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下列属于世界著名的产油国的是
( )
A.印尼、伊拉克
B.南非、委内瑞拉
C.南非、巴西
D.俄罗斯、日本
解析:世界主要的油田集中在两个地带:在东半球,从地中海地区经中东到印度尼西亚;在西半球,从阿拉斯加,经加拿大、美国西部、墨西哥和委内瑞拉,到哥伦比亚。所以A项正确。B项中的南非石油资源贫乏,委内瑞拉盛产石油;C项中的南非、巴西石油资源贫乏;D项中的俄罗斯是世界著名的产油国,但日本石油资源缺乏,需大量进口石油。
答案:A
石油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能源之一,素有经济血液、经济命脉之称。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石油进口不断增加,2000年我国进口石油7
000万吨,2010年进口达到21
500万吨。完成2~3题。
2.针对我国石油进口日益增多的现状,建立石油战略储备势在必行。我国石油储备基地应建在
( )
A.西北地区
B.东部沿海地区
C.青藏地区
D.内蒙古自治区
3.除建立石油储备外,我们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以应对日益严峻的石油形势
( )
①调整能源结构,不用石油 ②调整产业结构,降低能耗水平 ③进一步提高节能意识,努力抓好节能工作 ④加大能源的调配程度,改变能源生产消费不均的格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石油进口大部分来自海上,石油储备基地在东部沿海地区,利于减少成本;面对石油进口日益增多的局面,加大产业结构调整,降低能耗水平,节约能源。
答案:2.B 3.B
4.煤炭作为能源,其地位下降的原因有
( )
A.石油和天然气的广泛使用
B.世界能源消费量减少
C.炼钢的耗煤量逐渐增加
D.煤炭资源逐渐枯竭
解析: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石油和天然气的广泛使用,在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所占比重逐渐减少;同时,新技术炼钢的耗煤量逐渐降低,这些因素导致煤炭地位下降。
答案:A
5.关于露天采矿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叙述,不可能的是
( )
A.导致土地退化
B.造成水污染
C.导致生物多样性
D.加剧水土流失
解析:露天采矿是将矿体的上覆地层和表土剥离后直接采掘矿石,能导致地面植被破坏,生态环境恶化,生物种类减少。
答案:C
6.下列煤炭开发利用引发的环境问题,属于生态破坏的是
( )
A.采煤导致地下采空区地面塌陷
B.堆积如山的煤矸石自燃
C.煤炭运输中的粉尘污染
D.火电站造成的空气污染
解析:C、D两项都会在煤的开发利用中造成大气污染,B项中的煤矸石堆积会造成固体废弃物污染,自燃会造成大气污染。
答案:A
二、综合题
7.读山西省煤炭的综合利用图,回答下列问题。
(1)山西省结合本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资源优势,围绕________开发,构建了三条产业链,其中输出化工产品的产业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述山西省能成为全国能源基地的条件有哪些?
(3)图中输出的产品是下列哪个工业部门的产品?
( )
A.采掘工业
B.原料工业
C.加工工业
D.电子工业
(4)为了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山西省将要进行哪些方面的产业结构调整?
解析:山西省的资源优势表现为煤、铝矿和铁矿资源丰富,山西省因煤藏丰富,开采条件好,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市场广阔而成为全国的能源基地;从保护环境考虑,山西省应大力发展二次能源和冶金、化工等高能耗原材料工业,减少大气污染。
答案:(1)煤炭 铝矿 铁矿 煤炭 煤炭开采―→焦化―→化工―→化工产品
(2)①丰富的煤炭资源,开采条件好;②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③市场广阔。
(3)B
(4)改变经济结构一直以煤炭开采为主的现状,大力发展二次能源(电)和高能耗原材料工业(如冶金和化工)以延长生产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