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观测风》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本课对应课程标准 3—4 年级学习内容“ 10.1 天气和气候 ”的第②点“学会使用仪器测量和记录气温、风力、风向、降水量等气象数据,并运用测量结果描述天气状况;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理解天气预报用语 ”。风也是一种重要的天气现象,风力和风向是天气观测中的重要数据。
本课内容分为四个板块。聚焦板块,以“一阵风,吹散了蒲公英的种子 ”的情景,引出问题“今天的风是从哪个方向吹来的?风有多大?我们怎样观测风的大小和方向呢? ”。探索板块,包括根据地面物体判断风的大小和方向,制作小风旗,利用风旗观测风力大小和方向。研讨板块,关注实际观察风的过程中,风力大小和方向容易发生变化的问题,引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拓展板块,认识并尝试利用蒲福风力等级表判断风力等级。
【学生分析】
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确定风力和风向是困难的事,特别是风向,他们通常不清楚是把风吹来的方向确定为风向,还是把风吹去的方向确定为风向。本课中,学生是通过制作风旗,观察风旗的状况,确定风向和风力的三个等级,完成“天气观测记录 ”中关于风的记录,比较符合小学三年级的学生的能力水平。校园内实地观测风的活动,需要教师认真组织并及时帮助、指导。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目标
通过观察图片与户外实地观测风,认识到可以借助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风,知道风可以用风向和风力大小来描述。
科学思维目标
在户外观测活动中,能借助多种观测方式分析并推断出风向与风力大小。探究实践目标
在风的观测中,能制作简易小风旗,用自制的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力大小,并记录观察结果,提出感兴趣的问题。
态度责任目标
1
在观测风的过程中,增强观察天气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认同利用工具能提高观测的精准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正确使用自制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力大小,并记录观察结果。
难点:利用身边事物对风向进行判断。
【教学思路】
2
(
01
)
情境导入
前概念暴露
(
02
)
三次判断风向
实践内化概念
03
户外观测风
实践应用概念
(
04
)
拓展生活观测
迁移应用概念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小风旗、小风扇、方位图、记录单。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薄布、厚毛巾。
【教学过程】
一、观察图片,初步判断风(预设 3 分钟)
1.教师出示蒲公英图片。
2.提问:这张图中能观察到风吗?你是根据什么现象判断的?
3.小结:虽然我们看不见风,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自然界中很多事物的变化观察到风的存在。风在气象学中也是很重要的观察要素之一,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观测风的方法。(板书:观测风)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和描述蒲公英图片,初步了解学生对借助自然界事物判断风的前概念。并借此引出本课课题“观测风 ”。
二、观察风旗,在实践中理解风向(预设 18 分钟)
1.教师:观看这条天气预报,哪些是描述风的?
学生:北风 4 级。
教师:天气预报中的“北风 ”描述的是风向。(板书:风向)
2.教师:在这两幅图中,哪一幅表示北风呢?
展示科学家对风向的定义:我们把风吹来的方向叫做风向。(板书:风吹来
的方向)
设计意图:在第一次判断风向中,利用两幅风旗方向相反的照片来考察学生对于风向的判断,借此适时给出有关风向的定义,初步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风向。
教师小结:我们通常用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分别是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和西北。从北方吹来的风叫北风,从东南方向吹来的风叫东南风。现在你再来判断一下,哪幅图才是北风?
学生发言。
设计意图:在第二次判断风向中,要让学生有依据地进行描述,通过风向的定义来进行阐述,进一步在实际场景中应用风向这一概念。
3.教师:我们也可以自己制作小风旗,判断风向。下列哪个材料更适合做小风旗?说说理由。
学生选择,说明理由。
学生制作。
4.观测活动:现在我们的小风旗已经制作完成了,这是方位图,上面标出了8 个不同的方位。等会儿我们将方位图平铺在桌面上(出示照片),然后将我们制作的小风旗立在中间,将小风扇放在 8 个不同的方位上,就可以模拟观测风了。
教师:实验过程中,请大家注意观察小风旗的旗面飘向和风吹来的方向,并将观察结果记录下来(展示记录表),最后判断出风向。
学生实验。
教师将部分小组的记录表贴在黑板上。
教师:看一看,大家的风向判断都正确吗?(错误的改过来)请大家仔细对照旗面的飘向和风向,你有什么发现?(预设:旗面飘向与风向是相反的)
教师: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看这两幅图,到底哪一幅图是北风呢?看看一开始的蒲公英图片,你能说出此刻的风向吗?
学生发言,并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在第三次判断风向中,学生已经经历了应用小风旗进行风向观测的实践,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判断,对于风向的概念有了更深的理解,此时再让学生回过头判断开始两个场景中的风向,是对学生学习掌握风向这一概念的内化与评价。
3
三、认识风力,在户外实践中观测风(预设 14 分钟)
1.教师:看来大家这次是真的会判断风向了。回顾之前的天气预报,我们知道了北风是指风向,那 4 级是指什么呢?
学生说一说。
教师:其实风的大小、强弱都是根据风力来界定的。(板书:风力)
2.风力是表示风的强度的一种方法,国际上将风力分成很多个等级,大家可以将科学书翻到第 16 页进行阅读。
学生阅读蒲福风力等级表。
设计意图:根据天气预报信息,学生继续探究风力。在给出定义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阅读蒲福风力等级表,并描述风力。
提问:4 级风是什么样的啊?(预设:吹飞纸片)这张图将风分成了几个等级呢?(预设:13 个)如果去户外观测风,13 个等级对我们来说太复杂了,其实我们也可以用小风旗简单地给风力分等级。
3. 出示小风旗风力等级图。
小结:我们在平时观测风的活动中,可以用画图的方法来记录风力。风旗不动是无风,风旗微动是微风,风旗展开飘动是大风。
4.到户外观测风,并记录。
设计意图:“蒲福风力等级表 ”把风力分为0—12 共 13 个等级,因为“蒲福风力等级表 ”比较复杂,不要求学生都能掌握和使用,所以本环节在让学生自主阅读了解“蒲福风力等级表 ”的基础上,简化风力为无风、微风、大风,让学生利用小风旗进行观察、描述和记录。并到户外实践运用小风旗观测风。
四、观测风的不同事物与工具(预设 5 分钟)
1. 出示衣服和炊烟,让学生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可以帮我们观测风。
2.介绍科学观测风的工具。
4
【板书设计】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