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3 神经系统支配下的运动 过关练习 2025-2026学年上学期初中生物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4.6.3 神经系统支配下的运动 过关练习 2025-2026学年上学期初中生物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1.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8-22 16:1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6.3 神经系统支配下的运动 过关练习 2025-2026学年
上学期初中生物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一、选择题
1.保护关节,远离关节炎。下列关于关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关节在运动中起着杠杆的作用
B.关节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组成
C.关节软骨和滑液增强了关节的牢固性
D.关节腔分泌的滑液过多会导致关节炎
2.运动护膝(如图)紧密包裹膝关节,能有效降低受伤风险。护膝的作用类似关节结构中的(  )
A.关节头 B.关节窝 C.关节囊 D.关节腔
3.运动前适度的热身有助于关节囊分泌滑液到( )
A.关节头 B.关节窝
C.关节软骨 D.关节腔
4.下面对骨骼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两端的肌腱分别固着在不同的骨上
B.骨和骨骼肌在运动中的作用分别是杠杆和支点
C.骨骼肌由肌腱和肌腹构成
D.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能收缩
5.下面表示骨、关节和骨骼肌的模式简图中,正确的是( )
A.B.
C. D.
6.动物的运动需要骨与骨骼肌的协调才能完成,下面对骨骼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骨骼肌受到刺激后都能收缩
B.在体内,骨骼肌受神经系统的控制
C.骨骼肌的两端分别固着在同一骨上
D.一块骨骼肌至少跨过一个关节
7.福建多地取消今年中考体育长跑项目,这主要与长跑对心肺功能要求较高有关。长跑时需要依赖于多种系统的协调配合获得能量,直接参与的系统有( )
A.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
B.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
C.神经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
D.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
8.小林和同学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了一个肌肉牵拉骨运动的模型(下图),其中皮筋模拟的是( )
A.骨 B.关节 C.骨骼肌 D.骨骼
9.下列关于动物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骨本身是能运动的,骨的位置变化产生运动
B.一组骨骼肌收缩能牵拉骨,也能将骨复位
C.当人屈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D.人屈肘运动要消耗能量,能量来自肌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10.如图是投篮动作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投篮过程只有运动系统参与完成
B.在该动作中肘关节起到杠杆的作用
C.完成该动作需要骨骼肌提供动力
D.动作①到动作②的过程,肱二头肌先舒张再收缩
11.体育课上,小川将实心球抛出一定距离,完成该运动的正常生理活动顺序是(  )
①骨绕关节活动 ②肌肉收缩或舒张 ③神经系统支配 ④肌肉牵拉所附着的骨
A.②①③④ B.③①②④
C.③②④① D.②④①③
12.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是中考体育的必考项目,需要双手紧握实心球,并将球举至头后上方再用力向前方抛掷,如下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肱三头肌两端的肌腱附着在同一块骨上
B.1~6过程中,肱三头肌一直处于舒张状态
C.用力抛球时,骨骼肌牵拉骨绕关节运动
D.抛球时,由脑干协调运动并维持身体平衡
13.动物要实现敏捷的运动、完成复杂的行为,必然离不开相应的结构支撑。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是(  )
A.骨、关节、神经 B.骨、关节、肌肉
C.骨、肌肉、神经 D.关节、肌肉、神经
14.2025年2月19日至2月23日,第34届国际乒联——亚乒联盟亚洲杯在深圳成功举行。下列关于乒乓球运动员击球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击球动作只受到神经系统的调控
B.击球时肌肉收缩牵引骨绕着关节活动
C.简单击球动作仅需一块肌肉就能完成
D.所需的能量来自细胞内叶绿体的呼吸作用
15.元旦的时候,小刚和妈妈一起到天安门广场观看升旗仪式,看到红旗冉冉升起,小刚情不自禁地抬起手敬了一个少先队队礼。如图表示小刚做出敬礼动作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运动系统的组成为骨、骨连结、骨骼肌
B.只依赖运动系统就可以完成此动作
C.①是骨,②是关节,关节可使运动更加灵活
D.小刚完成敬礼动作中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不能推开骨
二、综合题
16.截至2025年3月6日,中国女足在国际足联公布的世界排名中位列第17位,在亚足联排名中位列第4位;截至2025年3月29日,中国男足在国际足联公布的世界排名中位列第94位,在亚足联排名中位列第14位。作为运动员,长期进行高强度的体育训练,对个人身体和心理的挑战极高。图甲为伸肘示意图,图乙为屈肘示意图,图丙为关节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骨骼肌由[ ](填序号)和肌腹构成。伸肘时,图乙中的⑤ (填“收缩”或“舒张”)。
(2)骨骼肌的收缩要受 系统的协调和控制。运动还要消耗能量,能量来自 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3)关节的上下两个骨端脱离正常的位置,发生错位,这叫 。某人患了关节炎,医生说其关节腔中的滑液有问题,原因是患者关节的[1] 发生病变。
(4)可以通过什么方式使关节更灵活? 。
三、实验探究题
17.引体向上能测试身体肌肉力量发展水平,是中学生体质测试项目之一。
(1)引体向上(如图)需要人体的多组肌肉、 和关节协调配合完成。图中的肌肉都由 和肌腱组成。在引体向上的过程中,身体向上拉起时吸气,还原时调整呼吸,整个过程中不可憋气,以保证为细胞提供充足的 参与呼吸作用,释放 维持运动。
(2)观察发现,大多数学生引体向上困难的原因是肩背力量薄弱,启动困难。为了研究肩背训练干预对学生引体向上启动困难的影响,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
①实验前在同一年级中随机挑选60名身体健康、体态正常、引体向上启动 (填“成功”或“困难”)的男生作为受试者,分成2组,进行为期12周的训练干预。
②表1为两个组的训练安排:两组的实验人数均为 ;甲组的训练时间应为 ;
表1
组别 训练时间 人数 训练方式
甲组 ? ? 常规训练手段:正手握杠做引体向上起始动作,手臂伸直,身体保持稳定自然悬垂,用力尝试性上拉后衔接直臂悬垂。
乙组 每周一上午、周四下午 ? 组合式肩背训练:①哑铃后提拉②弹力带引体向上③爬绳④仰卧引体等。
③训练结束后,分别对两组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如表2:
表2
组别 时间 测试项目
肩胛上拉(个) 反向耸肩(个) 引体向上(个)
甲组 实验前 2.27 3.37 0
实验后 3.27 4.6 0.17
乙组 实验前 2.33 3.93 0
实验后 9.33 12.17 2.4
由表2中数据可知,在这两种训练方式中,训练干预后引体向上能力增强,可见两种训练都有一定的效果。二者相比较, 组的效果更好。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D B D C B C D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C B B B
1.B
【分析】关节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组成。关节面覆盖关节软骨,减少摩擦;关节囊分泌滑液,增强灵活性;关节腔含滑液。关节炎通常与关节囊病变有关。
【详解】A.关节在运动中起支点作用,骨起杠杆作用,故A错误。
B.关节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组成,故B正确。
C.关节软骨和滑液增强灵活性,牢固性由关节囊和韧带维持,故C错误。
D.滑液由关节囊分泌,关节腔不分泌滑液,故D错误。
故选B。
2.C
【分析】关节一般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个部分组成,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
【详解】AB.关节面是组成关节的相邻两骨的接触面,一凸一凹,凸的是关节头,凹的是关节窝。关节面表面覆有一层光滑的关节软骨。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使关节的运动更加灵活,AB不符合题意。
C.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包绕着整个关节,把相邻的两骨牢固地联系起来。关节囊及囊内外的韧带,使两骨的连接更加牢固。运动护膝可依靠紧实的包裹增加膝关节的牢固性,避免膝关节因过度弯曲而受伤。因此,护膝与关节结构中的关节囊具有相似的作用,C符合题意。
D.关节腔是由关节囊和关节面共同围成的密闭腔隙,内有关节囊内壁分泌的滑液,可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活动灵活,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D
【分析】关节是由关节囊、关节头和关节腔构成;关节囊包围在关节外面,关节内的光滑骨被称为关节面,关节内的空腔部分为关节腔。
【详解】A.关节头是构成关节的一部分,但它本身并不直接接收关节囊分泌的滑液,A不符合题意。
B.关节窝也是构成关节的一部分,但它同样不直接接收关节囊分泌的滑液,B不符合题意。
C.关节软骨覆盖在关节头和关节窝的表面,虽然它有助于减少摩擦,但滑液并不是直接分泌到关节软骨上的。滑液填充在关节腔中,间接地润滑关节软骨,C不符合题意。
D.关节腔是关节头和关节窝之间的空隙,它接收关节囊分泌的滑液。滑液在关节腔中起到润滑作用,减少关节头和关节窝之间的摩擦,D符合题意。
故选D。
4.B
【分析】骨骼肌有受刺激收缩的特性,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
【详解】A.骨骼肌如果固着在同一块骨上就不会牵动骨运动,骨骼肌两端的肌腱分别固着在不同的骨上,故A正确。
B.骨和骨骼肌在运动中的作用分别是杠杆和动力,故B错误。
C.骨骼肌由两端乳白色的肌腱和中间红色的肌腹构成,故C正确。
D.骨骼肌有受神经系统传来的刺激而收缩的特性,故D正确。
故选B。
5.D
【分析】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骨骼肌两端是白色的肌腱,中间较粗的部分是肌腹,骨骼肌一般要跨越一个或几个关节,由肌腱附着在相邻的骨上,骨和关节本身没有运动能力,必须依靠骨骼肌的牵引来运动。
【详解】A.两块骨骼肌没有跨越关节,没有附着在相邻的骨上,A不符合题意。
B.只有一块骨骼肌绕过关节,人或动物任何一个动作的产生,都不是一块骨骼肌收缩、舒张完成的,而是至少两组骨骼肌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完成的,B不符合题意。
C.关节面是由关节头和关节窝组成的,此处是两个关节头,无关节窝,C不符合题意。
D.两组骨骼肌跨越了一个关节,由肌腱附着在相邻的骨上,D符合题意。
故选D。
6.C
【分析】骨骼肌由肌腱和肌腹两部分组成,骨骼肌有受刺激收缩的特性。
【详解】A.骨骼肌在受到神经系统的刺激后会发生收缩,这是骨骼肌的基本功能,故A正确。
B.在体内,骨骼肌的收缩是由神经系统通过运动神经元来控制的,故B正确。
C.骨骼肌的两端通常分别固着在不同的骨上,通过跨过关节来实现运动。如果骨骼肌的两端固着在同一骨上,就无法产生有效的运动,故C错误。
D.骨骼肌通常跨过一个或多个关节,通过收缩和舒张来实现关节的运动,故D正确。
故选C。
7.B
【分析】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它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详解】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它需要能量的供应。细胞通过呼吸作用,在氧的参与下,将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供骨骼肌细胞利用。当我们进行剧烈运动的时候,呼吸加深加快,可以吸入更多的氧,呼出更多的二氧化碳;消化系统为细胞的呼吸作用提供有机物;同时,心跳也随着加强加快,促进血液更快地循环,输送给骨骼更多的养料和氧,运走更多的废物,人体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充分体现出,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因此运动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8.C
【分析】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
【详解】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骨骼肌提供动力,关节起支点作用。因此,模型图中的木条相当于骨,皮筋相当于骨骼肌,螺丝相当于关节,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9.D
【分析】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
【详解】A.骨的位置的变化产生运动,但是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故A错误。
B.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故B错误。
C.当人屈肘运动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故C错误。
D.能量的来源是食物。食物被消化后,营养成分进入细胞转化为各类有机物。动物细胞再通过呼吸作用将贮藏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除了一部分转化为热能外,其余的贮存在ATP中。人和动物的各项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来自ATP,故D正确。
故选D。
10.C
【分析】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于骨骼肌收缩,并且牵引了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而完成的。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详解】A.人体的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为运动提供能量。所以投篮过程不是只有运动系统参与完成,A错误。
B.在运动中,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的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在投篮动作中,肘关节是连接上臂骨和前臂骨的部位,它能使前臂骨围绕其进行转动,起到支点的作用,而不是杠杆的作用,B错误。
C.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所以完成投篮动作需要骨骼肌收缩提供动力,C正确。
D.图中①屈肘到动作②伸肘,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所以从动作①到动作②的过程,肱二头肌由收缩到舒张,D错误。
故选C。
11.C
【分析】人体的运动系统主要由骨骼与骨骼肌组成。骨骼包括:骨与骨连结。骨在运动中起到杠杆的作用;骨连结有不活动的、半活动的和活动的三种形式,其中活动的骨连结叫关节。关节由关节面(关节头和关节窝)、关节囊和关节腔组成。关节在运动中起支点作用。骨骼肌包括肌腹和肌腱,肌腹是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受刺激而收缩;肌腱是骨骼肌两端较细的部分,跨关节附在不同的骨上,有固定作用。骨骼肌收缩能为运动提供动力。
【详解】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因此,完成一个动作的正常生理活动顺序是③神经系统支配,是运动的起始信号;②肌肉收缩或舒张,受神经刺激后产生动作;④肌肉牵拉所附着的骨,肌肉收缩导致骨被牵动;①骨绕关节活动,最终完成动作,故正确顺序为③→②→④→①,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2.C
【分析】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于骨骼肌收缩,并且牵引了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而完成的。
【详解】A.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肌腱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故A错误。
B.图中1~6有伸肘动作,伸肘时肱三头肌处于收缩状态,故B错误。
C.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故C正确。
D.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抛球时,由小脑协调维持身体平衡,而不是脑干,故D错误。
故选C。
13.B
【分析】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肌肉组成,骨骼是由多块骨连接而成。
【详解】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是由骨骼和肌肉组成。骨骼包括骨和骨连结;骨连结包括关节、半活动连接和不活动连接。关节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关节在运动中起到支点作用,骨起杠杆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因此,组成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的是骨、关节和肌肉,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4.B
【分析】(1)运动的产生:运动的产生需要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任何一个动作的完成,都是由多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
(2)运动的调节: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同时,运动所需的能量,有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3)能量的来源:动物细胞内没有叶绿体,能量来自细胞内线粒体的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
【详解】A.击球动作不仅受到神经系统的调控,还需要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多个系统的配合,A错误。
B.结合分析可知,击球时,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牵引骨绕着关节活动,从而产生运动,B正确。
C.简单击球动作也至少需要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才能完成,比如屈肘和伸肘动作就需要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等多组肌肉配合,C错误。
D.动物细胞内没有叶绿体,所需能量来自细胞内线粒体的呼吸作用,而不是叶绿体,D错误。
故选B。
15.B
【分析】1.运动主要是在神经系统的调控下,骨骼肌收缩牵拉着骨绕着关节活动,因此运动系统由骨、关节和骨骼肌的协调配合完成,在运动的时候,需要物质和能量,因此运动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2.骨骼肌包括肌腹和肌腱,肌腹是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受刺激而收缩;肌腱是骨骼肌两端较细的部分,跨关节附在不同的骨上,有固定作用。 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转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
3.题图中,①骨头、②关节。
【详解】A.运动系统主要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骨是身体的支架,关节是可活动的骨连结,使身体能够灵活运动,骨骼肌则通过收缩和舒张来带动骨的运动,A正确。
B.动作的完成需骨骼肌收缩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但还需神经系统的调控和其他系统(如循环、呼吸系统)提供能量支持。因此,仅靠运动系统无法独立完成动作,B错误。
C.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转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在敬礼动作中,①代表骨,②代表关节。关节是骨与骨之间的连接点,能够使骨在多个方向上运动,从而增加身体的灵活性,C正确。
D.骨骼肌通过收缩来牵拉骨,使骨产生运动。骨骼肌本身不能推开骨,因为肌肉只能通过收缩产生拉力,而不能产生推力。所以,小刚完成敬礼动作中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不能推开骨,D正确。
故选B。
16.(1) ② 收缩
(2) 神经 组织细胞/线粒体
(3) 脱臼 关节囊
(4)适当的体育运动/补充关节营养
【分析】人体的运动系统主要由骨骼与骨骼肌组成。骨骼包括:骨与骨连结。骨在运动中起到杠杆的作用;骨连结有不活动的、半活动的和活动的三种形式,其中活动的骨连结叫关节。关节由关节面(关节头和关节窝)、关节囊和关节腔组成。关节在运动中起支点作用。骨骼肌包括肌腹和肌腱,肌腹是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受刺激而收缩;肌腱是骨骼肌两端较细的部分,跨关节附在不同的骨上,有固定作用。骨骼肌收缩能为运动提供动力。①肌腹,②肌腱,③骨骼肌,④肱二头肌,⑤肱三头肌。1关节囊,2关节腔,3关节头,4关节软骨,5关节窝,6关节面。
【详解】(1)骨骼肌由②肌腱和①肌腹构成。伸肘时,⑤肱三头肌收缩,②肱二头肌舒张。
(2)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所以骨骼肌的收缩要受神经系统的协调和控制。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的主要部位是所有活的细胞,场所是细胞中的线粒体。
(3)关节的上下两个骨端脱离正常位置发生错位,这叫脱臼。关节腔中的滑液由关节囊分泌,若关节腔滑液有问题,是关节的1关节囊发生病变。
(4)使关节更灵活的方式有:适量体育运动,可使关节囊和韧带增厚、关节周围肌肉力量增强,还能促进关节腔内滑液分泌;补充关节营养,如摄入富含钙、胶原蛋白等的食物。
17.(1) 骨 肌腹 氧气 能量
(2) 困难 30 每周一上午、周四下午 乙
【分析】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
【详解】(1) 人的运动系统由骨、肌肉和关节组成,在运动中骨起杠杆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的收缩提供动力。引体向上需要人体的多组肌肉、骨和关节协调配合完成。图中的肌肉都由肌腹和肌腱组成,肌腹由肌细胞构成,肌腱由结缔组织构成,具有收缩的功能。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释放出的能量用于进行各项生命活动和维持体温。在引体向上的过程中,身体向上拉起时吸气,还原时调整呼吸,整个过程中不可憋气,以保证为细胞提供充足的氧气,参与呼吸作用,释放能量维持运动。
(2)为了研究肩背训练干预对学生引体向上启动困难的影响,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
①实验前在同一年级中随机挑选60名身体健康、体态正常、引体向上启动困难的男生作为受试者,分成2组,进行为期12周的训练干预。
②对照实验要保持单一变量,除变量不同以外其他的实验条件保持相同,所以两组的实验人数均为30名。甲组的训练时间应为每周一上午,周四下午。
③由表中数据可知,在这两种训练方式中,训练干预后引体向上能力增强,可见两种训练都有一定的效果。二者相比较,乙组的效果更好。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