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教案(共2个课时)2025-2026学年度北师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2.5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教案(共2个课时)2025-2026学年度北师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8-23 11:31:27

文档简介

5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第1课时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1.理解并熟练掌握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顺序,并会进行简单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2.经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一般顺序的探究过程,从中锻炼学生的综合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体验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以及认识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
难点:熟练并且正确的运用有理数混合运算法则进行运算.
                 
一、情境导入
在学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后,老师为了检验同学们的学习效果,出了下面这道题:
计算-32+(-6)÷×(-4).
小明和小颖很快给出了答案.
小明:-32+(-6)÷×(-4)=-9+(-6)÷(-2)=-9+3=-6.
小颖:-32+(-6)÷×(-4)=-9+(-6)×2×(-4)=39.
你能判断出谁的计算正确吗?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计算:(1)(-5)-(-5)×÷×(-5);
(2)-12-[2-(1+×0.5)]÷[32-(-2)2].
解析:(1)题是含有减法、乘法、除法的混合运算,运算时,一定要注意运算顺序,尤其是本题中的乘除运算.要从左到右进行计算;(2)题有大括号、中括号,在运算时,可从里到外进行.注意要灵活掌握运算顺序.
解:(1)(-5)-(-5)×÷×(-5)=(-5)-(-5)××10×(-5)=(-5)-25=-30.
(2)-12-[2-(1+×0.5)]÷[32-(-2)2]=-1-[2-(1+)]÷(9-4)=-1-(2-)÷5=-1-×=-1-=-.
  方法总结:因为乘方和除法的基础是乘法,减法的基础是加法,所以有理数混合运算中的运算技巧,来源于加法和乘法运算中的技巧,是加法和乘法运算中技巧的综合和提高.
探究点二:有理数混合运算的应用
某食品公司的冷藏库能使冷藏食品温度每小时下降4 ℃,每开库一次,库内温度上升5 ℃.现将15 ℃的食品放进冷藏库,3小时后开一次库,又隔2小时再次开库,再关上冷藏库4小时,食品的温度是多少摄氏度?
解析:用食品原来的温度加下降和上升的温度,下降的温度记为负,上升的温度记为正.
解:根据题意,得15+3×(-4)+5+2×(-4)+5+4×(-4)=15-12+5-8+5-16=-11(℃).
答:食品的温度是-11 ℃.
  方法总结:利用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其关键是根据题意建立有理数混合运算模型,通过解决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来解决实际问题.
三、板书设计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有理数的运算是数学中很多其他运算的基础,培养学生正确迅速的运算能力,是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目标.在加、减、乘、除、乘方这几种运算基本掌握的前提下,学生进行混合运算,首先应注意的就是运算顺序的问题.小组讨论有理数运算法则后,教师应提醒学生牢固掌握有理数混合运算的几项规定,特别是加入乘方以后,学生对乘方运算不熟悉,容易算成加法或底数与指数相乘.学生在运算符号多的时候容易出错,需要进行针对性讲解.第2课时 用计算器进行运算
1.会使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运算.
2.理解近似数的概念,并会按要求取近似数.
3.通过学数及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重点:会使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运算.
难点:运用计算器进行实际问题的复杂运算.
                 
一、情境导入
任选1,2,3,……,9中的一个数字,将这个数字乘7,再将结果乘15873,你知道积是多少吗?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你是怎样算出来的?有没有简便的方法呢?学会了计算器的使用,这些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用计算器求下列各式的值:
(1)(-498765)×239-6989329; (2)-177.
解:(1)(-498765)×239-6989329=-126194164.
(2)-177=-410338673.
与键等,不能混淆或误用.
探究点二:利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1)利用计算器计算:
①0.012,0.12,12,102,1002,10002;
②0.013,0.13,13,103,1003,10003.
(2)通过(1)中的计算探究乘方时小数点的移动规律.
解析:先利用计算器求出结果,再对比结果观察得出规律.
解:(1)①0.012=0.0001,0.12=0.01,12=1,102=100,1002=10000,10002=1000000.
②0.013=0.000001,0.13=0.001,13=1,103=1000,1003=1000000,10003=1000000000.
(2)由(1)中两题可以发现小数点每向左(或向右)移动一位,它的平方的小数点就相应地向左(或向右)移动两位,而它的立方的小数点也相应的向左(或向右)移动三位.
  方法总结:探求乘方时小数点的移动规律,需观察分析乘方前各底数小数点的位置,再比较相对应的各数乘方后小数点位置的变化,可发现一般规律.
探究点三:求近似数
用四舍五入法将下列各数按括号中的要求取近似数.
(1)0.6328(精确到0.01);
(2)7.9122(精确到个位);
(3)47155(精确到百位);
(4)130.06(精确到0.1);
(5)4602.15(精确到千位).
解析:(1)把千分位上的数字2四舍五入即可;(2)把十分位上的数字9四舍五入即可;(3)先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然后把十位上的数字5四舍五入即可;(4)把百分位上的数字6四舍五入即可;(5)先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然后把百位上的数字6四舍五入即可.
解:(1)0.6328≈0.63.
(2)7.9122≈8.
(3)47155≈4.72×104.
(4)130.06≈130.1.
(5)4602.15≈5×103.
  方法总结:按精确度找出要保留的最后一个数位,再按下一个数位上的数四舍五入即可.
三、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积累等思维过程,从中获得数学知识与技能,体验教学活动的方法,发展推理能力,同时升华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