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培优卷)第3单元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单元高频易错培优卷(含解析)-2025-2026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2024)

文档属性

名称 (单元培优卷)第3单元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单元高频易错培优卷(含解析)-2025-2026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2024)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7.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8-22 15:52: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学习更有效 新课备课备考 | 数学学科
/ 让学习更有效 新课备课备考 | 数学学科
2025-2026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单元高频易错培优卷(苏教版)
第3单元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总分:100分;
学校: 班级: 姓名: 成绩:
注意事项: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区域,注意书写工整,格式正确,卷面整洁。
1.在校“三好学生”投票中,统计时用画“正”字记录,圆圆得25票,她得了( )个“正”字。
A.3 B.5 C.6
2.贵州某校开展了主题为“青春‘碳’路,‘绿’动未来”的文明出行活动。以下( )项调查,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该校学生践行“绿色出行”的情况。
A.全校学生上(放)学出行方式的调查 B.全校学生到校时间调查 C.全校各年级学生人数调查
3.陈老师想了解本班同学整体视力情况,他需要收集信息的对象是( )。
A.本班男生 B.本班女生 C.本班所有学生 D.本年级所有学生
4.调查同学们喜欢课外书籍情况统计表。三(1)班里要办一个图书角,应该多买( )。
种类 故事书 科技书 漫画书 连环画
人数 正正 正正正 正正一 正
A.故事书 B.科技书 C.漫画书 D.连环画
5.下表是学校门口十分钟内所通过各种车辆的情况。那么这十分钟内通过数量最多的车辆是( )。
车的种类 货车 小汽车 公交车
辆数 正正正
A.货车 B.小汽车 C.公交车
6.四(1)班女生做仰卧起坐,1分钟做40个以上(含40个)为优秀,21~39个为合格,21个以下为不合格。四(1)班女生1分钟仰卧起坐成绩统计如下:
等第 优秀 合格 不合格
人数 8 12 3
贝贝的成绩在四(1)班女生中排名第10名。她可能做了( )个。
A.10 B.14 C.35 D.41
7.二年级一班竞选“好习惯标兵”,结果如图,王强得了( )票。
A.7票 B.17票 C.3票 D.18票
8.下面是小力调查三(1)班30位同学双休读书时长的统计表。
读书时长 20分钟内 20-40分钟 41-60分钟 1小时以上
人数 3 6 16 5
小美爱读书,她的读书时长在这些同学中排第6位,她的读书时长不可能是( )。
A.40分钟 B.50分钟 C.55分钟 D.60分钟
9.小林用画“正”字的方法,统计自行车在街道上的辆数:20分钟统计得“正正正正一”票,结果自行车是( )。
A.21辆 B.20辆 C.15辆
10.可可参加跳绳比赛,她的成绩在女生中排第12名,她的等第是( )。
等第 合计 优秀 良好 合格
人数 23 11 3
A.优秀 B.良好 C.合格
二、填空题
11.实验小学三(1)班男生1分钟跳绳的成绩,结果如下。(单位:个)
89 102 134 75 68 37 145 97 51 165
45 85 128 92 66 79 137 77 91 108
(1)三(1)班男生一共有( )人,1分钟跳绳的最好成绩是( )个,最差成绩是( )个,这两个成绩相差( )个。
(2)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三年级男生1分钟跳绳在116个及以上为优秀。这个班男生有( )人的成绩为优秀。
12.二(1)班同学最喜欢的运动统计如下:
跳绳:正正正 足球:正正 篮球:正
(1)喜欢跳绳的比足球多( )人。
(2)最喜欢( )的人数最多。
13.下面是二(2)班同学参加兴趣小组的情况。
兴趣小组 乐器小组 棋类小组 书法小组 绘画小组
人数 9 12 6 8
(1)参加书法小组的和参加乐器小组的一共有( )人。
(2)参加绘画小组的比参加棋类小组的少( )人。
(3)你最喜欢的项目是( )。
14.数据整理:二(1)班同学最喜欢的颜色统计如下:红色11人,黄色20人,蓝色18人,( )色人数最多,( )色人数最少。
15.王老师为了解一3班同学最喜欢的节日情况,把全班同学分类,记录如下。
春节:√√√√√√√√√√√√
元宵节:□□□□□□□□□
中秋节:△△△△△△△△△△△△
重阳节:○○○○○○○
(1)根据上面的分类记录填一填。
春节 元宵节 中秋节 重阳节
( )人 ( )人 ( )人 ( )人
(2)最喜欢( )和最喜欢( )的人数同样多。最喜欢( )的人数最少。最喜欢春节的比最喜欢元宵节的多( )人。
16.以下是二(2)班同学对最喜欢的课外活动的调查数据。
课外活动 跳绳 踢毽子 拍皮球 丢手绢
人数 10 6 9 7
从数据可知,最喜欢( )的同学人数最多,最喜欢( )的同学人数最少。
17.二(1)班投票选班级班牌的颜色(下图),我认为选择( )色最合适。
颜色 红 黄 蓝 白
人数 4 5 16 2
18.下面是六(1)班同学五一假期期间最想去游玩的风景区投票的统计情况(每人只能投一票)。
六(1)班同学最想去游玩的风景区统计表:
风景区 普者黑 坝美 舍得草场 南国草原 人工湖
人数 21 13 10 10 6
(1)全班共有( )人。
(2)这个班最有可能去( )风景区游玩。
(3)最想去普者黑风景区的人数比最想去人工湖的人数多( )人。
(4)这个班最想去( )风景区和( )风景区的人数相同,都是( )人。
19.二年级每个班要在“花中四君子”中选出一种花作为“班花”,下面是涵涵统计的全班同学最喜欢的“班花”的投票情况。
梅花: 兰花:△△△△△△△△
翠竹: 菊花:√√√√√√
(1)把得票情况填入下表。
“班花” 梅花 兰花 翠竹 菊花
票数
(2)最喜欢菊花的学生比最喜欢梅花的少 人。
(3)涵涵班一共有 人;得票最多的是 ,得票最少的是 。
20.在创建“书香校园”活动中,张老师统计了二(1)班学生最喜欢的图书情况如图。
(1)二(1)班学生最喜欢绘本的有( )人,最喜欢历史的有( )人。
(2)如果张老师打算给二(1)班购买一些书,根据调查结果,多买( )更合理。
三、判断题
21.要调查同学们最喜欢的节目,首先要收集数据。( )
22.复式统计表比单式统计表包含的信息更丰富,更便于数据的比较。( )
23.整理数据就是把原始数据按照一定的顺序和范围进行整理。( )
24.用“正”字记录数据非常麻烦。( )
25.从两位同学中选一位当班长,不可以用举手的方式决定。( )
26.统计图和统计表都能清楚地呈现数据结果。( )
27.我们调查班里同学的体重时,可以分成几个体重段来统计。( )
28.在“三好学生”投票中,王盼得票是“正一”,她得了6票。( )
四、作图题
29.下面是1分钟内某个路口经过的车辆情况。
种类 小轿车 面包车 公交车
数量(辆) 12 6 5
(1)把上面的数据用不同颜色的色块表示出来。
(2)这1分钟一共经过了多少辆车?小轿车是面包车的几倍?
五、解答题
30.王老师调查了三年级一班全班同学最喜欢看的动画片,收集数据整理如下。(每人选一部)
《》: 《米奇妙妙屋》:
《猫和老鼠》: 《魔豆传奇》:
(1)根据记录的数据完成下表。
动画片 《》 《米奇妙妙屋》 《猫和老鼠》 《魔豆传奇》
人数
(2)最喜欢看《猫和老鼠》和《魔豆传奇》的一共有多少人?
(3)三年级一班一共有多少人?
31.下面是某小学三(1)班学生的体育成绩统计表。
优秀 良好 合格 不合格
男生 8 5 4 1
女生 7 6 4 0
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回答下面的问题。
(1)成绩优秀的男生有( )人。
(2)成绩良好的女生人数比男生多( )人。
(3)你觉得这个班的体育成绩怎么样,结合统计表中的数据说明理由?
32.三(6)班同学要购买校服,已知身高在125厘米以下(含125厘米),适合小码校服;身高在126厘米~135厘米,适合中码校服;身高在136厘米以上(含136厘米),适合大码校服。老师对全班同学身高进行调查、统计如下面表格所示。
身高/厘米 125厘米以下(含125厘米) 126厘米~135厘米 136厘米以上(含136厘米)
人数/人 7 22 13
(1)穿大码的有( )人,穿中码的有( )人,穿小码的有( )人。
(2)穿( )码的人数最多,穿( )码的人数最少,相差( )人。
(3)你还发现了什么信息?(至少写出一条)
33.下面是小丽所在班级从三年级到五年级的视力情况统计表。
视力 5.2 5.1~5.0 4.9~4.7 4.6~4.5 4.4~4.1
三(1)班人数 16 18 9 2 0
五(1)班人数 12 ? 15 4 1
(1)算一算,五年级时视力为“5.1~5.0”的有( )人(班级总人数不变)。
(2)5.0及5.0以上为“视力良好”,5.0以下为“视力不良”。观察统计表,你有什么发现?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34.下面是长征小学二(1)班竞选班长投票情况。
小军:正 月月:正正 小明:正正正一 文文:正
(1)把统计的结果填在下表中。
名字 小军 月月 小明 文文
票数
(2)( )的票数最多,( )的票数最少。根据统计结果,应该选( )当班长。
(3)投票当天,有两名同学请假了。如果他们也参与投票,会改变竞选的结果吗?(请用文字或算式说明理由)
35.下面是本班同学喜欢的运动项目的情况统计表。
运动项目 篮球 羽毛球 跳绳 踢毽子
人数 12 22 9 3
(1)最喜欢( )的人数最多,比喜欢打篮球的人数多( )人。
(2)全班一共有( )人。
(3)如果我们班要购买运动物品,你有什么建议?
36.希望小学对五年级4个班的男、女同学经常上网的人数进行了统计,如下表:
(1)五(2)班经常上网的人数有( )人,( )班经常上网的女生最多。
(2)希望小学五年级4个班经常上网的男生有( )人,比女生多( )人。
(3)网络为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方便。但是,如果沉迷于网络就会影响我们的学习和身心健康。你能给经常上网的同学们提出良好的上网建议吗?请写出来。
37.下面是三年级某班本学期体检视力统计表。
视力性别 4.2以下 4.3-4.6 4.7-4.9 5.0以上
男 2人 4人 5人 14人
女 1人 3人 7人 17人
(1)视力为( )的人数最多,有( )人。
(2)视力为4.3-4.6的人数是( )人。
(3)5.0以上的视力是正常的,低于5.0的有( )人,你想对这些同学说些什么?
38.下表是三(1)班同学对喜欢的几个历史名人故事投票结果统计表(每人只投一次)。
历史名人故事 ①《张良拾履》 ②《祖冲之》 ③《精忠报国》 ④《王羲之》
女生 7 10 3 5
男生 5 15 9 6
(1)三(1)班一共有( )人。女生喜欢( )的人数最多,男生喜欢( )的人数最少。(填序号)
(2)如果要选出一个名人故事表演课本剧,三(1)班最大可能会选择哪一个?为什么?
39.去年的趣味运动会,小林、小杰参加了同样的个人比赛项目。个人比赛项目计分规则如下表。本次个人比赛单项不设并列名次,总分可设并列名次。
名次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第四名 第五名
得分 10 8 7 6 5
小林参加了前三项比赛,分别获得了一个第一名和两个第三名。小杰前三项总分比小林多2分。
(1)小林前三项比赛一共得了( )分,小杰前三项比赛一共得了( )分。
(2)小杰前三项比赛有可能获得的名次分别是多少?
(3)如果前三项比赛结束后,小林的个人三项总分排在第三名,那么经过第四项比赛后,小林的个人四项总分有可能获得第一名吗?请说明理由。
/ 让学习更有效 新课备课备考 | 数学学科
/ 让学习更有效 新课备课备考 | 数学学科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及试题解析
1.B
【分析】“正”字记录法是统计中最常用的一中方法,一个“正”有5画,代表5票。圆圆的总票数除以5求出商即为她所得“正”字的个数。据此解答。
【解析】由分析可得:
25÷5=5(个)
故答案为:B
2.A
【分析】根据数据的搜集与整理,“绿色出行”指的是乘坐公交车、地铁、骑自行车等出行方式,由此即可解答。
【解析】A.全校学生上(放)学出行方式的调查,涉及出行方式,正确;
B.全校学生到校时间调查,不涉及出行方式,错误;
C.全校各年级学生人数调查,不涉及出行方式,错误。
故答案为:A
3.C
【分析】根据题意,要调查本班同学的视力情况,故必须全面调查。逐项分析。
【解析】A.按性别收集,不是全面调查;
B.按性别收集,不是全面调查;
C.是全面调查;
D.范围太广,只需调查本班即可。
陈老师想了解本班同学整体视力情况,他需要收集信息的对象是本班所有学生。
故答案为:C
4.B
【分析】一笔表示一人,一个“正”字表示5个人,通过数一数笔画数确定喜欢各种图书的人数,哪种图书喜欢的人数多,就应该多买哪种图书。
【解析】通过统计可知:喜欢故事书的有10人,喜欢科技书的有15人,喜欢漫画书的有11人,喜欢连环画的有7人。
因为15>11>10>7,所以喜欢科技书的人数最多,应该多买一些科技书。
故答案为:B
5.C
【分析】根据题意,依次数出每种车通过的数量再比较大小即可,“正”字的每一笔代表1辆。比较时,位数多的数就大,位数相同比较最高位,最高位大的数就大,最高位相同比较下一位,直到比较出结果为止。
【解析】货车通过了9辆;
小汽车通过了12辆;
公交车通过了15辆;
15>12>9
则这十分钟内通过数量最多的车辆是公交车。
故答案为:C
6.C
【分析】根据统计表可知优秀的有8人,合格的有12人,不合格的有3人,小芳排名第10,说明小芳的成绩不是优秀的,8+12=20(人),由此可知小芳的成绩是合格的,并且在合格的成绩中比较靠前,也就是仰卧起坐的成绩是在21~39个,并且比较靠近39个。据此选择即可。
【解析】A.10<21,是不合格,不可能是10个;
B.14<21,是不合格的,不可能是14个;
C.21<35<39,是合格的,并且比较靠近39个,可能是35个;
D.41>40个,是优秀的,不可能是41个。
故答案为:C
7.D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求王强得了多少票,数一数统计结果即可。(正字一个笔划是1票)
【解析】正字一个笔划是1票,所以王强得了18票。
故答案为:D
8.A
【分析】根据题意,时长越长排名越靠前,1小时以上的有5人,41-60分钟的有16人,小美排第6位,则小美的读书时长在41-60分钟,据此选择即可。
【解析】A.40分钟<41分钟,不可能是小美的读书时长;
B.41分钟<50分钟<60分钟,可能是小美的读书时长;
C.41分钟<55分钟<60分钟,可能是小美的读书时长;
D.60分钟正好可能是小美的读书时长。
她的读书时长不可能是40分钟。
故答案为:A
9.A
【分析】“正”字一笔表示一辆自行车,一个“正”字表示5辆自行车,“正”字一笔表示一辆自行车;据此解答即可。
【解析】有4个“正”字:4×5=20
20+1=21(辆)
自行车有21辆。
故答案为:A
10.B
【分析】根据题意,先用总人数减去良好和合格的人数,求出优秀的人数,再判断第12名在哪个等第即可。
【解析】23-11-3
=12-3
=9(人)
可可在女生中排第12名,她的等第是良好。
故答案为:B
11.(1) 20 165 37 128
(2)5
【分析】(1)根据题意可知,有几个成绩就是有多少个男生;整理数据,观察发现找出这个班男生1分钟跳绳的最好成绩和最差成绩;二者相减即可算出差值;
(2)根据题意,找出三年级男生1分钟跳绳在116个及以上的人数即可。
【解析】(1)37<45<51<66<68<75<77<79<85<89<91<92<97<102<108<128<134<137<145<165
165-37=128(个)
三(1)班男生一共有20人,1分钟跳绳的最好成绩是165个,最差成绩是37个,这两个成绩相差128个。
(2)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三年级男生1分钟跳绳在116个及以上为优秀。这个班男生有5人的成绩为优秀。
12.(1)5
(2)跳绳
【分析】(1)依次数出喜欢每种运动的人数,“正”字的每一笔代表1人;根据减法的意义,喜欢跳绳的人数-喜欢足球的人数=喜欢跳绳比喜欢足球多的人数;
(2)比较喜欢每种运动的人数,找到人数最多的即可。
【解析】(1)喜欢跳绳的有15人;喜欢足球的有10人;喜欢篮球的有5人;
15-10=5(人)
喜欢跳绳的比足球多5人。
(2)15>10>5
最喜欢跳绳的人数最多。
13.(1)15
(2)4
(3)绘画
【分析】(1)根据加法的意义,参加书法小组的人数+参加乐器小组的人数=参加书法和乐器小组的总人数,列出算式算出答案即可解答;
(2)根据减法的意义,参加棋类小组的人数-参加绘画小组的人数=参加绘画小组比参加棋类小组少的人数,列出算式算出答案即可解答;
(3)从乐器、棋类、书法、绘画四个兴趣小组随意选择一个喜欢的即可,如喜欢绘画。
【解析】(1)6+9=15(人)
所以,参加书法小组的和参加乐器小组的一共有15人。
(2)12-8=4(人)
所以,参加绘画小组的比参加棋类小组的少4人。
(3)最喜欢的项目是绘画。(答案不唯一)
14.黄 红
【分析】根据20以内的数比较大小:位数越多的数越大;位数相同时,十位上越大的数越大;十位上的数相同时,个位上越大的数越大。把统计结果进行比较大小,找出最大和最小的,即可解答。
【解析】11、20、18三个数位数都相同,十位上1=1<2,所以20是三个数中最大的一个;
11和18十位上的数相同,个位上1<8,则11<18,则11是三个数中最小的。
11<18<20,则黄色人数最多,喜欢红色人数最少。
15.(1)12;9;12;7
(2)春节;中秋节;重阳节;3
【分析】(1)一个一个地数,最后数到几就是几。
(2)找出人数一样的两个节日即可。
比较各种人数的大小即可。
用最喜欢春节的人数减最喜欢元宵节的人数即可。
【解析】(1)根据上面的分类记录填一填。
春节 元宵节 中秋节 重阳节
12人 9人 12人 7人
(2)7<9<12=12
12-9=3(人)
最喜欢春节和最喜欢中秋节的人数同样多。最喜欢重阳节的人数最少。最喜欢春节的比最喜欢元宵节的多3人。
16.跳绳 踢毽子
【分析】根据题意,比较喜欢每种课间活动的人数,找到人数最多和最少的即可。10以内数从大到小关系为:10>9>8>7>6>5>4>3>2>1,由此比较。
【解析】10>9>7>6
从数据可知,最喜欢跳绳的同学人数最多,最喜欢踢毽子的同学人数最少。
17.蓝
【分析】根据题意,比较选择每种颜色的人数,选择哪种颜色的人数最多,就用哪种颜色。
【解析】16>5>4>2
选择蓝色的人数最多,我认为选择蓝色最合适。
18.(1)60
(2)普者黑
(3)15
(4) 舍得草场 南国草原 10
【分析】(1)将最想去各景区的人数相加,就是总人数;
(2)比较最想去各景区的人数,哪种人数最多就最有可能去哪个景区游玩;
(3)根据减法的意义,最想去普者黑风景区的人数-最想去人工湖的人数=最想去普者黑比最想去人工湖多的人数;
(4)最想去舍得草场和南国草原的都是10人。
【解析】(1)21+13+10+10+6=60(人)
全班共有60人。
(2)21>13>10=10>6
这个班最有可能去普者黑风景区游玩。
(3)21-6=15(人)
最想去普者黑风景区的人数比最想去人工湖的人数多15人。
(4)10=10
这个班最想去舍得草场风景区和南国草原风景区的人数相同,都是10人。
19.(1)12;8;13;6;
(2)6;
(3)39;翠竹;菊花
【分析】(1)依次数出喜欢每种花的数量,填表即可。“正”字的每一笔代表1票;
(2)根据减法的意义,最喜欢梅花的人数-最喜欢菊花的人数=最喜欢菊花比最喜欢梅花少的人数;
(3)将喜欢每种花的人数相加就是总人数;比较喜欢每种花的人数,即可得出票数最多和最少的。
【解析】(1)表格填写如下:
“班花” 梅花 兰花 翠竹 菊花
票数 12 8 13 6
(2)12-6=6(人)
最喜欢菊花的学生比最喜欢梅花的少6人。
(3)12+8+13+6=39(人)
13>12>8>6
涵涵班一共有39人;得票最多的是翠竹,得票最少的是菊花。
20.(1) 7 2
(2)故事书
【分析】(1)涂色的每个格代表1人,则依次数出最喜欢绘本和最喜欢历史的有几个格,也就是有几人;
(2)数出喜欢每种图书的人数,比较人数的多少,最喜欢哪种图书的人数最多就多买哪种书。
【解析】(1)二(1)班学生最喜欢绘本的有7人,最喜欢历史的有2人。
(2)最喜欢故事书的有9人;最喜欢百科的有5人;
9>7>5>2
如果张老师打算给二(1)班购买一些书,根据调查结果,多买故事书更合理。
21.√
【分析】统计调查的第一步是收集数据,可以分男生和女生最喜欢的电视节目,也可以分小组统计最喜欢的电视节目等。数据为后续分析提供基础。据此判断。
【解析】根据分析,要调查同学们最喜欢的节目,首先要收集数据。有数据才能进一步整理、分析和得出结论。原题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
22.√
【分析】单式统计表是只对某一个项目的数据进行统计的表格,它只能反映一个方面的信息。而复式统计表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有联系的单式统计表合编成一个统计表,能同时反映多个项目的数据情况。通过复式统计表,人们可以更直观地对不同类别的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了解数据之间的关系和差异,所以它比单式统计表包含的信息更丰富,也更便于数据的比较。
【解析】单式统计表仅统计某一项目信息,而复式统计表能整合多个有联系项目的数据,可直观对比分析不同类别数据,包含信息更丰富,更利于数据比较。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3.√
【分析】根据统计的需要和数据范围的具体情况,把数据的范围划分成几组,并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编制成表,据此解答即可。
【解析】由分析可知:
整理数据就是把原始数据按照一定的顺序和范围进行整理。
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4.×
【分析】用“正”字记录数据是一种常见的简便方法。“正”字的每一笔代表1个数据,每个“正”字有5画,每记录一个数据就添加一笔,最后通过数“正”字的数量快速得出总数(每组5个),由此解答。
【解析】由分析可知,用“正”字记录数据非常简便,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5.×
【分析】在数据统计中,哪个同学得票多就可以选为班长,举手是一种简单直接、公平公开的方式,举手时可以统计出同学们支持哪位同学,进而确定当选的结果,由此解答。
【解析】由分析可知,从两位同学中选一位当班长,可以用举手的方式决定。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6.√
【分析】把统计得来的数据进行加工整理,可以制成统计表或统计图。统计表用表格呈现数据,条形统计图用直条呈现数据,它们都能清楚地看出统计的结果。
【解析】由分析得,统计图和统计表都能清楚地呈现数据结果。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7.√
【分析】在进行数据的分段整理时,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和目的,采取不同的分段方法。调查全体中学的体重,为了统计方便,可以分成几个体重段进行统计,据此即可解答。
【解析】我们调查办理同学的体重时,可以分成几个体重段来统计,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8.√
【分析】一个“正”表示5票,一笔表示1票,5+1=6(票),据此判断。
【解析】由题意分析得:
5+1=6(票)
在“三好学生”投票中,王盼得票是“正一”,她得了6票。此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9.(1)见详解
(2)12辆;2倍
【分析】(1)对应的车有几辆就涂几个方框。
(2)将三种车的数量相加可以求出一共多少辆;用小轿车的数量除以面包车的数量即可求解。
【解析】
种类 小轿车 面包车 公交车
数量(辆) 12 6 5
(1)把上面的数据用不同颜色的色块表示出来。
(2)12+6+5=23(辆)
12÷6=2
答:这1分钟一共经过了23辆车;小轿车是面包车的2倍。
30.(1)见详解
(2)20人
(3)45人
【分析】(1)由题意得,最喜欢看《》的有17人,最喜欢看《米奇妙妙屋》的有8人,最喜欢看《猫和老鼠》的有11人,最喜欢看《魔豆传奇》的有9人。据此将统计表补充完整。
(2)由(1)可知,最喜欢看《猫和老鼠》的有11人,最喜欢看《魔豆传奇》的有9人。求最喜欢看《猫和老鼠》和《魔豆传奇》的一共有多少人,用加法计算。
(3)求三年级一班一共有多少人,直接把喜欢看各个动画片的人数全部加起来即可。
【解析】(1)
动画片 《》 《米奇妙妙屋》 《猫和老鼠》 《魔豆传奇》
人数 17 8 11 9
(2)11+9=20(人)
答:最喜欢看《猫和老鼠》和《魔豆传奇》的一共有20人。
(3)17+8+11+9
=25+11+9
=36+9
=45(人)
答:三年级一班一共有45人。
31.(1)8
(2)1
(3)见详解
【分析】(1)从表中直接找到成绩优秀的男生的数据即可;
(2)从表中直接找到成绩良好的女生人数和成绩良好的男生人数,然后作差即可;
(3)从统计表中得出这个班的体育成绩怎么样,说明理由,合理即可。
【解析】(1)从表中可知,成绩优秀的男生有8人。
(2)(人)
成绩良好的女生人数比男生多1人。
(3)根据分析可知,这个班有15人的体育成绩为优秀,有11人的体育成绩良好,有8人的体育成绩为合格,1人的体育成绩为不合格,所以,我提出的建议是,体育成绩好的同学继续保持好成绩,合格和不合格的同学,需要加强体育锻炼,努力提高自己的体育成绩。
(答案不唯一)
32.(1)13;22;7;(2)中;小;15;(3)见详解
【分析】(1)从统计表中观察125厘米以下(含125厘米),适合小码校服是7人;身高在126厘米~135厘米,适合中码校服是22人,身高在136厘米以上(含136厘米),适合大码校服是13人。
(2)三类人数比较找出穿什么码的人数最多,穿什么码的人数最少,两个人数相减即为所求。
(3)老师对全班同学身高进行调查、统计可以知道三(6)班有多少名同学,把统计表中的三类人数相加即可。(答案不唯一)
【解析】(1)即穿大码的有(13)人,穿中码的有(22)人,穿小码的有(7)人。
(2)22>13>7
22-7=15(人)
穿(中)码的人数最多,穿(小)码的人数最少,相差(15)人。
(3)22+13+7=42(名)
发现三(6)班有42名同学。(答案不唯一)
33.(1)13
(2)见详解
【分析】(1)根据题意可知,因为班级总人数不变,所以先把三(1)班的每种视力情况的人数相加,求出总人数,再减去五(1)班除5.1~5.0外其它视力情况的人数,差就表示5.1~5.0的人数。
(2)根据统计表可知,三年级(1)班5.0及5.0以上的人数有16+18=34(人),5.0以下的人数有9+2=11(人);五年级(1)班5.0及5.0以上的人数有12+13=25(人),5.0以下的人数有15+14+1=30(人)。根据人数对比,给出合理建议即可。
【解析】(1)16+18+9+2
=34+9+2
=43+2
=45(人)
45-12-15-4-1
=33-15-4-1
=18-4-1
=14-1
=13(人)
所以五年级时视力为“5.1~5.0”的有13人。
(2)发现随着年级的升高,视力不良的人数也增多,建议同学们要注意眼部保健,科学用眼。(答案不唯一)
34.(1)9;13;16;5;
(2)小明;文文;小明;
(3)不会;理由见详解
【分析】(1)依次数出每人得到的票数填表即可,“正”字的每一笔代表1人;
(2)比较每人得到的票数,找到票数最多和最少的即可;票数最多的应该当选班长;
(3)根据题意,假如两名同学都投给得票数第二的人,得到的票数如果超过第一名,则结果会改变,反之不会改变。
【解析】(1)表格填写如下:
名字 小军 月月 小明 文文
票数 9 13 16 5
(2)16>13>9>5
小明的票数最多,文文的票数最少。根据统计结果,应该选小明当班长。
(3)得票数第二的是月月。
13+2=15(票)
15<16
即使缺席的两位同学都投给月月,月月的票数仍少于小明的票数。
答:如果他们也参与投票,不会改变竞选的结果。
35.(1)羽毛球;10
(2)46
(3)见详解
【分析】(1)把喜欢各种运动项目的人数比较大小;最喜欢羽毛球比最喜欢打篮球多的人数=最喜欢羽毛球的人数-最喜欢打篮球的人数。
(2)用喜欢各种运动项目的人数相加即可求出全班一共的人数;
(3)建议多买羽毛球,因为喜欢羽毛球的人数最多。
【解析】(1)22>12>9>3
22-12=10(人)
最喜欢羽毛球的人数最多,比喜欢打篮球的人数多10人。
(2)12+22+9+3=46(人)
全班一共有46人。
(3)答:建议多买羽毛球,因为喜欢羽毛球的人数最多。(答案不唯一)
36.(1)37;五(4);(2)93;30;(3)见详解
【分析】(1)五(2)班经常上网的男生有21人,女生有16人,把21与16相加即可。把4个班经常上网的女生人数进行比较,即可知道哪个班经常上网的女生人数最多。
(2)把4个班经常上网的男生人数相加,即可求出经常上网的男生总数,再按照同样的方法计算出4个班经常上网的女生总数,最后把两个和相减即可。
(3)同学们可以从使用网络的时间方面作计划,来保证网络不影响自己的学习与生活。
【解析】(1)21+16=37(人)
17>16>14
五(2)班经常上网的人数有37人,五(4)班经常上网的女生最多。
(2)23+21+24+25
=44+24+25
=68+25
=93(人)
16×2+14+17
=32+14+17
=46+17
=63(人)
93-63=30(人)
希望小学五年级4个班经常上网的男生有93人,比女生多30人。
(3)答:同学们要合理利用网络,为了不影响学习可以制作使用网络的时间,利用时间来限制网络使用。
37.(1)5.0以上;31
(2)7
(3)22;要少看电子产品,避免视力下降。
【分析】(1)分别将各个视力阶段的男、女生人数相加,再比较后即可求解;
(2)将视力为4.3-4.6的男、女人数相加即可;
(3)把低于5.0的男、女人数相加即可求出有多少人,根据题意提出合理建议即可。
【解析】(1)2+1=3(人)
4+3=7(人)
5+7=12(人)
14+17=31(人)
3<7<12<31,视力为5.0以上的人数最多,有31人。
(2)4+3=7(人)
视力为4.3-4.6的人数是7人。
(3)3+7+12
=10+12
=22(人)
5.0以上的视力是正常的,低于5.0的有22人,我想对这些同学说:要少看电子产品,避免视力下降。
(说法 唯一)
38.(1)60;②;① ;
(2)《祖冲之》;理由见详解
【分析】(1)把男生和女生所有投票人数相加即为全班总人数;女生投票人数比较,选出人数最多的即为最喜欢的故事;男生投票人数比较,选出人数最少的即为最不喜欢的故事;
(2)女生和男生选出最多的投票人数,看哪个人物故事大家最喜欢,即为最大可能会选择哪一个。
【解析】(1)7+10+3+5+5+15+9+6=60(人)
10>7>5>3
5<6<9<15
三(1)班一共有(60)人。女生喜欢(②)的人数最多,男生喜欢(①)的人数最少。
(2)10>7>5>3;5<6<9<15
因为从数据可以看出,全班男女生喜欢《祖冲之》的人数都是最多的。所以三(1)班最大可能会选择演《祖冲之》。
39.(1)24;26
(2)两个第一名,一个第四名或者两个第一名,一个第四名。
(3)可能;理由见详解
【分析】(1)小林前三项的成绩是一个第一名和两个第三名,得分为(10+7+7)分;用小林大的前三项得分加上2分即为小杰的得分;
(2)根据小林前三项的总分以及表格中名次与得分信息合理分析即可;
(3)因为这次比赛单项不设并列名次,所以每个单项名次只能出现一次,据此结合小林前三项成绩与小杰前三项成绩分别分析并推导出前三项总分第二名的成绩,然后再分析第四项各种得分情况即可。
【解析】(1)10+7+7
=17+7
=24(分)
24+2=26(分)
小林前三项比赛一共得了24分,小杰前三项比赛一共得了26分。
(2)26=10+10+6,两个第一名,一个第四名;
26=10+8+8,一个第一名,两个第二名;
答:小杰前三项比赛有可能获得的名次分别是两个第一名,一个第四名或者两个第一名,一个第四名。
(3)第一种情况:小杰前三项名次分别是两个第一名,一个第四名;小前三项成绩是一个第一名和两个第三名。
那么另外一个人最高得分是三个第二名,总分为8+8+8=24(分),此时小林与这个人并列第二名,不是第三名;
第二种情况小杰前三项名次分别是一个第一名,两个第二名;小前三项成绩是一个第一名和两个第三名。
那么另外一个人最高得分是一个第一名,一个第二名,一个第三名,总分为10+8+7=25(分),此时小杰第一名26分,25分是第二名,小林24分第三名;
总分可以是并列名次,如果小林第四项比赛是第一名,那么总分为24+10=34(分),小杰得分不高于34-26=8(分),另一人得分不高于34-25=9(分),此时小林可以获得第一名;
如果小林第四项比赛是第二名,那么总分为24+8=32(分),小杰得分不高于32-26=6(分),另一人得分不高于32-25=7(分),此时小林可以获得第一名;
如果小林第四项比赛是第三名,那么总分为24+7=31(分),小杰得分不高于31-26=5(分),另一人得分不高于31-25=6(分),此时小林可以获得第一名;
如果小林第四项比赛是第四名,那么小林和另一人必然有一人得分要比他得分高,小林总分不可能是第一名。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读懂题意,盯紧“本次个人比赛单项不设并列名次,总分可设并列名次”进行分析求解。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