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湘美版二上 第一单元 第2课《看医生》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新教材】湘美版二上 第一单元 第2课《看医生》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73.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5-08-23 09:43: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课《看医生》教学设计
课题 看医生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美术 年级 二年级上
教材分析 本课以“看医生”为主题,重在通过引导学生回忆看病时的情景和感受,并帮助学生用美术符号和语言表达当下的情感。教材内容侧重于画面颜色如冷暖色系的不同、背景的近和远的对比分析,逐步讲解如何用美术元素表达个人情感,帮助学生结合看病就医时的情景进行创新表达。教材还应提供一些示范作品或参考图,帮助学生理解人物形象的表现方式,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学习任务:观察人物动态,用纸条撕贴运动中的人。
2022新课标要求 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文化理解的提升。它鼓励实践与应用,引导学生将知识运用于真实生活情境中,并重视跨学科学习以培养多元视角。同时,加强信息素养以适应数字时代的需求,关注个体差异,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路径,促进个性化发展。
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 1、艺术表现:在回忆看医生时,通过艺术表现出他们的焦虑、恐惧等情感。完成内心情感的释放和自我理解。2、创意实践:通过绘画就医的过程激发创意,如何通过线条、色块、形状等元素自由表达情感。3、通审美感知:在创作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艺术形式和技巧,提升对艺术作品的审美判断力,感知色彩、构图、形式等元素。4、文化理解:通过对比欣赏不同的绘画作品,体会画家如何通过人物表情、色彩对比反映看病就医时的心理感受。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具备简单绘画能力,但对专业技法接触较少,需直观示范,对色彩的掌握、对应的含义、背景画幅的构图等内容仍需加进学习。需通过作品直观对比分析激发认识和判断等。
重点 表现个人情感:如何通过色彩、形状、线条等手段表现情感。学生在画画时动手动脑,结合情感与技巧。
难点 1、如何通过绘画准确表达复杂的情感。2、学生的表现方式和艺术风格的差异。
材料准备 各种颜色的颜料、画笔、纸张、参考图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猜谜语:身穿白大褂,手握听诊器,病人有问题,他帮忙解决,头脑灵活,知识丰富,他是谁?答:医生2、如果生病不舒服,要到医院看医生。快快看病早回家,好好休息遵医嘱。欣赏作品赤脚医生——覃祥官(雕塑)2019 冯国豪中国美术馆3、观看视频。 观看图片和视频,了解医生职业。 初步思考课堂问题,让学生了解本课所学内容。
讲授新课 一、新知讲解小知识 认识一份职业——医生医生是通过医学知识诊断、治疗疾病的专业人员,肩负着保护健康、救治生命的重要责任。请同学们回忆你生病时去看医生的情景,描绘出你的感受。(1)我看见尖尖的针尖,要扎进我的手臂,被吓哭了。(2)来到陌生的环境,那些黑白医用器械很恐怖,我感到害怕。(3)第一次去医院,看到好多善良的白衣天使,还有一些不常见的工具,感到很好奇。(4)我是小小男子汉,我一点不害怕去看病,我很勇敢!小技巧用美术符号表达感受红色通常代表激情或愤怒,蓝色可能象征冷静或忧郁,黄色则代表快乐和希望。圆形通常表示和谐与完整,尖锐的三角形则可能给人紧张或冲突的感觉。用美术符号表达感受——表情(出示图片)将本页的这三张画和前页下方的那张画比一比,你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与同学说一说。(出示图片)答:第一张图片人物更大,更近,看到的细节更清楚。第二张图片离得太远了,虽然可以看见更全面的空间,但是看不清楚里面的人物在干什么。第一张图片整体的颜色色调是暖色,比如黄色、橘色、红色等,让人感到舒适和温馨,不那么害怕。第二张图片整体的色调是冷色调,比如黑色、蓝色、棕色,让人感到冷漠害怕。你发现了吗?背景、色彩、主体角度不一样,画面的效果也会不一样哦。小贴士背景的远近会影响画面的层次感,近距离的背景让画面显得紧凑,远距离的背景则创造出深度感。色彩鲜明会带来活力与生气,而黑暗色调则传达出神秘或沉静的氛围。主体角度从正面看能给人一种直观、稳定的感觉,斜面的角度则增加了动态感和深度。小技巧暖色系:包括红色、橙色、黄色等,这些颜色给人一种温暖、亲切、充满活力的感觉。能够增强空间的温暖感,促进社交氛围,带来活力,适合厨房、客厅等社交场所。冷色系:包括蓝色、绿色、紫色等。这些颜色给人一种清凉、宁静的感觉。过多的冷色会让空间显得冷清,缺乏温馨感,可能会让人感到孤独、冷淡。二、艺术欣赏学生作品欣赏艺术作品欣赏(展示图片)三、实践练习学习活动回忆看医生的情景,你是什么样的心情 把当时的感受画下来。1、可以画出诊所的内部,医生站在病人旁边,佩戴听诊器,正在为病人检查。2、病人坐在病床上或诊疗台前,脸上可以表现出紧张或好奇。3、背景中可以加上诊断工具、药品架等,营造出真实的就医场景。 学习小知识。学生情景描述。学生学习小技巧。进行对比分析。学习小贴士。学习小技巧。进行艺术欣赏。动手实践。 认识医生这份神圣的职业。引导学生回忆看病时的情景,调动学生课堂参与度。引导学生学习表达感受的美术元素,以便帮助学生运用到创作中,表达感受。出示图例,帮助学生从背景、色彩、人物情节等环节进行对比分析,学习如何借用美术元素和颜色表达个人情感和感受。拓宽所学知识内容。引导学生认识冷暖色系之间的区别。提高学生鉴赏艺术的能力并从中激发设计灵感。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课堂练习 请同学们完成P38-39页的练习题。 完成课堂练习 巩固课堂知识
课堂评价 趣味评价体系表——"星光小画家"成长记 完成本次课的自我评价。 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点评。
课堂小结 本课内容主要引导学生完成看病就医时的情景回忆和情感描述,结合具体的画幅作品进行对比分析,分别引导学生从色彩、背景、人物大小等角度进行思考,并列举多个表达感受的美术符号,帮助学生能够用美术语言表达情感。最后进行绘画实操,通过这一方式,学生们不仅学会了用美术语言表达感受还认识了医生这一职业。课堂过程中,学生们在分组活动中交流合作,互相启发,收获了很多关于人物表现的创意和技巧。 进行课堂小结。 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概括。
课后作业 围绕“看病就医”的情景,画出你进入医院、坐诊或等候的感受。 完成课后作业。 在课后作业实践中深化对本课内容的掌握。
板书 看医生一、认识医生职业二、看病就医情景回忆和描述三、美术作品对比分析四、进行作品欣赏五、作品绘画实操练习六、学习知识拓展 观看板书 强调教学重点内容。
课外拓展/课外阅读内容 1、医生帽子上的“十”字象征着医学的十字标志。象征健康和生命:十字是医学、护理和生命救助的普遍标志,常见于急救、医院等医疗环境。 医生作为救死扶伤的专业人员,帽子上的“十”字象征着医者的责任和对生命的尊重。2、蜡笔绘画是儿童常用的一种绘画方式,色彩鲜艳、易于掌控。使用蜡笔时要注意控制压力,不要过分用力,以免破坏纸张。 要避免将蜡笔直接涂抹在高湿度或潮湿的地方,以免颜色被影响。 尽量使用专门的蜡笔纸张,以确保颜色的稳定性和持久性。3、绘画中表示医生和看病的元素(出示图片) 进行课外知识拓展。 拓宽学生知识面。
特色资源分析和技术手段说明 提供了多种艺术表达的材料,如画布、颜料、画笔等,帮助学生通过多样化的方式表达感受,同时课堂中也可以利用视频或图片帮助学生更加形象地理解看医生的情感。还详细介绍了色彩搭配、图像构图等,来帮助学生更加生动地表达情感。最后通过平板或计算机绘图来进行更现代的艺术创作。
教学反思 本课程设计严格遵循《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在"造型·表现"学习领域落实"欣赏-理解-创造"三级目标,符合二年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优点:美术课让学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情感和思想,增加创造力。同时可以帮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美食元素来表达个人的情感感受。不足:一些学生可能不太记得看病时的情景和感受,影响学生创作内容,美术课往往需要较长时间完成作品,对于时间有限的学生可能是一种挑战。 进行教学反思总结 明确本课教学过程的缺陷,进行教学过程的改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