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2张PPT。第二节 环境问题概述 俗话说:“老虎屁股摸不得”,
在这幅漫画中是什么原因使得老虎主
动让人摸屁股?【课时目标】
1.理解环境问题的概念和分类。
2.说出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3.应用材料,归纳当前人类所面临的环境问题。一、环境问题的概念及分类
1.概念: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使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
并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影响和破坏的问题人类活动或自然原因2.两大类型
(1)分类标准:产生的原因。
原生环境问题:由自然力或自然因素引起的
次生环境问题:由人类活动引起的,包括
___________________两大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2)类型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①火山喷发造成的大气污染
②不适当的农业灌溉引起的土地退化
③地震破坏引起的水体污染
④森林的乱砍滥伐、草原的过度放牧造成的荒漠化
⑤捕杀动物造成动物种群减少
(1)上面提到的五种环境问题,哪些属于原生环境问题?哪些
属于次生环境问题?这样分类的原因是什么?【精讲点拨】原生环境问题与次生环境问题提示:①和③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属于原生环境问题,因为造成这
两种环境问题的火山喷发和地震均是自然因素;②、④和⑤中出
现的环境问题属于次生环境问题,因为造成这三种环境问题的不
适当的农业灌溉、森林的乱砍滥伐、草原的过度放牧和捕杀动物
均是不合理的人类活动。(2)次生环境问题又可以分为两类,材料中出现的次生环境问
题均属于哪一类?判断理由是什么?
提示:它们都属于生态破坏。它们都是主要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引起的对环境的破坏,导致环境退化,从而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3)你还能列举一些环境污染的例子吗?
提示:此题是开放性问题,答案只要合理即可,如太湖污染、城市垃圾污染等。
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区别与联系
(1)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区别主要表现为形成过程的区别。如下表所示:(2)两者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①两种环境问题都会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产生影响;
②环境污染问题还会衍生许多生态问题,如SO2等酸性气体
的大量排放,会导致大气污染产生酸雨,酸雨还会破坏森林
生态系统,危害水生生物生长,导致其减少或灭绝。二、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与危害
1.三大原因
(1)_________导致人类索取的资源日益增多,排放到环境中
的“三废”迅速增加,造成部分资源枯竭和生态环境恶化。
(2)_____________对环境的冲击。
(3)_________的进步给人类带来了许多环境问题。工业生产人口急剧膨胀科学技术2.三大危害
(1)威胁_________。
(2)危害_________。
(3)直接制约___________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平衡人类健康经济和社会1.读“工业生产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谈谈工业生产对环境有
什么影响?
提示:工业生产导致人们向自然环境索取的资源增多,产生大
量的工业“三废”,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会导致部分资源
枯竭和生态环境恶化。2.读“世界人口1804~1999年增长示意”图,探究下列问题。
(1)读图分析,此图说明了世界人口增长具有什么特点?
提示:世界人口呈高速增长趋势,每增加10亿人口所用的时间迅速减少。(2)它将产生哪些后果?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后果?
提示:①后果:人口急剧膨胀对环境造成巨大的冲击,表现在
两个方面:一是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受到干扰和破坏,二是环
境污染加剧。
②原因: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一方面,对工农
业生产产品的需求急剧增加,对土地的占用、对其他各类资源
和能源的消耗在不断扩大;另一方面,生产规模与消费规模的
扩大,生产与消费中排放的废弃物也在不断增多。3.结合你的理解,讨论科技发展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提示:科技发展使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加强的同时,对
环境的破坏能力也大大加强,也会产生新的污染物。 环境问题的实质
环境问题是伴随着人口、资源和发展问题而出现的,人口、
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从本质上
讲,环境问题就是资源问题、发展问题。造成人类目前所面
临的严重环境问题的根源,是人类中心主义指导下的传统发
展模式和生活方式,而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转变观
念和发展模式,寻求与自然相和谐的、健康的和高质量的生
活方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三、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1.全球性环境污染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加剧人体健康破坏生态环境2.大面积的生态破坏
(1)植被破坏:损坏区域自然景观,带来严重后果,如生态
系统失衡、环境质量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和土地
荒漠化等。
(2)生物_______减少。
(3)水土流失:使土壤中的_____________损失,破坏土壤结
构。
(4)荒漠化:使人类可利用的_________缩小;土地产出减少,
土地养育人口的能力降低。多样性有机质和养分土地面积3.突发性的严重污染事件
事故带有_______;污染范围大,危害严重,经济损失巨大。突发性1.结合“全球气候变暖使极地冰川融化”图,探究下列问题。
(1)全球变暖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温室效应不断加强。
(2)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海平面上升,其原因是什么?
提示:两极冰川融化,海水膨胀导致海平面上升。2.读“2001年我国降水pH等值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如何判断我国酸雨分布区?
提示:酸雨区主要指大气降水中酸碱度(pH)低于5.6的地区。
从图中可看出,酸雨区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部地区。
(2)对比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酸雨较严重的是哪个地区?试
分析原因。
提示:南方地区酸雨严重,主要原因是南方地区雨水较多;地形
崎岖,风力相对较小。
(3)尝试说出世界的主要酸雨区。
提示:世界上酸雨区主要集中在欧洲、北美洲和我国南方。【知识拓展】
西南酸雨区成为我国最大重酸雨区的原因
(1)大气中含有足量的酸性分子。
西南地区煤含量较丰富,煤的大量燃烧排放大量的酸性气体;
西南土壤红壤广布,红壤属于酸性土壤,故长年当地空气里酸
性颗粒很多。
(2)有足量持久的降水。
西南地区多准静止锋,地形崎岖,封闭,风力小,酸性气体不
易扩散(如四川盆地)。3.阅读“南极臭氧层空洞”图,回答以下问题。
(1)臭氧层空洞出现的位置,是臭氧层全部消失了吗?
提示:不是。只是臭氧层变薄,并非全部消失。
(2)臭氧层空洞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人类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向大气排放了过量的氟氯烃化
合物,消耗了大量的臭氧物质。
(3)你能列举出臭氧层空洞给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危害
的例子吗?
提示:人类皮肤癌、白内障等疾病;南极地区一些生物物种
的消失。1.全球性的环境污染问题
全球性的环境污染,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暖、酸雨污染和
臭氧层破坏等。关于其成因、危害、治理措施归纳如下表:问题成因危害治理措施全球
气候
变暖酸雨
污染臭氧层破坏工厂、交通工具、
家庭炉灶大量燃
烧化石燃料,排
放大量的温室气
体;破坏森林海平面上升;导致生态
系统的调整;可能导致
干旱、洪涝、暴雨等灾
害事件的增加;威胁人
类健康提高能源利用率;采
用新能源;植树造林,
提高植被覆盖率;加
强国际合作氮氧化物、硫
氧化物等酸性
气体的大量排
放使河湖水酸化,影响水
生生物的生长繁殖;使
土壤酸化,危害农作物
生长;破坏森林;腐蚀
建筑物和文物古迹;危
害人体健康发展洁净煤技术;开
展煤炭中硫资源的综
合利用;开发新能源;
加强国际合作加强国际合作,研制氟
氯烃的替代品,减少氟
氯烃的使用量危害人类健康,破坏
生态系统氟氯烃化合物的
大量排放2.大面积的生态破坏
大面积的生态破坏包括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
和土地荒漠化,产生的主要原因以及带来的危害归纳如下。植被
破坏生物
多样性
减少水土
流失土地
荒漠
化乱砍滥伐、森林火灾等生态环境的破坏,资
源的过度开发,环境
污染和外来物种入侵
等原因森林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
气候变干、洪涝灾害加剧等生物资源减少,珍稀物种减少水土流失不但使土壤中的有机质和
养分损失,而且破坏了土壤结构荒漠化的扩展使可利用的土地面积
缩小,土地产出减少,土地养育人
口的能力降低,成为影响社会经济
发展的重大问题与降水、土壤、植被
破坏有关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
等因素造成的土地退
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