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学习目标
1、能说出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概念,并举例说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2、通过剖析土壤的形成与气候、生物、地形、人类活动等地理要素的关系,学会从整体角度综合分析区域地理环境特征。3、学会分析、评价自然资源综合利用及其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重点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表现
难点
以土壤形成为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
活动
活动一:课本P71完成下图
课堂练习
上右图说明自然地理环境是由
圈、
圈、
圈、
圈和人类圈等组成的有机整体,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牵一发而动全身”。题中两图都说明自然地理环境具有
性的特点,这要求我们在开发和利用某一自然资源时要充分考虑其对自然地理环境产生的综合影响。3.我国西北内陆气候干旱,形成大面积戈壁和沙漠的原因是(
)A.
植被稀少,无水分蒸腾
B.
踞海遥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C.
地表水贫乏,河流不发育
D.
土壤疏松,降水渗透地下读下图理想土壤成分体积比图,回答:4.
是土壤的物质基础和矿物养分的主要来源,
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也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肥力的形成与绿色植物的
作用和微生物的
作用密切相关。5.在南方丘陵地区,人类将自然土壤加以改造,形成分布较广的
土。6.从气候的角度分析南方红壤贫瘠和北方黑土肥沃的原因。
课堂训练
(2013·湖南雅礼中学三月联考)读我国某区域农业系统水、气、生相互作用图,完成1~2题。1.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环节分别是( )A.降水增加、大陆性增强、降水减少B.地面蒸发的水量增多、气温变幅减小、降水增加C.气温变幅减小,蒸发增强、降水增加D.地下水位上升、气温变幅变大、土壤表层盐分积累解析:农业生产的灌溉,湿度增加,地表蒸发的水量增多;土壤热容量增大,最高温度降低;蒸腾作用增强,降水会增加,因此选择B项。答案:B2.该示意图体现了( )A.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B.地理环境的整体性C.自然环境的相对稳定性D.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力量是无穷的解析: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使地理环境其他要素发生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答案:B(2013·辽宁营口模拟)下图为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读图完成下题。3.松花江和珠江水文特征不同,关键是图中哪个箭头所起的作用( )A.①
B.②C.③
D.④解析:松花江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珠江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由于所处气候类型的不同,导致水文特征的不同。答案:A
学习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