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1 圆 教案(表格式)2025-2026学年度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24.1.1 圆 教案(表格式)2025-2026学年度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8-23 09:16: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九年级上册教案
24.1 圆的有关性质
24.1.1 圆
教学内容 24.1.1 圆 课时 1
核心素养目标 1.通过在生活中抽象圆和用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及数学学习探究的方法; 2.经历观察、操作、推理等数学活动,发展合情推理及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3.经历形成圆的概念,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的精神.
知识目标 1.认识圆,理解圆的本质属性. 2.认识弦、弧、半圆、优弧、劣弧、同心圆、等圆、等弧等与圆有关的概念,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3.利用圆的有关概念进行简单的证明和计算.
教学重点 认识圆,理解圆的本质属性.
教学难点 认识弦、弧、半圆、优弧、劣弧、同心圆、等圆、等弧等与圆有关的概念,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主要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情境导入 二、探究新知 当堂练习,巩固所学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问题1 投壶既是一种礼仪,又是一种游戏. 把箭向壶里投,投中为胜,比赛的四位口学站在正方形 ABCD 的四个顶点上,各执一箭,壶应该放在哪里游戏才公平 请在纸上画出位置. 教师提问:原因是什么呢? 问题2 如果四人不动,壶不动,再增加 2 位同学上场,你能定出这两人比赛站位点吗 分析:测量 OA 的长度,以点 O 为起点任作射线,在射线上截取 OE = OF = OA,则点 E、F 即为所求. 教师提问:如果再增加 4 位同学上场,如何定出站位点?请问比赛公平的原则是什么?你有更优化的设计吗? 师生活动:让学生自主回答. (学生积极踊跃发言,问答提出的问题.) 二、小组合作,探究概念和性质 知识点一:探究圆的定义 合作探究 问题3 如何在操场上画一个半径为 3m 的圆? 并说说需要注意什么? 方法:用体育老师的长卷尺,顶端绑一只笔,另外一端量到 3 米的长度,然后划一个圈. 追问1 在画的过程当中需要注意什么? 预设:卷尺要保持拉直状态. 追问2 在画圆的过程,大家能否提炼出关键的操作字眼? 预设:固定一点,拉直卷尺,旋转. 追问3 你能否用数学的几何元素来刻画这些关键的操作字眼呢?同时在纸上画一画圆. 定义总结 圆的定义 在一个平面内,线段 OA 绕它固定的一个端点 O 旋转一周,另一个端点 A 所形成的图形叫做圆. 以点 O 为圆心的圆,记作“⊙O”,读作“圆 O”. 问题4:(1) 圆上各点到定点(圆心 O )的距离有什么特点?(2) 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又有什么特点? 师生问题: 学生自主探究,然后举手回答问题. 预设:圆上各点到定点(圆心 O )的距离都等于定长(半径 r ); 到定点的距离都等于定长的点都在同一个圆上. 问题5:观察图1,刚才的投壶游戏设计中,已经站了12 人同时游戏,还可以站更多的人吗?站在哪里? 预设:可以,站在以 O 点为圆心的圆上. 追问1 在公平游戏的前提下,壶不动,平面有多少个点可供站位游戏? 预设:无数个. 追问2 这些站位点的都满足什么关系? 预设:到壶的距离相等. 追问3 我们曾经学习过点动成线,那么圆作为曲线,是由怎样特性的点形成的呢? 圆的集合定义 圆心为 O、半径为 r 的圆可以看成是平面内所有到定点 O 的距离等于定长 r 的点的集合. 典例精析 例1 矩形 ABCD 的对角线 AC、BD 相交于点 O. 求证:A、B、C、D 四个点在以 O 为圆心的同一圆上. 师生活动:让学生尝试解答,并互相交流、总结,教师结合学生的具体活动,加以指导. 知识点二:圆的有关概念 探究一 连接圆上任意两点,尝试画出不同的线段.说说这些线段有什么区别? 预设1:部分过圆心... 预设2:有最长的线段... 定义总结: 弦:连接圆上任意两点的__线段____. 例如:AB、AC. 直径:经过__圆心_____的__弦____. 例如:AB. 直径是__最长___的弦. 教师提问:半径是否是弦? 合作探究 探究二 用弦将圆分成两部分,请动手画画有几种情况. 弦将圆分成两个_不相等__的圆弧. 直径将圆分成两个__相等__的圆弧. 总结 弧:圆上任意两点间的部分叫做圆弧,简称弧. 以 A、B 为端点的弧记作 ,读作“圆弧 AB”或“弧 AB”. 半圆:圆的任意一条直径的两个端点把圆分成两条弧,每一条弧都叫做半圆. 优弧:大于半圆的弧,例 . 劣弧:小于半圆的弧,例 . 探究三 已知 r = 5cm,请分别画两个圆,绘制过程中观察两个圆是否能够重合. 预设:重合 总结 等圆: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圆. 等弧:在同圆或等圆中,能够互相重合的弧. 独立思考 想一想:长度相等的弧是等弧吗? 如图,如果弧AB 和弧CD 的拉直长度都是 10 cm,移动并调整小圆的位置,是否能使这两条弧完全重合? 预设:不可能完全重合, 这两条弧弯曲程度不同. “等弧”≠“长度相等的弧” 例2 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 请写出以点 A 为端点的劣弧及优弧; (2) 请写出以点 A 为端点的弦及直径; (3) 请任选一条弦,写出这条弦所对的弧. 师生活动:教师给出例题后,让学生独立作业,同时分别选派四名同学上黑板演算. 教师巡视,对学生演算过程中的失误及时予以指正,最后师生共同评析。 三、当堂练习,巩固所学 1. 填空: (1)______是圆中最长的弦,它是______的 2 倍. (2)图中有 条直径, 条非直径的弦, 圆中以 A 为一个端点的优弧有 条,劣弧 有 条. 2.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 弦是直径; (2) 半圆是弧; (3) 过圆心的线段是直径; (4) 过圆心的直线是直径; (5) 半圆是最长的弧; (6) 直径是最长的弦; (7) 长度相等的弧是等弧. 3. 如图,AB 是⊙O 的直径,点 C、D 在⊙O 上,且点 C、D 在 AB 的异侧,连接 AD、OD、OC.若∠AOC = 70°,且 AD∥OC,求∠AOD 的度数. 设计意图:创设投壶游戏情景问题,让学生自发观察和讨论,解决简单问题,对于学生的回答,只要合理都要予以肯定和鼓励.问题设置由浅入深,增强学生的自信,从解题中获得的满足感,激发对学生学习内驱力.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画图的方法,体会圆的定义. 设计意图:通过上述的情景和一系列的问题串,一步步引导学生思考圆的另一种定义,使学生对于圆的集合定义理解的更加透彻. 设计意图:通过以下三个探究让学生实践中体会圆的相关知识,教学中播放PPT动图,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让抽象的几何概念更加形象直观, 有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设计意图:在此处等弧的概念是难点,用动态图向学生展示“互相重合”的含义,让学生从视觉直观上理解等弧的含义,因此教材强调“在同圆或等圆中”,事实上大小不同的圆中不可能出现等弧。 设计意图:考察并强化圆的相关知识.
板书设计 圆的定义 在一个平面内,线段 OA 绕它固定的一个端点 O 旋转一周,另一个端点 A 所形成的图形叫做圆. 以点 O 为圆心的圆,记作“⊙O”,读作“圆 O”.
课后小结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梳理并完善知识思维导图。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从学生感受生活中圆的应用开始,到通过学生动手画圆,培养学生动手、动脑习惯,在操作过程中观察圆的特点,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验,应用知识的成就感,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