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装在套子里的人》《祝福》任务式联读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单元《装在套子里的人》《祝福》任务式联读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23 10:47: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品套子人生,书生命感悟
——必修下册第六单元《装在套子里的人》《祝福》联读教学设计
“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目标与内容:
1.精读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艺术形象,理解欣赏作品的语言表达,把握作品的内涵,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读写作经历,发挥想象,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力求有自己的发现。
2.根据诗歌、散文、小说、剧本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从语言、构思、形象、意蕴、情感等多个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认识作品的美学价值,发现作者独特的艺术创造。
3.结合所阅读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写作的一般规律。捕捉创作灵感,用自己喜欢的文体样式和表达方式写作,与同学交流写作体会。尝试续写或改写文学作品。
4.养成写读书提要和笔记的习惯。根据需要,可选用杂感、随笔、评论、研究论文等方式,写出自己的阅读感受和见解,与他人分享,积累、丰富、提升文学鉴赏经验。
教材分析
本单元属于课程标准规定的“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是高中阶段第一次集中学习小说这一体裁。所选古今中外小说,类型多样,风格各异,都是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经典之作,反映了不同时代、地域的社会生活,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和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
本单元主题是“观察与批判”,而《祝福》《装在套子里的人》尤其能表现这一主题。《祝福》体现了鲁迅小说“为人生”的宗旨,意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装在套子里的人》则通过塑造别里科夫这一“套中人”的形象,深刻揭露了帝俄的专制统治对人们思想和灵魂的钳制与束缚,透露出呼唤自由的热望。
学情分析
经过高一上学期的学习,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和能力基础。但是,本单元小说意蕴深刻,需要学生以正确的立场、睿智的头脑和敏锐的眼睛,去观察思考,分别鉴别。学生要做到这种程度有一定难度。因此,如何引导学生体味经典人物的魅力、思考社会主题,如何解决学生既有的问题和困惑,如何激发学生产生新的思考与发现,都是教师教学要充分考虑的。
课时安排: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细读两篇小说,认识人物身上的“套子”类别及内涵。
2.探究“套子”与人物命运悲剧的关系,反思“套子”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难点:
通过理解别里科夫和祥林嫂的悲剧命运,以知人论世,理解别里科夫和祥林嫂不幸遭遇的社会根源,并深入挖掘小说的思想内涵。
教学过程
(一)从情境任务导入
同学们,我校决定举办一个以“品读经典,省察人生”为主题的中外经典小说读书分享会,分享主题有“多余人”“异化人”“套中人”。我班决定分享“套中人”这一主题,你将以别里科夫、祥林嫂为典型人物,从“识套子之内涵”“探套子之因果”“思套子之启示”三个方面分享你的读书感悟。
【评价导入】设置真实学习情境,以“套中人”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对两篇小说进行思考,为下面研读思考“他们有怎样的套子”做好铺垫。
(二)任务一:识套子之内涵
从别里科夫身上的套子引入,思考:如果别里科夫穿越到鲁镇,你认为他最可能成为谁?请给出你的答案并具体说明理由。
如果别里科夫穿越到鲁镇,我认为他最可能成为,理由如下:聚焦祥林嫂,总结她身上有哪些套子。
套子类别 文本依据
政权 鲁四老爷嫌弃她是寡 妇、再嫁,祭祀不让 插手,撵出家门等
族权 合伙将她掳走逼她再 嫁,贺老六死后大伯 收屋子等
夫权 拼死不嫁,守护贞洁, 被称为“祥林嫂”等
神权 鬼神之说,死后下地狱, 两个丈夫分等
封建礼教,封建迷信
政权、族权、神权、夫权,代表了全部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是束缚中国人民特别是农民的四条极大的绳索。
——毛泽东
套子类别 文本依据
外貌 套鞋、雨伞、棉大衣、 黑眼镜、穿绒衣等
生活 卧室象箱子,睡觉蒙脑 袋,不跟人并排走路等
职业 教古代语言,歌颂过 去和不存在的东西
思想 只相信政府的告示 和报纸上的文章
语言 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来 啊
【评价任务】
填空形式设计任务,有利于学生聚焦、集中。让别里科夫穿越到鲁镇,此设计新颖而有趣,激起了学生思考的欲望;也巧妙地将“套子”关联到祥林嫂的身上,锁定两篇小说的关联点。
(三)任务二:探套子之因果
社会背景
19世纪末受欧洲进步文明潮流的影响,俄国也兴起变革之风,面对汹涌的变革浪潮,沙皇政府采取一切暴力手段进行镇压,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竭力维护腐朽没落的沙皇统治。
20世纪20年代,正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时期。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民主、科学”,而阻碍中国进入民主、科学时代的最大障碍,正是几千年遗留下来的腐朽、愚昧的封建思想。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宗法观念、封建礼教仍然是压在人民头上的精神枷锁
1.他们的“套子”从何而来?这些“套子”与他们的命运悲剧有何关系?请你任选一个人物,结合文本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别里科夫与祥林嫂的悲剧有何不同?
也允许学生质疑:同一个社会中,套中人那么多,为什么死亡的只是别里科夫和祥林嫂呢?
两者不同
别里科夫 祥林嫂
套子来源 自己构建、主动套牢 外部压迫、被迫强加
套子危害 人格萎缩,辖制社会 精神崩溃,剥夺生命
套子态度 无实质反抗 有反抗但带有封建迷信色彩
命运悲剧 旧秩序的维护者和殉葬品,“吃人者” 的自我毁灭 被封建礼教吞噬的受害者,“被吃者”的血泪控诉
【评价任务】
设计此任务,引导学生思考“套子的根源和危害”。经过讨论,弄清楚“套子”的根源所在——社会环境和传统思想,明确社会环境对个人的影响,“套子”最终导致了人生的悲剧命运。经过对比阅读,分析别里科夫和祥林嫂命运悲剧的不同点,明确小说人物的典型意义,理解小说的主题。此任务,具有开放性和思辨性,对提高学生思考力和思辨力,有一定作用。
(四)任务三:思套子之启示
联系现实,他们的“套子”人生,对我们有何启示?请以“别里科夫(祥林嫂),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段话,抒发自己的感悟,字数 100 字左右。
(五)布置作业
1.读书小组要为两篇小说写一则文学短评。经讨论,甲组提出一组关键词:别里科夫(祥林嫂)·环境·悲剧;乙组提出一个关键词:套子。请任选一个小组加入,围绕关键词写出你的短评思路,100 字左右。(必做)
【评价任务】
此任务,根据 2023 年高考第 9 题的设题方式拟定。“人物短评”是新教材写作任务中的一种。在教考一体化的形势下,此任务设计难能可贵。同时,也从以写促读角度出发,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和作者的意图。
2.古人常以比喻说明环境与个人成长的关系。荀子曾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而周敦颐则曰“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在时代迅速发展的今天,你觉得自我成长与环境有怎样的关系?请结合材料和今天的学习、思考写一篇随笔。(选做)
表格个人习作评估标准
评估内容 评估指标 个人评估 小组评估
嵌入关键词
行文思路
语言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