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5)

文档属性

名称 2.3 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5)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8-02 17:04: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湘教版选修六:2.2
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作业
1.下图是近年来我国石油生产和消费统计图。读图,完成第1~2题。
1
字母M表示(  )。
A.净出口量
B.净进口量
C.净储备量
D.净增产量
2.解决我国石油紧缺问题,目前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A.限制石油化工业的发展
B.以新能源全面取代石油
C.降低油价以刺激石油消费
D.提高石油资源利用率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M为消费量与生产量之差,应为净进口量。第2题,要解决我国石油紧缺问题,应从开源、节流两方面分析,其中D项为节流措施。
答案:1.B 2.D
3.能源资源是人类生产活动得以进行和发展的动力。能源的利用和发展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读图,完成第3~4题。
全球能源消费历史及趋势图
3
全球能源消费历史及趋势图中体现的1900~2100年全球能源消费构成的变化特点是(  )。
A.固体燃料的消费比重上升
B.液体、气体燃料的消费比重迅速降低
C.气体燃料的消费比重迅速上升
D.液体燃料的消费比重稳步上升
4.下图表示的是某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这种能源消费结构易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
①大气污染加剧 ②土壤肥力下降 ③土壤污染严重
④水污染严重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第3题,由全球能源消费历史及趋势图可知,1900~2100年全球能源消费构成的变化特点是气体燃料的消费比重迅速上升。第4题,该地区能源消费以煤炭、薪柴、秸秆为主,易产生大气污染;秸秆被大量燃烧不能以有机肥的形式返还农田,易使土壤肥力下降。
答案:3.C 4.A
5.下图是2004年河北、甘肃、四川、黑龙江四省能源生产结构图。读图,完成第5~6题。
5
与四省能源生产结构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以可再生能源为主
B.清洁能源的比重大
C.不利于减排温室气体
D.有利于降低酸雨危害
6.制约①省进一步开发水能的地理条件,正确的是(  )。
A.水能资源蕴藏量小
B.水能资源分布分散
C.水能富集地人口分布稀疏
D.水能富集地地质条件复杂
解析:根据四省的能源生产结构判断①天然气比重在四省中突出,同时拥有原煤和水电,判断为四川;②原油比重占主导地位,判断为黑龙江;③原煤虽占主导地位,但是水电比重在四省中最大,判断为甘肃;④原煤占比重最大,判断为河北。第5题,原煤、原油、天然气都是非可再生资源,因此A项错;只有水电是清洁能源,比重很小,因此B项错;原煤、原油、天然气在燃烧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温室气体,因此C项正确;煤的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会增加酸雨的危害,因此D项错。第6题,根据判断结论①为四川,综合比较,水能富集地地质条件复杂是正确的。
答案:5.C 6.D
7.目前,风电成本和电价与传统的火电相比,明显偏高。世界风能理事会在2007年发表观点认为:“风电制造成本下降,60%依赖于规模化发展,40%依赖于技术进步。”读下图,完成第7~8题。
7
与火电相比,风电开发(  )。
A.不受地域限制
B.技术成熟,规模大
C.成本低,市场大
D.绿色能源,基本无污染
8.火电成本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有(  )。
①煤炭资源价格上涨 ②劳动力价格不断增加 ③设备价格不断上涨 ④环保成本不断增加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第7题,风电是利用风能发电,风能是清洁、无污染的能源。第8题,近年来煤炭价格不断上涨,同时由于对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也要求环境治理设备投入增加,这些都会加大火电成本。
答案:7.D 8.C
9.阅读漫画“兄弟连”,完成下列问题。
(1)出现漫画中情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在“兄弟连”的进攻下,与    相关的产业将“节节败退”。
(3)为应对“兄弟连”的进攻,我国应怎样做
解析:第(1)题,漫画显示的是石油及其制成品价格不断上涨,其实质是石油供需失衡。第(2)题,石油及其制成品价格上涨,导致与石油相关的工业生产成本增加。第(3)题,应对石油及其制成品价格上涨带来的影响的措施可从三个方面分析:寻找替代品、提高利用率、增加开采量。
答案:(1)石油是非可再生资源,储量有限;世界经济对石油资源的依赖性强,经济的高速发展,对石油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2)石油
(3)适度开发国内石油,均衡生产,提高出油率;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提高石油的利用率,运用经济杠杆促进节油;加强勘探,增加石油的可采储量;到国外开采石油;充分利用国内外石油资源和石油市场;寻找石油的替代品。(答出四条即可)
10.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据国际能源机构(IEA)分析,2010年中国石油需求有一半依赖进口,2020年中国石油需求将有80%依赖进口。2010年,我国的石油需求达3.2亿吨,石油进口量达1.6亿吨,我国石油消费量50%靠进口。未来10年,中国石油净进口量仍将以年均10%的速度增长。
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石油消费量最少也要4.5亿吨,石油对外依存度很可能达到60%~62%,超过美国目前的57%。
材料二:据报道,泰纳线二期工程设计勘察工作已结束。俄石油运输公司2005年10月将一期工程建设的方案提交政府,于2005年12月开工。根据这一方案,管道一期工程从泰舍特到俄中边境城市斯科沃罗季诺,年输油能力为3
000万吨,2008年建成。
(1)请分析导致我国石油进口量越来越大的主要原因。
(2)我国目前从波斯湾进口石油最多,马六甲海峡是中国海上石油生命线,但也是一条脆弱的运输通道,试说明原因。
(3)泰纳线和安大线相比有哪些有利的区位条件
(4)试述泰纳线对日本的重要意义。
(5)为了保证我国能源安全,减少对石油进口的依赖,你认为可以从调整优化能源结构方面采取哪些措施
解析:第(1)题,主要从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对石油的消费增多等角度作答。第(2)题,主要从马六甲海峡的海运危险性进行分析。第(3)题,对比分析安大线与泰纳线的区位条件,主要从终点的区位分析,一个在港口,一个在中国内陆,一个供给多个国家,一个仅供给中国。第(4)题,从保障日本的石油安全角度进行分析。第(5)题,要结合我国的实际,从减轻石油压力方面分析。
答案:(1)经济发展迅速、消费总量增长迅速,生产无法满足消费需求。
(2)该通道基本被美国和印度控制;海盗猖獗,多国纷争不断;运费高。
(3)可向日本、韩国、中国供油,消费市场更加广阔。
(4)可保障日本石油供应安全,降低日本对中东地区石油的依赖程度;提高日本在远东地区的影响力。
(5)合理有效利用煤炭资源,使用液化煤代替石油;大力开发与利用核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能、水能等能源,提高电能在能源消费构成中的比重,加快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