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分数除法同步练习(含解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3.2分数除法同步练习(含解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80.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8-22 18:13: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2分数除法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 )
A. B. C. D.15
2.有甲乙两个粮仓,乙仓中的粮食比甲仓少,正好少了9吨,甲仓有粮食( )吨。
A.36 B.12 C. D.27
3.下图中,可以表示÷4计算过程的是( )。
A. B.
C. D.
4.计算,哪种方法是错误的?( )
A. B.6个是2个的3倍 C.
5.A数的与B数的相等,A数是90,B数是( ).
A.90 B.30 C.108
6.A是一个非零的自然数,下列算式中,得数最大的是()
A.A÷ B.A× C.A÷ D.A×
7.一辆汽车行驶1千米耗油升,1升油能行驶( )千米。
A.15千米 B.10千米 C.1千米
8.与3÷相等的式子是( )。
A.3÷5×2 B.3÷2×5 C.3×0.4
9.星星、希希、望望三人过年期间一共收了1800元压岁钱,如果星星把自己钱数的给希希,然后希希把自己现有钱数的给望望,望望再把自己现有钱数的给星星,此时三个人手中的钱就一样多了。那么希希原来的钱数比望望原来的钱数多( )。
A.25元 B.35元 C.100元 D.125元
二、填空题
10.把长的铁丝平均分成4段,每段是全长的( ),每段长( )m。
11.一包糖果有,平均分给12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 )kg糖果。
12.计算×[(1-)÷],先算( )法,再算( )法,最后( )法。
13.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无人智能配送车已从实验室走入了现实生活。某大厦就用无人智能配送车给大厦里的工作人员配送快递。现有一些快递需要配送,若配送车A单独送,2小时才能送完;配送车B单独送,3小时才能送完。如果两辆车同时配送,( )小时可以将这些快递送完。
14.把2升橙汁分装在容量是升的瓶子里,可以装满( )瓶。
15.的得数与乘( )的得数相同,都等于( )。
16.生产一批零件,甲单独做需要8天,乙单独做需要6天。两人合作3天,完成了这批零件的( ),这时还剩下200个零件没有做,这批零件一共有( )个。
17.1的计数单位是 ,它含有 这样的计数单位,它们倒数是 。
18.一筐苹果连筐重48千克,吃掉后,连筐重20千克。这筐苹果原来重( )千克,空筐重( )千克。
19.把一张正方形纸片平均分成5份,剪去其中的1份,再把 剩下的平均分成4份,又剪去其中的1份,这时,剩下的面积占原来正方形的.
三、判断题
20.=10
21.一个自然数(0除外)除以一个真分数,商一定大于这个自然数。( )
22.÷6=×6=。( )
23.育英小学图书馆有科技书1500本,比故事书总数的多200本,则图书馆有故事1950本.( )
24.一件商品降价,那么现价就是原价的. ( )
四、计算题
25.直接写出得数。
×14= ×= ×0= ×+×=
3÷= ÷= ÷15= 4-+=
26.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1)15÷+×8
(2)(+)×35
(3)(1+÷)×
(4)××
五、解答题
27.在一次书法作品评选活动中,五年级有45件作品获奖,比六年级获奖的作品多,两个年级一共有多少件作品获奖?
28.把m平均分成14份,每份是多少米?
29.一批水泥,用去12吨,正好是全部的,这批水泥有多少吨
30.甲数的倍等于乙数的,甲数是乙数的几分之几?乙数是甲、乙两数和的几分之几?
《3.2分数除法》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D A D A C A A B A
1.D
【解析】略
2.A
【分析】把甲仓里粮食的重量看作单位“1”,乙仓中的粮食比甲仓少,正好少了9吨,根据量÷对应的分率=单位“1”的量,代入数据即可求出甲仓粮食的重量。
【详解】9÷=9×4=36(吨)
即甲仓有粮食36吨。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除法的应用,找出量和对应的分率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3.D
【分析】把整个长方形看作单位“1”,先把长方形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的3份,用分数表示就是,再把这3份平均分成4份,即为÷4,由此求解。
【详解】
可以表示÷4计算过程的是。
故答案为:D
【点睛】解决本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分数的意义和除法平均分的意义。
4.A
【分析】在这个分数除法中,用2除以,可通过转化的方式,把2和转化成其它的数,再来相除;或者利用商的变化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不为0的相同的数,商不变。或者直接利用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求解即可。逐一分析3个选项里的算法依据,再判断对错,进而选择正确的答案。
【详解】A.题目中第二步到第三步的转化,毫无依据,所以这种方法是错误的;
B.2可以看作6个,可以看作2个,所以用6除以2可以计算出的结果;
C.根据商的变化规律,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计算方法正确;
故答案为:A
【点睛】此题的解题关键是灵活运用多种策略和思路进行分数除法的计算。
5.C
【详解】
故答案为C.
【点睛】考察了分数乘法和除法的混合运算.
6.A
【详解】略
7.A
【分析】1升油里面有几个升,就能行几个1千米,列式为:1×(1÷)=15(千米),据此解答。
【详解】1×(1÷)=15(千米)
1升油能行驶15千米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还可以先求出每升油能行多少千米,再解答。
8.B
【分析】据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把除数转化为乘它的倒数,然后按照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计算,据此解答。
【详解】3÷=3×=7.5;
A. 3÷5×2=1.2;
B.3÷2×5=7.5;
C.3×0.4=1.2;
故答案为:B
【点睛】考查了分数的除法,基础知识和题型,认真计算即可。
9.A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三人之间一共进行了3步操作:①星星把自己钱数的给希希,②然后希希把自己现有钱数的给望望,③望望再把自己现有钱数的给星星,最后三人的钱数一样多,已知他们三人的和不变,用1800÷3即可求出现在每人钱数,也就是600元;把第②次完成后,望望的钱数看作单位“1”,第③次完成后,望望的钱数是第②次操作后望望的(1-),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用600÷(1-)即可求出第②次操作后望望的钱数,然后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第②次操作后望望的钱数×即可求出第③次望望给星星的钱数,然后用600减去第③次望望给星星的钱数,即可求出第①次操作后星星的钱数;把第①次操作后希希的钱数看作单位“1”,第②次操作后希希的钱数是第①次操作后希希的(1-),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用600÷(1-)即可求出第①次操作后希希的钱数,然后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第①次操作后希希的钱数×即可求出第②次希希给望望的钱数,再用第②次操作后望望的钱数减去第②次希希给望望的钱数,即可求出望望原来的钱数;把星星原来的钱数看作单位“1”,第①次操作后星星的钱数是星星原来的钱数的(1-),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用第①次操作后星星的钱数÷(1-)即可求出星星原来的钱数,然后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星星原来的钱数×即可求出第①次操作星星给希希的钱数,再用第①次操作后希希的钱数减去星星给希希的钱数,即可求出希希原来的钱数。最后用希希原来的钱数减去望望原来的钱数,即可求出希希原来的钱数比望望原来的钱数多多少元。
【详解】现在每人:1800÷3=600(元)
第②次操作后望望的钱数:
600÷(1-)
=600÷
=600×
=750(元)
第③次望望给星星的钱数:750×=150(元)
第①次操作后星星的钱数:600-150=450(元)
第①次操作后希希的钱数:
600÷(1-)
=600÷
=600×
=800(元)
第②次希希给望望的钱数:800×=200(元)
望望原来的钱数:750-200=550(元)
星星原来的钱数:
450÷(1-)
=450÷
=450×
=675(元)
第①次操作星星给希希的钱数:675×=225(元)
希希原来的钱数:800-225=575(元)
575-550=25(元)
希希原来的钱数比望望原来的钱数多25元。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了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关键是从最后每人手中都有600元钱,开始逆推。
10.
【分析】把m长的铁丝平均分成4段,可用除法算出一段的长度。求每段长是全长的几分之几,平均分的是单位“1”,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求的是每一份占的分率,用除法计算。
【详解】(1)
(2)(m)
11.
【分析】依据除法的意义,直接用总量除以分的份数就是每份分得重量.本题重在区别每份的重量和每份是总重量的几分之几,分数的后面带了单位表示一个具体的数量,后面没有单位表示单位“1”的几分之几.
【详解】
12. 减 除 乘
【分析】一个算式里,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做第二级运算,后做第一级运算;如果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的。计算×[(1-)÷]时,应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中括号里面的除法,然后计算中括号外面的乘法。
【详解】计算×[(1-)÷],先算减法,再算除法,最后乘法。
13.
【分析】把这些快递看作单位“1”,已知若配送车A单独送,2小时才能送完;配送车B单独送,3小时才能送完。则根据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分别用1÷2和1÷3即可求出配送车A和配送车B的工作效率,再根据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用“1”除以两车的工作效率和即可求出两车合作的时间。
【详解】1÷2=
1÷3=
1÷(+)
=1÷
=1×
=(小时)
如果两辆车同时配送,小时可以将这些快递送完。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工程问题,熟记相关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14.8
【分析】由题意可知,要求可以装多少瓶,就是求2里面有多少个,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列式解答即可。
【详解】2÷=8(瓶)
则可以装满8瓶。
【点睛】解答此题要分清是求“谁”里面有几个“谁”,属于包含除法。
15.
【分析】根据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除以一个数(0除外),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
所以的得数与乘的得数相同,都等于。
16. 1600
【分析】把生产这批零件的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根据“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分别求出甲、乙各自的工作效率,两人的工作效率相加即是合作工效;
已知两人合作3天,根据“合作工作量=合作工效×合作时间”,求出两人合作3天完成了这批零件的几分之几;
根据减法的意义,用“1”减去已完成这批零件的分率,即是还剩下这批零件的几分之几没有完成,也就是还剩下的200个零件占这批零件总数的分率,单位“1”未知,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解答,即可求出这批零件的总数。
【详解】甲的工作效率:1÷8=
乙的工作效率:1÷6=
(+)×3
=(+)×3
=×3

两人合作3天,完成了这批零件的。
200÷(1-)
=200÷
=200×8
=1600(个)
这批零件一共有1600个。
17. 8
【分析】将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这样一份的数为分数。由此可知,1的计数单位是,1=,即它它含有8这样的计数单位;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则它的倒数是1÷=。
【详解】根据分数单位的意义可知,
1的计数单位是,
1=,即它它含有8这样的计数单位;
它的倒数是1÷=。
【点睛】求一个带分数含有几个分数单位时,一般要将这个带分数化为假分数。
18. 44 4
【分析】由题意可知,吃掉的48 20=28(千克)苹果相当于这筐苹果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解答,据此用28除以求出这筐苹果原来重多少千克,再用一筐苹果连筐重的质量减去这筐苹果原来的质量。
【详解】(48-20)÷
=28×
=44(千克)
48-44=4(千克)
所以这筐苹果原来重44千克,空筐重4千克。
19.
【分析】把一张正方形纸片平均分成5份,剪去其中的1份,则还剩下4份,根据分数的意义,还剩下原来的4÷5=,再把剩下的平均分成4份,又剪去其中的1份,则还剩下3份,则这3份是原来剩下部分的3÷4=,即是原来部分的×.
【详解】(5﹣1)÷5=
(4﹣1)÷4=
×=
20.×
【解析】略
21.√
【分析】根据真分数的定义可知,真分数小于1,一个非0数除以一个小于1的数,商大于被除数;除以一个大于1的数,商小于被除数;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得,一个自然数(0除外)除以一个真分数,商一定大于这个自然数。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分数除法中商与除数的关系。
22.×
【分析】分数除以整数其实就相当于分数乘整数的倒数。据此计算解答。
【详解】÷6=×=。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的解题关键是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23.√
【解析】略
24.正确
【详解】一件商品降价就是说把这件商品的价格平均分成5份,去掉其中的1份,则还剩4份,也就是说现价是4份,4÷5=, 即现价就是原价的.
故答案为正确.
25.4;;0;;
9;;;
【详解】略
26.(1)28
(2)12
(3)
(4)
【详解】(1)15÷+×8
=27+1
=28
(2)(+)×35
=×35+×35
=5+7
=12
(3)(1+÷)×
=(1+)×

=
(4)××

=
27.81件
【分析】把六年级获奖的作品数量看作单位“1”,五年级获奖的作品数量相当于六年级获奖的作品数量的(1+),单位“1”未知,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用五年级获奖的作品数量除以(1+),即可求出六年级获奖的作品数量,再加上五年级获奖的作品数量,求出两个年级一共获奖的作品数量。
【详解】45÷(1+)+45
=45÷+45
=36+45
=81(件)
答:两个年级一共有81件作品获奖。
【点睛】此题的解题关键是掌握已知比一个数多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的计算方法。
28.米
【分析】求每份是多少米,用总长度除以平均分的份数。
【详解】÷14=×=(m)
答:每份是米。
【点睛】平均分成几份就除以几。
29.27吨
【详解】12÷=12×=27(吨)
30.甲数是乙数的;乙数是甲、乙两数和的。
【分析】根据“甲数的1等于乙数的”,知道甲×1=乙×,再逆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解决问题。
【详解】(1)甲×1=乙×,
甲:乙=:1

=,
说明甲数是乙数的。
(2)由甲:乙=,可得甲=乙,那么:
乙数是甲、乙两数和的:
乙÷(乙+乙)=乙乙=。
答:甲数是乙数的;乙数是甲、乙两数和的。
【点睛】关键是根据题意写出数量关系等式,再灵活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决问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