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同步练习
下表中的甲、乙、丙、丁分别代表我国的三北防护林、长江流域防护林、沿海防护林以及珠江流域防护林体系的林地利用情况,读表回答1~3题。
1.上表各防护林体系的不同林地利用类型中,比重最大的是(
)
A.用材林
B.经济林
C.防护林
D.薪炭林
2.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的最主要的作用是(
)
A.提供能源
B.提供木材
C.水土保持
D.发展经济
3.三北防护林在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作用,其中华北地区的防护林最主要的作用是(
)
A.防风固沙
B.水土保持
C.庇护农田
D.涵养水源
(2012·海口高二检测)读下图,回答4、5题。
4.如图土地使用可能对耕地造成的影响是(
)
A.水土流失加剧
B.土地荒漠化加剧
C.土地面积长期内扩大
D.旅游业的发展使土地得到可持续的利用
5.下列各项中,可以使上图漫画所示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是(
)
A.从外地引水,发展该地水上度假村
B.开展滑沙、沙浴等活动,发展旅游业
C.进行沙疗、建立疗养院
D.植树造林,发展旅游业
(2012·济宁模拟)读下图,完成6、7题。
6.图中反映出我国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在减少,其直接原因包括(
)
①过度抽取地下水
②草场普遍超载
③人口不断膨胀
④城市化进程加快
⑤不合理的灌溉方式
⑥流水侵蚀和风沙危害的加剧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7.我国粮食增产的主要途径是(
)
①增加耕地面积
②切实保护耕地
③科学种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④毁林开荒
⑤大力开垦草原
⑥积极稳妥地开垦宜农荒地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③④
D.②③⑥
读图,完成8、9题。
8.对草场的过度放牧、重用轻养会导致(
)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9.图片③中的环境问题可直接导致(
)
A.土地退化
B.下游湖泊淤积
C.诱发沙尘暴
D.生物多样性减少
10.利用风力、太阳能、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是当今新能源发电的主流。作为化石能源发电和水电的重要补充,新能源发电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知今后十年我国新能源发电增长量最多的是_________。
(2)比较利用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的优、缺点。
(3)最古老的生物燃料是柴草,燃烧柴草会造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目前,农村比较理想的生物利用方式是___________。
11.(2011·昆明模拟)目前,中国耕地面积仅约为18.26亿亩,
逼近最低要求。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不同年份耕地面积统计表(单位:千公顷)
材料二
我国每年因灾害毁损耕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和西南各省。灾毁耕地严重的省份也是开荒面积最多的地区,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75。
(1)据统计,2005年我国东部耕地减少面积约占全国耕地年内减少面积的2/3。导致这一结果的前两位原因A、B分别是什么?针对耕地资源锐减的突出问题,东部地区应采取怎样的对策?
(2)材料二主要说明了什么问题?
(3)山东省是人口大省,而土地资源十分有限,人均耕地面积不断减少。面对现实,应采取哪些措施发展优质高效农业?
12.(案例探究题)山东“十二五”规划强调,加快建设经济文化强省。实施重点区域带动战略,全面提速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两大国家级战略建设,而山东省是人口大省,土地资源十分有限,人均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读山东省地形简图,回答问题。
(1)说出甲、乙两地不合理的农业活动及其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
(2)请你针对其中一种环境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答案解析
1~3.【解析】1选C,2选C,3选A。第1题,由表中信息可得出答案。第2题,长江中上游地区的森林主要的功能是保持水土。第3题,华北地区的防护林的功能主要是防风固沙。
4、5.【解析】4选B,5选D。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此地主要的环境问题是过度砍伐森林,土地荒漠化加剧,湖泊面积缩小,生态平衡失调,经济受损。所以可能对耕地造成的影响是土地荒漠化加剧,第5题,治理的根本措施是恢复植被。
6、7.【解析】6选B,7选D。第6题,我国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减少的直接原因从人口和耕地形势来考虑。第7题,我国后备耕地资源不足,大量增加耕地面积不现实;毁林开荒和大力开垦草原将导致生态破坏,同时也不利于林、牧业的发展。
8、9.【解析】8选B,9选A。第8题,对草场的过度放牧、重用轻养会导致草场退化,生产力下降。图片①中草地稀疏、载畜量过多,反映的是草场退化景观;②中岩石裸露,是水土流失的结果;③为陡坡开垦梯田,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④为土地荒漠化。第9题,题干中的“直接”是题眼,水土流失使耕地的表土流失,带走大量营养物质,降低土地肥力,最终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下游湖泊淤积是
水土流失的间接后果;沙尘暴是土地荒漠化后的危害之一;生物多样性减少是由人类不当的活动导致野生动物生存环境的破坏和丧失、高强度捕猎和采集、外来物种的大量引入、环境污染等原因造成的。
10.【解析】本题考查了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第(1)题,据图中三种能源发电量增长数据即可判断出风力发电增长量最多。第(2)题,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对环境危害小,属于清洁和可再生能源,但是能量分散,易受干扰,存在储存和输送问题。第(3)题,燃烧柴草造成大气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的浪费,应该把柴草作为沼气的原料,解决农村燃料、肥料、饲料之间的矛盾。
答案:(1)风力发电
(2)
(3)环境污染
生态破坏
资源浪费
沼气
11.【解析】本题考查了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第(1)题,据表即可得出生态退耕和建设用地是导致东部耕地减少的两大主要原因;对于耕地应加强管理和保护,节约用地。第(2)题,材料说明不合理的垦荒会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第(3)题,山东省应该采取科学种田、改造中低产田、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生态农业等措施。
答案:(1)A是生态退耕,B是建设用地。
节约用地;严格保护耕地;加强土地资源管理。
(2)灾毁引发开垦荒地;在生态脆弱地区,过度开垦荒地会造成土地退化,甚至灾毁。
(3)改造中低产田;改进灌溉技术;增加科技投入;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生态农业等。
【方法技巧】黄淮海平原“旱涝、盐碱、风沙”产生的自然原因
(1)旱涝的形成:每年的春季和初夏降水少,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形成旱灾。但到了7、8月份,降水多而集中,加上起伏和缓的地势排水不畅,尤其在岗间的洼地,一遇暴雨,常形成洪涝灾害。
(2)风沙灾害的形成:干旱时节,尤其在春季,气温回升快,降水稀少,空气干燥,风力大,风吹沙泛起,形成风沙危害。
(3)盐碱地的形成:干旱季节,在地下水位较高、地势低平的地区或排水不畅的洼地,由于蒸发旺盛,会出现土壤中的盐分向地表积聚的现象,使土壤中的盐分和碱分增多,形成盐碱地。
12.【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的判读,意在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根据山东省地形简图可知,甲地位于黄河三角洲,乙地位于鲁中低山丘陵区,由此可以得出甲地区不合理灌溉,造成土壤盐碱化;乙地低山丘陵地区植被破坏,产生水土流失。(2)解决对策:土壤盐碱化主要从灌溉技术、改良品种等方面回答;水土流失主要从植树造林,改变生态环境入手。
答案:(1)甲地:平原地区不合理灌溉,造成土壤盐碱化;
乙地:低山丘陵地区植被破坏,产生水土流失。
(2)土壤盐碱化: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善排灌条件;推广节水技术(喷灌、滴灌);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推广耐盐耐旱优良品种。
水土流失:退耕还林还草;保持水土;禁止滥垦乱伐;发展经济林,提高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