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人类与环境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6)

文档属性

名称 1.3 人类与环境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6)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8-02 13:05: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节 人类与环境
考查知识点及角度
难度及题号
基础
中档
稍难
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
1
6
人类对自然态度的演变
5
8
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和谐
2、3
4
7
一、选择题
1.洞庭湖区近20年来由于围湖造田、泥沙淤积导致湖面面积减少30%,1998年长江洪灾与湖泊调蓄洪水能力下降有关,据此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是对立的
B.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关系是互相依存、互相影响的
C.人类对环境具有改造作用,环境不能反作用于人类
D.如果人类活动不合理,也不会产生环境问题
解析: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即互相依存、互相影响的关系;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不合理,会导致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答案:B
可持续发展是当代社会发展的理想模式,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必须做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相互协调。读下图,完成2~4题。
2.关于上图所示的经济发展模式,叙述正确的是
(  )
A.能加速资源的利用
B.能加剧生态破坏
C.能兼顾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利益
D.没有尊重与善待自然
3.实施生态工业的主要目的是
(  )
①清洁生产实现区域废弃物低排放 ②追求经济效益,增加工业产出 ③充分利用资源,追求经济与环境效益“双赢” ④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 ⑤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A.①②④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④⑤
4.“绿色GDP”是在现存的GDP核算基础上,扣除了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损失。这种全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之所以被冠以“绿色”之名,是因为
(  )
A.GDP主要是绿色植物产出的
B.GDP反映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C.它更全面反映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
D.与循环经济无关
解析: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必须做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相互协调,实现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循环经济能够兼顾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利益。清洁生产实现区域废弃物低排放,追求经济与环境效益“双赢”,实施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都是生态工业的主要目的。“绿色GDP”的核算体系反映了经济发展与对资源环境消耗的关系。
答案:2.C 3.C 4.C
5.下列违背了人类与环境关系和谐的是
(  )
A.征服自然
B.天人合一
C.人地归一
D.人是自然界食物链上的一个环节
解析:征服自然的观点强调人是万物臣服的精灵,这是错误的认识。新的发展观认为,人只是自然界食物链上的一个环节,人类必须与其他生物保持和谐与平衡的关系。
答案:A
二、综合题
6.读下图,回答问题。
(1)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________和________。
(2)人类社会通过________活动和________活动向环境中排放________。
(3)当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________速度,或者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________时,就会出现环境问题。
(4)根据上图分析说明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解析:本题考查了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运用本节所学知识不难解答。
答案:(1)物质 能量
(2)生产 生活 代谢产物(废弃物)
(3)资源再生 环境自净能力
(4)人类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关系。
7.读经济发展与环境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进入经济不断增长、环境污染程度较低的理想年代,应是图中所示的______时段,其形成原因是人类进入______社会,这是人类谋求与环境______发展的结果。
(2)现在一些发达国家的环境污染水平处于C点以后,其原因是(  )
①增加环保 ②工业技术进步 ③产业结构调整 ④工业发展迅速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不断加剧,人地矛盾激化。到了后工业化时代,加强了对环境的治理和保护,环境质量改善。
答案:(1)B点之后 信息(后工业化) 协调 (2)B
8.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下图是“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经济增长主导要素的构成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表示________,它是决定________时代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
(2)分析影响工业文明时代经济增长主导要素的变化特征。
(3)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四个阶段中,人地矛盾最为激化的阶段是______时代。试分析该阶段环境问题突出的主要原因。
(4)环境文明时代人地关系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此阶段社会发展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解析:此题的关键是读懂图,找出四个阶段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进而分析不同阶段的经济增长给环境带来的影响,并谋求人地关系协调的基本原则。这些内容实质上是教材内容的转化。
答案:(1)土地 农业文明
(2)资本是工业文明早期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随着时代发展,其影响力不断下降;土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下降;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逐渐加强,后期成为关键要素;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
(3)工业文明 人口压力巨大;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过度开发与利用自然资源;环境污染与破坏严重。
(4)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 持续性原则;公平性原则;共同性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