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了解三个时间尺度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
2.了解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重、难点】
学习重点: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学习难点:根据相关资料归纳出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
【教材问题解读】
(一)P96活动,探究
1、震旦纪大冰期,距今约6亿年以前;石炭纪——二叠纪大冰期,距今约2~3亿年;第四纪大冰期,距今约200万年前开始。
2、恐龙繁盛时期大约在中生代的侏罗纪和白垩纪,全球气候特征是温暖干燥。
3、总体来看,在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过程中,温暖期较长,寒冷期偏短;湿润期与干旱期相互交替,但新生代以湿润期为主。
(二)P100活动,探究
1、上升0.3米,大港区、塘沽区及汉沽区的一部分;
上升1米,大港区、塘沽区、汉沽区及天津市区、宁河县、津南区、静海县的部分地区。
2、若海平面持续上升,天津沿海低地被淹,还会引起海水倒灌,地下水质下降,土壤盐碱化加剧,港口及其他设施和工业废水的排放也会受到影响。
【知识结构和课前预读】
一、全球气候变化
什么是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史的划分
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1、本身就是
变化:热量资源和水资源变化,改变了
资源的空间分布格局。
2、加剧
:20世纪后半叶,北半球中高纬暴雨频率增加了2%-4%,而亚洲、非洲一些地区干旱频率和强度增加。
3、导致原有
的改变,引起物种灭绝。
4、影响主要
:农林牧渔业等部门受影响显著。
5、对
造成危害:气候变化通过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扩大某些疫病的流行。
【活动探究】
目前全球变暖的原因有哪些?
全球气候变暖对当今世界和我国的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经济产生哪些影响?
【反馈练习】
1.二氧化碳被称为“温室气体”,是因为(
)
A.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使大气增温
B.破坏臭氧层,使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
C.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使大气增温
D.通过光化学反应,向大气释放热能
2.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上的水稻生产受到直接威胁,对此最为担心的国家是(
)
A.中国
B.印度
C.印度尼西亚
D.南非
下图为图瓦卢地理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4~6题。
4.海风吹起的波浪对海岸有侵蚀作用,根据图中地理坐标判断图瓦卢3~5月的盛行风是(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5.2001年11月5日图瓦卢领导人在一份声明中说,他们对抗沿海被淹的努力已告失败,2002年举国移民新西兰。引起图瓦卢成为环境难民,举国搬迁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全球变暖导致的冰川融化和海水膨胀使海面上升
B.火山喷发和地面下沉
C.南极臭氧层空洞的影响
D.大面积的酸雨
6.为避免第二个图瓦卢的出现,发达国家应该(
)
A.推广绿色消费
B.减缓工业化进程
C.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D.减免发展中国家的债务
一万年以前
一两百年前
现在
时期
时期
时期
震旦纪大冰期
石炭——二叠纪
大冰期
三次大冰期
大冰期之间为
冰期
阶段划分
冷暖干湿相互交替
变化周期
:温暖期较长,寒冷期偏短。
变化特点
地质时期的
气候变化
公元前5000年到1500年的
期
15世纪以来的
期。
温暖期:北半球的极地冰盖曾经消失,热带亚热带向北扩展
寒冷期:欧洲农作物频频歉收甚至绝收
特点
影响
历史时期的
气候变化
雪线和冰川面积
全球平均海平面
总趋势:
依据
气温变化及依据
降水变化:20世纪陆地降水了2%。
近现代的气候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