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水污染及其防治 学案 (1)

文档属性

名称 4.1 水污染及其防治 学案 (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8-04 06:44: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1 水污染及其防治 学案 (湘教版选修6)
●课标要求
1.根据有关材料,说出主要的水污染问题。
2.以某些水污染事件为例,说明其形成的原因、过程及危害。
3.针对某类水污染,说出其防治的主要措施。
●课标解读
1.结合2012年我国最新水污染事件,说明其形成原因、过程及危害。
2.以典型案例说出防治水污染的主要措施。
●新课导入建议
由2012年我国广西龙江河发生镉污染超标事件;导入新课——水污染及其防治。
●教学流程设计
课 标 解 读
重 点 难 点
1.了解水污染、水体污染物、水体污染源的含义。
2.理解水污染对人体健康、农作物、水生生态系统的危害。
3.掌握水污染的防治原则和措施。
1.水污染的危害和防治。(重点)
2.水污染的形成原因。(难点)
水污染概述
1.概念:水污染是指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导致水体化学、物理、生物等方面特征的改变,造成水质恶化,从而影响它的利用价值,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
2.水污染的类型: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生物性污染。
3.水体污染的危害
(1)饮用:引起人体急性或慢性中毒、癌症等。
(2)灌溉:使农作物物种发生变异,甚至导致农作物大面积死亡。
(3)水生生态系统:变得越来越简单和脆弱。
4.水体富营养化
1.水体富营养化是怎样产生的?对水生环境有什么影响?
【提示】 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水,大都含有氮和磷,这些污水大量排放到河流、湖泊中,引起水中藻类大量繁殖,水体发生富营养化,水中含氧量下降,导致鱼类因缺氧而死亡,水体也因此变成臭水。
水污染防治
水污染防治的原则是预防、治理和管理。
1.预防:主要是通过有效控制,使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减少到最小量。对于工业污染源,最有效的控制方法是推行清洁生产。
2.治理:通过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等,确保污水在排入自然水体前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
3.管理:指对污染源、水体及处理设施的管理,以管促治。
2.清洁生产为何能有效控制污染物排放,防治水污染?
【提示】 ①清洁生产使用无毒低害的原料,制造无毒低害的产品;②清洁生产减少了对原料、水和能源的消耗;③清洁生产能回收利用废水中的有用成分,降低废水中污染物的浓度。
水污染及其防治
【问题导思】 
1.水体具有自净能力,是否意味着天然水体不会受到污染?
【提示】 (1)答案是否定的。水体虽然具有自净能力,但是这种能力是有限的。在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如果排入水体的污染物超过了其自净能力就会改变水和底泥的理化性质,改变水中生物群落组成,造成水质恶化、水体利用价值降低甚至丧失的现象,亦即水污染。
2.“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水质变坏,80年代鱼虾绝代”,分析淮河流域水质变坏的原因?
【提示】 流域内经济迅猛发展,高污染、低产出的企业急剧膨胀,加之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淮河污染现象日益严重。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淮河的水污染事故不断发生,严重影响沿岸人民的生产、生活用水。
3.水污染会产生哪些危害?
【提示】 ①长期饮用受污染的水,可引起人体急性或慢性中毒,甚至诱发癌症等。②灌溉用水中污染物的浓度过高,会使农作物物种发生变异,甚至会导致农作物大面积死亡。③水污染还会改变水生生态系统,不适应新环境的水生生物将大量死亡,从而使水生生态系统变得越来越简单和脆弱。
4.“中国正面临水污染的严峻形势”,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防治水污染?
【提示】 ①节约用水,减少污水排放;②兴建污水处理厂;③防治农业污染;④充分利用环境的自净能力;⑤加强环境法律法规管理等。
1.水污染的类型及其防治
因水体污染的类型和污染源不同,其污染现象、危害及治理方式也不相同,所以,可以通过列表的形式来简洁地理解水体污染及其防治。
种类
污染源
危害
防治
原则
措施
化学性污染
生活污水(有机质、氮磷化合物)和工业污水(重金属元素,有毒农药及化肥,垃圾场有毒物质)
物理性污染
热污染,有毒的固体垃圾
生物性污染
寄生虫及虫卵、病菌、病毒等
引起人体急性或慢性中毒、致癌等;农作物物种发生变异,甚至导致农作物大面积死亡;水生生态系统变得越来越简单和脆弱
预防
清洁生产
治理
建设污
水处理厂
管理
加强对污染源、污水处理厂以及水体卫生特征的监测和管理
2.主要水体污染现象
因水体污染物多种多样,其污染现象也不相同,主要污染现象如下:
类型
水体富营养化
重金属污染
海洋石油污染
含义
含有氮、磷等营养元素的污染物大量排入水体引起的水质恶化现象
各类重金属(汞、镉、铅、铬)等进入水体经生物链逐渐积累,造成人畜伤亡
近海石油的开采、加工和运输过程中,大量石油流失到海洋中,造成范围极广的污染现象
污染
来源
生产和生活污水中所含的氮、磷等营养物质
工业生产中含重金属的污水排放和固体垃圾中重金属的淋溶
近海石油的开采、加工和运输过程中的石油泄漏
表现
陆地水体:称为“水花(水华)”又称“藻花”;
海洋水体:称为“赤潮”
各种重金属引起的人畜病症
海洋上漂浮大量油膜和油块
危害
①藻类大量繁殖;②水体中植物死亡;③鱼类死亡;④湖泊演变为沼泽
重金属元素通过食物链放大,最终危害人畜身体健康
①油污染直接导致海洋生物毛、皮丧失防水和保温性能,或因堵塞呼吸和感觉器官而死亡;②油膜和油块粘住大量鱼卵和幼鱼,阻碍海藻的光合作用
 (2013·课标全国卷Ⅱ)下图示意环太湖地区六大名泉分布。历史上六大名泉都以水质优而著称。周围山区是这些名泉的水源补给区。近年来,泉水受到污染,部分污染物指标超出国家饮用水标准。
说明环太湖地区六大名泉水污染造成的危害和难以治理的原因。
【思路点拨】 从图中读取有效信息是解答该题的突破口。从图中可读出太湖流域的六大名泉,结合材料不难理解,六大泉水被污染(地下水),引起土壤污染农产品质量下降,危害人的健康。结合地下水源被污染后的特点不难答出难以治理的原因。
【解析】 本题以太湖流域的六大名泉受污染为背景材料,考查水污染的危害、泉水污染治理困难的原因等。泉水受污染的危害主要从饮用水源和灌溉水源的角度来分析,饮用水污染主要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威胁,灌溉水污染主要通过土壤进入到人的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
【答案】 危害:泉水(地下水)是重要的饮用水源,人饮用受污染的泉水会危害身体健康;引用泉水(地下水)灌溉,会污染土壤,导致农产品质量下降(污染物超标)。
原因:泉水(地下水)(更新速度慢,)自然净化周期长;(深埋地下)人工净化困难;涉及地区广,需区域联动共同治理。

[图表展示]
教材第61页图4-2 水体富营养化过程示意
[解图精要]
1.由图中水体里藻类大量繁殖,可知工农业生产和生活排放的污水中含有大量氮和磷。
2.由图中鱼数量减少至绝迹,可知水体发生富营养化,水中含氧量下降,导致鱼类缺氧而死亡。
[图表应用]
 阅读重庆市丰都县青龙乡某中学八年级学生的调查报告,完成(1)~(3)题。
这里山清水秀,有巍巍青岭山,淙淙渠溪水。……尤其是青龙乡场镇后面的大塘,污染非常严重,以致鱼虾绝迹,塘水变臭变黑,由原来清澈见底可用之水,变成现在连手脚沾泥都不敢到塘中洗的污水。
(1)造成青龙乡水塘鱼虾绝迹、塘水变臭的主要污染源是(  )
①工业废水 ②生活垃圾、家庭炉灶 ③水土流失 ④生活污水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3)青龙乡水塘鱼虾绝迹、塘水变臭的后果是(  )
①加剧水资源的短缺 ②危害人体健康 ③增加酸雨的次数 ④引起土壤次生盐碱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从水污染的类型看,青龙乡的水污染最可能是(  )
A.物理性污染 B.化学性污染
C.生物性污染 D.自发性污染
【解析】 第(1)题,水污染的污染源主要有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城市地面径流等。第(2)题,酸雨是人们向大气中排放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所致,土壤次生盐碱化是人类不合理灌溉引起的。第(3)题,物理性污染主要是热污染及固体废弃物带来的污染,生物性污染主要是寄生虫及虫卵、病菌和细菌微生物造成的污染。
【答案】 (1)D (2)A (3)B
教材第61~62页活动
 【答案】 1.河流湖泊中藻类迅速生长,表明水体发生富营养化。
2.富含氮和磷的污水主要来自农田施肥、农业废弃物,城市生活污水和某些工业废水。我们可以通过施用有机肥减少化肥使用数量,以及使用无磷洗涤剂等方式来减小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
3.工业、农业和生活活动向河、湖中排入氮、磷等物质,引起藻类大量繁殖,水中含氧量下降,导致鱼类死亡,水质恶化。

2010年7月16日18时许,位于辽宁省大连新港附近的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一艘30万吨级外籍油轮在卸油的过程中因操作不当引发输油管线爆炸,引起火灾,并导致部分原油泄漏入海。大连附近海域至少50平方千米的海面被原油污染。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若泄油区内的鱼类迅速死亡,有关鱼类死亡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油膜覆盖水面,水中异常黑暗,鱼类缺少必要的光照
②油膜覆盖水面,水中缺氧,鱼类窒息
③水严重污染,鱼类中毒
④原油比较黏稠,鱼类难以游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2.下列对油污的处理方案中,对水体环境影响最小的是(  )
A.喷洒强效洗涤剂,使油污迅速分散
B.利用吸油毡、麦秆等物质吸收,集中处理
C.直接用燃烧法清除
D.播散粉状石灰,使油污分散
【解析】 第1题,泄漏的原油主要覆盖在水面上,不会影响鱼类游动,光照主要对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影响。第2题,利用吸油毡、麦秆等物质吸收,不会对水体环境产生二次污染。
【答案】 1.C 2.B
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11年6月期间,美国康菲公司渤海湾漏油事件已造成840平方公里海域水质被污染。
(1)石油泄漏是一种严重的海洋污染事件。从全球看,石油污染区域主要集中在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次石油泄漏不会导致该海域出现的现象是(  )
A.沿岸水产养殖业损失     B.海岸环境退化
C.海滨娱乐场所破坏 D.赤潮
(3)除了石油泄漏会导致海洋污染外,还有哪些人类活动会污染海洋环境?(举三例)
【解析】 第(1)题,石油污染主要来自沿海石油工业、海上运输和海上采油。第(2)题,赤潮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第(3)题,人类的生产(工业生产、农业生产)和生活产生的废水、废物、有毒的化学品、放射性物质等是海洋污染的主要物质。
【答案】 (1)沿海水域 海上航道沿线
(2)D
(3)工业废物和冷却水,城市垃圾,施入农田的化肥和农药,核电站排放的核废料。(任选三例)
4.(2012·株洲检测)读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所表现的景象是水循环过程中________环节,图中景象与自然过程相比,有哪些特点?
(2)图中污水处理的污水主要来自哪些方面?
(3)图中达标水排放口与污水进入口相比,水体的性质发生了哪些改变?
(4)面对水污染问题,应采取哪些措施?
【解析】 本题以污水处理厂为背景,考查了城市水污染的成因和防治措施。城市水污染物来源于生产生活,在治理过程中要从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两个方面进行。
【答案】 (1)地表径流 与水循环自然过程中的地表径流环节相比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
(2)城镇生活排放,工厂生产排放。
(3)达标水和污水相比,溶解氧增加,有机物和泥沙减少。
(4)工程措施:积极研制污水处理的设备,工厂污水要治理之后达标排放等(合理即可)。
非工程措施:制定法律法规,加大宣传力度,鼓励人们节约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