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2张PPT。 :植树造林,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
结合教材P34阅读材料“美国‘罗斯福工程’与中国防护林工程”,分析下列问题。
(1)植树造林是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最佳措施。请你列举两个我国主要的植树造林工程。
提示:“三北”防护林工程、黄河中上游防护林工程、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沿海防护林工程、全国防沙治沙工程等。(2)以某一植树造林工程为例,分析其主要作用。
提示:“三北”防护林工程:防风固沙;黄河中上游防护林工程、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
(3)美国为防治南方草原的严重沙化,采取了哪些措施?
提示:营造防护林;推广农田免耕、休耕和粮草轮作等土壤保持措施、易旱农田退耕还草。 :科学开发和整理土地,保证耕地持续供应
1. 结合教材阅读材料“不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造成的荒漠化”,分析下列问题。
(1)我国荒漠化问题产生的原因。
提示:自然原因:气候干旱。
人为原因:过度开垦;过度放牧;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等。
(2)针对我国荒漠化出现的原因,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防治荒漠化?
提示:退耕还林还草;合理分配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实施跨流域调水;合理放牧;建设人工草场等。2.土地整理是以增加农用土地面积,特别是耕地面积,提高农用地质量为目的的土地建设和恢复工程。请你针对当地农村或城市的土地减少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
提示:农村:合理规划农村宅基地;建设楼房,节约耕地;严禁非法占用耕地等。
城市:城市建设严禁非法占用耕地;尽量避免占用好地等。 1.我国耕地资源保护的具体措施2.我国不同地区的土地退化现象及成因
土地退化最明显的表现是土地产出量下降,我国不同地区土地退化的表现及成因各不相同,究其原因以人为原因为主,归纳如下: 可再生资源的类型及开发利用的正确思路
可再生资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能等能源资源,以及生物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土地资源等非能源资源。可再生资源能否真正“可再生”关键是要合理开发利用。 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的正确思路是:【典例】读影响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的因素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1)图中显示导致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的各因素中影响程度最大和最小的分别是______、______ 。
(2)我国西北地区荒漠面积广大的自然原因主要是______ 。新疆绿洲土地荒漠化的最主要人为原因是什么?
(3)针对我国草原地区过度开垦、过度放牧现象,我们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防止日渐扩大的土地荒漠化?【思路点拨】第(1)题,读“影响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的因素统计图”,分析数据可以得出导致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的各因素中影响程度最大和最小的分别是过度放牧和城市交通建设。第(2)题,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大陆内部,水汽难以到达,气候干旱,是导致西北地区荒漠面积广大的自然原因。新疆绿洲土地荒漠化的人为原因主要是过度开垦、过度樵采和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第(3)题,采取的措施应针对过度开垦、过度放牧现象,过度开垦——退耕还草;过度放牧——合理放牧、划区轮牧、建设人工草场。【规范解答】(1)过度放牧 城市交通建设
(2)干旱 过度开垦、过度樵采;水资源利用不当。
(3)退耕还草;确定合理载畜量;划区轮牧;建设人工草场等。 【变式备选】阅读塔里木盆地的相关图表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反映了塔里木河及其沿岸地区存在着哪些问题?
(2)分析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并结合所学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材料中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下游河段水量越来越少,地下水位下降,胡杨林面积大幅度减少。产生的原因既要考虑自然原因,也要考虑人为原因。
答案:(1)河流水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胡杨林大量枯死,生态环境恶化。
(2)气候变暖,蒸发量增大;冰川退缩,融水量减少;过度农垦,耕地面积增大,农业用水增加。
1.下列有关我国资源问题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北方地少水多,而南方地多水少
B.不同地区、不同时段表现的资源问题相同
C.东部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主要表现为人地矛盾
D.华北地区主要的资源问题是土地少,面积小
【解析】选C。我国北方是地多水少,南方是地少水多;不同地区、不同时段表现的资源问题不尽相同;华北地区主要的资源问题是水资源缺乏问题。 2011年4月26日,全国森林资源管理工作会议在重庆市隆重召开。会议要求全力开创“十二五”森林资源管理工作新局面,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据此回答2、3题。
2.下列防护林的主要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
A.“三北”防护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长江中上游防护林——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C.沿海防护林——防风固岸,保护农田
D.平原绿化工程——美化环境,调节气候3.大面积砍伐森林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有( )
①大气中CO2浓度增加
②造成臭氧层空洞
③水土流失严重,环境恶化
④许多物种灭绝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解析】2选C,3选D。第2题,“三北”防护林的作用主要是防风固沙,保护农田;长江中上游防护林的作用主要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平原绿化工程是以农田防护林为主的综合防护林体系。第3题,根据森林的生态作用可进行判断。4.上海地区耕地资源减少的主要形式是( )
A.水蚀风蚀 B.沙漠侵吞
C.次生盐碱化 D.城市、公交基本建设占地
【解析】选D。上海市由于城市和交通的迅速发展,占用大量土地,是耕地资源减少的主要形式。5.下列土地开发的措施正确的是( )
A.黄土高原大面积种植高产水稻
B.华北平原大量抽取地下水进行农业灌溉
C.南方低山丘陵区大量开垦梯田
D.东北三江平原退耕还湿
【解析】选D。东北平原退耕还湿是为了保护东北地区的湿地资源,从而改善当地农业生态环境。 南方丘陵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人们建立了立体农业体系。据此回答6、7题。
6.南方丘陵地区农业发展潜力大,开发难度较小,这是因为
( )
A.劳动力资源充足
B.邻近商品粮基地
C.邻近工业城市与海港
D.水热条件配合较好7.南方丘陵地区建立立体农业体系,与下列因素关系不密切的是( )
A.土地类型结构
B.人均耕地
C.劳动力素质
D.生态环境
【解析】6选D,7选C。第6题,南方丘陵地区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条件较好,是其农业发展潜力大,开发难度较小的重要原因,也是水土流失容易发生的原因之一。第7题,发展立体农业体系,是适应当地多样的土地类型、缓解尖锐人地矛盾、发展多种经营、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与劳动力素质关联不大。8.我国农村建房缺乏规划,形成众多的“空心村”。“空心村”带来的主要问题是( )
A.水资源紧缺 B.交通不便
C.土地大量闲置和浪费 D.居住环境改善
【解析】选C。“空心村”带来许多问题,如破坏农村的景观布局,使道路网络、排水系统难以按规划实施、安全问题、卫生问题等,但主要的问题是土地的闲置和浪费。9. (2011·德州模拟)读我国南方某省土地资源构成和利用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1)据图分析该省区土地利用方式可能造成的环境问题及原因。
(2)为解决该地区土地利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有哪些?【解析】(1)对比该省土地资源构成和利用结构图可知,该地耕地面积的扩大,是建立在宜林、宜牧土地资源减少的基础上的,该开发方式导致了林地和草地的大量破坏,又因该省位于我国南方,降水较多,会导致水土流失严重等问题。(2)根据该地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应当调整农业结构,退耕还林还牧,植树造林,发展多种经营。答案:(1)问题:水土流失,森林面积减少或红色荒漠化等。
原因:大量宜林宜牧地变为耕地
(2)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牧;调整农业结构。
10.2010年6月17日是“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其主题是“荒漠化防治与跨越式发展”。结合中国荒漠或荒漠化地区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简述我国荒漠分布的特点,并从自然条件方面分析其成因。
(2)B所示地区出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填入字母代号)
A.过度开采地下水,使地下水位下降
B.土壤盐碱化和次生盐碱化严重
C.水土流失严重
D.气候变暖,蒸发旺盛,已成为干旱区和半干旱区
E.冬春季节多大风天气(3)A地是荒漠化较快的地区,在防治荒漠化方面应采取什么措施?【解析】第(1)题,主要考查对地理事物的描述和阐释能力,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荒漠主要分布于北方(西北和东北)地区。这是因为该地区受海洋水汽影响较小,降水较少,且近冬季风源地多大风天气。第(2)题,B地位于我国华北平原,其土地荒漠化类型为土壤盐碱化和次生盐碱化,这与该地区冬春多大风天气和不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有关。第(3)题,A地荒漠化的快速发展主要与该地区对草原和水资源不合理的利用有关,因而该地区在防治荒漠化方面应加强草原的保护和恢复工作,合理利用水资源,同时应加强区域合作,共同解决荒漠化问题。答案:(1)特点:主要分布在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或西北与华北地区)。成因:降水少,气候干旱,植被覆盖率低,多大风天气。
(2)ABE
(3)加强管理,禁止乱砍、滥挖、过牧和过度开垦;保护植被;退耕还林、还草,营造防护林,提高植被覆盖率;合理用水;加强区域合作。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