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
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地球生物进化的过程、环境变迁对生物的影响。
2.理解生物进化对地理环境的改造作用、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3.从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化的角度,探究其他自然要素(如地貌、水文、气候、土壤)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自主学习】
一、生物进化、灭绝与环境
1.生物进化与环境变迁
(1)生命出现前,地球表层的发展主要是①________演化过程。
(2)生命出现后,②________进化即③________演化扮演了极其活跃的角色。
2.环境变迁与生物灭绝
在地质历史时期,一些不利于生物生存的环境变化导致大量生物物种的衰退和灭绝。
时期
灭绝物种
古生代末期
60%以上的海生④____________动物种类灭绝;原始鱼类和古老的⑤__________全部灭绝;⑥______植物明显衰退
中生代末期
⑦________全部灭绝;海洋中50%以上的⑧____________动物种类灭绝
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
1.人类区别于其他地理因素的特点
能够有意识地适应和⑨________自然,使其更适合
人类的生存,并且能够⑩____________地提高这种适应和改造能力。
2.产业革命以来,人类使地理环境产生显著变化
3.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作为人地关系的主导因素,人类活动已经对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表现
有利
通过 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改善环境,开发资源,造福社会
不利
给自然环境带来破坏,甚至危及人类自身生存
启示
尊重和顺应 ____________,防止过度的开发活动诱发和加剧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注重协调社会经济建设与 ____________的关系
自主学习答案:①化学 ②有机 ③生物 ④无脊椎 ⑤两栖类 ⑥蕨类 ⑦恐龙 ⑧无脊椎
⑨改造 ⑩有意识 自然资源 砍伐森林 全球气候变暖 社会发展
科技进步 自然规律 环境生态保护
【合作探究】 生物进化、灭绝与环境
猛犸是鞑靼语“地下居住者”的意思,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象。与现代象不同,它们并非生活在热带或亚热带,而是生活在北方严寒气候地区的一种古哺乳动物。它披着黑色的细密长毛,皮很厚,具有极厚的脂肪层,厚度可达9厘米。从猛犸的身体结构来看,它具有极强的御寒能力。猛犸象曾是石器时代人类的重要狩猎对象,在欧洲的许多洞穴遗址的洞壁上,常常可以看到早期人类绘制的它的图像,这种动物一直生活到几千年以前
1.你认为猛犸象消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气候的变化和人类的捕猎。
2.大约5亿~6亿年前,在地球学家称为寒武纪的时代开始之时,绝大多数无脊椎动物在几百万年的时间内出现了。寒武纪为什么能够激发这样的生命“爆发”?
这是因为大气中积累了足够的有利于呼吸作用的氧;全球环境变化有利于后生动物的生存;海洋化学物质的变化积累了大量的磷酸盐,使得软体动物有可能演化出保护性的骨骼等。
3.生命起源于什么?生命演化的过程是怎样的?
生命起源于无机界,其演化过程可概括为:无机物→简单有机物→蛋白质、核苷酸等复杂有机物→原始生命→原始生物→现代生命。
4.生物灭绝说明了什么?
在环境演变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利于生物生存的环境,导致了某些生物物种的衰退和灭绝。生物灭绝说明了整体环境演变对某一自然地理要素变化的影响。
【目标检测】
(1)______
全球变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臭氧层破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
大气污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资源短缺、环境恶化、水土流失、土地沙化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垃圾、污水、噪声、汽车尾气、交通拥堵等一系列城市环境问题。
2.人类在自身不断发展的同时,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也愈来愈深刻。据此回答(1)~(2)各题。
(1)人类区别于其他地理要素的最显著特点是什么?
(2)下列各选项是人类改造自然活动中产生的影响,请将各选项前的字母填在下表空格中。A.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B.开采矿产资源,把资源转化成产品
C.大量排放的废弃物导致全球变暖、酸雨、臭氧层空洞、水体污染
D.灌溉不当引起土壤盐碱化
E.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造成水源污染
F.开采矿产引起地面塌陷、泥石流频发
G.水利建设改变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生态建设改造荒漠环境
人类活动
有利影响
不利影响
农业活动
栽培植物和驯养动物,增加农业产出;修筑梯田,平整土地;挖低填高,建立新颖的“基塘生态系统”混合农业生产模式
A、D、E
工业活动
B
C、F
工程建设
G
道路、水利工程和城市建设会破坏生态环境,改变下垫面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