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 把握古今词义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课件(共41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八单元 把握古今词义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课件(共41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22 21:52: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1张PPT)
语言家园·语言积累与梳理
第八单元
二 把握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
研学 任务单
固学 任务单
内容索引
学习目标 
了解常见古今异义词词义的不同,能结合典型例句理解词义演变的常见类型和常用多义词词义之间的关系。
学习重点 
古今异义词。
研学
任务单
一词多义现象在古汉语中非常普遍,看似纷繁复杂,其实也有规律可循。多义词的各个义项并不是孤立的,其间存在着各种联系。抓住了义项间的联系,就能更好地理解多义词。我们可以借助思维导图来梳理义项间的联系。
以“伐”字为例。《汉语大词典》中“伐”的解释有:砍头;败坏;砍斫;自夸;击刺;攻打;平毁;记功;敲击;为自己记功;批评。
一 探究一词多义
从本册教材里的文言文中找出一个有多个义项的字词,梳理这些义项之间的关系,并参照上图绘制思维导图。
答案 (示例)
1.古今词义的演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词义范围的扩大:如“河”,在古代是专有名词,指黄河,而现在扩大为用于泛指的通名了。
(2)词义范围的缩小:如“金”,原来泛指一切金属,而在现代汉语中专指黄金。
(3)词义发生转移:如“走”,古义是“跑,逃跑”,现在是“一步步地走”的意思。
(4)词义感彩发生变化:如“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中的“卑”是指地位低下,“鄙”是指知识浅陋,并没有贬义,现在的“卑鄙”则指品质恶劣,已变为贬义词。
二 把握古今词义的不同
词语 古义 今义 变化类型
①菜 除主食以外的一切食物
②宫 帝、后、太子等居住的房屋
③睡 睡着,睡觉
④河 泛指一切河流
⑤瓦 安装在房顶上的瓦片
⑥臭 难闻的气味
⑦禽 鸟类的总称
专指蔬菜,不包括肉、禽、蛋等其他类食物
词义扩大
词义缩小
词义扩大
房屋,居室
坐着打瞌睡
专指黄河
词义扩大
用陶土烧制的器皿
词义转移
气味
词义缩小
走兽的总称
词义转移
思考下列词语的古义和变化类型,完成下面的表格。
⑧汤 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
⑨走 步行
⑩去 到某地去
走狗 比喻受人豢养而帮助作恶的人
舅姑 舅舅和姑姑
丈夫 婚姻关系中的男方
钩心斗角 比喻各用心机,互相排挤
热水,开水
词义转移

词义转移
离开
词义转移
猎犬;自称谦辞
感彩变化
丈夫的父母,即公婆
词义转移
成年男子
词义缩小
宫室结构精巧工致
感彩变化
2.请依据词义变化类型对下列句子中的加颜色词语进行分类,并解释其古今义。
①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劝学》)
②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琵琶行》)
③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④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⑤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桃花源记》)
⑥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清平乐》)
⑦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答案 (1)词义扩大
例句 古义 今义
③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内外亲属 专指外亲,不含家庭成员
(2)词义缩小
例句 古义 今义
①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金属 黄金
⑤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妻子和儿女 仅指妻子
(3)词义转移
例句 古义 今义
②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容貌 色彩
⑦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受到感触而振奋 因对方的好意或帮助而感动并产生谢意
(4)感彩变化
例句 古义 今义
④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爪子和牙齿,中性 坏人的党羽,贬义
⑥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活泼可爱,褒义 放刁撒泼,蛮不讲理,贬义
1.词义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词语的古义和今义,既有联系也有区别。阅读古诗文时,要注意避免以今律古。下列句子中,加颜色的部分是一个词还是两个词?如何理解?
(1)蚓无爪牙之利(《劝学》):___________________
(2)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说》):_________________
(3)白露横江(《赤壁赋》):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避免以今律古,望文生义
两个词,爪子和牙齿
两个词,求学的人
两个词,白茫茫的水汽
(4)石苍黑色,多平方(《登泰山记》):___________________
(5)因为长句,歌以赠之(《琵琶行》):_________________
(6)学不可以已(《劝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个词,方方正正的
两个词,于是写作
一个词,同今天的“可以”
2.望文生义,即不懂某一词句的正确意义,只从字面上去附会,从而做出错误的解释。下列成语容易望文生义,请解释加颜色字的意思。
(1)不足为训(   )  
(2)不速之客(   )
(3)不赞一词(   )
(4)不经之谈(   )
(5)不刊之论(   )
(6)屡试不爽(   )
(7)不名一文(   )
(8)吊民伐罪(   )
(9)细大不捐(   )
(10)久假不归(  )
(11)危言危行(  )
(12)侧目而视(    )
(13)不孚众望(    )
(14)春意阑珊(    )
(15)苦心孤诣(    )
准则
邀请
参与
正常
修改
差错
占有
慰问
舍弃

正直
斜着眼睛
令人信服
将尽,衰落
独自达到
随堂巩固
1.根据下面“回”的字形演变和提供的例句,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回:象形字,甲骨文象渊水回旋之形,本义为回旋、旋转。
例句:
①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白居易《琵琶行》)
②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③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白居易《卖炭翁》)
④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
(1)上述例句中的“回”字,使用本义的有哪些?(只填写序号)
答案 ②④
①“回灯”指把撤了的灯拿回来;此处的“回”是拿回,是引申义。
②“峰回路转”指山峰、道路迂回曲折;此处的“回”是迂回、回旋之意,是本义。
③“回车”指掉转车头;“回”有掉转之意,是引申义。
④“鸟飞回”指鸟儿在空中回旋、旋转,“回”是本义。
(2)请根据上述例句中“回”的本义和引申义,各写出两个包含“回”字的成语。
①用本义: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引申义:___________________
百转千回、回肠荡气
回心转意、回头是岸
“百转千回”“回肠荡气”中的“回”是本义,“回心转意”“回头是岸”中的“回”是引申义。
2.解释下列加颜色字词的含义,注意和现代汉语的区别。
(1)百读不厌   (2)爱莫能助   (3)吊民伐罪
(4)登高自卑   (5)奔走相告   (6)久假不归
(7)文不加颜色   (8)具体而微   (9)形容枯槁
答案 (1)厌,古义为满足,今义为讨厌、厌恶。
(2)爱,古义为同情、怜惜,今义为喜爱。
(3)吊,古义为慰问,今义为凭吊。
(4)自卑,古义为从低处;今义为轻视自己,认为不如别人。
(5)走,古义为跑,今义为行走。
(6)假,古义为借,今义为假期或不真。
(7)点,古义为涂上一点,表示删去;今义为标点。
(8)具体,古义为各部分已大体具备,今义为细节方面很明确的、不抽象的、不笼统的。
(9)形容,古义为形体容貌,今义为对事物的形象或性质加以描述。
返回
固学
任务单
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字”是我们工作及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那么,①_________?汉字的起源,一直是我国学者研究的对象。②_______________。直到最近几十年,我国的考古学家才先后发布了一系列“安阳殷墟甲骨文”及与汉字起源有关的出土资料。资料显示,我国最早的汉字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晚期及人类社会早期在陶器上面刻画或彩绘出的符号,同时,还有少量刻写在甲骨、玉器、石器等上面的符号。这些符号,距今已经有8 000多年历史。由此可见,③________________。
1
2
3
4
5
6
7
8
一、语言文字运用
答案 (示例)①汉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呢 
②但一直没能确定汉字的起源时间 
③我国的汉字文化历史悠久
1
2
3
4
5
6
7
8
2.仿照下面对“新”的几种字体的分析,另选一个形声字分析并推断它的本义。

字形分析:右为斤,左为辛、木二字合文。
本义推断:从斤木、辛声,斤为斧,本义应是断木取薪。
形声字:______
字形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义推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
3
4
5
6
7
8
答案 (示例一)形声字:依。字形分析:左边为人,右边为衣。本义推断:从人,衣声;人依衣以保护身体,衣依人而显效用;本义应是依赖。
(示例二)形声字:嫁。字形分析:左边为女,右边为家。本义推断:从女,家声;女子于归男子而成配偶,本义应是妇女有归宿。
(示例三)形声字:忠。字形分析:上为中,下为心。本义推断:从心,中声;心中有不偏不倚,本义应是正直或敬事。
(形声字举例无误,形符、意符分析准确,本义推断接近即可)
1
2
3
4
5
6
7
8
3.“涉”在文言文中有以下义项:①进入,到;②渡水;③经历;④学习,阅览;⑤步行渡水。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出相应的序号,看看该词由本义到引申义演变的特点。
1
2
3
4
5
6
7
8
(本义)
(引申义)
(引申义)
(引申义)
(引申义)
答案
(本义)
(引申义)
(引申义)
(引申义)
(引申义)





4.汉字是表意文字,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有些汉字已不易看出其本来面貌了。请仿照示例,从另外两个甲骨文汉字中选择一个,描述其字形,解读其含义。
示例:“牧”左边是一个牛的形象,右边是手拿着一根棍子。所以,“牧”表示一种动作,义为“放养牲畜”。
1
2
3
4
5
6
7
8
1
2
3
4
5
6
7
8
答案 (示例)“果”的下面是一棵树,上面画了三个突出的圆圈,义为“树上结出的果实”。
“盾”左边是护身的挡牌,右边是头部武装的武士手持挡牌护住自己,所以义为“一种保护自己的武器”。
1
2
3
4
5
6
7
8
这是一道仿照示例解释汉字的题目,解释的对象是汉字中的会意字。首先要注意解释汉字的结构,然后分析其含义,如“果”的下面是一棵树,上面画了三个突出的圆圈,义为“树上结出的果实”。
5.(1)试解释多义词“道”在下列各句中的含义。
①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_____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_____
③道相似也(《师说》):_________
④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道难》):___
⑤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_______
⑥伐无道,诛暴秦(《陈涉世家》):_____
⑦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卫灵公》):_____
⑧策之不以其道(《马说》):____________
1
2
3
4
5
6
7
8
道理
风尚
道德学问

说,讲
道义
志向
方式,方法
(2)请指出“道”字的本义及各义项间的联系。
1
2
3
4
5
6
7
8
答案 “道”的本义是“大路”,抽象意义即“途径、方法”,又特指“正当手段”(如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途径和方法往往是一种“道理、规律”;道理和规律需要“述说”,而后成为“思想、学说”。
6.下列各句中加颜色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A.凌万顷之茫然
B.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C.暮去朝来颜色故
D.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1
2
3
4
5
6
7
8

1
2
3
4
5
6
7
8
A项“茫然”,旷远的样子;今义指完全不知道的样子,失意的样子。
B项“众人”,一般人;今义指大家,许多人。
C项“颜色”,面貌,容貌;今义指由物体发射、反射或透过的光波通过视觉所产生的印象。
D项“须臾”的意思与现代汉语基本相同,指极短的时间。
7.请写出下列成语中“穷”的含义。
①穷形尽相(  )   
②穷兵黩武(   )
③穷凶极恶(   )
④日暮途穷(   )
⑤穷乡僻壤(    )
⑥穷且益坚(    )
1
2
3
4
5
6
7
8

用尽
极为
尽了
偏僻的
处境艰难
8.近代革命烈士林觉民的《与妻书》感情真挚,催人泪下。请阅读下面《与妻书》的节选部分,完成(1)~(2)题。
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
1
2
3
4
5
6
7
8
二、阅读鉴赏
1
2
3
4
5
6
7
8
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司马春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语云: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
1
2
3
4
5
6
7
8
(1)《与妻书》是用浅近的文言文写成的,你能根据下列白话词语找到其在原文中对应的文言词语吗?
第1段:①写完——____ ②体谅——____ ③忍心——________ ④忍耐——________
第2段:①靠近——____ ②在……之前——____ ③顾念——____ ④哭泣——____


忍(忍舍)
忍(忍悲)




1
2
3
4
5
6
7
8
(2)从古至今,汉语的词义是不断变化的,请根据语境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司马春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自从结识你以来,常希望天下的有情人都能结为夫妇;然而遍地血腥阴云,满街凶狼恶犬,有几家能称心满意呢?江州司马同情琵琶女的遭遇而泪湿青衫(我也像白居易一样多情善感),(因此)我不能像圣人一样忘记世间的感情。
返回
本课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