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毛泽东思想》(课件+教案+同步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 《毛泽东思想》(课件+教案+同步训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7-13 17:50:34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17课 《毛泽东思想》【教案】
【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 ( http: / / www.21cnjy.com )识记:毛泽东关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重要理论成果及论述;
(2)理解毛泽东思想的产生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的精;
(3)探究毛泽东思想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产生的影响以及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现实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引导学生自找资料,关于毛泽东的生平和革命活动,感受毛泽东思想对我国革命和建设的深远影响。
(2)列表归纳总结毛泽东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历程。运用情景再现、问题探究,培养学生分析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引导学生探索毛泽东思想的产生过程,认识毛泽东思想是从革命实践中产生的,并经过以后的实践检验证明了其正确性,说明理论来源于实践且指导实践的道理,使学生明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并进而培养学生勇于实践的意识。。
(2)通过引导学生对毛泽东思想产生的背景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毛泽东思想的产生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从毛泽东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历程、毛泽 ( http: / / www.21cnjy.com )东思想的影响两个角度对毛泽东思想作了阐述。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表明,她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由于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程,就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程,建议在教学时对有关史实进行适当的补充,增强学生对毛泽东思想历史作用的深层次了解,为学生全面深刻认识毛泽东思想奠定基础。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重点难点】
1、重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经过;毛泽东思想的内容。
2、难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毛泽东思想的深远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链接上节课三民主义使中国人醒了、毛泽东思想使中国人站起来了,以及中国人、外国人心目中的毛泽东导入新课。21教育网
一、背景
1、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进一步壮大,工人运动不断发展---------奠定了阶级基础。
2、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并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奠定了思想基础。
3、实践基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实践-------奠定了实践基础;
4、国际条件:马克思主义通过苏维埃俄国传到了中国--------提供了国际条件;
二、革命道路的探索
1、革命力量的探索:中共创建——国民革命时期
(1)重要活动:参加中共“一大”与国民大革命,《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2)解决问题:着力关注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领导阶级、同盟军
2、革命道路的探索:井冈山时期(1927年—30年代初)
(1)重要活动:
①实践: 秋收起义--建立井冈山根据地--反围剿斗争
--土地革命--建立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
②理论:《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2)解决问题: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道路
三、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抗战时期)
1、著作:《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
2、解决问题: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作了详尽完整的论述:(旧+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21cnjy.com
3、标志:1945年中共“七大”, 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4、意义:
(1)革命:为中国革命走向胜利指明了方向;
(2)建国:是社会主义立国建国的思想基础;
四、毛泽东思想的发展(1949年3月后)
1、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
(1)背景:中国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
(2)主要内容:
①工作重点转移:乡村城市+革命建设
②提出革命取得全国胜利的方针
③规定革命胜利后,政治、经济、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
④确定总任务:农业国工业国+新民主主义 ( http: / / www.21cnjy.com )社会主义
(3)解决问题:工作重点转移及政策
2、《论人民民主专政》的发表(1949年7月1日)
(1)背景:革命胜利在望
(2)主要内容:
①全面总结了中国革命的经验;
②规定将要建立的国家的性质:领导者、联盟基础;
(3)解决问题:建设一个怎样的国家
(4)意义:丰富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为即将成立的新中国作了政治理论准备;
3、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探索(新中国成立后)
(1)背景:中国人口众多、经济文化落后,如何建立社会主义?
(2)著作:《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等报告的总结
(3)主要内容:
①如何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问题(改造与工业化并举)
②正确处理好重工业、农业、轻工业的关系问题
③正确处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4)解决问题:中国工业化道路问题
五、毛泽东思想的其他思想
1、军事思想【四渡赤水、三大战役等事件】
2、三个世界理论
3、党建思想等等
【合作探究】思考什么是毛泽东思想?
六、毛泽东思想的深远影响
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典范;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历史地位
②中国革命: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指导思想,它改变了中国的历史命运
③社会主义建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先导
④将来:毛泽东思想将继续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发挥巨大和长远的指导作用
【合作探究】联系所学知识,辨析毛泽东思想、毛泽东个人的思想、毛泽东晚年的错误三者之间的关系。
1、毛泽东思想是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2、毛泽东个人善于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毛泽东思想作出了巨大贡献,他的著作集中概括了毛泽东思想。
3、但他个人的某些错误思想不是毛泽东思想。
【课外查询】
毛泽东写《沁园春·雪》这首诗的背景是什么?《沁园春·雪》表达了一个怎样的情感?
1935年,中央红军长征胜 ( http: / / www.21cnjy.com )利到达陕北。1936年2月,毛泽东亲自率领红军渡过黄河进行东征,到华北抗日前线对日作战。途经陕北清涧县袁家沟时,适逢大雪。面对着雪花纷飞的壮丽河山,联系当时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毛泽东怀着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雄辉豪放的诗篇,词中以咏雪起兴,赞美祖国的江山,评论祖国的历史,歌颂祖国的今天,憧憬祖国的未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必修三第6单元第17课《毛泽东思想》(带解析)
一、选择题(共10个小题)
1.罗斯·特里尔《毛泽东传》中评价毛泽东:“ ( http: / / www.21cnjy.com )当他分析被外国侵略者切瓜一样分割的封建中国的种种症结时,他就是中国的马克思。当他领导以农村包围城市夺取政权的斗争时,他就是中国的列宁。”这段话的核心思想是指毛泽东 ( )
A、对中国的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认识深刻
B、成功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
C、创立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领导革命斗争
D、将马列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
2.周恩来说:“共产国际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领导同志都还担心我们离工人阶级太远了。我说我们在农村里经过长期斗争的锻炼,有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完全可以无产阶级化。共产国际的一些同志听了之后大哗,不以为然。”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 ( )
A、中国工人阶级尚未登上政治舞台
B、共产国际反对农民参加中国革命
C、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3.毛泽东在《星星之火,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以燎原》中说:“他们这种理论的来源,主要是没有把中国是一个许多帝国主义国家相互争斗的半殖民地这件事认清楚。”为此毛泽东明确提出了( )
A、城市中心革命论
B、新民主主义理论
C、“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D、社会主义革命论
4.1939年冬,毛泽东指出:“领导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民主主义革命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这样两个伟大的革命到达彻底的完成,除了中国共产党之外,是没有任何一个别的政党能够担负的。”材料中毛泽东 ( )
A、提出了中国革命的目标
B、提出了中国革命分两步起的策略
C、强调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中的领导地位
D、强调了中国共产党无产阶级先锋队作用
5.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论持久战 ( http: / / www.21cnjy.com )》《论联合政府》《新民主主义论》等资料。据此判断,他的研究课题可能是 ( )
A、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形成
B、抗战时期的毛泽东思想
C、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毛泽东思想
D、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历程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6.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中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两步,其第一步是民主主义的革命,其第二步是社会主义的革命,这是性质不同的两个革命过程。而所谓民主主义,现在已不是旧范畴的民主主义,已不是旧民主主义,而是新范畴的民主主义,而是新民主主义。”这篇文章应发表于 ( )
A、五四运动时期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7.20世纪70年代,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主要目的是 ( )
A、团结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使中国尽早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支援第三世界国家人民的反美斗争
C、表明中国是第三世界国家,不与美、苏结盟
D、团结第二、第三世界国家,反对霸权主义
8.下列哪一思想反映了毛泽东思想已经发展为比较完整成熟的思想理论体系? ( )
A、“‘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是共产党和割据地方的工农群众必须充分具备的一个重要的思想”
B、建立的共和国,“它在政治上必须是新民主主义的,在经济上也必须是新民主主义的”
C、“对人民内部的民主方面和对反动派的专政方面,互相结合起来,就是人民民主专政”
D、现在“就是还要适当地调整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投资比例,更多地发展农业、轻工业。”
9.毛泽东同志在不同时期的言论①苏联的办 ( http: / / www.21cnjy.com )法把农民挖得很苦……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
②很清楚的,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
③思想问题,人民内部的问题,不能够采用粗暴的方法来解决。
④我们争取在十五年或者更长些时间,在钢铁和其它重工业产品上赶上或超过英。下列按时间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A、②①③④
B、①③④②
C、④①②③
D、②③①④
10.日本国会议员冈田春夫说:“毛泽 ( http: / / www.21cnjy.com )东和列宁一样,改变了世界的历史,而且正在创造着历史,是20世纪最伟大的人物。”这句话说明毛泽东 ( )
A、第一个将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
B、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C、找到了一条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D、彻底改变了20世纪的世界政治格局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政治经济的根本危机,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全国任何一处都是继续尖锐化,没有丝毫根本的改变,因此在中心城市爆发的伟大的工人斗争,必然形成全国革命高潮……争取一省与几省首先胜利。无产阶级的伟大斗争是决定胜负的力量,没有工人阶级的罢工高潮,没有中心城市的武装暴动,决不能有一省与几省的胜利。
——《1930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决议》
材料二 经过了一次大革命的政治经济不平衡的半殖民地的大国,强大的敌人,弱小的红军,土地革命——这是中国革命战争四个主要的特点。这些特点,规定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指导路线及其许多战略战术的原则。第一个特点和第四个特点,规定了中国红军的可能发展和可能战胜敌人。第二个特点和第三个特点,规定了中国红军的不可能发展和不可能很快战胜其敌人,即是规定了战争的持久,而且如果弄得不好的话,还可能失败。
——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1)材料一认为“全国革命高潮”必然形成的依据是什么?这种观点是否正确?试结合材料二有关内容加以说明。(6分)
(2)材料一认为中国革命应走什么道路?其依据是什么?是否正确?结合材料二有关内容加以说明。(10分)
(3)材料一、二各代表了怎样的革命道路?其思想根源是什么?(8分)
必修三第6单元第17课《毛泽东思想》(解析)
1.【答案】D
【解析】料体现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毛泽东运用马列主义的原理来解决中国的具体问题,D项说法符合材料中心意思。A项是毛泽东做法的前提,但不是材料的核心。B、C两项说法正确,但都只反映了材料的部分问题。故选D。21教育网
2.【答案】D
【解析】“我们在农村里 ( http: / / www.21cnjy.com )经过长期斗争的锻炼,有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反映了在毛泽东的领导下,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这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D项正确。据时间判断A项错误,中国工人阶级在五四运动时期登上了政治舞台;共产国际并不反对农民革命,而是反对以农村为中心,排除B项;C项与材料不符。21cnjy.com
3.【答案】C
【解析】毛泽东没有提出“城 ( http: / / www.21cnjy.com )市中心革命论”、“社会主义革命论”,故AD排除。从材料“许多帝国主义国家相互争斗的半殖民地”可以利用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和代理人的矛盾红色政权长期存在。也可从时间上排除B。故选C。
【点评】本题材料理解难度较大,需要相关的历史背景的理解。可以用排除法解决,需要准确的了解不同时期毛泽东思想的著作。还可以考查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过程等。
4.【答案】C
【解析】从材 ( http: / / www.21cnjy.com )料“除了中国共产党之外,是没有任何一个别的政党能够担负的”可以看出,毛泽东强调了在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故选C。而A项说的是革命的目标,材料未体现;B项说的是革命的策略,也未体现;D项说法正确,但是毛泽东在材料中并未说共产党中的无产阶级的作用。
【点评】此题实际上考查的是毛泽东思想的相关内容。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指导了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实践,是以实事求是作为理论精髓。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都需要掌握。21·cn·jy·com
5.【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 ( http: / / www.21cnjy.com )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论持久战》《论联合政府》《新民主主义论》是抗战时期的毛泽东思想的重要成果,故选B。
6.【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两步,其第一步是民主主义的革命,其第二步是社会主义的革命,这是性质不同的两个革命过程。”说明毛泽东正确论述了中国革命的道路和进程,该文出自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发表的《新民主主义论》,答案选C,ABD三项时间特征与《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不符。
7.【答案】D
【解析】在美苏两极争霸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背景下,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划分。毛泽东的战略思想指明了两个超级大国是当时造成世界不安和动乱的主要根源,它们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从而激起第三世界国家的强烈反对。中国作为第三世界国家的一员,坚决支持第三世界国家反对霸权主义的斗争,支持第二世界国家反对超级大国干涉和控制的斗争。中国坚决反对超级大国的扩张主义政策。www.21-cn-jy.com
8.【答案】B
【解析】毛泽东思想成熟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标志是《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提出了建立共和国的主张,主张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因此本题选B。而A项是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时期;C、D两项是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完善时期。
【点评】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指导了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以实事求是作为理论精髓,而《新民主主义论》是毛泽东思想成熟时期的标志。此外,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的几个阶段及每个阶段的主要内容以及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也需要掌握。2·1·c·n·j·y
9.【答案】A
【解析】①项是在1956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论十大关系》中论述的;②项是在1940年《新民主主义论》中论述的;③是在1957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中提出来的。④项是在1958年提出来的。故选A。
【点评】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指导了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以实事求是作为理论精髓。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这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也需要掌握。【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0.【答案】B
【解析】A不对,第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个将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的是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革命;C不对,找到了一条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的是邓小平;D不对,彻底改变了20世纪的世界政治格局的是苏东剧变。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改变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故选B。
【点评】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虽然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严重错误,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他为我们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永远不可磨灭的功勋。他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21·世纪*教育网
11.【答案】
(1)中国政治、经济危 ( http: / / www.21cnjy.com )机空前尖锐化。(2分)不正确。(2分)国民大革命失败,敌人力量相当强大,尤其在城市。(2分)
(2)以城市暴动为中心的道路。(2分)无产阶级斗争是决定胜负的力量。(2分)不正确。(2分)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在城市敌强我弱,必须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4分)
(3)以城市为中心武装暴动的道路和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4分)前者是主观主义;(2分)后者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2分)
【考点】毛泽东思想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形成的历史背景。回答时,应注意结合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力量和反革命力量的变化以及中国各阶级的特点进行分析。
【点评】考查考查“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形成的历史背景,农村革命道路与城市中心论的斗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5 页 (共 5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37张PPT)
继承理想——新的征程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20














旧民主主义革命

三民主义
毛泽东思想

新民主主义革命
邓小平理论

社会主义建设
三 个 代 表
现代化建设

一代伟人
感受伟人的足迹
延安时期
畅游长江(1964)
“纵横历史,毛泽东是目前最伟大的人。毛泽东是
民族英雄,因为他最有骨气,不论是多么强大的敌人,
他都敢于斗争。毛泽东最有智慧,因为他在无数仁人
志士探索民族独立的失败中,找到了成功之道。毛泽东永远活在每个真正的中国人心里,因为正是他,也只有他领导真正的炎黄子孙打败了侵略者和汉奸走狗,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 (人民时评)
“毛泽东接手的是一个四分五裂,人心离散,牛拉木
犁的中国,当他撒手人寰的时候,中国的原子弹、氢弹,
凛然守护着国门,中国的卫星在太空傲视着地球,中华
民族以特有的尊严和凝聚力站立在世界舞台。”
(人民时评)
中国人民心中的毛泽东
●毛泽东的排列略高于华盛顿,因为毛给国家带来的变
化,比华盛顿使国内发生的变化更为重要。毛排列
名次比拿破仑等人要高不少
(美国学者迈克尔·H·哈特)
●毛主席和列宁一样,改变了世界历史,而且正在创造着历史,是2O世纪最伟大的人物
(日本国会议员冈田春夫)
●由于毛泽东的逝世,人类思想的一座灯塔熄灭了。
(法国总统德斯坦)
●像毛泽东那样的人物,在一个世纪,也许一千年里只
能产生一位,……毫无疑问,毛泽东是巨人中的巨人。
他使历史显得渺小。
(巴基斯坦前总理本·布托)
外国人眼中的毛泽东
第17课
毛泽东思想
1893.12.26——1976.9.9
一、毛泽东思想形成的背景
1、阶级基础:
工人阶级队伍进一步壮大,工人运动不断发展---------奠定了阶级基础。
2、思想基础: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并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奠定了思想基础。
3、实践基础: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实践-------奠定了实践基础;
4、国际条件:
马克思主义通过苏维埃俄国传到了中国--------提供了国际条件;
一、毛泽东思想形成的背景
二、革命道路的探索
1、革命力量的探索:中共创建——国民革命时期
(1)重要活动:参加中共“一大”与国民大革命
(2)解决问题:
著作:
2、革命道路的探索:井冈山时期(1927年—30年代初)
(1)重要活动:
①实践: 秋收起义--建立井冈山根据地--反围剿斗争
--土地革命--建立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
②理论:《中国的……》《井冈山……》《星星……》
(2)解决问题:
着力关注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
---领导阶级、同盟军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道路
【思维突破】
联系实际,想一想,为什么说“直攻长沙”大城市是教条主义?
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中国革命的敌人主要集中在大城市而且势力十分强大。因此,在中国坚持城市中心论,照搬俄国的经验,就是教条主义,是不符合中国国情的。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在延安窑洞撰写《论持久战》。
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
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
三、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抗战时期)
1、著作:
《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
第一部分,针对国民党独裁、卖国、反共反人民的政策,开宗明义地提出成立联合政府,“领导解放后的全国人民,将中国建设成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国家”。
第二部分,用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原理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
第三部分,全面科学地总结了抗战中的两条路线。
第四部分,全面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政策。
第五部分,号召全党团结起来,为实现党的任务而斗争,并要求全党牢固树立和发扬党的三大作风。
《论联合政府》
三、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抗战时期)
1、著作:
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作了详尽完整的论述:(旧+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
4、意义:
(1)革命:为中国革命走向胜利指明了方向;
(2)建国:是社会主义立国建国的思想基础;
1945年中共“七大”, 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3、标志:
《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
2、解决问题:
1949年3月,党中央从河北迁往北京,毛泽东兴奋地对周围的人说:”我们是进京赶考吧!“
能“进京”说明了什么?“赶考”是赶一场怎样的考试?
能“进京” 说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正确,毛泽东思想的正确的指导作用;
“赶考”:如何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为了考好这场考试,毛泽东组织中国领导人进行了怎样的迎考准备?
四 .毛泽东思想的发展(1949年3月后)
(1)背景:
中国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
(2)主要内容:
①工作重点转移:乡村 城市+革命 建设
②提出革命取得全国胜利的方针
③规定革命胜利后,政治、经济、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
④确定总任务:农业国 工业国+新民主主义 社会主义
1、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
(3)解决问题:
工作重点转移及政策
(1)背景:
革命胜利在望
(2)主要内容:
①全面总结了中国革命的经验;
②规定将要建立的国家的性质:领导者、联盟基础;
2、《论人民民主专政》的发表(1949年7月1日)
(4)意义:
丰富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为即将成立的新中国作了政治理论准备;
(3)解决问题:
建设一个怎样的国家
四 .毛泽东思想的发展
3、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探索(新中国成立后)
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曾预言:
中国永远摆脱不了一个不堪负担的压力,即庞大的人口,没有一个政府解决了人民的吃饭问题,中共也无能为力,中国将永远天下大乱。
上海的一个资本家说:
共产党军事上,可以打100分;政治上,可以打80分;经济上,只能是0分。
毛泽东回答:
我们不仅善于破坏一个旧的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的世界。
(1)背景:
中国人口众多、经济文化落后,如何建立社会主义?
(2)著作:
《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等报告的总结
(3)主要内容:
①如何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问题(改造与工业化并举)
②正确处理好重工业、农业、轻工业的关系问题
③正确处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中国工业化道路问题
3、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探索(新中国成立后)
(4)解决问题: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场
1957年2月27日,《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重要讲话。
毛泽东独创性提出了两类矛盾学说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科学地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
毛泽东思想的其他思想
四渡赤水——平生最得意之作
3个师
14个旅
2个师
2个纵队8个师
3个旅
中央红军
辽沈战役——关门捉贼
淮海战役——分区隔断,各个歼灭
平津战役——围而不打、隔而不围
三个世界理论
1952年,法国经济学家和人口统计学家阿尔弗雷德·索维(Alfred Sauvy)在《观察家》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第一次使用了“第三世界”(third world)。借用了法国大革命时期西哀士关于第三阶级的名句,来描述欠发达国家。在文章末尾索维说:因为最后,第三世界,受忽视、剥削、鄙视如第三等级,也希望得到一些东西”。
1974年2月22日,毛泽东在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提出划分三个世界的理论。毛泽东说:“我看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们是第三世界。”“第三世界人口很多”,“亚洲除了日本,都是第三世界。整个非洲都是第三世界,拉丁美洲是第三世界”。
“如果毛泽东在1956年去世,那么毫无疑问,他是中国人民最伟大的领袖。” ——陈云1979年
1956年后,不属于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大事有哪些?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
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
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
历史问题的决议》
什么是毛泽东思想?
正确的;
集体智慧的结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六.毛泽东思想的深远影响
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典范;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历史地位
②中国革命: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指导思想,它改变了中国的历史命运
③社会主义建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先导
④将来:毛泽东思想将继续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发挥巨大和长远的指导作用
时期 文章 内容(作用)
大革命 关注中国革命领导与基本力量——工人与农民;
十年对峙 探索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
抗日战争 对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作了系统的论述
解放战争 为建设新中国作重心转移的动员
新中国建立后 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进行探索
联系所学知识,辨析毛泽东思想、毛泽东个人的思想、毛泽东晚年的错误三者之间的关系。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虽然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严重错误,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他为我们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永远不可磨灭的功勋。他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联系所学知识,辨析毛泽东思想、毛泽东个人的思想、毛泽东晚年的错误三者之间的关系。
1、毛泽东思想是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2、毛泽东个人善于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毛泽东思想作出了巨大贡献,他的著作集中概括了毛泽东思想。
3、但他个人的某些错误思想不是毛泽东思想。
资料:
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
            ——毛泽东
我们的口号是:一,不做调查没有发言权。二,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
            ——毛泽东  
设问:毛泽东思想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问题一:
沁园春 · 雪
毛泽东 (1936.2)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毛泽东写这首诗的背景是什么?《沁园春·雪》表达了一个怎样的情感?
1935年,中央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1936年2月,毛泽东亲自率领红军渡过黄河进行东征,到华北抗日前线对日作战。途经陕北清涧县袁家沟时,适逢大雪。面对着雪花纷飞的壮丽河山,联系当时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毛泽东怀着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雄辉豪放的诗篇,词中以咏雪起兴,赞美祖国的江山,评论祖国的历史,歌颂祖国的今天,憧憬祖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