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生态环境保护 同步练习
(30分钟 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2011·海口高二检测)下列各项中,可以使下面漫画所示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是( )
A.从外地引水,发展该地水上度假村
B.开展滑沙、沙浴等活动,发展旅游业
C.进行沙疗、建立疗养院
D.植树造林,几年后发展林果加工厂
读我国局部区域示意图,据此回答2、3题。
2.两地区在区域发展中,面临的共同生态环境问题是( )
A.森林破坏 B.水土流失
C.草地退化 D.生物多样性锐减
3.针对上述生态环境问题采取的防治措施中,提高生态环境效益的最好做法是
( )
A.大力推广生活用煤
B.大力发展水电建设
C.提高炉灶技术水平
D.大力推广沼气池建设
(2011·浙江文综)十八世纪墨累-达令盆地开始种植小麦,饲养绵羊,现已成为澳大利亚主要的农产品输出地。随着农场规模、数量的扩大与墨累河河水引用过多,该地陆续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读图(粗箭头代表主要流向,细箭头代表次要流向),完成4、5题。
4.下列农业经营模式中,最能说明上述农业地域类型特征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5.目前该盆地最有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
①土壤盐碱化
②河水流量增多,河口附近侵蚀作用增强
③湖中的水生动植物大量繁殖
④湿地萎缩,牧草生长不良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2010年环境灾难频发。紫金矿业溃坝事件、中石油兰郑长输油管道渭南支线柴油泄漏、大连输油管道爆炸火灾事故、吉林化工桶流入松花江、超威电池泄铅污染、青海玉树地震、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强沙尘天气明显。据此回答6、7题。
6.这些环境灾难使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这体现了( )
A.环境灾难只对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
B.生物多样性减少是人为环境污染造成的
C.生物多样性减少不仅与人为因素有关还与自然因素有关
D.世界各国对生物多样性减少已引起足够的重视
7.中国是世界上物种受威胁状况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不符合中国生物多样性的现状的是( )
A.中国拥有高等植物35 000多种,仅次于巴西,居世界第二位
B.中国是世界上“多样性”财富最多的国家之一
C.我国具有陆生生态系统的各种类型,包括森林、灌丛、草原和稀树草原、草甸、荒漠、高山冻原等
D.中国共有森林1.75亿公顷,森林蓄积量124.56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 18.21%
二、非选择题(共22分)
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国际生物多样性年”是世界各国为了更好的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提高人类的生存状况而开展的保护活动。“国际生物多样性年”活动于2010年1月11日在德国柏林正式启动。联合国确定的国际生物多样性年,势必成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进程中具有历史性意义的一年。“生物多样性是生命,生物多样性就是我们的生命”是这一活动的主题。
材料二 中国是世界上“多样性”财富最多的国家之一。根据《中国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四次国家报告》公布的资料,中国拥有高等植物35 000多种,仅次于巴西和哥伦比亚,居世界第三位。然而,中国也是世界上物种受威胁状况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1)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如何?
(2)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哪些?
(3)请分析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社会的积极意义。
9.(案例探究题)读我国生态工程与森林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填出我国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区:A是__________;B是__________;C是__________等省的山区。
(2)图中字母所表示的林业生态工程:D是__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E是_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同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达到改善生态环境,全面治理长江流域的目标。
(3)在长江中上游低山丘陵区植树造林,将对长江径流量和长江水质起何作用?
答案解析
1. 【解析】选D。从图中可以看出此地主要的环境问题是过度砍伐森林,水土流失严重,湖泊面积缩小,生态平衡失调,经济受损。所以治理的根本措施是恢复植被。
2、3 【解析】2选B,3选D。第2题,首先判断两地区的具体地理位置,左图是黄土高原地区,右图是东南丘陵地区,两地共同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第3题,黄土高原地区虽有大量煤炭资源,但燃烧煤炭会造成环境问题,黄土高原降水较少不适合大力发展水电,大力推广沼气池建设既可以充分利用生物能,又能减轻环境污染。
4、5 【解析】4选D,5选A。第4题,混合农业是面向市场的农业,并且可以根据市场的变化来调节牧草和麦田的面积,可见该地的牧场并非天然草地,同时为了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粮食作物中相当一部分是作为牲畜的饲料,因此④正确。①中天然草地,错误;作物没有进入市场,错误。②中作物没有进入市场,错误。③中天然草地,错误;作物没有为牲畜提供饲料,错误。第5题,题干中指出“随着农场规模、数量的扩大与墨累河河水引用过多”,这就说明墨累河的水量会减少(②错误),湖泊面积会萎缩,湖中的水生生物会减少(③错误);由于大量的引水灌溉,如果灌溉不当就会造成次生盐碱化(①正确),由于农场规模和数量扩大,就会导致粮、草争水,为保护农场,牧草就会生长不良(④正确)。
6、7 【解析】6选C,7选A。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既有自然发生的,也有因人类活动发生的,但就目前而言,人类活动(特别是近两个世纪以来)是生物多样性损失的最主要原因。中国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有高等植物 35 000多种,仅次于巴西和哥伦比亚,居第三位。
8. 【解析】第(1)题,中国的原始森林长期受到乱砍滥伐、毁林开荒等人为活动的影响,草原由于超载过牧、毁草开荒的影响,退化面积较大,形势是十分严峻的。第(2)题,据生物多样性保护方式可回答。第(3)题,生物提供人类所有的食物和许多诸如木材、纤维、油料、橡胶等重要的工业产品。中医药绝大部分来自生物,它是维持人们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答案:(1)中国是生物多样性特别丰富的国家之一。中国的生物多样性居世界第三位,北半球第一位。同时,中国又是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2)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迁地保护、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学研究、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和政策,以及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宣传和教育等。
(3)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各种生命资源的汇集,是未来农林业、医药业发展的基础,为人类提供食物、能源、材料等基本需求。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9.【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林业资源的主要分布区、生态林建设状况。我国主要有三大林区: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西南的横断山区,东南部的台湾、福建、江西等省的山区。我国的生态林工程主要有:“三北”防护林工程、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沿海防护林工程、平原农田防护林工程。其所在的地区不同,其主要生态功能也不相同。“三北”防护林主要是防风固沙;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主要是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减少干流泥沙含量;平原农田防护林主要是防风和营造农田小气候;沿海防护林主要是防风防浪。
答案:(1)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 横断山区 台湾、福建、江西
(2)“三北”防护林 防风固沙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减少水库、河道的泥沙淤积
(3)对径流量的作用:使径流量的变化趋缓。对水质的影响:由于森林具有保持水土的作用,使入河泥沙量减少,水质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