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相同距离比快慢》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本节课对应课程标准 3—4 年级学习内容“3.1 力是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的第二点“知道测量时间的常用方法 ”。
本课和下一课共同研究物体运动快慢的问题。本课研究“运动相同距离情况下,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 ”,共分四个板块。聚焦板块通过跑步的情境,聚焦“运动相同距离时,如何比较运动的快慢 ”。探索板块的设计思路是:首先告知学生不同动物运动相同距离所需的具体时间,比较动物运动的快慢;接着在两条一样长的轨道上比较物体运动快慢;最后在同一条轨道上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三个探索活动都指向“运动相同距离,所用的时间短,运动快 ”,但具体操作方法和工具使用是层层深入的:激活经验——限定长度、同时运动——限定长度、不同时运动——秒表计时。研讨板块,学生根据测试结果,归纳得出相同距离比快慢的方法。最后以体育课 50 米赛跑比快慢的方法作为拓展板块。让学生从知道相同距离里可以比较完成的时间来比较快慢的方法,到会操作、会计量时间、会分析,再到应用。
【学生分析】
联系生活经验和前几课的学习,学生会留意到物体的运动有快有慢。三年级的学生虽然没有学习过速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但基于对体育活动的参与和生活经验的积累,他们面对限定相同距离或者相同时间条件下的具体问题时,绝大多数能准确判断谁快谁慢。所以本节课是在学生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工具进行测量,引导学生形成更全面、更严谨地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目标
知道运动相同的距离,可以用比较时间的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即用时短的物体运动快,用时长的物体运动慢。
科学思维目标
能概括出“相同距离比时间 ”的方法,并能在实际情况中用于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
探究实践目标
1
能根据材料,设计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并完成小球运动的测试。
初步掌握使用秒表测量物体的运动时间。
态度责任目标
愿意与同伴合作探究,能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以事实为依据开展交流研讨。 【教学重难点】
重点:研究并归纳比较相同距离内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难点:使用秒表准确测量数据。
【教学准备】
学生:直线轨道、小球、秒表。
教师:学生实验材料一套、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出示教科书的跑步场景图片)提问:跑步比赛时,同学们有的跑得快,有的跑得慢。运动距离相同时,怎么比较快慢呢?
2.学生根据经验回答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
设计意图:利用图片启发学生回忆体育课上跑步比赛的经历,了解学生对相同距离比较快慢的已有认识。
二、探索
(一)六种动物运动快慢排序
1.(出示教科书探索 1 的图片)提问:瞧,动物王国在举行 100 米的跑步竞赛,这是六种动物的比赛成绩,你能从快到慢给它们排排名次吗?
学生排序,并思考排序理由。
2.交流排序结果和理由。
预设:从快到慢排名依次为猎豹、羚羊、斑马、兔子、黑熊、大象,因为跑100 米用的时间猎豹最短,大象最长。
3.小结:六种动物运动相同距离(都奔跑 100 米),所用的时间短,运动快;所用的时间长,运动慢。
(二)两个小球在两根相同轨道上比快慢
1.提问:这里有两个小球,两根一样的轨道,要比较小球运动的快慢,你们觉得应该怎么比?
2
预设:将两个小球分别放在两根轨道的起点,一起开始,看谁先滚完轨道。
2.(演示在两根轨道的起点同时分别释放两个小球)两个小球开始比赛了。谁运动得快?你是怎么知道的?
预设:小球*运动得快。因为两个小球一起开始,小球*先滚完跑道。
3.小结:相同距离,同时出发,先到达的,用时短,运动快。
(三)两个小球在一根轨道上比快慢
[说明:为测得可比较的数据,本环节可从以下方面进行调整:①增长轨道,增加小球在轨道上的运动时间;②如果学生水平较高,可以选用精确度为 0.1 秒的秒表。]
1.提问:如果只有一根轨道,怎么比较两个小球的运动快慢呢?
预设 1 :分别测量两个小球滚完跑道所用的时间,时间短的,运动快。
预设 2:不会。(引导: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个秒表,它有什么作用?现在你有方法了吗?)
归纳:分别测量两个小球滚完跑道的时间,时间短的,运动快。
2.提问:要公平比较,需要注意哪些呢?
预设:每次都将小球放在起点处,用力推小球,让小球滚完整根轨道;每人分别推两个小球的力不同;“放、停 ”口令和按秒表同步;结束后整理材料,完成记录单。
3.(课件呈现合作建议)这个活动要小组合作完成,请看合作建议。
4.学生活动。
5.交流:两个小球哪个运动得快?你是根据什么判断的?
预设:小球*运动得更快。因为它滚完轨道所用的时间短。
6.小结:小球运动相同距离,时间短,运动快;时间长,运动慢。
设计意图:三个有层次的探索活动,从“激活经验——限定长度 ”,到“ 同时运动——限定长度 ”,再到“不同时运动——秒表计时 ”,层层深入,都指向“运动相同距离,所用的时间短,运动快 ”。
三、应用
1.提问:体育课上要举行 50 米赛跑,有几种方法比较同学们跑得快慢?
预设 1:在跑道上定好起点线和终点线,比赛的同学站在相邻的跑道上,同一时间出发,根据跑到终点线的先后顺序确定快慢。
3
预设 2:学生依次跑 50 米,用秒表测量每人所用的时间,根据所用时间的多少来比较快慢。
2.小结:运动相同距离,用时少的,运动快,用时多的,运动慢。
设计意图:借助体育课 50 米赛跑实例,引导学生将运动快慢的比较方法应用于实际生活,在学以致用中发展思维,增强学习动机。
【相关练习】
为了比较两个小球在同一根轨道上的运动快慢,向日葵小队在科学教室进行了下面的实验。
1.实验时,小组成员分工合作,请把他们的分工填在图中方框内。(填序号)
①发令员 ②操作员 ③计时员 ④记录员
答案:从左到右依次为②①④③
解析:操作员要释放小球,需站在轨道起点;计时需用秒表;记录需要记录单和笔;摆出了发号施令手势的是发令员。
2.要准确地知道不同小球在同一根轨道上的运动快慢,需要借助( )。
A.温度计 B.秒表 C.软尺
答案:B
解析:温度计是测量温度的工具;秒表是测量时间的工具;软尺是测量距离的工具。不同小球在同一根轨道上的运动快慢,要运用相同距离比时间的方法,需要测量时间,因此本题选 B。
3.根据他们的实验记录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小球编号
时间
小球
1
2.7
秒
小球
2
3.2
秒
)A.小球 1 运动得快
B.小球 2 运动得快
C.无法判断
4
答案:A
解析:两个小球跑完同一根轨道,用时短的,运动得快。因此本题选 A。
4.下课后,小和与小美同时离开科学教室,小和回教室,小美去卫生间。科学教室距离教室和卫生间都是 100 米,那么( )。
A.他们走得一样快 B.谁先走到,谁就走得快 C.无法判断谁走得快答案:B
解析:题目中只能知道两人走的距离相同,不知道所用时间,所以两人同时出发,谁先走到,谁运动得快。因此本题选 B。
【板书设计】
4.相同距离比快慢 时间短 运动快相同距离 时间长 运动慢
【相关表单】
课堂学习评价单
评价维度 评价标准 自我评价 他人评价
会探究 能根据材料,设计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并完成小球运动的测试。 ☆ ☆
会思考 能根据数据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并归纳比较快慢的方法。 ☆ ☆
会合作 能根据小组分工,有序合作。 ☆ ☆
会整理 实验结束后,及时整理实验材料。 ☆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