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人教版生物必修1同步作业-第三章 第二节 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人教版生物必修1同步作业-第三章 第二节 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有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7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8-23 18:44: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章 第二节 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
一、单选题
1.南宋词人李清照用“绿肥红瘦”来形容海棠花的叶和花,成为不朽名句。此处“绿”“红”相关的色素分别位于植物细胞的哪个部位(  )
A.叶绿体和细胞质基质 B.细胞质基质和叶绿体
C.叶绿体和液泡 D.液泡和叶绿体
2.如图是某些细胞器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是中心体,是不含有磷脂的细胞器
B.②是线粒体,是真核细胞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C.③是叶绿体,是蓝细菌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D.④是内质网,是进行蛋白质合成和加工的场所
3.“分子伴侣”是一类蛋白质,它在细胞中能识别正在合成的多肽或部分折叠的多肽,并与多肽的一定部位相结合,帮助这些多肽转运、折叠或组装,但其本身不参与最终产物形成。推测“分子伴侣”主要存在于(  )
A.核糖体 B.内质网 C.高尔基体 D.溶酶体
4.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某黑藻叶肉细胞的细胞质处于不断流动的状态,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细胞的细胞质流动方向为逆时针,实际方向为顺时针
B.若观察洋葱根毛细胞的细胞质流动,应将视野亮度适当调亮一些
C.为了更清楚地观察叶肉细胞内的叶绿体,可撕取稍带些叶肉的下表皮
D.适当提高温度或光照强度,并选取叶脉附近的细胞观察,可增强实验效果
5.关于线粒体和叶绿体起源的“内共生学说”认为线粒体是由原始真核细胞吞噬需氧型细菌演化而成的,而叶绿体则是由原始真核细胞吞噬蓝细菌演化而成的。下列叙述不支持该学说的是 (  )
A.线粒体和叶绿体都含有少量的核糖体
B.线粒体和叶绿体都含有与细菌相似的DNA
C.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
D.线粒体和叶绿体都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支架
6.胰脏细胞能将被放射性标记的氨基酸掺入到蛋白质中,这样就给新合成的蛋白质带上了标记,使我们有可能追踪细胞中这些蛋白质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所追踪的是一种酶,此酶最终被分泌到胰脏细胞外面。下列途径中,哪一条是这种蛋白质最可能的移动途径(  )
A.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B.核糖体→高尔基体→内质网→溶酶体
C.细胞核→高尔基体→内质网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囊泡与细胞膜融合
7.细胞中某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前后三种生物膜的膜面积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b、c分别表示核糖体膜、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
B.a所在的细胞器是细胞内物质运输的枢纽
C.多肽链的合成发生在b所在的细胞器中
D.分泌蛋白合成旺盛的细胞中图示膜转化速率更快
8.下列有关生物膜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膜、叶绿体的内膜与外膜、内质网膜与小肠黏膜等都属于生物膜系统
B.合成蛋白质类激素的分泌细胞的内质网一般比较发达
C.各种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完全一致,在结构和功能上有一定的联系
D.枯草杆菌也具有生物膜系统,否则就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9.如图为某动物细胞内部分蛋白质合成及转运的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内质网对其加工的蛋白质先进行分类再转运至细胞的不同部位
B.附着型核糖体(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多肽通过囊泡运输到内质网加工
C.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的形成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
D.分泌蛋白合成及转运的过程中内质网膜面积减少,高尔基体膜面积最终增加
10.下图中a、b、c、d为细胞器,3H-亮氨酸参与图示过程合成3H-X。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分离细胞中的细胞器常用差速离心法
B.图示过程开始时与结束时相比,膜面积会发生变化的细胞器是a、b、d
C.图中含有DNA的结构是c
D.蓝细菌细胞中也具有的细胞器是a
二、多选题
11.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出某动物细胞的三种细胞器,经测定它们有机物的含量如图所示。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细胞器甲是线粒体,所有细胞中线粒体数量相同
B.细胞器乙含有蛋白质和脂质,说明其具有膜结构,为内质网
C.细胞器丙中进行的生理过程产生水,产生的水中的氢来自羧基和氨基
D.发菜细胞与此细胞共有的细胞器可能有甲和丙
12.下图是溶酶体消化作用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溶酶体发挥作用的过程体现了膜的流动性
B.以上途径不能为细胞生存提供原材料
C.溶酶体来源于高尔基体,内含水解酶
D.在消化衰老的线粒体时,溶酶体合成的水解酶催化线粒体水解
三、非选择题
13.如图为动物、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B细胞的边界是[①] ,其主要成分是 ;与A细胞相比,所有植物细胞具有的结构是 ;若B为大葱根细胞,则应该没有[  ];若某细胞同时具有A、B图中各种细胞器,则为 细胞。
(2)B细胞内有遗传物质的结构有 (填名称)。能够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维持细胞渗透压的细胞器是[  ] 。
(3)不含磷脂分子的细胞器有 (填名称)。与鸵鸟相比,大雁胸肌细胞中数量较多的结构是[  ]。
(4)研究发现,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都能各自独立地合成一部分蛋白质,推测它们结构中必有的一种细胞器是 。
14.科学家推测,在分泌蛋白的合成过程中,游离核糖体最初合成的一段氨基酸序列作为信号序列,被位于细胞质基质中的信号识别颗粒(SRP)识别,并引导核糖体附着于内质网上,继续蛋白质的合成,这就是信号肽假说,如图所示。
科学家构建了体外的反应体系,证明了该假说。实验分组及结果如表。
实验组别 核糖体 信号识别颗粒(SRP) 内质网 实验结果
1 + - - 合成的肽链比正常肽链多一段
2 + + - 合成的肽链比正常肽链少一段
3 + + + 合成的肽链与正常肽链一致
注:“+”和“-”分别代表反应体系中存在或不存在该结构。
(1)折叠的蛋白质经内质网后,会被依次运往 (细胞器)、细胞膜,最终分泌至细胞外发挥作用,这一过程依赖于生物膜的 。
(2)对比组别2和3的结果,结合图中信息可知,只有结合了信号序列的SRP 与内质网上的 识别并结合后,肽链的延伸才会继续。
(3)结合图中信息,解释组别1中合成的肽链比正常肽链多一段的原因: 。
综合实验结果说明内质网具有 的功能。
(4)根据信号肽假说,请你推理分析:
①组别2中的肽链 (填“含有”或“不含有”)信号序列。
②假设在合成新生肽阶段就切除了信号序列,游离的核糖体 (填“能”或“不能”)附着于内质网上。
15.如图表示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部分组成在结构与功能上的联系。COPⅠ、COPⅡ是囊泡,用于蛋白质在甲与乙之间的运输。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溶酶体是细胞内的“消化车间”,是因为溶酶体内含有多种    ,该物质的合成场所是    。除图中所示的功能外,溶酶体还能够分解          ,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细菌。
(2)囊泡与细胞膜的融合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        的特点。该细胞分泌出的蛋白质在人体内被运输到靶细胞时,与靶细胞膜上的    结合,引起靶细胞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此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          的功能。
(3)脂溶性物质容易透过细胞膜,表明细胞膜的成分中有    。COP Ⅱ囊泡负责从    (填细胞器名称)向    (填细胞器名称)运输“货物”。若定位在甲中的某些蛋白质偶然掺入乙中,则图中的    囊泡可以帮助实现这些蛋白质的回收。
1.【答案】C 
【解析】“绿肥红瘦”中的“绿”是指海棠的叶子,与“绿”相关的色素是叶绿素,分布在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内;“红”是指海棠花,使海棠花呈现红色的色素是花青素,分布在液泡中,C符合题意。
2.【答案】C 
【解析】蓝细菌是原核生物,无叶绿体,其光合作用的场所是位于细胞内的光合片层结构上,C错误。
3.【答案】B 
【解析】核糖体只能合成多肽,但不能帮助这些多肽折叠、组装或转运,A不符合题意;内质网能对多肽进行加工,所以由题意可推知,“分子伴侣”主要存在于内质网,B符合题意;高尔基体能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但不能帮助这些多肽折叠、组装,C不符合题意;溶酶体是“消化车间”,不能对多肽进行加工,D不符合题意。
4.【答案】D 
【解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上下、左右都颠倒的像,因此观察到的细胞质流动方向与实际流动方向是一致的,A错误;由于根毛细胞颜色浅,不易观察,所以若观察洋葱根毛细胞的细胞质流动,应将视野亮度适当调暗一些,B错误;黑藻的叶片本身较小,一般取下一片幼嫩小叶直接制成装片即可观察其中的叶绿体,C错误;适当提高温度或光照强度,可促进细胞的代谢,使细胞质的流动速度加快,叶脉附近的水分供应充足,细胞代谢快,容易观察到细胞质流动,D正确。
5.【答案】D 
【解析】需氧型细菌细胞和蓝细菌细胞都是原核细胞,原核细胞含有核糖体,线粒体和叶绿体也含有核糖体,这支持“内共生学说”,A不符合题意;原核细胞含有环状的DNA,线粒体和叶绿体也含有少量环状的DNA,这支持“内共生学说”,B不符合题意;线粒体和叶绿体具有双层膜结构,原核细胞具有单层细胞膜,原始真核细胞吞噬原核细胞后,形成囊泡,如果原核细胞特化成线粒体或叶绿体,则具有双层膜结构,因此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支持“内共生学说”,C不符合题意;生物膜的基本支架为磷脂双分子层,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膜都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支架不支持“内共生学说”,D符合题意。
6.【答案】D 
【解析】胰脏分泌的胰蛋白酶属于分泌蛋白,分泌蛋白需要在核糖体上合成,A不符合题意;胰蛋白酶分泌到细胞外,不进入溶酶体,B不符合题意;细胞核不直接参与分泌蛋白的合成,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直接参与胰蛋白酶的合成和分泌过程,C不符合题意。
7.【答案】D 
【解析】核糖体没有膜结构,a、b、c分别表示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细胞膜,A错误;b所在的细胞器高尔基体是细胞内物质运输的枢纽,B错误;b为高尔基体,多肽链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C错误。
8.【答案】B
【解析】小肠黏膜不是生物膜,A错误;蛋白质类激素属于分泌蛋白,核糖体上合成,内质网初步加工,高尔基体进一步加工,B正确;各种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相似,C错误;枯草杆菌的膜结构只有细胞膜没有生物膜系统,D错误。
9.【答案】C 
【解析】高尔基体对其加工的蛋白质先进行分类再转运至细胞的不同部位,A错误;附着型核糖体合成的多肽是在信号肽的引导下进入内质网腔进行粗加工(这一过程没有囊泡运输),内质网将该蛋白质通过囊泡运输到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分类和包装,B错误;分泌蛋白合成及转运的过程中内质网膜面积减少,高尔基体膜面积基本不变,D错误。
10.【答案】B 
【解析】题图为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和分泌过程,图中a是核糖体,b是内质网,c是线粒体,d是高尔基体,该过程结束后,b的膜面积会发生变化,d的膜面积基本不变,a没有膜结构;图中含有DNA的结构是线粒体;蓝细菌是原核生物,细胞内具有核糖体。
11.【答案】ABD 
【解析】该细胞为动物细胞,甲有膜结构和核酸,可推断细胞器甲为线粒体,代谢旺盛的细胞中线粒体数量会更多,A错误;乙的脂质含量不为0,说明乙细胞器有膜结构,但无核酸,可推断乙细胞器为内质网、高尔基体或溶酶体,B错误;丙的脂质含量为0,说明没有膜结构,但含有核酸,可推测丙细胞器为核糖体,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其中产生的水中的氢来自氨基和羧基,C正确;发菜细胞属于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没有线粒体,D错误。
12.【答案】AC 
【解析】溶酶体内含有多种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为细胞生存提供原材料,B错误;水解酶属于蛋白质,在核糖体上合成,D错误。
13.【答案】(1)细胞膜 蛋白质和脂质 细胞壁 ④ 低等植物 (2)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 ② 液泡 (3)中心体、核糖体 ⑨ (4)核糖体
14.【答案】(1)高尔基体 流动性 (2)DP(SRP受体) (3)信号序列不能被SRP识别,无法引导核糖体附着至内质网上,信号序列不能被切除 加工蛋白质 (4)①含有 ②不能
15.【答案】(1)水解酶 核糖体 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2)一定的流动性 (特异性)受体 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 (3)脂质 内质网 高尔基体 COP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