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 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3.1 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 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8-02 17:05: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章 生态环境保护
第一节 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
[基础过关]
1.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内,相互间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体叫做
(  )
A.生物群落
B.生态系统
C.生态平衡
D.生物圈
2.对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几部分组成 ②人用双手创造了世界,所以人在生态系统中是生产者 ③消费者是那些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物的各种动物 ④分解者指细菌、真菌、放线菌等微生物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在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生态系统中,消费者是
(  )
①桑 ②基 ③蚕 ④鱼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4.在一阴湿山洼草丛中,有一堆长满苔藓的腐木,其中聚集着蚂蚁、蚯蚓、蜘蛛、老鼠等动物。它们共同构成
(  )
A.种群
B.群落
C.食物网
D.生态系统
5.下列关于生态平衡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生态平衡是指动植物种类和数量上的平衡
B.生态平衡是相对的平衡
C.滥伐森林会破坏生态平衡
D.严重污染环境,也会破坏生态平衡
6.生态系统之所以能够保持动态平衡,主要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
(  )
A.物质和能量
B.食物链和食物网
C.自我调节能力
D.分解者
7.滥伐森林可能引起的环境问题是
(  )
A.河流含沙量增大
B.地下水位持续上升
C.土壤肥力增加
D.河流水位下降
8.下列人类活动,属于破坏生态平衡的是
(  )
A.滥捕青蛙
B.采集野果
C.开采矿藏
D.修筑道路
[能力提升]
读“某区域示意图”,完成9~12题。
9.该图中的各地理要素可以构成一个
(  )
A.生物个体
B.生物种群
C.生物群落
D.生态系统
10.图中表示生产者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11.该区域中的各种生物可构成的食物网中,有________条食物链
(  )
A.2
B.3
C.4
D.5
12.该系统中最长的食物链包含________类生物种群
(  )
A.2
B.3
C.4
D.5
13.19世纪中期,墨尔本动物园从英国运来24只澳大利亚没有的兔子供人观赏。不料,1863年动物园失火,幸免于难的兔子逃到草原上大量繁殖,造成了澳大利亚严重的生态灾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兔子在澳大利亚迅速繁殖的原因是什么?
(2)兔子对澳大利亚牧羊业的影响是什么?
(3)澳大利亚不引进兔子的天敌对付兔子的原因是什么?
(4)袋鼠是澳大利亚的特有动物,袋鼠皮制成品价格高,因此被大肆捕杀。出售袋鼠皮制品和肉制品,是否合理?为什么?
14.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870年,在美国开巴高原467平方千米的土地范围内,生活着4
000多头鹿,同时有少量美洲狮和狼在此活动。人们为了繁殖更多的鹿,便开始捕杀狮和狼,到1924年,这两种肉食动物几乎绝迹,鹿群迅速繁殖到10万头。可是经过两个年头,鹿群减少到6万头,到1939年只剩下1万头。
(1)写出开巴高原上的食物链。
(2)1924年鹿群迅速繁殖、数量大增的原因是什么?
(3)狮和狼绝迹以后,鹿群数量又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说明该食物链上狮和狼的主要作用。
15.食物链、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沿着此渠道进行的。假如在某温带草原上存在如下图所示的食物网,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的成分中,草属于______________(生产者或消费者),猫头鹰属于
______________(生产者或消费者)。
(2)该食物网的各种生物中,含有能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____,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__,其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碳元素以__________________的形式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中进行循环,生产者通过______________作用使碳元素进入到生物群落中,各种生物通过______________作用使碳元素回到无机环境中。
答案
[基础过关]
1.A 2.C 3.C 4.D 5.A 6.C 7.A 8.A 
[能力提升]
9.D 10.A 11.A 12.D 
13.(1)澳大利亚没有兔子的天敌,没有严寒的冬天,食物丰富,有利于兔子的繁殖。
(2)兔子吃掉了大量作为畜牧业基础的牧草,同羊争食,对牧羊业不利
(3)可能会引起新的生态破坏。
(4)不合理。由于地质历史原因,澳大利亚无高级野生哺乳动物,袋鼠是其特有动物,是其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对袋鼠要保护,大肆捕杀会令其锐减,甚至灭绝;当然,过多时应有计划的捕杀,以保持草原生态系统内动植物种类、数量的相对稳定,保持生态平衡。
14.(1)草—鹿—狼—狮
(2)狼和狮被大量捕杀,鹿群失去天敌
(3)鹿群数量太多,破坏了草场,因饥饿而死
(4)控制鹿群数量,维持生态平衡
15.(1)生物的组成和数量的比例相对稳定;能量和物质的输入与输出保持平衡;食物链结构复杂,相互交叉而形成食物网;在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有完好的营养关系。
(2)自身调节
(3)生态: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水土流失日趋严重,农业和森林病虫害剧增,恶性杂草大量繁殖。
物种:生存环境受到威胁,种群数量减少甚至消失。
气候变化: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增加;降水减少;空气湿度降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