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环境概述 课件 (2)

文档属性

名称 1.1 环境概述 课件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3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8-03 10:05: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8张PPT。第一节 环境概述 “环境”一词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如“改善农村
教育环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大连:以环境革命提升城市
竞争力”、“昆明主城又现白鹭翩飞滇池流域生态环境渐好”
等,这里都出现了“环境”一词,从属性上看,它们的意思
一样吗?有什么差别? 自主预习是系统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课前要求学生用
15分钟阅读学习内容并自行完成基础梳理;合作探究是全面
突破核心知识的关键,课堂引导学生用30分钟与同学讨论完
成探究问题,对学生疑惑之处进行点拨,师生互动全面突破
知识重难点!【课时目标】
1.理解环境、环境因素的概念及分类。
2.正确理解环境质量评价、分类及其影响因素,认识到人为
原因是影响环境质量的重要原因。一、环境和环境因素
1.环境的概念及分类
(1)概念: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___________条件的综合体。
(2)按属性分类 _____环境:如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
生物环境等
_____环境:如生产环境、交通环境、城市环
境等
(3)内涵。
①相对的概念:不同的主体,环境的内容和形式不同。
②发展的概念 时间上:随_______________而拓展
空间上:随___________________而扩张社会和物质自然社会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活动领域的扩展2.环境因素
(1)概念:又称环境要素,是指构成_____________的各个
独立的、性质不同并且与环境整体发生相互作用的基本成分。
自然环境因素:___、空气、生物、土壤等
社会环境因素:_____、工业、农业、交通等人类环境整体水人口(2)分类1.2011年12月6日,西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李震说,
西藏下一步发展工业应尽可能减少产业发展对自然环境的扰
动,营造工业经济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结合材料探究下列
问题。
(1)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有什么关系?
提示:它们都属于环境,自然环境是社会环境存在和发展的
基础。(2)自然环境完全不受人类影响吗?试简单说明理由。
提示:不是。所谓的自然环境是指受人类的影响较轻微,仍保
留着天然生态特点的环境。在当今的地球环境中,由于生产力
的发展,保持原始特点的纯天然环境几乎是不存在了。2.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两大类,试对
下列环境因素进行分类:
①水 ②人口 ③生物 ④岩石 ⑤农业 ⑥阳光
⑦宗教信仰 ⑧泼水节 ⑨土壤 ⑩微电子技术
提示:(1)自然环境因素:___________。
(2)社会环境因素:___________。①③④⑥⑨②⑤⑦⑧⑩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区别与联系
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都是环境的组成部分,二者既有区别,又
有联系,具体分析如下:区
别含
义特
征是指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
发展的一切自然物质、能量、生
存空间和自然现象的总和受人类的影响较大;
其范围日益扩大是指在自然环境的基
础上,经过人类长期
有意识的社会活动所
创造出的人工环境受人类的影响相对较小;随着人类
活动范围的扩大其范围日益缩小举
例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生
物环境等社会环境建立在自然环境基础之上,其形成和发展离不
开自然环境;部分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在景观上具有相
似性,如原生荒漠与过度放牧形成的土地荒漠化生产环境、交通环
境、城市环境等联 系二、环境质量1.概念:环境因素受污染影响的程度
2.影响因素:_________、_________(更为重要)
3.评价
(1)环境质量评价:对_____________的评价。
(2)环境质量指数:评价环境质量的指数。
4.分类
(1)分类标准:根据_________不同。
(2)类型:分为_____________、水环境质量、土壤环境质量等。自然原因人为原因环境污染程度环境因素大气环境质量结合“北京空气质量:一道借奥运‘破题’的难题”,探究下列
问题。
(1)文中提到的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一氧化碳和二氧化氮,这些污染物的增多主要是人为原因还是自然原因产生的?这些物质对环境的污染属于哪种环境质量?
提示:人为原因;大气环境质量。
(2)评价北京环境质量的高低我们可以用哪项指标?
提示:环境质量指数。【知识拓展】环境质量指数
环境质量指数是在环境质量研究中,依据某种环境标准,用某种计算方法,求出的简明、概括地描述和评价环境质量的数值。它是环境质量参数和环境质量标准的复合值,英文缩写为 EQI。环境质量指数广泛应用于污染物排放评价、污染源控制或治理效果评价、环境污染程度评价以及某些环境影响评价等方面。人为因素对环境质量的影响更为重要
环境质量的高低是对人类社会而言的,人类为使环境最大限度
地适应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对自然环境进行改造,并不断创造
新的社会环境,因此在环境质量的影响因素中人为因素起主导
作用,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