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海口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海南省海口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8-22 21:23: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海南省海口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 化学试题
一、单选题
1.生活中“无处不化学”,下列常用试剂呈中性的是
A.84消毒液 B.洁厕灵 C.3%苯酚消毒液 D.75%酒精溶液
2.化学材料的使用对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科技的发展有重要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富勒烯属于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
B.纤维素在人体内可水解为葡萄糖
C.羽绒服的合成纤维面料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D.废弃的聚乳酸塑料属于白色污染,不可降解
3.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正确的是
A.中子数为19的钾的核素符号: B.HF中的s-p键示意图:
C.H2O2的电子式: D.甲烷的球棍模型:
4.CH3OH与HCl可发生反应:,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11.2LCH3OH的分子数为0.5NA
B.常温下,pH=1的盐酸中含有的H+数为0.1NA
C.1molCH3Cl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4NA
D.18g中含有的中子数为10NA
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 操作
实验 目的 A.排气泡 B.配制NaOH溶液 C.萃取时放气 D.制取无水AlCl3固体
A.A B.B C.C D.D
6.下列物质的制取过程没有发生酯化反应的是
A.发酵秸秆制取燃料乙醇 B.用纤维素制取醋酸纤维
C.白酒陈化过程产生香味 D.甘油与硝酸反应制取硝化甘油
7.下列鉴别或除杂方法正确的是
A.用水鉴别苯和甲苯 B.用灼烧法鉴别蚕丝和人造丝
C.用浓溴水除去苯中的苯酚 D.用酸性KMnO4溶液除去C2H2中的H2S
8.元素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基态原子价电子排布为,Y的基态原子2p能级有2个单电子,基态Z3+的最外能层M的最高能级半充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负性:XC.X和Y的简单氢化物均为极性分子 D.用VSEPR模型可预测为四面体结构
9.两个均装有混合了饱和食盐水、酚酞和铁氰化钾溶液琼脂的培养皿,分别将裹有锌皮的铁钉和缠有铜丝的铁钉放置其中,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离子在琼脂内可定向移动
B.图A中会出现两处红色
C.图A中是用外加电流法保护铁钉
D.图B中出现蓝色的反应:
10.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得出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鸡蛋清溶液中滴加饱和(NH4)2SO4溶液,再加水 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溶解 蛋白质发生变性
B 向盛有少量MgCl2溶液的试管中滴加过量NaOH溶液,后再向上述试管中滴加几滴FeCl3溶液 先产生白色沉淀,后又生成红褐色沉淀 Ksp:Fe(OH)3C 常温下,向新制[Ag(NH3)2]OH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有白色沉淀产生 与Ag+的配位能力:Cl->NH3
D 向盛有2mL5%NaOH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少量溴乙烷,加热静置后取上层清液少许,加入足量硝酸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 有浅黄色沉淀产生 溴乙烷发生了水解反应
A.A B.B C.C D.D
二、多选题
11.某有机物可用于合成药物维格列汀以治疗II型糖尿病,其分子结构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分子式为C10H18NO B.能发生取代、氧化反应
C.分子中含有4个手性碳原子 D.分子中有4个六元环
12.物质结构决定物质性质,下列性质与结构因素匹配正确的是
选项 性质 结构因素
A 碱性:Mg(OH)2>Al(OH)3 第一电离能:Mg>Al
B 酸性:CF3COOH>CCl3COOH 吸电子效应:F>Cl
C 沸点:CS2>CO2 原子半径:S>O
D 沸点:离子液体>传统有机溶剂 离子键强于分子间作用力
A.A B.B C.C D.D
13.过渡金属氧化物离子(以MO+表示)在烃类的选择性反应等方面应用广泛。MO+与CH4反应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速率:步骤Ⅰ<步骤Ⅱ B.中间产物的能量比反应物高
C.MO+在该反应中作还原剂 D.总反应的ΔΗ=E1+E3-E2-E4
14.甲胺是一元弱碱,常温下Kb(CH3NH2)=10-3.36,可与盐酸反应生成盐酸盐(CH3NH3C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0.01mol/LCH3NH2溶液的pH≈11.32
B.CH3NH3Cl在水中电离方程式为:
C.等浓度的CH3NH2溶液和CH3NH3Cl溶液相比,后者水的电离程度大
D.0.01mol/LCH3NH3Cl水溶液:c(Cl-)>c(H+)>c()>c(OH-)
三、解答题
15.海南盛产芒果,富藏锰矿。一种用芒果渣水解液(含还原性糖和稀硫酸)和软锰矿(MnO2,含SiO2、Fe2O3、Al2O3和CuO等杂质)制备电子元件原料MnCO3的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为提高“浸取”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任举一例),“浸取”过程中“还原性糖”的作用是 。
(2)“滤渣1”的主要成分是 。
(3)常温下,用CaCO3调节溶液的pH=5时,溶液中剩余的c(Al3+)= 。(已知Ksp[Al(OH)3]=1.0×10-33)
(4)“除铁铜”步骤后,滤液中所含的无机盐除少量(NH4)2S、CaSO4外,主要还有 。
(5)“沉锰”时,有无色气泡产生。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16.我国提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其中以CO2、CH4等温室气体制备燃料及化工原料是当前研究热点。回答以下问题:
Ⅰ.CO2在固体催化剂表面加氢合成CH4过程中发生如下反应:
主反应:
副反应:
(1)主反应自发进行的条件是 。
a.高温 b.低温 c.任意温度
(2)随压强升高,CO2平衡转化率的变化趋势为 ,理由是 。
Ⅱ.甲烷干重整反应:
(3)ΔΗ3= (用含ΔH1和ΔH2的代数式表示)。
(4)t℃时,在1L密闭刚性容器中加入1molCO2与1molCH4,10min时达到平衡状态,容器内平衡压强比初始压强增加60%,则0~10min内v(CH4)= mol/(L·min),平衡常数K= 。
17.环己烯是合成赖氨酸、环己酮等的重要原料。实验室可用环己醇与85%磷酸在共热条件下制取环己烯,制备环己烯的原理和装置如图(部分装置省略)。
(1)仪器B的名称是 。
(2)若加热一段时间发现A中未加沸石,应该采取的正确操作是 (填序号)。
a.立即补加 b.冷却后补加 c.不需补加 d.重新配料
(3)实验中易产生的醚类副产物的结构简式为 。
(4)环己烯的提纯流程如下:
①操作1、2的名称分别是 、 。
②加10%碳酸钠溶液的目的是 。
(5)浓硫酸也可作该反应的催化剂,本实验选择85%磷酸不用浓硫酸的原因可能为 。
18.物质G可做香料,其工业合成路线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A→B的反应类型是 。
(2)C的核磁共振氢谱有4组吸收峰,其结构简式为 。
(3)D中官能团的名称是 。
(4)E→F的化学方程式为 。
(5)G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写出符合以下条件的结构简式 (只写顺式结构)。
①具有顺反结构 ②含有酚羟基 ③分子中苯环上的一溴代物有两种
(6)参考上述路线中的信息,请写出以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 (无机试剂任选)。
19.铁、镁、氮等元素在电池材料、储氢合金等高科技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镁原子的价电子轨道表示式为 。
(2)下列状态的Fe中,电离最外层一个电子所需能量最大的是 (填标号)。
a.[Ar]3d64s2 b.[Ar]3d64s1 c.[Ar]3d64p1
(3)二甲胺和三甲胺的结构如图。
①A分子中N的杂化方式为 。
②A的沸点比B的沸点高,其原因是 。
(4)固态储氢材料具有不易泄漏,不易爆炸等优点。下图是铁镁储氢材料的晶胞,晶胞参数为a nm。
①该晶胞的化学式为 。
②与铁原子最近的镁原子有 个。
③晶胞密度为 g·cm-3。(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用含a、NA的代数式表示)
④下图是晶胞中部分Fe原子沿z轴在xy平面的投影图,请在图中画出Mg与余下Fe原子的位置 。
参考答案
1.D
2.C
3.B
4.C
5.A
6.A
7.B
8.D
9.C
10.D
11.AC
12.BD
13.BC
14.AC
15.(1) 把软锰矿粉碎、搅拌、适当加热等 把Mn(IV)还原为Mn(Ⅱ)、把Fe(Ⅲ)还原为Fe(Ⅱ)
(2)SiO2
(3)1.0×10-6mol/L
(4)(NH4)2SO4、MnSO4
(5)
16.(1)b
(2) 增大 主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CO2转化率增大;副反应为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
(3)2ΔΗ2-ΔΗ1
(4) 0.06 12.96
17.(1)(直形)冷凝管
(2)b
(3)
(4) 分液 过滤 中和产品中混有的微量的酸
(5)浓硫酸易使原料炭化并产生SO2
18.(1)加成反应
(2)
(3)碳碳双键
(4)
(5)
(6)
19.(1)
(2)b
(3) sp3 二甲胺分子之间可以形成氢键,分子间作用力更大
(4) Mg2Fe 8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