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乌海十一中高三历史开学考试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乌海十一中高三历史开学考试
C.分析形势,侣导革命
D.传播新知,宜扬民主
5.清朝新科进士任职意愿向米“以史、户二部为优选”,而癸聊(1903)、甲辰(1904)两科进士
满分:100分
时间:75分钟
的选择已大相径庭,最终仅有三人流人部,担任主事。这一变化(
A.导致了科举制度废除
B.体现了统治集团的分裂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
C.
改变了中枢决策机制
D.反映了官制改革的彩响
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骨.
6.图1是刊登在1909年《图画日报》上的系列寓意画.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茶标号涂黑、写在试
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
一象现之界商工震前從
二象现之界商工搜在现
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题所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进项最符合题意.)
一、选择题
1.1905年四川,总督锡良开始创协中等学堂,这些学堂大都由原来的书院致名设立,包括各种实业
学堂和师范学堂,前者以农业、工业学堂为主,后者分优级和初级师范科.“城乡学堂林立,不
能尽截”,这表明当时四川川《)
A.私人办学风气受到過制
B,学堂主导新式教育推进
0.传统教育方式根本动摇
D.国民教育体系逐步形成
2.1898年,甲午进士李家别赴日本考察学务,认识到体育的重要性。1906年,他出任京师大学堂
三象现之界商工骤來将
总“格,同年,在学堂举办的运动会上,李家驹脱下官袍,参加短跑比赛,表动一时。他的举动
力
中國界工商界
受到开明报章的大力榆扬,带动了中国学校体育运动的发展。这反映出()
A.教育领域的变革新
B.欧美体育运动开始传入
C.清末新政取得了成功
D
新学堂与科举制的对立
2024·全国高考新课标卷·29)表2
部别
类别
回内年生
留学生
士人
行伍
总计
图1
第九镇(驻江宁)
340
15
272
87
714
该系列寓意画反映了()
A.
国人振兴经济救国强国的愿望
一战期间民族经济发展较快
第八续(驻湖北】
154
12
497
23
686
C.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日益加深
D.消政府解快财政机的信心
第二十一协(驻湖北】
53
4
73
3
133
7.辛亥革命时期,不少革命党人头脑中贝有“排满”二字以为“清退位,即天下大定”·南
北议和时,孙中山要求继续把革命推向前进,反对向袁世凯妥协.但“党人即起异议,谓予孙
总计
547
31
842
113
1533
中山)所主张者理想太高,不适中国之用.众口铄金,一时风廉同志之土,亦悉惑焉“·材料
表2是清末新军第九镇、第八镇及第二十一协军官的来源构成。这可用于说明新军(
旨在说明()
A.抵制了列强入侵
B.导致了军阀势力大
A.三民主义思想不适合中国的实际B.南北议和改变了辛亥革命的性质
C.引发了军阀混战
D.助推了民主革命发展
C.革命党人尚未普遍认同三民主义D.孙中山主张发动反袁的二次革命
4.1902年12月25日,《北洋官报》第1期“译报第一”栏日有一段相当于“编者按”的文字:
8.1910年,长沙爆发抢米风潮.具有地方议会性质的湖南谘议局致电军机处,请求朝廷撤换处置
“五洋六洲广漫漫,我国其中如弹丸.苍鹰疾视长蛇婚.日砺牙角刷羽瀚.各各远害谋利安,腾
失当的巡抚,谘议局议长和士绅联名致电湖广总督瑞澂。瑞微认为该士绅等“迹近干预”,上奏
口掉舌辞翻澜。吁嗟!我民可以观。”据此可知,该报刊载外国新闻的日的是()
朝廷:“巡抚乃系疆臣,用舍尤应钦定.”这表明()
A.了解世界.挽救危机
B.开启民智,实业教国
A.新政强化了清廷权威
B.谘议局架空了督拢权力
高二历史第1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