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春季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课堂练习题(六)
(第1至8单元)
(完成时间:90分钟 书写占5分 总分:100分)
班别: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 等级:_______
一、口语交际:暑假即将开始,你的亲人或朋友来惠州游学,需要你介绍惠州的名胜古迹,请你选择一处写一小段解说词,做到条理清楚,语言通顺。(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基础知识。(共28分)
1.读拼音,写词语。(8分)
fù yōng xián jiē duàn liàn fàng sì
( ) ( ) ( ) ( )
2.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画“√ ”。(6分)
威吓(xià hè) 爱憎(zèng zēng) 哗笑(huá huā)
徘徊(huái huí) 窈窕(tiǎo tiáo) 血泊(p bó)
3.写出加点字词的意思。(6分)
供耕织( ) 短笛无腔( ) 青春作伴( )
诣其父( ) 物莫能陷( ) 乃呼儿出( )
4.按要求改写句子。(8分)
(1)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没有谁能一滴不掉。(改成反问句)
(2)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改成双重否定句)
(3)周瑜长叹道:“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改成转述句)
(4)做事情要考虑周到,尽量避免不发生错误。(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三、语言积累。(10分)
1.吟咏古诗,感通古人,在诗词中穿越,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中,“ , 。”写出了孩子们虽不会耕织但也不闲着,学大人种瓜的画面。读雷震的《村晚》,我仿佛感受到牧童横坐在牛背上信口吹短笛的悠然自得:“牧童归去横牛背, 。”
2.《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一首 ,这首诗的尾联包含了四个地名: 、 、 、 。
3.请从“及笄、古稀、不惑、期颐”这四个词中选择两个填空:今年,小君的爸爸40岁,爷爷70岁,他们分别在生日当天吟诗:“生当 仍迷痴,读得书多不记时。”“人生七十古来稀,再活三十享 。”
四、课外书阅读。(5分)
1.许多的文学作品都曾经写过石头: 曾以石补天,补天后剩下的一块石头,又被写成了小说《石头记》,该小说又叫《 》, 笔下的美猴王竟然是石猴。
2.《水浒传》中:“九纹龙”指的是( )。
A.宋江 B.林冲 C.史进 D.杨志
3.下列有关《三国演义》的歇后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备借荆州——有借有还 B.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生死之交
C.关公赴会——单刀直入 D.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五、阅读感悟。古文对比阅读。(共18分)
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何 晏
何晏七岁,明惠若①神,魏武②奇爱③之。以晏在宫内,因欲以为子。晏乃画地令④方,自处其中。人问其故,答曰:“何氏之庐也。”魏武知之,即遣还外。
[注释]①若:好像。②魏武:魏武帝曹操。③奇爱:十分喜爱。④令:使……(什么)……(怎么样)。
1.写出下列加点字的意思。(6分)
(1)甚聪惠。 (2)人问其故。 (3)何氏之庐也。
2.对比两则小古文,完成下面的练习。
(1)梳理人物言行。(用原句作答)(4分)
①面对孔君平的发问,杨氏之子的回应是“ 。”
②当魏武帝想认何晏做儿子时,何晏的做法是“ 。”
(2)评价人物言行。(8分)
①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何处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3分)
②文中何晏的做法高明在哪里 ( ) (2分)
A.何晏通过向别人诉说自己对何家的思念,委婉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B.何晏通过站在自己画的何家房子中这一举动,委婉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何晏知道魏武帝的想法后,当机立断回到何家,直接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3.杨氏之子和何晏有什么共同之处 用自己的话写一写。(3分)
六、写作技能:从下列两题中任选一题,完成一篇习作,不少于400字。(30分)
题目一:回忆你成长的历程,一定有某个人让你印象深刻,请把这个人写下来,要用上本学期学过的人物描写方法,选取典型的事例,表现出人物的特点。题目自拟。
题目二:观三国烽烟,识梁山好汉,叹取经艰难,惜红楼梦断......古典名著中你读过哪一本或哪一篇呢?它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感受?想一想,写一篇读后感。题目自拟。
第 4 页 (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