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环境问题概述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3)

文档属性

名称 1.2 环境问题概述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8-02 12:57: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2
环境问题概述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广义的环境问题,既包括人为原因产生的环境问题,也包括自然原因产生的环境问题。人为因素引起的次生环境问题又可分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据此回答1~3题。
1.下列环境问题主要是由自然原因引起的是(
)
A.地方病
B.土壤次生盐碱化
C.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D.公害病
2.下列各组环境问题或自然灾害中,可能主要由人为原因诱发的是(
)
①滑坡、泥石流
②水土流失、地面塌陷
③环境污染、臭氧层破坏
④火山爆发、台风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3.下列有关环境问题的正确叙述是(
)
A.环境问题的产生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但主要是自然原因
B.环境问题只存在于部分国家,尚未成为全球性问题
C.环境的自我净化能力很强,不必将环境问题看得过重
D.环境问题是指人类活动或自然原因使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并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的问题
人民网北京2011年5月18日电
北京市水务局日前透露,北京市人均水资源量已降至100立方米,大大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1
000立方米的缺水警戒线,等于已破国际警戒线的1/10,北京缺水形势异常严峻。据此回答4~6题。
4.导致北京市缺水的原因有(
)
①地表径流少
②过量开采地下水
③水污染严重
④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用水量大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5.北京市缺水的主要影响是(
)
①破坏投资环境
②阻碍经济发展
③阻碍交通发展
④破坏生态环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下列措施中,可以合理、有效地缓解北京市缺水状况的是(
)
①节约用水
②提高水价
③改封闭式路面为通透式路面
④进行大规模的人工降雨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日本地震造成的福岛核电站事故正在演变成一场全球性的灾难。卫生部门2011年4月5日从北京、天津和河南地区露天种植的菠菜中抽检发现微量的放射性碘-131,含量分别为1-3Bq/kg。由于检出的碘-131微量,目前情况对公众健康无影响。据此回答7、8题。
7.按性质分类,菠菜中抽检发现微量的放射性碘-131属于(
)
A.环境污染问题
B.局部性环境问题
C.生态破坏问题
D.资源枯竭问题
8.菠菜中抽检发现的微量放射性碘-131主要来自(
)
A.大气循环过程
B.水循环过程
C.洋流循环过程
D.生物循环过程
二、非选择题(共18分)
9.读我国可持续发展状况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9分)
(1)读图,从沿海向内陆我国可持续发展状况有何变化?
(2)M区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展的最大限制性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N区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案例探究题)2010年4月20日,英国石油公司所属“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发生爆炸。平台底部的管道从4月24日开始不断朝外漏油。底部油井漏油量从每天5
000桶,到后来达2.5万~3万桶,演变成美国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油污大灾难,沿岸各州的野生动植物保护区也难于幸免,各种生物每天都在遭受“灭顶之灾”。阅读以上材料回答问题。(9分)
(1)墨西哥湾石油泄漏事件属于突发性的严重污染事件,请你简述这类事件的特点。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墨西哥湾石油泄漏事件对当地环境产生哪些影响?
答案解析
1~3.【解析】1选A,2选B,3选D。第1题,B、C两项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而D项是由于工业排放废弃物引起的。A项地方病是与地理环境中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密切相关的疾病。第2题,滑坡、泥石流的成因是斜坡重力作用,是自然作用为主导的自然灾害,火山爆发为内力作用,台风是气象灾害。第3题,当今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人为原因,分布上由区域性向全球性发展,且环境对废弃物的自净能力是有限的。
4~6.
【解析】4选D,5选D,6选C。第4题,北京市缺水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自然原因有降水总量少,降水季节年际变化大,地表径流少;人为原因有人口增加,经济发展,用水量大,水资源污染和浪费严重。第5题,缺水与交通的关联不大。第6题,提高水价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改封闭式路面为通透式路面,主要目的是增加地表水的下渗,补给地下水;进行大规模的人工降雨,不太切合实际。
独具【规律方法】环境问题成因的分析方法
在进行某些环境问题的成因分析时,应注意运用综合的方法,综合考虑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进行分析,不应照搬教材中环境问题成因。如上题中北京市缺水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其解决方法应根据环境问题的自然和人为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进行治理,如针对降水季节年际变化大,可修建水库进行季节调节;针对区域缺水,可采用跨流域调水进行治理。
7、8.【解析】7选A,8选A。第7题,碘-131的污染范围已超国界,明显不属于局部性环境问题。第8题,我国露天种植的菠菜中发现碘-131明显来自日本,分析四个选项,是通过大气循环过程,沉降影响我国的。
9.
【解析】第(1)题,通过图中提供的信息可以进行判断。第(2)题,M区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环境污染严重,矿产资源、能源相对不足。第(3)题,N区位于我国新疆,气候干旱,人类活动导致土地荒漠化问题突出。
答案:(1)从沿海向内陆,可持续发展状况从良好状态到较差状态。
(2)环境污染严重
矿产资源、能源相对不足
(3)土地荒漠化
10.
【解析】突发性的严重污染事件的特点:一是事故带有突发性;二是事故污染范围大,危害严重,经济损失巨大。海洋石油污染不仅影响海洋生物的生存、降低海滨环境的使用价值、破坏海岸设施,还可能影响局部地区的水文气象条件和降低海洋的自净能力。
答案:(1)事故带有突发性,往往使当地居民猝不及防;事故污染范围大,危害严重,经济损失巨大。
(2)海洋污染;破坏海洋生态环境;影响海洋生物的生存;降低海滨环境的使用价值;破坏海岸设施;降低海洋的自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