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与风做朋友
第3课
(人教版)二年级
上
01
新知导入
02
新知讲解
03
艺术欣赏
04
实践练习
05
艺术欣赏
06
课堂评价
01
新知导入
风是自然现象,它可以吹动花草树木,它也可以和我们做朋友。
01
新知导入
风吹起来时,
叶在舞,
花在摇,
风铃在响;
我跑起来时,
风筝在飞,
风车在转。
02
新知讲解
欣赏作品,了解艺术家是如何表现风的。
麦田与柏树(油画)
1889年凡·高【荷兰】
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活动一
梵高的笔触极具表现力,在这幅画里,道路旁的柏树就像黑色的火焰,这些卷曲着的线条相互扭结着窜向天空。柏树旁是一片金色耀眼的麦田。它所表达的主题就是生命与力量,充满压抑不住的激动和热情。
02
新知讲解
欣赏作品,了解艺术家是如何表现风的。
麦田与柏树(油画)
1889年凡·高【荷兰】
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活动一
画面上画着云朵、麦田、柏树
麦田的黄色代表生命与热情;
柏树的墨绿,传达了压抑和神秘。
活动一
凡·高【荷兰】
文森特·威廉·梵高,荷兰后印象派画家。代表作有《星月夜》、自画像系列、向日葵系列等。
02
新知讲解
02
新知讲解
画面中螺旋状升腾的柏树与翻滚的麦浪形成动态呼应。
旋转的螺旋线来表达云朵和风的流动感。
小贴士
02
新知讲解
活动一
被风吹过的植物
02
新知讲解
风就像一只无形的手,借着树木的姿态,呈现出曲线、直线,悄悄显露出自己的模样。
活动一
说一说:风来了,自然界的植物变成了什么形态
02
新知讲解
不同的风会让柳树显出不同的姿态
直线形
曲线形
活动一
说一说:风来了,自然界的植物变成了什么形态
02
新知讲解
整片草地先被风吹到的草会先弯腰倾斜,随后风力传递到下一片区域,后面的草再依次倾倒,形成起伏不一的波浪形。
起伏不一的波浪形
活动一
说一说:风来了,自然界的植物变成了什么形态
02
新知讲解
当风吹过时像小伞蒲公英的种子,星星点点的,飞到新的土地上生根发芽。
点状的
活动一
说一说:风来了,自然界的植物变成了什么形态
02
新知讲解
风可以让芦苇在摇晃中舒展枝叶,像小扫帚一样。
像小扫帚的形状
活动一
说一说:风来了,自然界的植物变成了什么形态
02
新知讲解
花朵在风中轻轻摇曳,如同向风儿点头致意。
不规则的曲线
小贴士
02
新知讲解
风可以画出来哦
小贴士
02
新知讲解
风可以画出来哦
03
艺术欣赏
作品欣赏
用身边的材料做一个风车,试着玩一玩。
1.准备材料
活动二
02
新知讲解
风车制作步骤
2.粘贴
3.穿孔
4.固定完成
活动一
制作风车
02
新知讲解
学方法
找灵感
活动一
制作风车
02
新知讲解
学方法
找灵感
活动一
制作风车
02
新知讲解
学方法
找灵感
活动一
制作风车
02
新知讲解
学方法
找灵感
活动一
制作风车
02
新知讲解
学方法
找灵感
03
艺术欣赏
学生作品
03
艺术欣赏
作品欣赏
活动一
想一想:思考风车是怎么转动的。
02
新知讲解
风车的叶片像小滑梯一样。风撞到斜斜的叶片上,不会白白跑掉,而是顺着“滑梯”滑过去的时候,顺便把叶片往前推了一把。
叶片越斜、越光滑,风推得就越省力,转得自然就快啦。
风叶
风叶
支柱
活动二
想一想:你还知道哪些跟风有关的玩具
02
新知讲解
我知道帆船和走马灯是与风有关的玩具。
我知道纸飞机和风筝是与风有关的玩具。
04
实践练习
作业
尝试制作与风有关的玩具。
制作跟风有关的玩具
02
新知讲解
学方法
找灵感
活动二
制作跟风有关的玩具
02
新知讲解
学方法
找灵感
活动二
制作跟风有关的玩具
02
新知讲解
学方法
找灵感
活动二
04
实践练习
我的作品展示
06
课堂评价
我们认识了风朋友,还学会了做能和风玩游戏的风动作品,让我们一起动手做出又好看又有创意的作品吧。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二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3 与风做朋友 教学设计
课题 与风做朋友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美术 年级 二年级
教材内容分析 《与风做朋友》这课围绕“风”展开。先描绘风吹时叶舞、花摇等自然现象,以及人跑时风筝飞、风车转的情景。活动一是欣赏作品(如梵高画作、自然风景图),了解艺术家如何表现风;活动二是用身边材料做风车,还介绍制作步骤。同时引导思考风车转动原理、跟风有关的玩具,最后布置作业尝试制作与风有关玩具,让大家感知风、探索风,在实践中与风“做朋友”,学用卡纸等材料制作风车等风动作品,展示互评,培养多方面能力与探索兴趣。
2022新课标要求 观赏周边自然环境中的山水、树木、花草、动物等,感知其形状美、色彩美和肌理美,体会美存在于我们周围的环境之中。通过剪贴、刻画,用拓印、压印等方法制作版画。根据自己的观察与感受,尝试用纸、泥等材料,通过折、叠、揉、搓、压等方法,塑造立体造型作品。通过观察、触摸感受风,学用卡纸等材料制作风车等风动作品,展示互评,培养多方面能力与探索兴趣。
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 1.能感受大自然中树叶、风、水等事物的美,能描述绘画中风的动态特征,并说出对表现风的作品的感受。会线条和形状在自然及美术作品中的作用,初步感知不同美术形式表现自然之美的效果。(审美感知)2.学会识别自然中的线条和形状,尝试运用绘画、拼摆、组合等方式创作与自然相关的美术作品,掌握基本的创作技巧。能用线条和色彩表现风的动态,能运用 2 种线条突出风的特点。(艺术表现)3.在创作过程中,尝试运用不同的自然材料和方法,展现自己的创意,使作品具有独特性,表达对自然的个性化感受。表现风的作品有独特想法,主动使用不常用的色彩或表现手法,展现对风的独特理解。(创意实践)4.能说出人们通过艺术形式表现风的原因,并在作品中融入对风的情感元素。初步了解自然与美术创作的联系,理解人们通过美术作品表达对自然热爱的情感,认识到自然是美术创作的重要源泉。(文化理解)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简单的美术表现能力,他们对身边的自然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动手操作和创作。在形象思维方面有了进一步发展,能够对自然中的具体事物进行一定的描绘,但在细致观察和运用多种方式表达自然之美上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应注重激发他们的创作兴趣和探索欲望。
重点 在表现风的小组讨论中,积极说出自己对风的动态的看法,认真听取他人的创作思路,能与小组成员共同完善一幅表现风的绘画作品。
难点 积极参与关于风的讨论与创作活动,主动尝试用不同线条表现风,按时完成表现风的作品,创作中认真细致。
材料准备 各种风动作品范例(如风车、风铃、会飘动的纸蝴蝶等)、卡纸(多种颜色)、剪刀、胶水、大头针、小木棒、“风的小知识” 卡片(简单介绍风的形成和作用)、吹风机(模拟风)。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情景导入一、风是自然现象,它可以吹动花草树木,可以它也可以和我们做朋友。出示图片风吹起来时,叶在舞,花在摇,风铃在响;我跑起来时,风筝在飞,风车在转。 回忆生活中风的现象讨论分享。 运用不同的方法,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讲授新课 一、活动一:(一)欣赏作品,了解艺术家是如何表现风的。出示麦田与柏树(油画)图片1.梵高的笔触极具表现力,在这幅画里,道路旁的柏树就像黑色的火焰,这些卷曲着的线条相互扭结着窜向天空。柏树旁是一片金色耀眼的麦田。它所表达的主题就是生命与力量,充满压抑不住的激动和热情。2.画面上画着云朵、麦田、柏树云朵麦田柏树用色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黄色代表生命与热情;柏树的墨绿,传达了压抑和神秘。短促而旋转的线条描绘出了天空和麦田被风吹过的形态,更传达出荒高内心的不安和冲动,将他灵魂深处的呼喊通过笔触融入到作品中(二)介绍作者文森特·威廉·梵高,荷兰后印象派画家。代表作有《星月夜》、自画像系列、向日葵系列等。(三)学生讨论生:旋转的螺旋线来表达云朵和风的流动感。生:画面中螺旋状升腾的柏树与翻滚的麦浪形成动态呼应。生:……(四)小贴士欣赏风吹的效果播放视频(五)欣赏被风吹过的植物风吹过树木的时候,它的样子会被树木“画”出来——是树枝弯腰时划出的弧线,是树冠向一侧倾斜时拉出的流畅线条,风就像一只无形的手,借着树木的姿态,悄悄显露出自己的模样。(六)说一说:风来了,自然界的植物变成了什么形态?出示图片1.显示出枝条呈现直线形和曲线形不同的风会让柳树显出不同的姿态2.风吹在整片草地,先被风吹到的草会先弯腰倾斜,随后风力传递到下一片区域,后面的草再依次倾倒,形成起伏不一的波浪形。3.像小伞蒲公英的种子特别轻盈,当风吹过时,很容易就能吹走,这其实是蒲公英传播后代的聪明办法,风帮蒲公英的种子离开妈妈,飞到新的土地上生根发芽,这样蒲公英就能在更多地方生长啦。播放视频4.风可以吹落芦苇的种子让它们飘到更远的地方扎根也能让芦苇在摇晃中舒展枝叶,通过适度的“锻炼”让秆茎更结实。播放视频5.风可以让花朵摇曳:花朵在风中轻轻摇曳,如同向风儿点头致意,展现出风的细腻与关怀。播放视频(七)小贴士风可以画出来哦播放视频(八)作品欣赏出示图片二、活动二(一)用身边的材料做一个风车,试着玩一玩。1.出示风车制作步骤(1)准备材料(2)粘贴(3)穿孔(4)固定完成2.制作风车学方法找灵感播放视频3.学生作品展示播放视频(二)想一想:思考风车是怎么转动的。当风吹过时,风车的叶片是倾斜的,风会对叶片产生推力。因为叶片两边受到的风力不一样(倾斜面受力更大),就会形成一个让叶片转动的力,带动整个风车绕着中心轴旋转。简单说就是风推了风车的叶片一把,让它绕着轴转起来,把风能变成了风车转动的动能。风车的叶片,是斜斜的,像小滑梯一样。风撞到斜斜的叶片上,不会白白跑掉,而是顺着“滑梯”滑过去的时候,顺便把叶片往前推了一把。叶片越斜、越光滑,风推得就越省力,转得自然就快啦。(三)想一想:你还知道哪些跟风有关的玩具?生:我知道纸飞机和风筝是与风有关的玩具。生:我知道帆船和走马灯是与风有关的玩具。生:…… 观看图片,分析《麦田与柏树》作品动手制作风车,讨论自己知道的不同的风车。 能感受大自然中树叶、风、水等事物的美,能描述绘画中风的动态特征,并说出对表现风的作品的感受。会线条和形状在自然及美术作品中的作用,初步感知不同美术形式表现自然之美的效果。在创作过程中,尝试运用不同的自然材料和方法,展现自己的创意,使作品具有独特性,表达对自然的个性化感受。表现风的作品有独特想法,主动使用不常用的色彩或表现手法,展现对风的独特理解。
课堂练习 三、作业尝试制作与风有关的玩具。(一)制作跟风有关的玩具播放视频学习方法(二)我的作品展示出示图片 在创作过程中,尝试运用不同的自然材料和方法,展现自己的创意,使作品具有独特性,表达对自然的个性化感受。
课堂小结 我们认识了风朋友,还学会了做能和风玩游戏的风动作品,让我们一起动手做出又好看又有创意的作品吧。
板书 与风做朋友画风可以用直线、曲线、波浪线制作风车
课外拓展/课外阅读内容 梵高《麦田里的丝柏树》赏析在梵高的画作中,《麦田里的丝柏树》是一幅充满动感和生命力的杰作。这幅画作以其独特的天空和麦田景象,展现了梵高对自然和生命的深刻理解。首先,让我们关注这幅画的天空部分。与《星月夜》相似,这里的天空同样充满了旋转和翻滚的元素,仿佛在疾风中起舞。然而,与《星月夜》的夜晚景象不同,这里描绘的是白昼的天空。蓝白相间的云朵在蓝绿色的天空背景下漂浮,给人一种宁静而又不失动感的感觉。接着,画面中的麦田和树木成了另一大亮点。一片麦田在天空下铺展开来,田间的灌木丛、橄榄树和丝柏树随风起伏,与天空的动感形成了完美的呼应。梵高用清晰的轮廓或细碎的笔触分隔出大面积的明净色彩,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生命力。值得一提的是,这幅画作是梵高在圣-保罗-德-莫索尔精神病院住院期间创作的。在这个时期,梵高的绘画风格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他开始用激烈的波浪形线条取代了整体规划的构图,这些迂回曲折的线条不仅展现了画家的情感波动,也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动感和生命力。总的来说,《麦田里的丝柏树》是梵高创作生涯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不仅展现了他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在这个特定时期的艺术探索和创新。无论是从技巧还是情感表达上,这幅画都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和欣赏。
特色资源分析和技术手段说明 运用多媒体技术播放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