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环境概述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2)

文档属性

名称 1.1 环境概述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8-02 07:13: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1
环境概述
同步练习
1.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是指(
)
A.各种自然要素组成的自然环境
B.人类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创造的人工环境
C.以人类为中心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D.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组成的生物圈
2.下列环境属于自然环境的是(
)
A.城市
B.农田
C.原始森林
D.三峡大坝
3.下列关于环境因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环境因素是各自独立、互不联系的
B.黄河口附近的野生大豆是自然环境因素
C.社会环境因素影响自然环境因素
D.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共同组成了人类环境的整体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教授韩增禄认为:风水是关于生存环境的学问。风水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大家好理解,天文、地理纬度、山川、地貌、河流、植被、气象、信风等。社会环境也比较好理解,孟母三迁就是迁的社会环境,还不是一般的社会环境,而是社会文教环境。根据以上材料回答4、5题。
4.根据材料,下列环境属于社会环境的是(
)
A.格陵兰岛上的冰川
B.太湖水域
C.城市立交桥
D.西西伯利亚的沼泽
5.根据材料,下列环境属于自然环境的是(
)
A.城市环境
B.梯田
C.高山草甸
D.黄河大堤
6.下列事项中属于自然环境因素的是(
)
A.科学技术
B.生物
C.生产力
D.体育场
读下列图片,完成7~9题。
7.如果按照环境的属性划分,最有可能是自然环境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8.从生态科学的角度看,图片④的环境主体是(
)
A.生物
B.人类
C.植被
D.水体
9.如果按照空间尺度来划分环境,四幅图中最可能与其他三幅不同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0.据“中央社”报道,英国经济学家信息社近日公布最新一期全球最适合居住城市报告,澳洲墨尔本击败常胜军加拿大温哥华,成为全球最适合人居的城市。材料中的“城市”属于(
)
A.自然环境
B.社会环境
C.自然环境因素
D.社会环境因素
11.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
广东省环保厅副厅长陈光荣2010年10月25日在广州亚运会环保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截至目前,广东省亚运会环境质量保障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珠江三角洲主要大气污染物平均浓度均大幅下降,其中广州空气质量优于亚运会空气质量目标,今年前9个月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7.07%。今年1月至10月珠江三角洲空气质量比去年同期又略有好转。而在水环境保障方面,珠江三角洲所有城市饮用水资源全部达标,其中潭州水道、增江赛龙舟赛场水质符合III类标准,珠江前、后航道水质基本达到IV类标准。
(1)材料中涉及的环境有哪几类?它们属于什么环境类型?
(2)假如你是一个广州市民,为提高广州大气环境质量,你认为应该做好哪几个方面的工作?
12.(案例探究题)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由于城市的持续扩张,建筑和汽车尾气污染日益严重,导致大气固体悬浮物成为南京市空气环境中的首要污染物。通过对南京市主要绿化树种净化大气固体悬浮物的能力进行监测分析,可以研究树木所在环境空气质量、树木叶片滞尘量的季节变化规律。
材料二
见表1、表2
表1
南京市灵谷寺公园常见绿化树种滞尘量季节变化
表2
南京市梅山钢铁厂常见绿化树种滞尘量季节变化
(1)分析南京市灵谷寺公园和梅山钢铁厂大气固体悬浮物含量差异并判断两地空气质量的优劣。
(2)归纳南京市常见绿化树种滞尘量季节变化规律并从气候角度说明其成因。
答案解析
1.【解析】选C。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人类为中心,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2.【解析】选C。自然环境是指受人类的影响较小,仍保持自然状态的环境。
3.【解析】选A。构成环境的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4~5.【解析】4选C,5选C。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主要区别是看受人类影响的多少。不受或少受人类影响的为自然环境,由人类创造的环境是社会环境。
【方法技巧】巧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区别与联系
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
(1)区别:首先,两者受人类干预的程度不同;其次,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范围大小及其变化趋势不同。
(2)联系: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都是人类环境的组成部分,都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自然环境是社会环境的基础,社会环境是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形成的。
6.【解析】选B。生物属于自然环境因素,科学技术、生产力、体育场三者属于社会环境因素。
7~9.【解析】7选D,8选A,9选D。第7题,图片①②③所示的景观均属于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通过人类有意识的社会活动所创造出来的人工环境,都属于社会环境;只有图片④所示的景观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较小,属于“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能量和空间”,是自然环境。第8题,对生态科学而言,“环境”是生物环境。第9题,城镇是人类居住和第二、三产业发展的空间,是聚落的一部分;农田(包括绿洲)是人类进行农业活动的场所,也是聚落的一部分;人类遗址是古代人类活动的场所,与农田、城镇一样均属于聚落;只有沼泽是自然环境。
10.【解析】选B。城市是人类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经过长期有意识的社会活动所创造的环境,属于社会环境。
11.【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环境的分类与大气环境保护,属于开放性试题。阅读材料,不难得出,材料中涉及大气环境和水环境,属于自然环境。提高大气环境质量,主要控制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如工业生产部门,尤其是污染企业应严格执行排放标准;交通部门应控制机动车数量;机动车应持有绿色环保标志;市民出行应提倡“环保出行”,如骑自行车、乘公共交通工具等;环保部门应加强监测,严格执法。
答案:(1)大气环境和水环境。
自然环境。
(2)控制工业污染;控制机动车数量;提倡市民“环保出行”;加强环境监测;控制生活污染。
12.【解析】此题主要考查了大气质量的相关知识和分析材料、应用材料的能力。第(1)题,第一问通过对比两个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答案,第二问单位叶面积滞尘量越少,即大气固体悬浮物含量越少,空气质量越好。第(2)题,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每个季节的滞尘量,题干要求从气候角度考虑,气候主要包括气温和降水,与大气固体悬浮物多少相关的主要是降水。
答案:(1)灵谷寺公园空气中大气固体悬浮物比梅山钢铁厂少,灵谷寺公园空气质量优于梅山钢铁厂。
(2)规律:春季滞尘量较小,夏季滞尘量最小,但到秋季时绿化树种滞尘量又会增大,冬季是滞尘量最大的季节。
成因:夏季降水多、空气相对湿度大,大气固体悬浮物含量最少,冬季降水少、空气相对湿度小,大气固体悬浮物含量最多,春、秋季空气相对湿度介于冬、夏季之间,大气固体悬浮物含量也介于冬、夏季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