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1)

文档属性

名称 3.1 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8-02 17:06: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章 生态环境保护
第一节 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
考查知识点及角度
难度及题号
基础
中档
稍难
生态系统的组成
1、3
7
生态平衡
2、4
6
受损生态系统
5
8
一、选择题
1.从生态系统角度来分析城市生态系统,正确的是
(  )
A.城市没有无机环境
B.城市所需能量依靠输入煤、石油等解决
C.城市分解者不足,无法完全自净环境
D.城市环境不是生态系统
解析:城市生态系统由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组成,包括有机环境和无机环境,所需能量需要从环境中获得。同时,城市中分解者不足,许多物质和能量不能被吸收利用,只能以垃圾的形式输入到环境中去。
答案:C
2.工厂含氮、磷的污水排入池塘,造成鱼类死亡,是由于池塘中
(  )
A.有毒物质增多
B.溶解氧匮乏
C.食物匮乏
D.水温升高
解析:由于工厂含氮、磷的污水排入池塘,产生水体富营养化,大量藻类暴发性繁殖,使水体溶解氧匮乏,造成鱼类死亡。
答案:B
3.湖泊生态系统中正确的食物链是
(  )
①虾 ②藻类 ③浮游动物 ④小鱼 ⑤大鱼
A.②→①→④→⑤→③
B.②→③→①→④→⑤
C.③→①→④→⑤→②
D.②→①→③→④→⑤
解析:在池塘生态系统中,浮游动物吃藻类,虾吃浮游动物,小鱼吃虾,大鱼吃小鱼,形成一条食物链。
答案:B
4.关于森林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用林下的枯枝落叶作柴烧,既充分利用了生物资源,又没有破坏生态平衡
B.易造成水土流失地段的森林,不应采伐
C.可将林区中的森林全部砍伐,尽量建立新的生态平衡
D.森林是可更新资源,即使遭受长期破坏,也可能在短时间内得到改善
解析:河流上游或坡度大的山地森林、树木起到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作用,不应采伐。
答案:B
5.为保护海洋生态系统,我国近海渔场生产应采取的措施是
(  )
①生产网眼更稠密的渔网和采用先进探测技术以增加捕捞量 ②改进渔网,使其网眼稍大些 ③在鱼类产卵季节确定禁捕期 ④在鱼类洄游季节禁止捕捞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解析:鱼类产卵期应休渔、禁渔,保护渔业资源。
答案:B
二、综合题
6.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870年,在美国开巴高原467平方千米的土地范围内,生活着4
000多头鹿,同时有少量美洲狮和狼在此活动。人们为了繁殖更多的鹿,便开始捕杀狮和狼,到1924年,这两种肉食动物几乎绝迹,鹿群迅速繁殖到10万头。可是过了两个年头,鹿群减少到6万头,到1939年只剩下1万头。
(1)写出开巴高原上的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924年时鹿群迅速繁殖,数量大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狮和狼绝迹以后,鹿群又减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说明该食物链上狮和狼的主要作用。
解析:大型食肉动物狼和狮绝迹后,失去天敌的鹿群数量激增,破坏生态系统,草场载畜量过大,草场退化。
答案:(1)草→鹿→狼和狮
(2)狼和狮被大量捕杀,鹿群失去天敌,必将大量繁殖,故数量大增
(3)鹿群数量太多,破坏了草场,因饥饿而死
(4)控制鹿群数量,维持生态平衡。
7.读生态系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有几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
(2)此图是什么地区的食物网图?
(3)磷虾是一种含蛋白质极高的海洋生物,有人主张大量捕捞以满足人类需要,那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4)鲸的食量很大,要吃掉很多海洋动物,为什么还要保护它,禁止猎杀鲸?
(5)19世纪是猎鲸的高峰期、促使人们冒极大风险猎捕鲸的原因是______,目前捕鲸的数量明显比以前少、除了加强保护之外,还有什么原因?
答案:(1)5条
(2)南极洲。
(3)大量捕捞磷虾将会使鲸的食物减少,而南极地区食物链较单一和脆弱,会使鲸的数量减少而导致灭绝。
(4)鲸是地球上存在的一种最大的动物,数量已不多,如不加保护,很快就要灭绝,一旦灭绝,不能再生,要保护生物多样性,也就是保护地球环境,保护人类自己。
(5)利用鲸的巨大脂肪,制造工业用油 21世纪以来矿物油用量增加,而且价格低,人们已放弃用动物油作工业用油。
8.下图是珠江三角洲的农民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建立了该地特有的蔗基鱼塘和桑基鱼塘,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这种人工生态系统最基本的生物因素是______。要使它长期稳定发展,除了有稳定的______来源,各类生物要______________。
(2)建立这一生态系统的目的是使生产者固定的能量________;其能量利用率高的原因是其在营养结构上具有________的特点。
(3)蚕粪、蔗叶进入鱼塘经过______的作用又被桑基、蔗基所利用。蚕粪中的氨经过______作用,形成______,被植物吸收。
(4)概括地说,该生态系统的功能维持,取决于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生产者和分解者 能量 相对稳定
(2)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食物链短
(3)分解者 硝化细菌 亚硝酸盐、硝酸盐
(4)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动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