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 课内精彩语段和拓展阅读 专题练
2025-2026学年上学期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二年级上册
一、课内阅读
阅读《场景歌》,完成学习单。
一只海鸥,一片沙滩。一艘军舰,一条帆船。
一畦秧苗,一块稻田。一方鱼塘,一座花园。
一道小溪,一孔石桥。一丛翠竹,一群飞鸟。
一面队旗,一把铜号。一队“红领巾”,一片欢笑。
1.文中的哪些量词表示数量多?
2.(填序号)第一、二句描写了一幅 图,第三、四句描写了一幅 风景图,第五、六句描写了一幅_____图,第七、八句描写了一幅 图。
A.山村田园 B.公园景色 C.海滩风景 D.少先队员活动场面
3.为什么是一队“红领巾”而不是一条红领巾?
杨树高,榕树壮,梧桐树叶像手掌。
枫树秋天叶儿红,松柏四季披绿装。
木棉喜暖在南方,桦树耐寒守北疆。
4.这首儿歌写了哪几种树?用“○”圈出来。
5.用“ ”画出一个比喻句,用“ ”画出一个拟人句。
6.(口语交际)请你说一说:你喜欢枫叶吗?为什么?
课内精彩阅读。
你拍六,我拍六,黄鹂百灵 。
你拍七,我拍七,竹林熊猫在嬉戏。
你拍八,我拍八,大小动物都有 。
你拍九,我拍九,人和动物是 。
你拍十,我拍十, 动物是大事。
7.按原文填空。
8.这首儿歌告诉我们要( )
①保护动物 ②和动物住在一起
9.编一编。
你拍一,我拍一,动物世界真新奇。
你拍二,我拍二,小狗小猫是伙伴。
你拍三,我拍三, 。
你拍四,我拍四, 。
四 季 歌
浪花唱着欢乐的歌,给人们送来雪白的贝壳,青青的小虾。
小鸟唱着欢乐的歌,给人们带来美丽的春天,艳丽的花朵。
落叶唱着欢乐的歌,给人们带来丰收的果实,快乐的酒窝。
雪花唱着欢乐的歌,给人们带来银白的世界,美好的心情。
10.读一读,填一填。
青青的( ) 银白的( ) 雪白的( ) 美好的( )
美丽的( ) 艳丽的( )
11.用“ ”画出描写冬天景色的句子。
二、课外拓展阅读
量词兄弟的故事
一天,字典公公家里的量词兄弟争吵起来了。
“只”字说:“我可以代表有多少只动物,用途最大,我就是咱们量词的主角!”“只”字的话招来了一阵哈哈大笑的声音,原来是他——“棵”字。他说:“我代表有多少棵植物,我才是量词的主角!”
这声音引起了字典公公的注意,他故意把量词们换了位置。此后,量词们不再和自己原来对应的词语搭配在一起了,比如:一棵军舰、一头稻田、两枝书、两根马……闹了很多笑话。人们在用量词的时候也因此无所适从,怨声载道。
量词兄弟们一起议论:“人们怎么埋怨我们了?”字典公公听了,说:“孩子们,你们都很重要。但只要有一个排错了地方,就会引来人类的嘲笑和埋怨。请你们不要吵架,我会把你们放回原位,好吗?”
量词兄弟们一个个都脸红了。他们再也没吵过架,也恢复了原来的位置,人类也很好地把数量词搭配使用了。一直到现在,量词兄弟都没有再吵架了。
12.短文有( )个自然段。第二自然段有( )句话。
13.短文中画线部分的量词用错了,请你把正确的写在下面的括号里。
一( )军舰 一( )稻田 两( )书 两( )马
14.量词兄弟因为( )在争吵。
A.都认为自己最重要,要当量词的主角
B.受到了人们的嘲笑和埋怨
C.字典公公把他们换了位置
15.人们为什么开始埋怨量词?用“——”画出来。
16.量词兄弟们后来再也没吵过架,因为 。
小松树和大松树
山上有一棵小松树,山下有一棵大松树。
小松树对大松树说:“喂,朋友,你看我长得多高啊!我能看到很远的地方,你呢?”大松树没有回答。
小松树的话被风伯伯听到了,风伯伯摸(mō)着小松树的头说:“孩子,山下的松树比你高多了。你能看得远,那是大山爷爷把你托(tuō)起来的呀!”
小松树听了,害羞地低下了头。
17.短文共有( )个自然段。
18.风伯伯听了小松树的话,说了什么?用“ ”画出来。
19.梧、柏和松字都有相同的偏旁 ,它们都与植物有关。在课本中我还能找到 字和 字,它们也有这个偏旁。
20.读画线的句子,想想“我”把 比作 。
21.拓展练习
什么东西弯又弯
什么弯弯在天上?
月亮弯弯在天上。
什么弯弯在两边?
牛角弯弯在两边。
什么弯弯在脸上?
眉眼弯弯在脸上。
什么弯弯在河边?
杨柳弯弯在河边。
什么弯弯甜又甜?
香蕉弯弯甜又甜。
(1)查字典,按要求填空。
“弯”字,查部首 ,除部首外再查 画。我知道“弯”的反义词是 。
(2) 弯弯在天上, 弯弯在两边, 弯弯在脸上, 弯弯在河边, 弯弯甜又甜。
(3)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①这首儿歌是问答形式的。( )
②香蕉不仅是弯的,还是甜的。( )
③河边除了弯弯的杨柳,还有弯弯的月亮。( )
(4)续写儿歌。
什么弯弯在头上?
什么弯弯在肩上?
拍手歌
你拍一,我拍一,保护动物要牢记;
你拍二,我拍二,小鸡小鸭在一起;
你拍三,我拍三,大雁飞翔在蓝天;
你拍四,我拍四,枝头黄鹂(lí)唱新歌;
你拍五,我拍五,森林里面有老虎(hǔ);
你拍六,我拍六,六只孔雀在跳舞;
你拍七,我拍七,树上猴子笑嘻嘻;
你拍八,我拍八,壁(bì)虎墙上爬呀爬;
你拍九,我拍九,九只蜘蛛(zhī zhū)在织网;
你拍十,我拍十,保护动物是大事。
22.仔细数一数,这首儿歌一共写了 种动物,告诉我们要 (①保护 ②伤害)动物。(填序号)
23.文中的小动物分别在做什么?连一连。
大雁 黄鹂 孔雀 猴子 壁虎 蜘蛛
织网 唱新歌 树上笑 墙上爬 飞翔 跳舞
24.仿照文章内容,你也来写一写吧!(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
你拍 ,我拍 , ;
你拍 ,我拍 , 。
参考答案
1.丛、群、队 2.CABD 3.因为此处的“红领巾”指的是少先队员,而不是真的红领巾。
【解析】1.本题考查数量词。
“一”后面的数量词表示人、事物或者动作的数量。有的表示数量少,如:一只、一艘、一条、一座、一道、一孔、一把、一面等。有的表示数量多,如:一丛、一群、一队。
2.本题考查诗歌的内容。
第一、二句写了海鸥、沙滩、军舰、帆船,所以描写的是一幅海滩风景图,选择C项。
第三、四句写了秧苗、稻田、鱼塘、花园,所以描写的是一幅山村田园风景图,选择A项。
第五、六句写了小溪、石桥、翠竹、飞鸟,所以描写的是一幅公园风景图,选择B项。
第七、八句写了队旗、铜号、红领巾,所以描写的是一幅少先队员活动图,选择D项。
3.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
“红领巾”在此处是代指少先队员,所以少先队员排成一队,可以说是“一队红领巾”。
4.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松柏、木棉、桦树 5.梧桐树叶像手掌。
松柏四季披绿装。 6.喜欢。因为枫叶秋天叶儿红,颜色鲜艳,非常美丽。
【导语】这篇阅读材料是一首富有童趣的植物认知儿歌,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和生动的修辞手法,向学生介绍了多种树木的特点。儿歌运用了比喻(“梧桐树叶像手掌”)和拟人(“松柏四季披绿装”)等修辞手法,既培养了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又拓展了自然科学知识。三个层次的问题设计由浅入深:从信息提取到修辞识别,最后到主观表达,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整体而言,这是一篇兼具知识性、趣味性和教育性的优秀阅读材料。
4.本题考查关键信息的提取。
从“杨树高,榕树壮,梧桐树叶像手掌。枫树秋天叶儿红,松柏四季披绿装。木棉喜暖在南方,桦树耐寒守北疆。”这里明确提到了杨树、榕树、梧桐、枫树、松柏、木棉、桦树这七种树。
5.本题考查修辞手法。
比喻句是“梧桐树叶像手掌”,把梧桐叶比作手掌。拟人句是“松柏四季披绿装”和“桦树耐寒守北疆”,这里“披绿装”和“守北疆”都是人才会做的动作。
6.本题考查口语交际。
先回答是否喜欢枫叶,并说明原因,合理通顺即可。
示例:喜欢。因为枫叶在秋天变得红红的,非常漂亮,像火一样。
不喜欢。因为枫叶秋天变红后就落了,不能一直看到绿色的叶子。
7.唱不休
家
朋友
保护 8.① 9. 蝴蝶飞舞真美丽 燕子衔泥忙筑巢
【导语】这篇《拍手歌》以朗朗上口的韵律,串联多种动物形象。通过“熊猫嬉戏”“黄鹂歌唱”等场景,展现动物在自然中的活力,以“家”“朋友”等意象构建人与动物的情感联结,最后直抒“保护动物”主旨。句式整齐押韵,兼具童趣与教育意义,通过分龄式叙述让保护理念潜移默化。
7.本题考查的是默写课文。
书写时注意“唱”“家”“朋”“保”的正确写法。
8.本题考查的是儿歌内容的理解。
儿歌通过描述各种动物的生活状态,如第一句提到黄鹂百灵唱歌、第二句提到竹林熊猫嬉戏等,展现出动物世界的丰富多彩,最后第五句强调“保护动物是大事”,明确传达出要保护动物的主题。
故选②
9.本题考查的是仿写及补充句子。
例句都是“你拍X,我拍X,+动物相关内容”,前两句用“真新奇”“是伙伴”描述动物特点或关系,句式简短押韵。
“你拍一”对应“动物世界真新奇”,总述动物的奇特;
“你拍二”对应“小狗小猫是伙伴”,举常见动物例子,突出它们的关系。据此仿写及补充句子,答案并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你拍三,我拍三,麻雀枝头唱得欢。
你拍四,我拍四,小兔蹦跳采蘑菇。
10. 小虾 世界 贝壳 心情 春天 花朵 11.雪花唱着欢乐的歌,给人们带来银白的世界,美好的心情。
【导语】这篇《四季歌》以简洁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四季的典型意象,通过拟人化的歌唱手法串联全篇。结构上采用四段平行句式,每段对应一个季节:浪花(夏)、小鸟(春)、落叶(秋)、雪花(冬),形成完整的时空循环。修辞上运用雪白的贝壳银白的世界等通感表达,将视觉与听觉交融。文本通过欢乐的歌的统一意象,传递出对自然万物的热爱,以及四季轮回中永恒的生命喜悦,适合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语感和审美情趣。
10.本题考查词语搭配。
从“给人们送来雪白的贝壳,青青的小虾。”“给人们带来银白的世界,美好的心情。”“给人们带来美丽的春天,艳丽的花朵。”可知,词语搭配为:青青的小虾、银白的世界、雪白的贝壳、美好的心情、美丽的春天、艳丽的花朵。
11.本题考查寻找关键句子。
题目要求找出描写冬天的句子。诗歌中第四段以“雪花”“银白的世界”为典型意象,符合冬季特征,故描写冬天景色的句子:雪花唱着欢乐的歌,给人们带来银白的世界,美好的心情。
12. 5/五 3/三 13. 艘 块 本 匹 14.A 15.量词们不再和自己原来对应的词语搭配一起了 16.量词们明白了他们各自都很重要
【解析】12.本题考查数自然段和句子。
每个自然段前空两个字的格,每个自然段结束后,另起一行空两格。由此可知,本文共有5个自然段。
数句子,可以根据表示一个完整句子的标点符号的个数来判断,有几个表示完整一句话的标点符号,语段就有几句话。句号、问号、感叹号都是完整的一句话的标志。可以一边数,一边标数字。第②自然段有两个感叹号,一个句号,由此可知有3句话。
13.本题考查填写量词。
“军舰”常搭配的量词:艘、排。
“稻田”常搭配的量词:块、亩、片。
“书”常搭配的量词:册、本、套、堆。
“马”常搭配的量词:匹、只、群。
14.本题考查文段内容理解。
从第②自然段“只”字说的“我就是咱们量词的主角!”和“棵”字说的“我才是量词的主角!”可知,量词兄弟吵架的原因是都认为自己最重要,要当量词的主角。
故选A。
15.本题考查找关键句。
结合第③自然段的“此后,量词们不再和自己原来对应的词语搭配在一起了,比如:一棵军舰、一头稻田、两枝书、两根马……闹了很多笑话。人们在用量词的时候也因此无所适从,怨声载道。”和第④自然段的“孩子们,你们都很重要。但只要有一个排错了地方,就会引来人类的嘲笑和埋怨”可知,人们开始埋怨量词是因为量词们不再和自己原来对应的词语搭配在一起了。
16.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从第④自然段的“孩子们,你们都很重要。但只要有一个排错了地方,就会引来人类的嘲笑和埋怨”和第⑤自然段的“量词兄弟们一个个都脸红了。他们再也没吵过架,也恢复了原来的位置,人类也很好地把数量词搭配使用了。”可知,量词兄弟不再吵架是因为他们都明白了各自都很重要。
17.4/四 18.孩子,山下的松树比你高多了。你能看得远,那是大山爷爷把你托(tuō)起来的呀! 19. 木 林 树 20. 大山 爷爷
【导语】这篇短文通过小松树和大松树的对话,巧妙地传递了“谦逊”的主题。文章结构清晰,三个自然段层层递进:先交代场景,再通过对话展现小松树的骄傲,最后由风伯伯点明真相。拟人手法生动,特别是风伯伯“摸着小松树的头”的细节描写,使说教不显生硬。结尾“害羞地低下了头”的描写,既符合儿童认知特点,又自然收束全文。语言简洁明快,适合低年级学生阅读,在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渗透品德教育。
17.本题考查数自然段。
自然段是文章中表达意思的基本单位,它有明显的标志,即换行空两格,每个自然段的开头都重新起一行,而且空两格。结合文章内容可知,共有4个自然段。
18.本题考查找关键句。
结合第③自然段“风伯伯摸着小松树的头说:‘孩子,山下的松树比你高多了。你能看得远,那是大山爷爷把你托起来的呀!’”可知,“风伯伯摸着头说”后面内容即为风伯伯的发言,故应画出“孩子,山下的松树比你高多了。你能看得远,那是大山爷爷把你托起来的呀!”
19.本题考查偏旁部首和汉字造字法。
“梧、柏、松”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它们相同的偏旁是“木”,木字旁的字大多与植物有关。木字旁的字还有:杨、柳等。
20.本题考查修辞手法。
结合第③自然段“你能看得远,那是大山爷爷把你托起来的呀!”可知,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大山”比作“爷爷”,赋予其长辈的形象,用“托起来”的动作生动解释“海拔高导致视野开阔”的科学原理,使抽象道理具象化。
21.(1) 弓 6/六 直
(2) 月亮 牛角 眉眼 杨柳 香蕉
(3) √ √ ×
(4) 发夹弯弯在头上。 扁担弯弯在肩上。
【导语】这篇儿歌以“弯”为核心意象,通过问答形式串联起自然与生活的诗意画面。结构上采用总分式布局,先设问后作答,形成回环往复的韵律美。语言质朴清新,选取月亮、牛角等典型意象,既培养观察力又启发联想。末段留白的续写设计巧妙,激发读者创造力,体现了儿童文学寓教于乐的特点。
【详解】(1)本题考查查字典。
“弯”是上下结构,部首是“弓”(3画),总笔画9画,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先查“弓”部,除去部首再查3画。
弯:形容不直;弯曲。反义词:直。
(2)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
“月亮弯弯在天上”可知第一空填“月亮”。
“牛角弯弯在两边”可知第二空填“牛角”。
“眉眼弯弯在脸上”可知第三空填“眉眼”。
“杨柳弯弯在河边”可知第四空填“杨柳”。
“香蕉弯弯甜又甜”可知第五空填“香蕉”
(3)本题考查儿歌的结构和对内容的理解。
(1)正确。这首儿歌采用 问答形式 ,每段以问题开头,后接回答(如“什么弯弯在天上?月亮弯弯在天上。”),符合典型问答式儿歌的特征。
(2)正确。从“香蕉弯弯甜又甜”可知本题叙述正确。
(3)错误。从“月亮弯弯在天上”和“杨柳弯弯在河边。”可知儿歌说“月亮弯弯在天上”,河边只有“杨柳弯弯”,因此错误。
(4)本题考查续写儿歌。
续写需满足两个条件:
内容合理:选择生活中常见且形态弯曲的事物(如发夹、扁担、镰刀等)。
句式相同:以“什么弯弯在X?XX弯弯在X”问答形式;
示例:什么弯弯在头上?
羊角弯弯在头上。
什么弯弯在肩上?
背带弯弯在肩上。
22. 10/十 ① 23. 24. 十一 十一 十一头象在嬉戏 十二 十二 十二只兔在吃菜
【导语】这首儿歌以简单、重复的形式传达了保护动物的重要性,并通过轻松欢快的节奏吸引儿童的注意。每一节都包含一个数字、一种动物及其独特的活动,这种串联形式不仅增强了记忆效果,还让儿童在感知美好自然的同时,加强对动物的喜爱与保护的意识。诗中描绘的动物活动场景生动形象,结合语言的韵律感,使整首儿歌容易朗诵、琅琅上口,适合作为儿童早期教育的读物。
2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结合儿歌内容可知,题目中列出了十种动物:小鸡、小鸭、大雁、黄鹂、老虎、孔雀、猴子、壁虎、蜘蛛,以及作为大类统称的“动物”。该拍手歌通过有韵律的节奏向孩子们传达保护动物的重要性,尤其是在数到十的情况下强调保护动物是重要责任。因此,正确的答案是10种动物,并且重申要保护而非伤害动物,故选“①保护”。
2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结合儿歌内容“大雁飞翔在蓝天”可知,大雁——飞翔;
结合儿歌内容“枝头黄鹂唱新歌”可知,黄鹂——唱新歌;
结合儿歌内容“六只孔雀在跳舞”可知,孔雀——跳舞;
结合儿歌内容“树上猴子笑嘻嘻”可知,猴子——树上笑;
结合儿歌内容“壁虎墙上爬呀爬”可知,壁虎——墙上爬;
结合儿歌内容“九只蜘蛛在织网”可知,蜘蛛——织网。
24.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题目要求仿照文章内容创作两句类似的歌词。示例给出了内容结构和韵律,对应“你拍一,我拍一”的格式,内容与动物相关,且每行在描述某种动物及其活动。这类创作题目考查的是小学生的模仿和创作能力,通过观察原文可以得出适合的格式,然后根据自己的想象和对动物行为的了解进行填充,注意韵律和字数的一致性。答案不唯一,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写不同的动物和它们的行为。
示例:你拍一,我拍一,小猫屋里捉老鼠;你拍二,我拍二,小鱼水里游呀游。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