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
同步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2.理解生态平衡的特征。3.了解受损生态系统的表现及后果。
知识清单
一、生态系统的组成
1.与生态系统有关的几个术语(1)个体:①________存在的一个物种。(2)种群:②________物种在一定空间内集合在一起。(3)生物群落:指一个区域内③____________的生物种群。(4)生态系统:指④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统一整体。2.生态系统的组成(1)生物成分:⑤________、消费者、⑥________。(2)非生物成分:⑦________、水分、⑧________和温度等。
二、生态平衡
1.概念在一个正常的生态系统中,它的结构和功能,包括生物的种类、各种群的数量和比例以及能量和物质的输入与输出,都处于⑨____________的状态,这种持续性的⑩____________叫作生态平衡。2.平衡生态系统的特征(1)生物的组成和数量的比例相对________;(2)能量和物质的输入与输出保持________;(3)食物链结构复杂、互相交叉而形成__________;(4)在________、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有完好的营养关系。3.与生态平衡有关的几个术语(1)自身调节:生态系统内部的____________能力,以保持其________。(2)食物链:指食物中的能量从________通过一系列的动物,像一个食物的链条____________的途径。(3)食物网:由许多__________相互交叉形成。
三、受损生态系统
1.原因:自然和________干扰。2.表现:原有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被打破。3.后果:系统的____________发生障碍,形成__________破坏或恶性循环。
4.森林破坏后的后果:__________、物种消失、________。
对点训练
基础达标练
考查点1 生态系统的组成
1.对生态系统正确的叙述有( )①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几部分组成 ②人用双手创造了世界,所以人在生态系统中是生产者③消费者是那些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物的各种动物④分解者指细菌、真菌、放线菌等微生物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体叫做( )A.生物群落
B.生态系统
C.生态平衡
D.生物圈
考查点2 生态平衡
3.下列关于生态平衡的叙述,有明显错误的是( )A.生态平衡是指动植物种类和数量上的平衡B.生态平衡是相对的平衡C.滥伐森林,就会破坏生态平衡D.严重污染环境,也会破坏生态平衡4.生态系统之所以能够保持动态平衡,主要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 )A.物质和能量
B.食物链和食物网C.自动调节能力
D.分解者读“某生态系统示意图”,完成5~6题。5.该生态系统示意图中粗箭头表示( )A.呼吸作用B.物质和能量的传输C.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作用D.食物链
6.该生态系统示意图中,表示消费者的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④⑤
考查点3 受损生态系统
7.滥伐森林可能引起的环境问题是( )A.河流含沙量增大
B.地下水位持续上升C.土壤肥力增加
D.河流水位下降
方法技巧练
一、图示法巧记生态系统的组成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问题。小鱼刚刚隐约可见,翠鸟就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刹那间,叼起一条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1)文中的翠鸟在其所属生态系统成分中是____________,在食物链中是______________。(2)文中描述的是一个生态系统吗?说明理由。
方法技巧
二、歌诀法记忆生态平衡的特征
2.生态系统总是在不断地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来推动自身的变化和发展,其发展过程为( )
A.不平衡→平衡→不平衡
B.平衡→不平衡C.平衡→不平衡→平衡
D.不平衡→平衡
方法技巧
生态系统的组成生态系统处平衡,以下现象是特征;生物组成数稳定,能量物质入出衡;食物结构趋复杂,食物网相连又交叉;生产、消费、分解者,形成完好金字塔。
参考答案
知识清单
①独立 ②同一 ③所有不同 ④生物群落及其环境 ⑤生产者 ⑥分解者 ⑦空气 ⑧阳光 ⑨相对稳定 ⑩动态平衡 稳定 平衡 食物网 生产者 自我调节 稳定性 植物 依次传递 食物链 人为 动态平衡 结构、功能 波动性 生态退化 气候变化
基础达标练
1.C [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是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组成的,而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指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绿色植物,消费者是那些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物的各种动物,人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分解者指细菌、真菌、放线菌等微生物。]2.A [本题是对“生物群落”概念的考查。要注意它与生态系统、生态平衡、生物圈不是同一概念。]3.A [生态平衡的标志及特点要清楚。同时,要掌握一些破坏生态平衡的典型事例。]4.C [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生态系统内的各成分之间建立起相互协作、相互制约和相互补偿的关系,使生态系统保持一种稳定状态。一个生态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它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能够较长时间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生态平衡是一种相对平衡,不是一成不变的。]5.B 6.B [第5题,图中的箭头有四类:太阳能,表示能量从太阳传输到绿色植物;绿色植物被虫子采食、小虫被小鸟捕食、小鸟被鹰捕食的过程表示能量和物质通过食物链传输;植物、虫子、小鸟和鹰指向分解者的粗箭头,就是它们将物质和能量传输到分解者的过程;各种生物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质,将物质和能量传输到环境。第6题,在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中,消费者是除生产者(①)和分解者(⑤)之外的所有生物(食草动物和肉食动物)。]7.A [滥伐森林会加剧水土流失,表层土壤被冲刷掉,因此肥力下降,而表层土壤被冲入河流,导致河流含沙量大增,河床淤积,河流水位上升,森林失去涵养水源的作用,在同等降水的条件下,地下径流减少,地下水位下降。]
方法技巧练
1.(1)生物个体 (次级)消费者(2)是。文中有生物成分(苇秆、鱼、翠鸟)和非生物成分(水),加上隐含的大气、阳光、分解者、养分等成分,可以构成一个生态系统。解析 生物个体和生物种群都是一种生物,但数量存在差别,个体指一个生物体,种群则是同一种生物体在一定空间内的集合。判断某物质结合是否属于生态系统的关键是看其是否包含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第(1)题,“一条小鱼”是题眼,文中描述的是一只翠鸟;翠鸟以小鱼为食。第(2)题,文中有生物成分(苇秆、鱼、翠鸟)和非生物成分(水)。2.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