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
1 认识有理数
第1课时 有理数
1.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
2.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并能用数学知识来表述一些生活中的事件.
重点:掌握有理数的概念及分类.
难点:会用正、负数正确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一、情境导入
学校组织足球比赛,猛虎队和蛟龙队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对决,豆豆所在的猛虎队踢进4个球,失3个球,你能用数学的方式帮助豆豆表示他们队的进失球情况吗?学了有理数的有关知识后,问题不难解决.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类型一】 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如果某河的水位升高0.8m时水位变化记作+0.8m,那么水位下降0.5m时水位变化记作( )
A.0m B.0.5m
C.-0.8m D.-0.5m
解析:由水位升高0.8m时水位变化记作+0.8m,根据相反意义的量的含义,则水位下降0.5m时水位变化就记作-0.5m,故选D.
方法总结: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时,要抓住基准,比基准量多多少记为“+”的多少,少多少记为“-”的多少.另外通常把“零上、上升、前进、收入、运进、增产”等规定为正,与它们意义相反的量表示为负.
【类型二】 用正、负数表示误差的范围
某饮料公司的一种瓶装饮料外包装上有“500±30(mL)”字样,请问“500±30(mL)”是什么含义?质检部门对该产品抽查5瓶,容量分别为503 mL,511 mL,489 mL,473 mL,527 mL,问抽查的产品是否合格?
解析:+30 mL表示比标准容量多30 mL,-30 mL表示比标准容量少30 mL.则合格范围是指容量在470~530(mL)之间.
解:“500±30(mL)”表示470~530(mL)是合格范围,503 mL,511 mL,489 mL,473 mL,527 mL都在合格范围内,故抽查的产品都是合格的.
方法总结: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理解“500±30(mL)”的含义,即500是标准,“+”表示比标准多,“-”表示比标准少.
探究点二:有理数的分类
【类型一】 有理数的分类
把下列各数填到相应的大括号里.
-1,6,-3.14,0,-,8%,2016.
正有理数集:{…};
负有理数集:{…};
非负数集:{…};
整数集:{…};
分数集:{…}.
解析:根据正、负数的意义可知6,8%,2016都是正有理数;-1,-3.14,-是负有理数;非负数即0和正数,所以6,0,8%,2016是非负数;整数包括正整数、0和负整数,故-1,6,0,2016是整数;分数有-3.14,-,8%.
解:正有理数集:{6,8%,2016…};
负有理数集:;
非负数集:{6,0,8%,2016…};
整数集:{-1,6,0,2016…};
分数集:.
方法总结: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就是正数,正数前面加上“-”号就是负数,再看它们是整数还是分数.
【类型二】 对“0”的理解
下列对“0”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②0只表示“什么也没有”;③0可以表示特定的意义,如0 ℃;④0是正数;⑤0是自然数.
A.3个 B.4个 C.5个 D.0个
解析:0除了表示“无”的意义,还可以表示其他的意义,所以②不正确;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所以④不正确;其他的都正确.故选A.
方法总结:“0”的意义不要单纯地认为表示“没有”,其实“0”表示的意义非常广泛,比如: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就是0 ℃,0是正、负数的分界点等.
【类型三】 和正、负数有关的规律探究问题
观察下面依次排列的一列数,请接着写出后面的3个数,并说出第10个数、第105个数、第2048个数.
(1)1,-2,3,-4,5,-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3,,-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对第n个数,当n为奇数时,此数为n,当n为偶数时,此数为-n;(2)对第n个数,当n为奇数时,此数为-n;当n为偶数时,此数为.
解:(1)7,-8,9;第10个数为-10,第105个数是105,第2048个数是-2048.
(2)-7,,-9;第10个数为,第105个数是-105,第2048个数是.
方法总结:像这样探索规律的问题,应全面分析所给的数据,特别要注意观察符号的变化规律,发现数列的特征.
三、板书设计
有理数
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通过观察身边事物,挖掘生活实例,从中获得数学知识与技能,体验教学活动的方法,培养观察、归纳与概括的能力.第2课时 相反数与绝对值
1.理解相反数的概念,会求一个数的相反数.
2.使学生理解绝对值的概念和表示方法,会求一个数的绝对值.
3.会利用绝对值比较两个有理数的大小.
重点:正确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概念,会求一个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
难点:利用绝对值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
一、情境导入
动物王国举行了一场乌龟和兔子的竞走比赛,所走路线和方向如图所示.在同一时间里,兔子向西走了20 m,乌龟向东走了1 m,狐狸宣布乌龟获胜,理由是:规定向西为负,向东为正,根据正数大于负数可知+1>-20,表明同一时间里乌龟走的路程大于兔子走的路程.你认为狐狸的说法有道理吗?学完了本节内容,你会知道正确的答案.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求一个数的相反数
2345的相反数是( )
A.2345 B.-2345
C. D.-
解析:2345的相反数是-2345.故选B.
方法总结:求一个数的相反数,只需在这个数的前面添上“-”号即可.
探究点二:绝对值
【类型一】 求一个数的绝对值
绝对值等于3的数是________.
解析:因为±3的绝对值是3,所以绝对值等于3的数是±3.故填±3.
方法总结:绝对值等于正数的数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绝对值等于0的数为0,一个数的绝对值不可能是负数.
【类型二】 利用绝对值比较大小
比较大小:-________-(填“>”“<”或“=”).
解析:因为=,=,<,所以->-.故填“>”.
方法总结:利用绝对值比较两个负数大小的方法:先分别求出两个负数的绝对值;比较两个绝对值的大小;根据“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进行判断.
【类型三】 绝对值的实际应用
检测四个足球,把超过标准质量的克数记为正数,不足标准质量的克数记为负数,则下列最接近标准质量的足球是( )
解析:因为|+0.9|=0.9,|-2.6|=2.6,|+2.4|=2.4,|-0.8|=0.8,0.8<0.9<2.4<2.6,所以最接近标准质量的足球是D.故选D.
方法总结:由绝对值的定义可知,一个数的绝对值越小,离原点越近.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即为与标准质量的差的绝对值越小,越接近标准质量.
【类型四】 绝对值的非负性
已知|x-3|+|y-2|=0,求x+y的值.
解析:一个数的绝对值总是大于或等于0,即为非负数,若两个非负数的和为0,则这两个数同为0.
解:由题意得x-3=0,y-2=0,
所以x=3,y=2.所以x+y=3+2=5.
方法总结: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则这几个数都为0.
三、板书设计
有理数
绝对值这个名词既陌生,又是一个不易理解的数学术语,是本章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内容.本课时学习了绝对值的代数意义,下课时会进一步学习其几何意义.第3课时 数 轴
1.识记数轴的三要素并会画数轴.
2.能将已知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能说出数轴上的已知点所表示的数;会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3.会用数形结合的思想理解在特定的条件下数与形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重点:理解数轴的概念,会在数轴上表示数.
难点:正确的画出数轴,理解有理数和数轴上点的对应关系.
一、情境导入
1.欣欣感冒了,医生用体温计测量了她的体温,并说:“37.8度.”
提出问题:医生怎样通过体温计读出任意一个人的体温?
2.我们再一起去看看中秋节祖国各地的自然风光和温度情况(电脑分别显示嘉峪关、长白山、颐和园三个旅游景点的自然风光,温度分别为-3 ℃,0 ℃,20 ℃).
嘉峪关-3 ℃ 长白山0 ℃ 颐和园20 ℃
提出问题:那么要测量气温所需要的温度计的刻度应该如何安排?
3.请尝试画出你想像中的温度计,并和其他同学交流,注意交流时要发表自己的见解.
提出问题:请找出温度计从外观上看有哪些不可缺少的特征?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数轴的概念
下列图形中是数轴的是( )
A. B.
C. D.
解析:A中没有单位长度,错误;B中没有正方向,错误;C中满足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正确;D中没有原点,错误.故选C.
方法总结:判断一条直线是不是数轴,要抓住它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三者缺一不可.
探究点二:在数轴上表示数
画一条数轴,并在数轴上标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
0,-3,,-2,2.5,3,-.
解析:先画出数轴,再根据数的正、负及它们到原点的距离标出各数.
解:如图:
方法总结:设a是一个正数,则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在原点的右边,与原点的距离是a个单位长度.表示数-a的点在原点的左边,与原点的距离是a个单位长度.
探究点三: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将有理数-2,+1,0,-2,3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并用“<”连接各数.
解析:利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相应的数,再利用它们对应点的位置来判断各数的大小.
解:如图:
由数轴可知-2<-2<0<+1<3.
方法总结:一般地,数轴上多个数的大小比较,可利用“数轴上两个点表示的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这一性质进行比较.探究点四:点在数轴上的移动问题
点A为数轴上表示-2的动点,当点A沿数轴移动4个单位长度到点B时,点B所表示的有理数为( )
A.2 B.-6
C.2或-6 D.以上答案都不对
解析:因为点A为数轴上表示-2的动点,①当点A沿数轴向左移动4个单位长度时,点B所表示的有理数为-6;②当点A沿数轴向右移动4个单位长度时,点B所表示的有理数为2.故选C.
方法总结:点A在数轴上移动要注意分两种情况:一个向左,一个向右,不要漏掉其中的一种情况.
三、板书设计
数轴
数轴是数形转化、结合的重要桥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发现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来体验数轴的形成过程,加深对数轴概念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