线运动的x-t 图像,对相应的线段所表示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B 段表示电动车在第 1s 内的位移是 4m
BC 段发生的位移大于 CD 段发生的位移
t=3s 时电动车离出发点最远
t=5s 时电动车回到出发点
【答案】C
【解析】
【详解】A.AB 段电动车在第 1s 内位移不随时间变化,处于静止状态,故 A 错误;
B.BC 段发生的位移大小为 12m-4m=8m,CD 段发生的位移大小为 12m,所以 CD 段发生的位移大于
BC 段发生的位移,故 B 错误;
C.从题图可以看出 t=3s 时电动车离出发点最远,为 8m,故 C 正确; D.出发点的位置坐标为 4m,t=5s 时电动车的位置坐标为 0,距出发点 4m,故 D 错误。故选 C。
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 x t 图像如图所示。关于物体在前 8s 内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体在第 6s 末改变速度方向
0~4s 内的速度大于 6~8s 内的速度
前 4s 内的速度为 1m/s
后 4s 内的路程为 0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由图可知,第 4s 末物体速度的方向由正向变为负向,运动方向发生了变化,故 A 错误; B C.根据 x t 图像斜率等于物体的速度可知,0~4s 内的速度小于 6~8s 内速度,且物体 0~4s 内的速度 v1=1m/s,故 B 错误,C 正确;
D.后 4s 内的物体从正向 4m 处移到负向 4m 处,则路程为 8m, 故 D 错误。故选 C。
2018 年国际田联马德里挑战赛的男子百米比赛中,苏炳添以 9 秒 91 夺冠,追平亚洲纪录。假设他在
50m 处的速度为 9.9m/s,到达终点时的速度为 10.5m/s,则他在比赛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
A. 9.9m/s B. 10.1m/s C. 11.2m/s D. 10.5m/s
【答案】B
【解析】
【详解】平均速度的定义是总位移除以总时间。本题中苏炳添的百米比赛总位移为 100m,总时间为 9.91s。
可知平均速度v x 100 m/s 10.1m/s
t 9.91
故选 B。
某赛车手在一次野外训练中,先利用地图计算出出发地和目的地的直线距离为 9 km,从出发地到目的
地用时 5 min,赛车上的里程表显示的里程数增加了 15 km,当他经过某路标时,车内速度计指示的示数为
150 km/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整个过程中赛车手的瞬时速度一直是 108 km/h
B. 在整个过程中赛车手的平均速度是 180 km/h
C. 在整个过程中赛车手的平均速率是 108 km/h
D. 经过该路标时的瞬时速率是 150 km/h
【答案】D
【解析】
【详解】A.瞬时速度对应某一时刻,而题目中经过路标时的瞬时速率为 150 km/h,说明并非一直是 108
km/h,故 A 错误;
B.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即
v 9km 108km/h 5 h
60
,而非 180 km/h,故 B 错误;
C.平均速率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即
v 15km 180km/h 5 h
60
,而非 108 km/h,故 C 错误;
D.经过路标时速度计显示 150 km/h,即瞬时速率为 150 km/h,故 D 正确。故选 D。
拍球是小孩子喜欢玩的一项游戏,若一次拍球中球落地时速度大小为 4m/s,接触地面后弹起时的速度大小为 3m/s,假设球与地面的接触时间为 0.1s,取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则这段时间内球的平均加速度大小和方向为( )
10m/s2,方向向下 B. 10m/s2,方向向上
C. 70m/s2,方向向下 D. 70m/s2,方向向上
【答案】D
【解析】
【详解】取竖直向下为正方向,根据
可得
负号表示方向向上。故选 D。
v
a= t
3 4
a= m/s2=-70m/s2
0.1
下列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物体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也越大
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也一定为零
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时,速度一定增加
加速度越大,物体的速度一定增加越多
【答案】C
【解析】
【详解】A.物体的速度越大,速度变化不一定快,加速度不一定大,故 A 错误; B.物体的速度为零时,速度变化的不一定为零,所以加速度不一定为零,例如物体竖直上抛到最高点,速度为零,但加速度却不为零,故 B 错误; C.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加速运动,速度增加,故 C 正确; D.物体的加速度越大,速度变化越快,但速度不一定增加越多,还要看时间,故 D 错误。
故选 C。
一个质点做速度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在此过程中( )
若加速度和速度同向,当加速度逐渐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小值
若加速度和速度同向,当加速度逐渐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
若加速度和速度同向,当加速度逐渐减小到零时,位移将不再增大
若加速度和速度反向,当加速度逐渐减小到零时,位移达到最大值
【答案】B
【解析】
【详解】AB.若加速度和速度同向,质点做加速运动,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逐渐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A 错误,B 正确; C.若加速度和速度同向,质点做加速运动,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逐渐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
值,后做匀速直线运动,位移将继续增大,C 错误; D.由于质点做速度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若加速度和速度反向,质点做减速运动,速度逐渐减小,当加速度逐渐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小值,位移继续增大,D 错误。
故选 B。
某物体沿直线运动,其 v-t 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 1 s 内和第 2 s 内物体的加速度相同
第 1 s 内和第 2 s 内物体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第 4 s 内物体的速度方向和加速度方向相同
第 2 s 末物体的加速度为零
【答案】B
【解析】
【详解】AB.物体在第 1 s 内的加速度
a v 2 0 m/ s2 2 m/ s2
1 t 1
在第 2 s 内的加速度
a 0 2 m/ s2 2 m/ s2
2 1
所以第 1 s 内和第 2 s 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 A 错误,B 正确;
C.第 4 s 内,物体沿与正方向相反的方向做减速运动,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一定相反,故 C 错误;
D.物体在第 2 s 末的加速度为-2 m/s2,故 D 错误。故选 B。
两质点 A、B 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质点 A 的加速度大小为 0.5 m/s2
t=1 s 时,质点 B 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t=2 s 时,质点 B 的加速度方向发生改变
第 2 s 内,质点 B 的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题中“速度-时间图像”可知,本题考查速度-时间图像,根据速度-时间图像的规律,运用图像物理意义等,进行分析推断。
【详解】A.质点 A 的加速度大小为 a 2 0 m/s2 0.5m/s2 ,故 A 正确;
4
B.t=1 s 时,质点 B 的运动方向没有改变,故 B 错误;
C.t=2 s 时,质点 B 的速度方向改变但加速度方向不变,故 C 错误;
D.第 2 s 内,质点 B 的速度方向为负,加速度方向为正,故 D 错误。故选 A。
二、填空题(5 分)
(1)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的实验中,某同学选出了一条清晰的纸带,并取其中的 A、B、C……七个点进行研究,这七个点和刻度尺如图所示.可求出 A 点到 D 点的距离是 cm.
(2)由实验数据可得 A 点到 D 点的平均速度是 m/s;B 点的瞬时速度是 m/s(结果保留两位
有效数字)
【答案】 ①. 4.10 ②. 0.14 ③. 0.13
【解析】
【分析】
【详解】(1)[1]刻度尺为毫米刻度尺,分度值为 1mm,故由图可知,A、D 之间的距离为 4.10cm;
(2)[2]由平均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可得 A、D 间的平均速度
vAD
xAD
3 5 0.02
0.14m/s
[3]B 点的瞬时速度可用 A、C 间的平均速度表示,为
vB
xAC
2 5 0.02
0.13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