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6.2 神经调节 跟踪练习 2025-2026学年上学期
初中生物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一、选择题
1.脑和脊髓是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下图为人脑和脊髓的模式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具有感觉、语言等多种中枢
B.②具有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的作用
C.④既参与反射,又具有传导功能
D.③中有控制排尿、排便等神经系统
2.某人受伤后出现胡言乱语、身体失衡等症状,其受伤部位可能是( )
A.小脑、脊髓 B.大脑、小脑
C.小脑、脑干 D.大脑、脑干
3.“渐冻症”是一种运动神经元病,如图为神经元结构示意图,下列关于神经元说法错误的是( )
A.【③】是神经末梢
B.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C.神经元包括【①】突起和【②】细胞体两部分
D.渐冻症患者的运动神经元受损,导致运动功能丧失,不能完成运动
4.2025年2月,第九届亚冬会在我国哈尔滨举行,每个运动项目的比赛都异常激烈。比赛开始的信号发出后,运动员做出一系列动作完成比赛。完成这些动作的结构基础是( )
A.反射弧 B.反射 C.兴奋 D.神经冲动
5.如图为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示意图。有关该反射叙述错误的是( )
A.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B.感受器是骨骼肌
C.①属于传入神经 D.神经中枢位于脊髓
6.在膝跳反射的反射弧中,感受器是( )
A.大脑 B.小脑 C.膝盖下面的韧带 D.脊髓
7.如图是反射弧五个组成部分关系示意图,下列反射与其反射弧组成部分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缩手反射——③位于脊髓
B.吃酸杏分泌唾液——①是唾液腺
C.司机看到红灯刹车——②是视神经
D.膝跳反射——①是膝盖下方的韧带
8.同学们听到上课铃声响起,迅速走进教室,此反射的类型及听觉感受器分别是( )
A.简单反射 耳蜗 B.复杂反射 耳蜗
C.复杂反射 大脑的一定区域 D.简单反射 鼓膜
9.反射包括了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下面现象中属于人的条件反射的( )
A.妈妈在缝衣服时被缝衣针刺到,下意识地缩手
B.升旗仪式上,国歌一奏响,同学们马上敬礼、大声地唱国歌
C.人在吃酸话梅时不自主地分泌口水
D.老师在讲课的时候不停地眨眼
10.人体对来自外界的信息作出相应的反应,这些反应离不开神经系统的调节,没有神经系统,我们就看不到美丽的大千世界,听不到身边发出的声音,感受不到疼痛,也无法思考,如图为神经元结构模式图,下列对神经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在结构层次上属于细胞
B.神经元与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相比,神经元有突起
C.神经元接受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并能把兴奋传导到其它神经元
D.神经元的短突起①外面大都套有一层鞘,组成神经纤维
11.生物体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下列现象中,属于反射活动的是( )
A.含羞草受到碰触后,展开的叶片会合拢 B.草履虫碰到棉花纤维后,改变游动方向
C.小慧在寒冷的冬天出门后冻得瑟瑟发抖 D.血红蛋白在氧气浓度高的地方与氧气结合
12.5月12日是我国的防震减灾日,学校开展了防震演练活动。当警报声响起,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迅速有序撤离到操场。该过程涉及到的反射弧结构模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③是传入神经纤维
B.同学们撤离时通过脑干维持身体平衡
C.若②受损,则对外界刺激无感觉
D.该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
13.小林同学在做膝跳反射实验时,测试者多次叩击该同学膝盖下方韧带,却始终未出现小腿突然抬起的反应。经检查,小林同学神经系统结构完整且功能正常,如下图所示。
由图推测最可能的原因是( )
A.感受器过于敏感,导致神经冲动无法正常产生
B.神经冲动无法通过传入神经传到神经中枢
C.低级神经中枢受到高级神经中枢的控制
D.效应器中的肌肉疲劳,无法对刺激作出反应
14.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可以测量人的反应时间。实验时,上方的手捏住直尺的顶端(0刻度朝下),下方的手做捏住直尺的准备,当上方的手放开直尺时,下方的手“立即”捏住直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直尺应该静止下放
B.比较不同人的反应速度时,重复的次数要一样多
C.下面的手是被测试者的手
D.结束时显示的刻度值越小,说明反应速度越慢
2025年4月7日23时,中国科学院李汉杰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细胞》发表最新研究论文,首次证实了人体周围神经系统内存在小胶质细胞(属于神经胶质细胞),这项研究成果一举打破了小胶质细胞仅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传统认知。
请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5.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A.神经胶质细胞 B.神经元 C.神经纤维 D.神经末梢
16.小胶质细胞主要存在于下列哪种人体组织中?( )
A. B.
C. D.
二、综合题
17.据图填空:
(1)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它由图甲中[ ] 和②突起构成。
(2)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图乙中的[ ] ,具有调节感觉、 、 等多种生命活动的功能区。
(3)图乙中,具有维持身体平衡,协调运动功能的结构是[ ] 。
(4)植物人没有受损的结构是图乙中的[ ] ,可以调节心跳、 、 等重要的生命活动,因此被称为 。
18.在巴黎奥运会游泳接力决赛中,中国的四位运动健儿迎难而上、顽强拼搏,为中国队赢得了一枚沉甸甸的金牌。小明同学在电视机前紧张、激动地观看了比赛。图1是神经系统与其所调节的部分器官示意图,图2是反射弧结构组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电视中比赛场景所形成的物像在[ ] 上。
(2)当小明看到中国队第一个到达终点时情绪太过激动,导致⑨受到碰撞,引起膝跳反射。请写出该反射的基本途径⑨→ →⑧(用数字、字母和箭头表示)。
(3)图2中的d,对应图1膝跳反射基本途径中的[ ] 。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C A B C B B B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C C D B A
1.D
【分析】题图中:①是大脑,②是小脑,③是脑干,④是脊髓。
【详解】A.①大脑由左右两个大脑半球组成,表面是大脑皮层,具有感觉、运动、语言等多种生命活动的神经中枢,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A正确。
B.②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B正确。
C.④脊髓位于脊柱的椎管内,上端与脑相连。 脊髓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反应,还能将对这些刺激的反应传导到大脑,脊髓内的白质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联系的通道。可见,④脊髓既参与反射,又具有传导功能,C正确。
D.③脑干位于大脑的下方和小脑的前方,它的最下面与脊髓相连,脑干中有些部位专门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人体基本的生命活动。控制排尿、排便的神经中枢在脊髓,而③是脑干,D错误。
故选D。
2.B
【分析】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大脑皮层是最高级的神经中枢,包括感觉、运动、语言、视觉、听觉中枢。小脑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醉酒的人走路不稳,是因为酒精麻痹了小脑。脑干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人体基本的生命活动
【详解】大脑是人体的高级神经中枢,具有语言、思维、意识等多种高级功能,出现胡言乱语症状,表明语言中枢等大脑相关区域可能受损,因为语言的表达和理解依赖大脑皮层特定区域的正常功能。小脑主要功能是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身体失衡这一症状,符合小脑受损后无法正常调节身体平衡和协调运动的表现。 脊髓主要功能是传导神经冲动和完成简单反射,与胡言乱语、身体失衡症状无直接关联。脑干包含许多维持生命必要的中枢,如呼吸中枢、心血管中枢等,主要维持基本生命活动,与题干症状关系不大,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C
【分析】神经元是神经系统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图中①是树突,②是轴突,③是神经末梢。
【详解】A.在图中③是神经末梢,神经末梢通常指的是轴突末梢的细小分支,它们可以形成突触,与其他神经元或效应细胞(如肌肉细胞或腺体细胞)相连,A正确。
B.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能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神经冲动,B正确。
C.神经元包括细胞体(含细胞核)和突起(①树突和②轴突)两部分,C错误。
D.“渐冻症”是运动神经元病,运动神经元受损会影响神经冲动的传导,导致运动功能丧失,不能完成运动,D正确。
故选C。
4.A
【分析】反射弧是完成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运动员完成动作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详解】A.反射弧是完成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它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当运动员听到比赛开始的信号(感受器接收刺激),信号通过传入神经传递到神经中枢(如大脑皮层),神经中枢对信号进行处理后,通过传出神经将指令传递到效应器(如肌肉),使运动员做出相应的动作。因此,反射弧是完成这些动作的结构基础,A符合题意。
B.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它是指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虽然反射是运动员做出动作的过程,但题目问的是结构基础,而不是过程本身,B不符合题意。
C.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兴奋是反射活动中的一个环节,但它本身并不是完成动作的结构基础,C不符合题意。
D.神经冲动是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兴奋或动作电位。它同样是反射活动中的一个环节,负责在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但也不是完成动作的结构基础,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B
【分析】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组成。图中①是传入神经,②是传出神经。
【详解】A.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A正确。
B.在缩手反射中,感受器是皮肤,它能感受外界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而骨骼肌是效应器的一部分,接受神经冲动后产生收缩反应,B错误。
C.①连接皮肤(感受器 )和神经中枢,属于传入神经,负责将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至神经中枢,C正确。
D.缩手反射是简单反射,其神经中枢位于脊髓,脊髓能对刺激进行简单的处理,并发出神经冲动,D正确。
故选B。
6.C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膝跳反射,反射是指生物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掌握反射弧的组成,膝跳反射是在大脑皮层以下的脊髓里的神经中枢参与完成。
【详解】膝跳反射的感受器是位于膝盖下方的韧带(内有感觉神经末梢),感受了橡皮锤或手掌内侧边缘的刺激产生的神经冲动,只有叩击膝盖下位的韧带时,大腿股四头肌的肌腱和肌肉内的感受器才能接受刺激而产生兴奋,兴奋沿传入神经传到脊髓的神经中枢,神经中枢发出兴奋,通过传出神经传到效应器,引起大腿上肌肉收缩,使小腿前伸,表现为小腿突然跳起,即膝跳反射。完成反射的过程:感受器(位于股四头肌及肌腱内的感觉神经末梢)→传 入神经元→神经中枢(位于脊髓灰质)→传出神经元→效应器(位于下肢的股四头肌及其内的运动神经末梢)。大脑内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的中枢,膝跳反射属于低级的反射活动,不受大脑的控制。
故选C。
7.B
【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由图可知反射弧包括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④传出神经和⑤效应器五个部分。
【详解】A.缩手反射,非条件反射,其③神经中枢位于低级中枢——脊髓,A不符合题意。
B.吃酸杏分泌唾液的①是口腔黏膜、舌等,⑤效应器是唾液腺,B符合题意。
C.司机看到红灯刹车的②传入神经是视神经,视神经将视网膜处理的红灯物像的电信号传递给视觉中枢,C不符合题意。
D.膝跳反射,非条件反射,其①感受器位于膝盖下方的韧带,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熟知反射的结构基础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8.B
【分析】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
听觉感受器位于耳蜗,负责将声波转化为神经冲动。
【详解】A.“简单反射”错误,听到铃声进教室是后天习得的条件反射;耳蜗正确,但反射类型错误,故A不符合题意。
B.“复杂反射”正确,该行为需大脑参与;“耳蜗”正确,是听觉感受器所在,故B符合题意。
C.“复杂反射”正确,但“大脑的一定区域”是听觉中枢,并非感受器,故C不符合题意。
D.“简单反射”错误,且“鼓膜”仅传递声波振动,并非感受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B
【分析】(1)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
(2)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
【详解】A.当手被针刺到时,不需要经过后天的学习和训练,脊髓等低级神经中枢就能迅速做出反应,使手缩回,以避免受到更严重的伤害,所以该现象属于非条件反射,A不符合题意。
B.同学们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学校的教育和社会的熏陶,了解到升旗仪式时听到国歌奏响要敬礼、唱国歌,这是后天逐渐形成的行为习惯。该反射是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完成的,属于后天性反射,所以属于条件反射,B符合题意。
C.当酸话梅刺激口腔内的感受器时,神经冲动会传到唾液腺,使其分泌口水,不需要经过后天的学习;所以该现象属于非条件反射,C不符合题意。
D.眨眼是一种保护眼睛的本能反应,是为了保持眼球的湿润和清洁,防止灰尘等异物进入眼睛,这是人生来就有的反射;所以该现象属于非条件反射,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D
【分析】图中①树突,②细胞体,③轴突,④神经末梢。
【详解】A.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在结构层次上属于细胞层次,故A正确。
B.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元与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相比,神经元有突起,故B正确。
C.神经元的功能是接受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并能把兴奋传导到其它神经元,故C正确。
D.神经元的轴突或长的树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构成神经纤维,故D错误。
故选D。
11.C
【分析】反射是指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反应,必须依赖神经系统(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
【详解】A.含羞草是植物,植物没有神经系统,而反射是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所以含羞草受到碰触后叶片合拢不属于反射活动,而是一种应激性。应激性是指生物体能接受外界刺激产生合目的的反应,使生物体能趋利避害和趋吉避凶,A不符合题意。
B.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没有神经系统,它碰到棉花纤维后改变游动方向是草履虫对环境刺激作出的一种反应,属于应激性,B不符合题意。
C.小慧是人,具有神经系统。在寒冷的冬天出门后,寒冷刺激皮肤中的冷觉感受器,冷觉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传入神经传到神经中枢,神经中枢对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后,再通过传出神经将指令传到效应器(骨骼肌等),使骨骼肌不自主地收缩,从而产生瑟瑟发抖的反应,这是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寒冷刺激作出的有规律的反应,C符合题意。
D.血红蛋白在氧气浓度高的地方与氧气结合是一种生理生化反应,是血红蛋白的化学特性,不涉及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的反应,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2.C
【分析】题图中: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③传出神经,④效应器。
【详解】A.③为传出神经,而不是传入神经。传入神经负责将感受器接收到的刺激信号传递到神经中枢,而传出神经则负责将神经中枢的处理结果传递到效应器,A错误。
B.小脑参与维持身体的平衡。在撤离过程中,身体需要保持平衡以确保安全,这一过程离不开小脑的参与,B错误。
C.②传入神经负责将感受器接收到的刺激信号传递到神经中枢。如果传入神经受损,那么刺激信号就无法传递到神经中枢,因此大脑就无法感知到外界的刺激,对外界刺激无感觉,C正确。
D.听到警报撤离是后天学习的复杂行为,需要大脑皮层参与,属于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生来就有的简单反应(如膝跳反射),D错误。
故选C。
13.C
【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传出神经受损,即使有较强的刺激人体也不会作出反应,因为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
【详解】A.感受器过于敏感时,会更易产生神经冲动,而不是导致神经冲动无法正常产生。若感受器能正常感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且神经系统结构完整、功能正常,那么应该会出现膝跳反射,A错误。
B.题干中明确提到小林同学神经系统结构完整且功能正常,这意味着传入神经能够正常传导神经冲动,神经冲动可以通过传入神经传到神经中枢,B错误。
C.膝跳反射是一种简单的非条件反射,其神经中枢位于脊髓,属于低级神经中枢。但在正常情况下,大脑皮层(高级神经中枢)可以对脊髓中的低级神经中枢进行调控。大脑皮层可以控制脊髓中膝跳反射中枢的活动,导致小腿不能突然抬起,即无法出现膝跳反射,C正确。
D.若效应器中的肌肉疲劳,无法对刺激作出反应,这属于肌肉本身的问题。但题干中表明小林同学神经系统结构完整且功能正常,且没有提及肌肉疲劳的相关信息,D错误。
故选C。
14.D
【分析】该实验是测量人的反应时间,一个同学的手捏住直尺的顶端,另一同学的手做捏住直尺的准备,当上方的手放开直尺时,下方的手“立即”捏住直尺,读出直尺下落的高度,求出时间,即反应时间。
【详解】A.直尺应静止下放,即自由落体,避免人为干扰,确保测量准确性,A正确。
B.比较不同人反应速度时,重复次数需相同,以控制变量,这样得出的实验结果才具有说服力和科学性,B正确。
C.图中上方的手是释放直尺者的,下方的手是受测者的,C正确。
D.结束时显示的刻度值越小,说明直尺下落距离越短,反应时间越短,反应速度越快,D错误。
故选D。
15.B 16.A
【分析】(1)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具有独特的形态,包括细胞体、树突和轴突。树突和轴突是神经元的突起,负责接收和传递神经信号。
(2)小胶质细胞是神经胶质细胞的一种,主要存在于神经组织中。
15.A.神经胶质细胞是神经系统的辅助细胞,对神经元起支持、营养、保护等作用,并非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A不符合题意。
B.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能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神经冲动,在神经系统的信息传递和处理中起着关键作用,B符合题意。
C.神经纤维是由神经元的轴突或长的树突以及包裹在外面的髓鞘构成的,它主要负责传导神经冲动,是神经元的一部分结构,不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C不符合题意。
D.神经末梢是神经纤维的末端部分,分布在各种组织和器官内,按其功能不同,分为感觉神经末梢和运动神经末梢,是神经元的一部分,并非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6.A.该图呈现的是神经细胞等结构,属于神经组织,小胶质细胞主要存在于神经组织中,A符合题意。
B.此图为上皮组织,上皮组织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小胶质细胞不在上皮组织中,B不符合题意。
C.该图是结缔组织,结缔组织有支持、连接、保护、营养等作用,如血液、骨组织等属于结缔组织,小胶质细胞不位于此组织,C不符合题意。
D.此图为肌肉组织,肌肉组织具有收缩和舒张的功能,小胶质细胞不存在于肌肉组织,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7.(1) 神经细胞/神经元 ①细胞体
(2) ③大脑 运动/语言 语言/运动
(3)④小脑
(4) ⑤脑干 呼吸/血压 血压/呼吸 生命中枢
【分析】图甲中:①是细胞体,②是突起;图乙中:③是大脑,④是小脑,⑤是脑干。
【详解】(1)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包括①细胞体和②突起两部分,突起包括轴突和树突,长的突起外面套着一层鞘,组成神经纤维,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做神经末梢,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有膜,构成一条神经。
(2)③大脑包括左右两个大脑半球,表面是大脑皮层,约有140亿个神经细胞,具有感觉、运动、语言等多种生命活动的功能区——神经中枢;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3)④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协调肌肉运动。
(4)“植物人”不能自主活动,没有意识,但具有呼吸、心跳,说明他们的⑤脑干没有受损,脑干可以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人体最基本的生命活动,因此⑤脑干被称为人的“生命中枢”。
18.(1)③视网膜
(2)⑦→B→⑥
(3)⑥传出神经
【分析】图1中①晶状体,②角膜,③视网膜,④上行神经纤维,⑤下行神经纤维,⑥传出神经,⑦传入神经,B脊髓灰质,C脊髓白质。图2中a感受器,b传入神经,c神经中枢,d传出神经,e效应器。
【详解】(1)视觉形成的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了视觉。因此电视中比赛场景所形成的物像在③视网膜上。
(2)⑨受到碰撞后,产生神经冲动,验证⑦传入神经传到B脊髓中的神经中枢,再通过⑥传出神经将神经冲动传到效应器,引起膝跳反射。所以该反射的途径是⑨→⑦→B→⑥→⑧。
(3)图2中的d是传出神经,对应图1膝跳反射基本途径中的⑥传出神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