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上第3课《 走遍天下书为侣》(预习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上第3课《 走遍天下书为侣》(预习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4.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8-01 13:55: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3课 走遍天下书为侣
(一)教材解读
《走遍天下书为侣》写了作者如果独自驾舟环绕世界旅行,只带一本书的理由,并介绍了自己反复读书的方法。从而表现了作者对读书的热爱,表达了作者常读常新,百读不厌的读书方法,以及对读书的独特见解。21教育网
(二)学习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伴侣、娱乐、百音盒、毫不犹豫、一趟、背诵、零次、编写、某种”等词语。21·cn·jy·com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抄写自己喜欢的段落。
3.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及反复读书的方法,并受到启示。
4.感受作者对阅读的热爱,继续开展关于阅读的综合性学习,逐步培养阅读的习惯。
(三)背景资料
作者简介
1.尤安·艾肯 (1924~2004),英国著名的儿童作家,是美国诗人Conrad Ailen的女儿。曾获英国《卫报》小说奖,出版过92本小说以及大量的诗歌与短文。 她年终的时候80岁。1924年9月4日出生于英国苏塞克斯省赖伊市。她的父亲,美国诗人Conrad Aiken在1930年赢得过普利策奖。她的母亲,加拿大人Jessie M.C.Donald Aiken,也是一名作家。www.21-cn-jy.com
2.主要作品 《威洛比的狼追捕》、《那个耳语山》、《黑心》、《走遍天下书为侣》等。
(四)重点词语、句子解析
(1)对词语的理解。
毫不犹豫:一点也不迟疑,很坚决果断。
品味:仔细体会,玩味。
(2)对句子的理解。
 ①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
作者将书喻为朋友和家,的确是一种妙喻。朋友和家,人人皆有,而且感情深挚,充分表达出了对书的喜爱。更重要的是朋友间次次相见,家日日都回,却不会生厌,反而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以常见的事物为喻,生动而又巧妙地说明了一本书可以常读常新,读而不厌。【来源:21·世纪·教育·网】
②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
这句话是作者在列举了“一遍遍地读一本书”的方式方法后的由衷感叹。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去读,无论是理解故事内容,揣摩写作目的,续编故事,品味写法,还是积累所得,都能读得津津有味,收获颇丰。书,不是枯燥的、呆板的,而如一个活生生的人一样生动。这句话也与题目《走遍天下书为侣》相呼应,相对照。21·世纪*教育网
③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想去就去的故地。
“故地”,指书已读多遍,了解并熟悉;“想去就去”,是说方便,随心所欲,想读就读。由前面的“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到现在的“就是”“也是”,愈加表达出了作者对书浓郁的情感,对一本书喜爱到百读不厌的程度。www-2-1-cnjy-com
④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你自己的东西,因为世上没有两个人会用同一种方式读同一本书。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指读者因阅历、体验不同而感受不同。作者指的是每个人都有个性化的读书方式、方法,收获也是独特的。以自己的方式阅读,对书有独到的见解,才能使书真正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21*cnjy*com
(五)课文点拨
品读课文,脑海中逐渐浮现出一幅生动的画面:一个人独自驾舟环绕世界旅行,在苍茫的大海上以书为侣,享受着阅读的乐趣。面对漫长枯寂的旅程,作者毫不犹豫地选择带一本书上路。书如友,书似家,每读一遍都像故地重游,会有新的感受:用自己的方式反复地读一本喜爱的书,真像与一个朋友同船而行。【出处:21教育名师】
本文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提出了将一本书读精——“一遍又一遍地读”。作者以独自驾舟环绕世界旅行,只有选择带一样东西娱乐的假设开始,引出自己的观点。然后以新鲜的比喻,即反复地读一本书,如老友重逢,每日回家,故地重游,总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新的惊喜,来说明选择的理由。然后继续假设,列举了“一遍又一遍地读”的方式和方法,只要从不同的角度反复地读,就会常读常新,百读不厌。【版权所有:21教育】
这篇课文篇幅短小精致,语言浅显易懂,角度新颖,表达独特。作者通过层层递进的假设和设问、反问,灵动鲜活的比喻,以推理的方式层层剥笋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的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引导学生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走遍天下书为侣的原因和方法,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并受到启发;二是体会作者是怎样表明观点的,他的说明方法及表达方式,体会假设、设问、反问、比喻等的表达效果,增加语言积累;三是进一步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本文教学的重点是: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教学的难点是:理解反复读一本书的原因和方法。
(六)预习建议
1.安排一次“以书为侣,其乐无穷”的活动:如果独自驾舟环绕世界旅行,只能带一样东西供自己娱乐,你会选择什么,为什么?尽情地说出自己的选择和理由,也可展开辩论。
2.本文是一篇说理性的散文,“形散神不散”正是本文的特点。可以采用以下学习步骤:(1)初读全文,重点交流对主要内容的把握,作者走遍天下以书为侣的理由和方法。然后再交流印象深刻的地方,还可提出不懂的问题。(2)“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这一观点,作者是如何表达出来的。(3)反复地读一本书的方式方法有哪些,你受到了哪些启发。
3.对于读书之乐、爱书之情,作者的表达很独特,要引导学生体会。除通篇都用的假设外,作者还善于运用设问、反问、列举等修辞方法,尤其是一些灵动鲜活的比喻,增强了文字的表达效果。“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走遍天下书为侣”等,将书喻为家、故地、人、朋友、伴侣这些美好亲切的事物,显得活泼而又形象,简单而又深刻。生动地传达了爱书人与书之间的关系亲密,阅读所带给人的丰硕收获和精神享受。
4.在教学时要重视语言的积累。教师应引导学生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下来,还要让学生仔细品味、欣赏,并抄写下来,达到积累语言的目的。21cnjy.com
“阅读链接”中的诗歌《神奇的书》,以对比、夸张和想像,写出书的神奇:能开阔眼界,领略人生真谛,是人类文明与精神的传递。诗歌是对课文学习的拓展。可以让学生边读边画一画书都神奇在哪里,体会作者的写法,然后结合实际交流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并有感情地朗读,最好背诵下来。
5.要注重有感情的朗读。文中虽没有人物对话,但在作者的假设中却有着人物间充满情感色彩的问答甚至辩论,字里行间洋溢着对书的热爱之情,要指导学生读好。第一自然段假设的提问,所罗列的事物要读出疑问的语气,作者的两次回答要读得肯定、坚决,给人以勿庸置疑的感觉。“这有什么关系呢?你不会因为以前见过你的朋友就不愿再见到他们了吧?你不会因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弃家而去吧?”要读出反问的语气。作者设想的“你”的语言,要读出感叹与惊奇,还要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将自己的感受融进去。
6.生字书写方面,注意一些字的字形。如“豫”的左边的是“予”不是“矛”,“零”的下边是“令”不是“今”,“某”的上边是“甘”不是“廿”。一些笔划较多的字,可采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记忆。
7.充分感受到以书为伴的乐趣,明白反复读一本书的方法后,可组织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找到自己喜爱的书反复读,每一次试着从不同的角度去读,看有什么新的收获,还可以做阅读记录卡(或读书笔记)。为“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习作”和“展示台”做好准备。
 (七)相关链接
读书笔记的几种写法:
1.摘录式。读书时,把书报上精彩的、有意义的、富有哲理的语句、重要的片断摘抄下来。摘录时要注意,不能全抄,而要把书中的优美词语按人物类、景物类、状物类、警句类等摘抄下来。日积月累,积少成多,积沙成塔,写作文需要时,就可以从“词语仓库”里搬出来,参考使用。
2.体会式。读书之后,有自己的收获、心得、体会或认识、感想等,再联系自己的实际写下来,这叫读书体会或读后感。这种体会式的笔记,应以自己的语言为主,适当地引用原文作例证,表达自己的看法、想法,写出真情实感来。
3.提纲式。读一篇文章,要逐段地把作者隐含的提纲找出来,记下来,弄清楚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写作思路。编提纲可以采用文中语句和自己语言相结合的方式写,提纲的语言要简明扼要,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提纲式笔记可以帮助我们抓住中心,记住要点,理清思路,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4.批注式。在阅读时,为了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可边读边写写画画,把书中的重点词句和重要内容用圈、点、画等标记勾划出来,或在空白处写上批语、心得体会、意见。如毛泽东读书就经常采用批注法,有时整篇文章画满了符号,空白处写出自己对文章的看法和意见。有的文章内容写得有出入,不符合实际,他就写上批语,提出修改意见。
5.书签式。平时读书时,遇到需要背诵的内容,可以记在书签上。把书签夹在课本里、放在口袋里或插在房间专放书签的袋子里,一有空就读一读、念一念、背一背。这种书签式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记忆。
6.卡片式。读书时,可按照写人、记事、写景、状物分门别类地摘记在卡片上,再分类存放。存放的位置还要按类别,编上号码,写出标题,以便使用时查找。卡片还有携带、使用方便的特点。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
1.读拼音写汉字。  
bàn lǚ yú lè yóu yù
( ) ( ) ( )
bèi sònɡ biān xiě mǒu rén
( ) ( ) ( )
2.辨字组词。  
误( ) 趟( ) 像( ) 佣( )  
娱( ) 趣( ) 豫( ) 诵( )  
坐( ) 骗( ) 继( ) 原( )  
座( ) 编( ) 断( ) 愿( )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 )书 一( )船 一( )灯光 一( )扑克牌  
一( )山水画 一( )圆月 一( )寒风 一( )阳关  
一( )琴 一( )朋友 一( )旅行 一( )大树  
4.找出句中的错别字并依次改正。  
如果只能代一样东西供自己娱乐,你会选择那一样?一副美丽的图画,一本有趣的书,一合扑克牌,一个百音盒,还是一只口琴……  2·1·c·n·j·y
( ) ( ) ( ) ( )  
5.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欣赏 观看  
(1)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在花园里( )各种美丽的鲜花。   
(2)我再( )《巴黎圣母院》中的敲钟人,他貌丑心善。  
忽视 忽略  
(3)对于一部喜爱的电影,我会一而再,再而三地重新观看,找到我以前( )的东西,再加以细细咀嚼。  2-1-c-n-j-y
(4)因为你的( ),造成了弱势群体的自卑心理。  
6.给加粗的字找反义词。  
(1)我会继续把故事编写下去。 ( )  
(2)这里的一切我都熟识。 ( )  
(3)这是一艘非凡的战舰。 ( )  
(4)我会找到曾经忽略的东西。 ( )  
7.把搭配的词语连起来。  
周游 专业  
选择 对话  
倾听 故事  
编写 世界  
8.造句。  
……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为……所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快乐阅读吧。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与 书 同 行
岁月如歌,留下的是成长中最美的音符,凝聚了我与书结下的不解之缘。
三四岁时,懵懂的我开始在书的世界游历,五彩斑斓的图画世界是我的第一站。多样的图画或是搞笑,或是美丽,或是精彩。就这样,我的童年在图画带给的欢乐中开始了。
七八岁时,我在童话的王国里翱翔。我曾眷恋在灯火通明的王宫中,看灰姑娘轻盈的舞姿;我曾停留在人山人海的街道上,笑皇帝赤裸的新装;我曾站在冰天雪地的道路上,叹小女孩可怜的命运。【来源:21cnj*y.co*m】
十三四岁时,我又到了另一片天地--武侠世界。在那里,有金庸笔下的英雄气概,有古龙笔下的儿女情长,有黄易笔下的神幻离奇;在那里,有萧峰的豪迈,有郭靖的情意,有项少龙的离奇经历。
十五六岁时,我又开始了新的方向旅程--到哲理王国中游弋。一段段哲思,一个个故事,蕴藏着无限做人的道理……我聆听了毛主席的教诲“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孔子告诫我“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文天祥正气凛然地叮嘱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21*cnjy*com
十八九岁时,成熟的脚步与我渐行渐近,我的路线也有所转变--到新闻天地纵横。我了解到中国的突飞猛进、蒸蒸日上,又了解到英国的近现代史,还了解到美国的霸权主义,更了解到日本右翼的反动势力。在书中我日渐成长、日渐成熟。
成长如花,只因书的浇灌而变得娇艳。书与我结伴同行,我愿书与我一同成长,我也愿与书共伴一生!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眷恋——( ) 凝聚——( ) 人山人海——( )
教诲——( ) 叮嘱——( ) 突飞猛进——( )
(2)作者写了他五个阶段的“与书同行”,他在这五个阶段主要读了哪些类型的书呢?
三四岁:__________ 七八岁:__________ 十三四岁:__________
十五六岁:__________ 十八九岁:__________
(3)作者在第3自然段说到了哪些童话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拓展运用。  
小练笔。  
古人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请你谈谈对读书的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课 《走遍天下书为侣》
参考答案及解析 
【答案】
1.伴侣 娱乐 忧郁 背诵 编写 某人
2.误会 一趟 好像 雇佣
  娱乐 兴趣 犹豫 背诵
坐下 欺骗 继续 原来
座位 编辑 断裂 愿望
3.本 艘 束 盒
幅 轮 股 曲
台 个 次 棵
4. 代——带 那——哪 副——幅 合——盒。
5.观赏 观看 忽略 忽视
6.断续 陌生 平凡 重视
7.周游——世界 选择——专业 倾听——对话 编写——故事
8.示例:时间像一条缓缓流动的长河,将我们的喜怒哀乐慢慢带走。
因为人生短暂如白驹过隙,所以我们要珍惜生命,充分利用时间来完成自己的理想。
9.(1)留恋 聚集 人流如潮
教导 嘱咐 日新月异
(2)图画 童话 武侠 哲学 时事新闻
(3)《灰姑娘》 《皇帝的新装》 《卖火柴的小女孩》
(4)学过的内容经常复习巩固,不也是很愉快的事吗?
10.示例:我认为,读书是用心去读的。既不应该是为了应付老师,更不应该是为了消遣时间。南宋大学问家朱熹说得好:“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也就是说,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看仔细,既然心思不集中,就只能随随便便地诵读,绝对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所以说,读书应该是心、眼、口三者结伴而行的精神旅游。
【解析】
1.生字的考查。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书写时要与同音字和形近字区别。
2.形近字的组词辨析。可通过词义来区别。
3.量词的掌握。联系生活记忆。答案不唯一。
4.生字考查。可根据语境意义来判定字形是否正确。注意同音字和形近字的区别。
5.近义词辨析的考查。本题可根据词义的范围和轻重程度进行辨析。
观看和观赏的区别在于,观赏指具有一种赏识的观看心态,不仅观看也在欣赏。
忽略和忽视的区别在于,忽略指疏忽不在意,忽视指不重视。二者之间在程度上有细微的差异。
6.反义词的考查。反义词指意义相反的词,联系语境来解答。
7.词语搭配的考查。联系词语的意思来思考。
8.语言表达能力的考查。造句时要注意语言流畅。“……像……”应该写一个比喻句;“因为……所以……”应该写因果关系的句子。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9.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
(1)近义词的考查。近义词应该是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答案不唯一。
(2)(3)两题考查信息提取的能力。可根据题干的提示,从选文中提取有效信息。
(4)文言文名句的理解。意对即可。
10.结合自己生活中读书的体验,言之有理,表达流畅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