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水污染及其防治 同步练习
(30分钟 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日本2011年3月11日发生有记录以来最高级地震并引发海啸,强余震不断,对日本关东地区造成重大灾害;核泄漏不断升温,近日向海洋排放核辐射污水万余吨,福岛核电站附近海水核辐射一度超标4千倍,个别水域甚至达数万倍,日本原子能安全与保安院将核泄漏调升为最高级——7级。关于日本核泄漏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是指核反应堆里的放射性物质外泄,造成环境污染并使公众受到辐射危害
B.核反应堆泄漏出的大量锶、铯、钚等放射性物质进入海洋中,严重危害海生生物
C.核辐射只会对水造成污染
D.核辐射会损害人体健康,引起疲劳、头昏、失眠、皮肤发红、溃疡、出血、脱发、白血病、呕吐、腹泻等。有时还会增加癌症、畸变、遗传性病变发生率,影响几代人的健康
2.下列水体类型中,自净能力最强的是( )
A.河流水 B.淡水湖泊水
C.地下水 D.咸水湖泊水
近年来赤潮在我国时有发生,当赤潮发生时,海水中的某些微小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水体呈现红、紫等颜色,并对生物造成危害。据此回答3、4题。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在封闭的海湾更容易发生赤潮
B.赤潮的发生是与人类活动无关的自然现象
C.赤潮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
D.含磷洗涤剂广泛使用与排放是发生赤潮的主要原因之一
4.在下列水域中最容易发生赤潮的是( )
A.辽东湾 B.莱州湾
C.杭州湾 D.珠江口
读化肥的污染示意图,完成5、6题。
5.如图所示施肥过程,可能造成的后果有( )
①水体富营养化 ②酸雨危害
③臭氧层破坏 ④全球变暖
⑤土壤板结 ⑥有毒有害物质在作物体内积累
A.①③⑤⑥ B.③④⑤⑥ C.②④⑤⑥ D.①②③④
6.由图可以看出,过量施肥可能造成( )
①土壤污染 ②白色污染 ③臭氧层破坏
④水体污染 ⑤农作物污染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④⑤
二、非选择题(共26分)
7.(2011·海南地理)据资料分析丽江古城河水污染的原因,并提出治理河水污染的建议。(10分)
云南丽江古城“城依水存,水随城在”,199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后,游客剧增。据2005年监测,河流流经古城前后,水质由优变为较重污染。
8.(案例探究题)读下列水域生态系统变化过程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水域生态变化反映了什么过程?
(2)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如何进行治理?
答案解析
1. 【解析】选C。核辐射不仅对水造成污染还会对土壤和大气造成污染。核辐射是日本大地震造成的最大危害。
2. 【解析】选A。因为河流水比淡水湖泊水、地下水和咸水湖泊水的流动快,更新周期短,所以自净能力最强。
3、4 【解析】3选B,4选D。本题组主要考查学生对赤潮产生原因、特征以及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的认知能力。第3题,赤潮是由海洋环境恶化,导致海洋中浮游生物暴发性繁殖或聚集,引起水体变色的有害生态异常现象。人为条件是赤潮发生的主要原因,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含磷洗涤剂的使用和排放使水体矿物质元素增多,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故B项正确。第4题,封闭的海湾人类活动对海水污染严重,并且海水净化速度慢,导致其富营养化程度高,因而赤潮暴发的频率明显高于其他海域。
5、6 【解析】5选A,6选B。第5题,酸雨主要是使用煤炭或石油过程中产生的硫氧化物或氮氧化物造成的。第6题,白色污染是指人类排放的不可降解的塑料制品造成的,与过量施肥无关。
7. 【解析】解答该题的关键是要抓住云南丽江古城河水污染是在其发展旅游之后产生的。治理河水污染的措施应从源头抓起,加强管理。根据题意可知,丽江古城河水污染是因游客剧增,生活垃圾乱丢、生活污水随意排放所致。治理河水污染措施有:通过减少游客数量来控制污染源;加强管理,使污水达标排放;建立污水处理设施;加强教育,提高游客的环保意识等。
答案:原因:游客剧增,旅游(服务)业迅速发展,生活污水量猛增且(未经处理、不达标)排入河中。
建议:合理控制进入古城的游客量,将游客接待转向新城区,逐渐实现古城“外住内游”;严格执行污水达标排放,控制生活污水直接向河中排放,兴建污水排放管网;兴建污水处理设施,提高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
8.【解析】在自然界物质的正常循环中,湖泊会由贫营养湖发展为富营养湖,进一步又发展为沼泽地和干地,但这一历程需要很长的时间,在自然条件下需几万年甚至几十万年。但由于水体污染而造成的富营养化将大大促进这一过程。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水,大都含有氮和磷。这些污水大量排放到河流、湖泊中,引起水中藻类大量繁殖,水体发生富营养化,这样就带来一系列严重后果:藻类在水体中占据的空间越来越大,使鱼类活动的空间越来越小;衰死藻类将沉积塘底。藻类种类逐渐减少,并由以硅藻和绿藻为主转为以蓝藻为主,而蓝藻有不少种有胶质膜,不适于作鱼饵料,而其中有一些种类是有毒的。藻类过度生长繁殖,将造成水中溶解氧的急剧变化,藻类的呼吸作用和死亡的藻类的分解作用消耗大量的氧,有可能在一定时间内使水体处于严重缺氧状态,严重影响鱼类的生存。
答案:(1)水体发生富营养化。
(2)由于污水排放(铬、镉、汞离子,铅、磷等无机化合物,使水体富营养化,水生物大量繁殖;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等有机物排入水域,这些有机化合物在微生物作用下,最终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质、 CO2和H2O等,这些有机物质在分解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氧)。
(3)减少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水排放到水域中,污水达标排放,进行水域污水的净化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