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统编版期中(重点专项):诗词鉴赏-(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2026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统编版期中(重点专项):诗词鉴赏-(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8.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24 15:31: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中(重点专项):诗词鉴赏-2025-2026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统编版
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本词作者是   (朝代)的   (人名)。
2.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词题中的“西江月”是本词的词牌名。
B.“路转溪桥忽见”中的“见”是出现的意思。
C.本词写作者的见闻感受,上片写晴,下片写雨。
D.本词表现了词人对城乡生活的热爱赞美。
课内古诗阅读。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圈,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3.这两首诗都是   (朝代)诗人   (作者)写的。
4.在建德江,作者看到   、   等景物;在故人庄,作者看到   、   等景物。
5.在古诗中,作者往往会借助一些事物来持发自己的情感:从“江清月近人”中的“月”可以看出作者   ;从“还来就菊花”中的“菊花”可以看出作者   。
阅读下列古诗,完成练习。
春雪
(唐)韩愈
新年①都未有芳华②,二月初③惊④见草芽。
白雪却嫌⑤春色晚,故⑥穿庭树作飞花。
(注释)①新年:指农历正月初一。②芳华:泛指芬芳的花朵。③初:刚刚。④惊:新奇,惊讶。⑤嫌:嫌怨,怨恨。⑥故:故意。
6.这首诗描写的景物是   和   。
7.下列是对这首诗的赏析,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个“都”字透露出人们在漫漫寒冬中久盼春色而分外焦急的心情。
B.“惊”字写出了诗人在焦急的期待中终于见到“春色”的萌芽惊喜神情。
C.“却嫌”“故穿”,运用拟人化的修辞手法把春雪刻画得美好而有灵性。
D.“作飞花”三字,化静为动,抒发出诗人对春雪飞花的惆怅、遗憾之情。
8.用自己的语言说说“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的意思。
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注】水晶帘:形容质地精细而色泽莹澈的帘。
9.初读诗歌,我发现诗中主要描绘了   、   、   、   等景物。
10.下面这句诗正确的朗读节奏应是(  )。
A.水晶/帘动/微风起 B.水晶帘动/微风起
C.水晶帘/动微/风起 D.水晶/帘动微风起
11.这首诗读起来颇有画面感,请简要概括诗歌所描绘的景象。
12.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前两句描写庭院的近景,后两句描写庭院的动景。
B.后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分别从视觉和嗅觉的角度,展现了庭院的景色。
C.这首诗歌通过描绘庭院的景象,写出了诗人悠闲自在的心情,表现出诗人对美好景色的陶醉。
D.这首诗歌与《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都写到了风,两者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聪聪发现诗歌也能塑造人物,请你和他一起分析。
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13.诗中“笑问客从何处来”的“客”是指   (人名)。
14.从本首诗中能体会到诗人怎样的形象与情感?
诗歌阅读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5.全诗是围绕“   ”来展开叙事抒情的,向我们展示了五幅红军“征难图”。即:攀五岭、越   、渡   、夺   、翻   。
16.“万水千山只等闲”中“万水千山”的意思是(  )
A.千座山,万条河。“千”“万”是实指。
B.形容山无数,水无数,隐含着困难多,艰险多。
17.诗的第3句和第4句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这两句诗表现了红军战士   
A.藐视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豪迈的气概。
B.本领高,没有困难能难住他们。
18.从诗中我们知道长征取得最后胜利的一个难关是   。“   ”这个词语表达了红军战士历尽艰难险阻取得胜利的喜悦心情。
古人在月光下对坐论诗,赏月赏心,请你阅读下面这首词,与词人苏轼一同赏月。
阳关曲·中秋月[注]
[北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注】作于熙宁十年,苏轼任徐州知府,与相别七年的弟弟共度了一段时光,并有了难得的共同赏月的机会。
19.请描述你从前两句中读到的月夜美景。
20.新考法 提供小贴士)这首词与孟浩然的《宿建德江》都写小贴士“月”,但表达的感情有所不同。请你结合小贴士中的内容简单分析。
古诗词中“月”的意象:①抒发思乡怀远之情;②表现对美好感情的寄寓与祝愿;③对人生短暂的悲伤,抒发伤感之情。
课外阅读。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21.这首诗的体裁是(  )。
A.七言绝句 B.七言律诗
22.“   ,   ”是全诗的提纲,写出了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的磅礴气势。其中,“   ”一词着重描写当时的气势。
23.“不可沽名学霸王”中的“霸王”指历史人物   。
24.“以雄奇险峻而著称的古都南京城回到了人民手中,她比任何时候都美丽。这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是足以令人慷慨高歌和欢欣鼓舞的。”这是上面诗句“   ,   ”描写的意思。
25.最后两句诗“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宋;辛弃疾
2.D
【答案】3.唐代;孟浩然
4.树;月;绿树;青山
5.对故乡的思念;与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答案】6.草芽;白雪
7.D
8.白雪也嫌春色来得太晚了,竟然纷纷扬扬,有意化作花儿在庭院树间穿飞,自己装点出了一派春色。
【答案】9.绿树;楼台;池塘;蔷薇
10.B
11.诗歌描绘了一幅池塘倒映着楼台,周边绿树成荫,微风吹过,池水泛起涟漪,蔷薇花香满园的夏日景象。
12.D
【答案】13.贺知章
14.能体会到诗人年迈、苍老的形象以及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答案】15.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乌蒙山;金沙江;泸定桥;岷山
16.B
17.比喻、夸张;A
18.翻岷山;尽开颜
【答案】19.示例:夜幕降临,云气悄然散去,天地间充满清亮的月光。银河静静流淌,无声无息。一轮皎洁的圆月高悬天际,宛如玉盘般洁白晶莹,为这宁静的夜晚增添了一抹清雅之美。
20.①本词借“月”既表达了中秋能与亲人相聚的喜悦,也抒发了兄弟聚后不久又要分离的忧伤与感慨;②《宿建德江》中借“月”抒发羁旅之思。
【答案】21.B
22.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百万雄师
23.项羽
24.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25.告诉我们自然界的变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断地变异、不断地发展、不断地前进,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