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人教版生物必修1同步作业-第一章第二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人教版生物必修1同步作业-第一章第二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有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2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8-23 18:38: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单选题
1.使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时,下列哪一组有因果关系(  )
A.换用低倍物镜——视野范围变大 B.缩小光圈——视野范围变小
C.换用高倍物镜——视野变亮 D.放大光圈——视野变暗
2.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时,用低倍物镜看清楚后,转换高倍物镜却看不到或看不清原来的细胞,可能的原因不包括(  )
A.物体不在视野中央 B.切片放反,盖玻片在下
C.低倍物镜和高倍物镜的焦点不在同一平面 D.未换目镜
3.如图1表示两种物镜及其与装片的位置关系。图2是低倍镜下的视野。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乙物镜被甲物镜替换后,在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会增加
B.甲物镜被乙物镜替换后,视野的亮度会变暗 C.图1中甲的放大倍数比乙的放大倍数小
D.要想换用高倍镜观察图2中的细胞a,需要将装片向右移动
4.如图所示,图甲中①②③④表示镜头,⑤⑥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图乙和图丙分别表示不同放大倍数下观察到的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比②的放大倍数小,③比④的放大倍数大,若使物像放大倍数最大,图甲中的组合一般是②③⑤
B.把视野里的标本从图乙转为图丙,应选用②③镜头
C.从图乙转为图丙,正确的调节顺序:移动标本→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转动细准焦螺旋
D.在10×10的放大倍数下看到64个细胞,而且在视野的直径上排成一行,则转换为10×40的放大倍数后,看到的一行细胞数为4个
5.细菌是在生物圈中广泛生存的单细胞原核生物。下列各种菌中,属于细菌的是(  )
①结核杆菌 ②肺炎链球菌 ③霍乱弧菌 ④酵母菌 ⑤炭疽杆菌 ⑥青霉菌 ⑦金黄色葡萄球菌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⑤⑦ C.②③⑤⑥⑦ D.③④⑥⑦
6.支原体肺炎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其病原体是一种称为肺炎支原体的单细胞生物。如图为支原体的结构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
A.在培养基中培养的肺炎支原体群体构成了一个群落
B.支原体细胞含有一个大型线状DNA分子
C.青霉素类抗生素可以破坏细菌的细胞壁结构,是治疗支原体肺炎的有效药物
D.肺炎支原体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
7.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在结构与功能上有很多不同,下列关于两者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都是以DNA作为遗传物质
B.根瘤菌和酵母菌都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C.细菌中多数是营腐生或寄生生活的异养生物
D.原核生物都是单细胞生物,真核生物既有单细胞生物也有多细胞生物
8.细胞的统一性体现在(  )
①一切生物都由细胞和细胞产物组成 ②细胞都有相似的基本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等 ③真核细胞细胞核内有染色体,原核细胞无染色体,但有拟核,其中都含有DNA ④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都多种多样
A.②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②③
9.下列关于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有几项(  )
①真核生物是指动物、植物等高等生物,细菌、病毒和真菌都属于原核生物 ②真核生物是指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原核生物是指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 ③人体的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所以属于原核细胞 ④真核生物的个体,都是肉眼可见的,原核生物的个体都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⑤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有染色体 ⑥原核细胞的DNA一般分布在拟核中,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 ⑦乳酸菌、大肠杆菌、酵母菌等都不具有核膜 ⑧真核细胞中存在核糖体,原核细胞中不存在核糖体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0.下列关于“一定”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原核细胞不一定含DNA ②细菌不一定是异养型 ③原核生物一定是单细胞生物 ④原核细胞一定有细胞壁 ⑤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不一定是DNA ⑥真菌不一定是单细胞生物
A.有四个正确 B.有三个正确 C.有两个正确 D.有一个正确
多选题
11.下列关于“显微镜结构及观察写有字母F的装片的步骤”(如图)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进行步骤1的操作时要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B.从图甲转变为图乙的第一步操作是换成高倍物镜
C.步骤4的操作是调节细准焦螺旋
D.该显微镜最大能使字母放大200倍
12.如图为几种生物的归类模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中生物都能独立繁殖 B.c中生物都有核糖体
C.b中有一些生物的遗传物质存在于拟核中
D.蓝细菌和金鱼藻都能进行光合作用,且场所相同
非选择题
13.显微镜是生物学科中最为重要的观察工具之一,下面是关于显微镜使用过程中的几个问题:
(1)在低倍镜下寻找到需观察的细胞后,若要进一步放大观察,则操作的主要程序为:
①把____________________移到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物像清晰。
(2)下图1是在使用目镜为10×,物镜也为10×的显微镜下观察蛙的皮肤上皮细胞时的视野,图2是更换物镜后的视野,则更换的物镜应为________(放大倍数)。
(3)若在低倍镜视野中发现有一异物,当移动装片时,异物不动,转换高倍镜后,异物仍可观察到,此异物很可能在(  )
A.物镜上 B.目镜上 C.装片上 D.反光镜上
(4)细胞内的细胞质并不是静止的,而是在不断地流动着,其方式多数呈环形流动。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一个细胞的细胞质沿逆时针方向流动,则实际的流动方向应为____________。
(5)用显微镜观察口腔上皮细胞时,一般需经染色才能较清楚地观察到,若无染色剂,应怎样调节显微镜才能够较清楚地观察到口腔上皮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水华指淡水水体中藻类大量繁殖的一种自然生态现象,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一种特征,主要由于生活及工农业生产中含有大量氮、磷的废污水进入水体后,蓝细菌、绿藻、硅藻等大量繁殖后使水体呈现蓝色或绿色的一种现象,下图是发生水华的水体中所含的几种生物,请思考回答:
(1)甲图所示生物能进行光合作用,是因为其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填“异养”或“自养”)生物,细菌绝大多数是营________的异养生物。甲、乙两图所示生物,其细胞结构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所代表的生物________(填“一定”“不一定”或“一定不”)是原核生物,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生物中与甲、乙图所示生物有明显区别的是________(填序号),其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支原体 ②幽门螺旋杆菌 ③衣藻 ④寨卡病毒 ⑤酵母菌 ⑥草履虫
15.细胞是大多数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而自然界中生物种类繁多,就所学生物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下列生物中,结构上与流感病毒有明显区别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大肠杆菌 ②发菜 ③颤蓝细菌 ④酵母菌 ⑤噬菌体
(2)研究人员对分别取自三种不同生物的部分细胞(甲、乙、丙)进行分析、观察和实验,结果如表所示(表中“√”表示“有”或“能”,“×”表示“无”或“不能”)。
细胞 核膜 光合作用 核糖体 细胞壁
甲 √ √ √ √
乙 √ × √ ×
丙 × √ √ √
①甲最可能取自__________,乙最可能取自__________,丙最可能取自__________(三空均填字母)。
A.洋葱 B.兔子 C.蘑菇 D.蓝细菌
②如图所示为大肠杆菌的细胞结构和洋葱表皮细胞的结构模式图,二者最主要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体现了细胞的________性。
1.【答案】 A【解析】 低倍镜下放大倍数小,看到的视野范围大,A正确;缩小光圈,视野变暗,视野范围不变,B错误;由低倍镜换成高倍镜时,视野内的亮度变暗,C错误;放大光圈,视野变亮,D错误。
2.【答案】 D【解析】 在转换高倍镜时不需要切换目镜,因为目镜只是起到二次放大作用,物像的清晰度与目镜无关,D错误。
3.【答案】 D【解析】 图2中细胞a位于视野的左方,要想换用高倍镜观察图2中的细胞a,首先要将细胞a移至视野中央,由于物像的移动方向与装片的移动方向相反,故需要将装片向左移动,D错误。
4.【答案】  D【解析】 从图乙转为图丙,放大倍数增大,应选用②③镜头,B正确;显微镜放大的是物体的长度或宽度,在10×10的放大倍数下看到64个细胞在视野的直径上排成一行,转换为10×40的放大倍数后,则能看到64÷4=16(个)细胞,D错误。
5.【答案】 B【解析】 “菌”字前面带有“杆”“球”“弧”“螺旋”的都是细菌,题目中结核杆菌、肺炎链球菌、霍乱弧菌、炭疽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都属于细菌;酵母菌和青霉菌属于真菌。
6.【答案】 D【解析】 在培养基中培养的肺炎支原体群体构成了一个种群,A错误;支原体细胞含有一个大型环状DNA分子,B错误;支原体没有细胞壁,青霉素类抗生素对其不起作用,C错误。
7.【答案】  B【解析】 根瘤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酵母菌是真核生物,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B错误。
8.【答案】 B【解析】 ④表现了细胞的多样性,④错误;病毒无细胞结构,故生物体不都由细胞和细胞产物组成,且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和细胞产物组成,体现动植物的统一性,没有体现细胞的统一性,①错误。
9.【答案】  B【解析】 真核生物包括动物、植物、真菌和原生生物,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既不属于真核生物,也不属于原核生物,细菌属于原核生物,①错误;人体的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但在它成熟之前含有细胞核,属于真核细胞,③错误;真核生物的个体不都是肉眼可见的,如原生动物,原核生物一般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④错误;原核细胞中没有染色体,⑤错误;酵母菌细胞含有核膜,⑦错误;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中均存在核糖体,⑧错误。
10.【答案】 B【解析】 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是DNA,因此一定含DNA,①错误;细菌中的多数种类是异养型生物,②正确;原核生物是指一类细胞内无核膜包被,只存在被称作拟核的裸露DNA的原始单细胞生物,③正确;原核细胞不一定有细胞壁,比如支原体无细胞壁,④错误;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一定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才是DNA或者RNA,⑤错误;真菌不一定是单细胞生物,比如蘑菇是真菌,为多细胞生物,⑥正确,故选B。
11.【答案】 ABD【解析】 步骤1说明对光成功,对光时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A错误;从图甲转变为图乙的第一步操作是先移动装片使要观察的物像处于视野中央,再换成高倍物镜,B错误;步骤4的操作是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C正确;该显微镜最大能将字母放大100倍,D错误。
12.【答案】 BC【解析】 a中烟草花叶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可以独立繁殖和代谢,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A错误;c中衣藻、金鱼藻、酵母菌、蓝细菌都有核糖体,B正确;b中烟草花叶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也没有拟核,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遗传物质存在于拟核中,C正确;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光合作用在细胞质中进行,金鱼藻属于真核生物,在叶绿体中进行光合作用,D错误。
13.【答案】 (1)①要放大观察的物体 视野中央 ②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③调节光圈或反光镜 ④调节细准焦螺旋
(2)40× (3)B (4)逆时针
(5)缩小光圈或调节反光镜降低视野的亮度
【解析】 (2)放大的倍数指的是放大观察对象的长度或宽度。更换物镜后,观察的横向的细胞数目变为原来的四分之一,即放大倍数为原来的4倍,故应将物镜从10×更换为40×。
(4)因为显微镜的成像为倒立的虚像,相当于将原有物像旋转180°,因此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一个细胞的细胞质沿逆时针方向流动,则实际的流动方向应为逆时针。
(5)口腔上皮细胞颜色较浅,若无染色剂,应将视野调暗。
14.【答案】 (1)叶绿素和藻蓝素 自养 腐生或寄生 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且都以DNA作为遗传物质 (2)一定不 乙细胞中含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3)④ 无细胞结构
15.【答案】 (1)①②③④ (2)①A B D ②大肠杆菌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洋葱表皮细胞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多样
【解析】 (1)流感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大肠杆菌、发菜、颤蓝细菌均为原核生物;酵母菌为真核生物。(2)①甲有核膜,应为真核细胞,根据其能进行光合作用、有细胞壁判断,甲可能为洋葱的部分细胞;乙有核膜且无细胞壁,一般为动物细胞,可能为兔子的部分细胞;丙无核膜且能进行光合作用,可能为蓝细菌细胞。②大肠杆菌细胞属于原核细胞,洋葱表皮细胞属于真核细胞,二者最主要的区别是真核细胞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原核细胞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这体现了细胞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