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第一单元 伟大的复兴·中国革
命传统作品研习
素养进阶 2 单元任务整合与落实
任务一 体味革命精神,探究当下意义
为实现“中国人民站起来”这一梦想,中华民族经历了艰苦的探索,无数革命志士与广大人民群众一道,不屈不挠,奋勇抗争。本单元课文展现了民族复兴伟大而艰难的历程,阅读课文,概括其革命精神内涵,说说文中是如何展示这些优秀品质的,并分组讨论当下阅读优秀革命文化作品的意义,完成下列表格。
课文 革命精神内涵 具体体现 当下意义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①
②
③
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豪情与自信
在三年多的时间内,英勇的世界上少有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胜了美国援助的国民党反动政府所有的数百万军队的进攻,并使自己转入反攻和进攻。
认识到中国人民英勇无畏、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理解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历史意义,中国必将站起来、强起来。
课文 革命精神内涵 具体体现 当下意义
《长征胜利万岁》 ④
⑤
⑥
坚忍不拔、
不怕牺牲的长征精神
十二个月的光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经历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
长征精神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青年一代要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
课文 革命精神内涵 具体体现 当下意义
《大战中的插曲》 ⑦
⑧
⑨
战争中的人道主义精神
我八路军本着国际主义之精神,
至仁至义,有始有终,必当为中华民族之生存与人类之永久和平而奋斗到底,必当与野蛮横暴之日阀血战到底。
中华民族是一个热爱和平、有人道主义精神的民族;同时,认识到中日和平的重要性。
课文 革命精神内涵 具体体现 当下意义
《别了,“不列颠尼亚”》 ⑩
中华民族结束屈辱历史,无比强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在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与此同时,五星红旗在英军添马舰营区升起。两分钟前,“威尔士亲王”军营移交给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开始接管香港防务。
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坚定信仰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是祖国统一的保障。
课文 革命精神内涵 具体体现 当下意义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亲民爱民、
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
焦裕禄虽然去世了,但他在兰考土地上播下的自力更生的革命种子,正在发芽成长。他一心为革命、一心为群众的高贵品德,已成为全县干部和群众学习的榜样,这一切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天已化为强大的力量,推动着兰考人民在
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大道上继续前进。
学习并弘扬焦裕禄的公仆情怀、求实作风、奋斗精神和道德情操。要见贤思齐。
课文 革命精神内涵 具体体现 当下意义
《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
尊重生命、
尊重科学、团结互助、坚强不屈的精神
“经过艰苦努力,付出巨大牺牲,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取得决定性成果,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积极成效。”“2020年的中国抗疫,在中华民族史册、人类发展史册上写下悲壮雄浑的篇章。”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展现的民族气节与时代精神为中华民族乃至全世界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继承我们的民族精神,并将其发扬光大。
返回
任务二 体会并把握实用文的表达特点
1.再读课文,注意体会不同文体表达的独特性,填写下表。
课文 文体 材料选取与运用特点 结构特点 语言特点 共同的表达特点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①
围绕会议性质、任务,突出会议宗旨 按开幕词文体思路行文 ②
《长征胜利万岁》
《大战中的插曲》 ③ ④
⑤
朴实有力
演讲词(开幕词)
语言鲜明,逻辑性强,铿锵有力
回忆录
材料真实、客观,注意以小见大
以时间为线索,用第一人称自述
既注重理性表达,又注重情感抒发
课文 文体 材料选取与运用特点 结构特点 语言特点 共同的表达特点
《别了,“不列颠尼亚”》 ⑥ 材料真实、客观,注意现实与历史材料交织 按消息一般结构行文 简洁生动 既注重理性表达,又注重情感抒发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⑦ ⑧
⑨
⑩
消息
通讯
材料真实、典型,采用小标题形式,注重细节描写
以时间为线索行文
生动具体
2.下面是从课文中精选的典型片段,请从“理性表达”和“情感抒发”的角度,进行批注阅读。
典型片段
片段1:节选自《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我们团结起来,以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打倒了内外压迫者,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了。我们的民族将从此列入爱好和平自由的世界各民族的大家庭,以勇敢而勤劳的姿态工作着,创造自己的文明和幸福,同时也促进世界的和平和自由。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
我们的革命工作还没有完结,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运动还在向前发展,我们还要继续努力。帝国主义者和国内反动派决不甘心于他们的失败,他们还要作最后的挣扎。在全国平定以后,他们也还会以各种方式从事破坏和捣乱,他们将每日每时企图在中国复辟。这是必然的,毫无疑义的,我们务必不要松懈自己的警惕性。
批注
①
(示例) 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独立自主的喜悦与自豪;在这种激昂的情感状态下,作者更以冷静而理性的语言指明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们党和国家所面临的严峻革命形势与巨大挑战。
典型片段
片段2:节选自《大战中的插曲》
在进攻井陉煤矿的战斗里,我们的部队——三团一营的战士们救起了两个日本小女孩,大的五六岁,小的还在襁褓之中。她们的父亲——井陉火车站的日本副站长,受了重伤,经抢救无效殒命,她们的母亲也在炮火中死亡。部队从战火里救起她们的时候,那个不满周岁的女孩伤势很重,经过我们的医务人员及时抢救和治疗,她脱离了危险。前线部队不能带着两个孩子参加战斗,他们请示我如何处理,我答复他们:立刻把孩子送到指挥所来。
典型片段
当时,我的想法是,孩子是无罪的,应当很好地安置她们。至于究竟怎么办,我考虑,或是由我把她们养起来,或是把她们送回去。我想,如果养起来,激烈的战事不知何时结束,边区的环境不仅艰苦,而且敌人“扫荡”频繁,部队经常转移,照顾两个小孩子,将有不少困难。再说,两个孤苦伶仃的孩子留在异国他乡,大的五六岁了,已经开始懂事,留下来她很可能会伤感的。她们失去了父母,只剩姐妹二人,不在本国的土地上,将来也会给她们造成痛苦。送回去,爸爸妈妈虽然死了,她们家里总还会有亲戚朋友可以照应吧。想来想去,我决定还是把她们送回去。
批注
②
返回
作者救助战火中的两个日本小女孩,可见其仁爱之心、人道主义关怀——这种情感是深沉的;作者想收养两个小女孩,但因为战争的严酷性以及对孩子健康成长的考虑,最终决定把她们“送回”日本——这种选择是理性的。素养进阶 2 单元任务整合与落实
任务一 体味革命精神,探究当下意义
为实现“中国人民站起来”这一梦想,中华民族经历了艰苦的探索,无数革命志士与广大人民群众一道,不屈不挠,奋勇抗争。本单元课文展现了民族复兴伟大而艰难的历程,阅读课文,概括其革命精神内涵,说说文中是如何展示这些优秀品质的,并分组讨论当下阅读优秀革命文化作品的意义,完成下列表格。
课文 革命精神内涵 具体体现 当下意义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① ② ③
《长征胜利万岁》 ④ ⑤ ⑥
《大战中的插曲》 ⑦ ⑧ ⑨
《别了,“不列颠尼亚”》 ⑩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
答案:①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豪情与自信 ②在三年多的时间内,英勇的世界上少有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胜了美国援助的国民党反动政府所有的数百万军队的进攻,并使自己转入反攻和进攻。 ③认识到中国人民英勇无畏、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理解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历史意义,中国必将站起来、强起来。 ④坚忍不拔、不怕牺牲的长征精神 ⑤十二个月的光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经历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 ⑥长征精神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青年一代要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 ⑦战争中的人道主义精神 ⑧我八路军本着国际主义之精神,至仁至义,有始有终,必当为中华民族之生存与人类之永久和平而奋斗到底,必当与野蛮横暴之日阀血战到底。 ⑨中华民族是一个热爱和平、有人道主义精神的民族;同时,认识到中日和平的重要性。 ⑩中华民族结束屈辱历史,无比强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在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与此同时,五星红旗在英军添马舰营区升起。两分钟前,“威尔士亲王”军营移交给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开始接管香港防务。 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坚定信仰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是祖国统一的保障。 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 焦裕禄虽然去世了,但他在兰考土地上播下的自力更生的革命种子,正在发芽成长。他一心为革命、一心为群众的高贵品德,已成为全县干部和群众学习的榜样,这一切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天已化为强大的力量,推动着兰考人民在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大道上继续前进。 学习并弘扬焦裕禄的公仆情怀、求实作风、奋斗精神和道德情操。要见贤思齐。 尊重生命、尊重科学、团结互助、坚强不屈的精神 “经过艰苦努力,付出巨大牺牲,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取得决定性成果,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积极成效。”“2020年的中国抗疫,在中华民族史册、人类发展史册上写下悲壮雄浑的篇章。”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展现的民族气节与时代精神为中华民族乃至全世界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继承我们的民族精神,并将其发扬光大。
任务二 体会并把握实用文的表达特点
1.再读课文,注意体会不同文体表达的独特性,填写下表。
课文 文体 材料选取与运用特点 结构特点 语言特点 共同的表达特点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① 围绕会议性质、任务,突出会议宗旨 按开幕词文体思路行文 ②
《长征胜利万岁》 《大战中的插曲》 ③ ④ ⑤ 朴实有力
《别了,“不列颠尼亚”》 ⑥ 材料真实、客观,注意现实与历史材料交织 按消息一般结构行文 简洁生动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⑦ ⑧ ⑨ ⑩
答案:①演讲词(开幕词) ②语言鲜明,逻辑性强,铿锵有力 ③回忆录 ④材料真实、客观,注意以小见大
⑤以时间为线索,用第一人称自述 ⑥消息 ⑦通讯 ⑧材料真实、典型,采用小标题形式,注重细节描写
⑨以时间为线索行文 ⑩生动具体 既注重理性表达,又注重情感抒发
2.下面是从课文中精选的典型片段,请从“理性表达”和“情感抒发”的角度,进行批注阅读。
典型片段 批注
片段1:节选自《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我们团结起来,以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打倒了内外压迫者,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了。我们的民族将从此列入爱好和平自由的世界各民族的大家庭,以勇敢而勤劳的姿态工作着,创造自己的文明和幸福,同时也促进世界的和平和自由。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 我们的革命工作还没有完结,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运动还在向前发展,我们还要继续努力。帝国主义者和国内反动派决不甘心于他们的失败,他们还要作最后的挣扎。在全国平定以后,他们也还会以各种方式从事破坏和捣乱,他们将每日每时企图在中国复辟。这是必然的,毫无疑义的,我们务必不要松懈自己的警惕性。 ①
片段2:节选自《大战中的插曲》 在进攻井陉煤矿的战斗里,我们的部队——三团一营的战士们救起了两个日本小女孩,大的五六岁,小的还在襁褓之中。她们的父亲——井陉火车站的日本副站长,受了重伤,经抢救无效殒命,她们的母亲也在炮火中死亡。部队从战火里救起她们的时候,那个不满周岁的女孩伤势很重,经过我们的医务人员及时抢救和治疗,她脱离了危险。前线部队不能带着两个孩子参加战斗,他们请示我如何处理,我答复他们:立刻把孩子送到指挥所来。 当时,我的想法是,孩子是无罪的,应当很好地安置她们。至于究竟怎么办,我考虑,或是由我把她们养起来,或是把她们送回去。我想,如果养起来,激烈的战事不知何时结束,边区的环境不仅艰苦,而且敌人“扫荡”频繁,部队经常转移,照顾两个小孩子,将有不少困难。再说,两个孤苦伶仃的孩子留在异国他乡,大的五六岁了,已经开始懂事,留下来她很可能会伤感的。她们失去了父母,只剩姐妹二人,不在本国的土地上,将来也会给她们造成痛苦。送回去,爸爸妈妈虽然死了,她们家里总还会有亲戚朋友可以照应吧。想来想去,我决定还是把她们送回去。 ②
答案:(示例)①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独立自主的喜悦与自豪;在这种激昂的情感状态下,作者更以冷静而理性的语言指明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们党和国家所面临的严峻革命形势与巨大挑战。 ②作者救助战火中的两个日本小女孩,可见其仁爱之心、人道主义关怀——这种情感是深沉的;作者想收养两个小女孩,但因为战争的严酷性以及对孩子健康成长的考虑,最终决定把她们“送回”日本——这种选择是理性的。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