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春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1春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23 08:28: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朱自清
课程导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绝句︾
同学们,
春天令人神往,春天充满生机,春天如诗如画。多少作家的笔下曾深情地描绘过春天。
杜甫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
贺知章
素养目标
1.朗读课文,把握重音和停连,领略文中的春天之美。
2.精读语句,深入学习比喻的修辞手法,品味语言之美。
3.体会作者对春天的情感,培养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
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朱自华,字佩弦,江苏扬州人。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1920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作品有:散文《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背影》、《荷塘月色》等名篇。
写作背景
《春》大致写于1928年至1937年,朱自清在写此文时,已经没有初期创作诗文时的那种淡淡的哀怨的情调,而是鲜明地表现出新鲜的格调和欢快的情绪。在大自然中,他发现了美和希望,于是欣喜万状,写下了著名的散文精品《春》,反映了他对美的追求,对光明的向往,表达了他对未来的希望,流露了积极进取的精神。
读准字音
涨起来( )
嫩绿( )
撑伞( )
应和( )
披蓑( )
窠巢( )
黄晕( )
抖擞( )
宛转( )
酝酿( )
戴笠( )
朗润( )
rùn
wǎn
yùn niànɡ

zhǎnɡ
nèn
chēnɡ
suō
kē cháo
yùn
sǒu

读准字音
( )薄烟
( )单薄
( )薄荷
( )日晕
( )晕倒

yùn
yūn
( )涨水
( )头昏脑涨

zhǎnɡ
zhànɡ

báo


( )应和
( )和平
( )和牌
( )和面
( )和稀泥




huó
huò
解释词义
欣欣然:欢欢喜喜的  
朗润:明朗润泽  
卖弄:炫耀
酝酿:文中是说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繁花:密密的开着的花
赶趟儿:文中是各种果树也争先恐后地开花。
舒活:舒展,活动。
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宛转:形容声音圆润柔媚
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招展,迎风摆动。
课文研读
文中具体描绘了哪几幅春景图?
春草图
春风图
春雨图
春花图
迎春图
层次划分
第一部分
(第1段)
盼 春
第二部分(第2—7段)
绘 春
第三部分(第8—10段)
颂 春

思考一:
3-6段描绘了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这四幅图画的顺序可否调换?为什么?
思考二:
文章还有哪几段的表达顺序不能调换?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段间顺序
全文分析
第三段是从哪个方面来写小草的?调动哪些感官?
从情态,质地,色泽,长势四个方面来写,并调动了视觉和触觉两方面来写小草。“嫩嫩的,绿绿的。”一直到“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都是从视觉上来写的,仿佛我们的眼前也是那大片大片有嫩又绿的小草一般。“草软绵绵的”是从触觉来写的,就像是我们吃的棉花糖一般。
合作探究
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你能各举一例并说说它的作用吗?
(1)反复。如“盼望着,盼望着”叠用“盼望着”,生动地表达出作者盼望春天到来的急切心情。
(2)拟人。如“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写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挤劲,写出了不经意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惊喜的感觉。同时,这样写使无意识、无情感的小草也似乎有了意识,有了情感。
(3)比喻。如“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用“眼睛”“星星”作比,写出了野花的细小而明艳,点出春天的特点。
(4)排比。如“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雨多而细密、亮而闪烁、柔而绵长的特点。
合作探究
除了修辞手法的运用,本文还有不少富有表现力的词语,这些词语的使用使作者笔下的春更加鲜明生动了。品读课文,圈画出文章中你认为富有表现力的字词,与同桌交流,尝试鉴赏。
(1)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赏析:用“朗润”写春山光泽;用“涨”写春水涣涣;用“红”写春日暖人。
(2)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赏析:“闹”字,不仅有声响,还呈现出一派喧嚣沸腾的热闹景象,境界全出。
(3)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
赏析:一个“逼”字,写出了在春雨的滋润下,小草特别的青。
写作特色
充满诗情画意,创造出情景交融的境界。
作者对春天深沉的赞美之情,不是直抒胸臆地“直说”,而是通过含情的画笔,描绘春天的各种风景画来抒发的,赋予各种景物以鲜明的感彩。
写作特色
结构严密,层次井然中见跌宕变化。
作品根据揭示主题和抒情的需要,一共描绘了五幅画面。画面之间连接自然、紧凑,并以前四幅画面作为第五幅画面的铺垫、烘托,从而开拓意境,揭示题旨。文章层次清楚,脉络分明而又有变化。
写作特色
语言朴实清新,准确生动。
朱自清善于提炼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口语。比如写蜜蜂嗡嗡地“闹”,写花香在润湿的空气中“酝酿”,写鸟儿“卖弄”喉咙,写细雨在微风中“斜织”等,含义丰富,形象生动。文章的句式也富于变化,在散文中大量使用对称或排比的短语或短句,既流畅又整齐。作者还善于运用奇妙的比喻,增强语言的情味。
本文主旨
本文抓住春天的特点,描绘了春回大地、生机勃勃的动人景象,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和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生活态度。
课后作业
本文是一篇春意盎然的写景美文,怎样描写景物,本文第四自然段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既有实写,又有虚写,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请你仿照课文,自选景物,采用虚实结合的方法,写一段描写景物的文字,3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