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分散系及其分类
第一章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1. 认识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2. 通过胶体的丁达尔实验,说明胶体的典型特征。
3. 通过对Fe(OH)3胶体的讨论,了解胶体制备方法。
4. 能从宏观微观相结合的角度解释自然现象。
学习目标
你知道下列美丽的现象是什么现象,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
胶体的性质
情境创设
自然界中的丁达尔效应
我们在初中学过的溶液、乳浊液和悬浊液都是混合物,这些混合物都是由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化学上把一种(或多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形成的混合物,叫作分散系。
牛奶
面糊
知识回顾
NaCl溶液
1.分散系的概念: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得到的混合体系。
2.分散质:分散系中被分散成微粒的物质。
3.分散剂:分散系中容纳被分散的微粒在其中的物质。
分散系=分散质+分散剂
一、分散系及其分类
硫酸铜溶液
硫酸铜→分散质
水→分散剂
讨论交流:了解什么是分散系后,结合物质的分类方法,思考如何对分散系进行交叉分类和树状分类?举例说明。
①空气
②云、雾
③烟、灰尘
④泡沫
⑤ 牛奶、酒精的水溶液
⑥ 油漆、Fe(OH)3胶体
⑦ 泡沫塑料
⑧ 珍珠(包藏着水的碳酸钙)
⑨ 有色玻璃、合金
按照分散质或分散剂所处的状态,有9种组合方式。
胶体
根据分散剂
的状态
气溶胶
液溶胶
固溶胶
Fe(OH)3胶体
常见的胶体:烟、云、雾;淀粉溶液、豆浆、果冻;血液;墨水、肥皂水;Al(OH)3胶体、Fe(OH)3胶体等。
b.按分散剂的状态可分为:气溶胶、液溶胶、固溶胶。
c. 按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可以分为溶液、胶体、乳浊液或悬浊液。
溶液
胶体
浊液
本质区别
【注意】
①单位的换算:1m = 102cm = 103 mm = 106 um = 109 nm = 1012 pm
②溶液、浊液、胶体三种分散系本质的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不同;
③分散系都是混合物而不是纯净物;
ⅰ.Fe(OH)3胶体粒子是由许多Fe(OH)3聚集在一起形成的粒子,其直径为1-100nm,这样的胶体叫粒子胶体。
ⅱ.淀粉属于高分子化合物,其单个分子的直径为1-100nm,这样的胶体叫分子胶体。
d. 根据胶体粒子的组成分类
①粒子胶体:Fe(OH)3胶体、AgI胶体等。
②分子胶体:淀粉胶体、蛋白质胶体等。
二、Fe(OH)3胶体的制备
【实验操作】取1个100mL小烧杯,向烧杯中加入40mL蒸馏水。将烧杯中的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停止加热。观察制得的Fe(OH)3胶体。
【实验原理】
FeCl3 + 3H2O Fe(OH)3(胶体) + 3HCl
【实验现象】烧杯中液体呈红褐色。
【操作装置】
二、Fe(OH)3胶体的制备
1、必须使用饱和FeCl3溶液,浓度过低不利于Fe(OH)3胶体形成。
2、向沸水中加入饱和FeCl3溶液,并不是直接加热饱和FeCl3溶液,否则Fe(OH)3浓度过大会产生沉淀。
3、必须使用蒸馏水,使用纯度不高的水,会使胶体产生聚沉。
4、加入FeCl3后,不可长时间加热,否则Fe(OH)3胶体会产生聚沉。
【注意事项】
思考与讨论:液溶胶是透明的用肉眼难以与溶液区分开,那么用什么方法能够将它们区分开呢?
NaCl溶液
Fe(OH)3胶体
三、胶体的性质
1.丁达尔效应:当一束强光透过胶体时,在垂直于光线的方向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用于鉴别胶体与溶液(物理方法)!
胶体分散系
1nm<粒子直径<100nm
溶液分散系
粒子直径<1nm
结合书本P10资料卡片思考,为什么胶体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溶液没有
溶液,粒子直径远远小于光的波长——散射微弱。
胶体,粒子直径比光波长稍小——发生散射。
2.胶体的布朗运动
a. 概念:分散质粒子不停地作无规则运动的现象。
b. 原因:分散剂分子从不同方向撞击胶粒的结果。
胶体能发生布朗运动,但能发生布朗运动的不一定是胶体。
三、胶体的性质
3.胶体的电泳
a. 概念: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胶粒在分散剂中作定向移动的现象。
现象:Fe(OH)3胶体粒子带正电荷,在电流作用下,向阴极移动,因此阴极附近的颜色变深,阳极附近的颜色变浅。
b. 原因:胶粒吸附电荷而带电。
通电前
通电后
三、胶体的性质
[Fe(OH)3]m
FeO+
FeO+
FeO+
FeO+
FeO+
Cl-
Cl-
Cl-
Cl-
Cl-
Cl-
Cl-
Cl-
Cl-
Cl-
Cl-
Cl-
Cl-
Fe(OH)3胶体的结构示意图
带正电的胶粒胶体:金属氢氧化物如Al(OH)3、Fe(OH)3胶体、金属氧化物···
带负电的胶粒胶体: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As2S3胶体、硅酸胶体、土壤胶体···
不带有电荷: 固体胶粒、蛋白质胶粒、淀粉胶粒等不吸附离子
4.胶体的聚沉
a. 概念:使胶体聚集成为较大的颗粒,从而形成沉淀从分散剂里析出的过程叫作聚沉。
b. 胶体聚沉的方法
加热或搅拌
加入可溶性电解质或电解质溶液
加入与胶粒带相反电荷的胶体
如果聚沉后的胶粒和分散剂凝聚在一起,成为不流动的冻状物,这类物质叫作凝胶。
三、胶体的性质
5.胶体的精制
渗析:将混有小分子或离子的胶体装入半透膜袋,浸入溶剂中使分子或离子从胶体中分离出去的操作。
半透膜
蒸馏水
淀粉胶体和氯化钠溶液
分离或提纯胶体的方法——渗析
三、胶体的性质
三种分散系比较
溶液 胶体 浊液
微粒直径 <1nm(1.0×10-9m) 1~100nm >100nm
微粒组成 分子或离子 分子集合体或高分子 小液滴或固体小颗粒
特点 均一、透明、稳定 均一、透明、稳定 不均一、不透明、不稳定
是否透过滤纸 能 能 不能
是否透过半透膜 能 不能 不能
光照 可通过、无光路 可通过、有光路 透光差、有光路
举例 NaCl溶液 蛋白质溶液、淀粉溶液、Fe(OH)3胶体 泥浆、油水
胶体与悬浊液、胶体与溶液的分离
胶体的主要性质
①介稳性
②丁达尔效应
③能够透过滤纸,
◆不能透过半透膜。
④电泳:胶体呈电中性,但胶粒带电。
◆⑤聚沉:加入某些酸、碱、盐或加热或加胶粒带相反电荷的胶体可以发生电性中和而聚沉。
胶体性质小结
1.下列分散系中不会出现丁达尔效应的是
①氢氧化铁胶体 ②CuSO4溶液 ③雾 ④蔗糖溶液 ⑤FeCl3溶液 ⑥稀豆浆
A.②④⑤ B.③④
C.②④⑥ D.①③④
A
当堂检测
2.胶体在农业、医疗及物质的分离中有重大而广泛的应用。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Fe(OH)3胶体粒子的直径为1~100 nm
B.光线透过胶体会产生丁达尔效应,这是胶体与浊液的本质区别
C.向饱和Fe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
D.江河入海口形成的沙洲与胶体性质无关
当堂检测
A
3.病毒的传播途径有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和气溶胶传播。下列有关气溶胶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气溶胶是一种分散系
B.气溶胶的分散剂是空气中的小液滴
C.分散质颗粒直径在1~100 nm之间
D.气溶胶能够产生丁达尔效应
当堂检测
A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利用丁达尔效应可区分蛋白质溶液与葡萄糖溶液
B.某物质经科学测定只含有一种元素,则可以断定该物质是一种纯净物
C.用过滤法无法除去Fe(OH)3胶体中的FeCl3
D.向豆浆中加入硫酸钙制豆腐,是利用了胶体的聚沉性质
B
当堂检测
5. 中国古诗文化历史悠久,诗句中有“日照澄洲江雾开”的描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该诗句描写的画面是胶体的丁达尔效应
B. 珠江三角洲的形成,是由于胶体聚沉的性质
C. 半透膜分离胶体和溶液的本质原因是胶体微粒难溶
D. 血液透析是利用了胶体的物理性质,“人工肾”利用血液透析原理救治危重新冠肺炎患者
C
当堂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