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5)

文档属性

名称 4.2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5)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8-02 17:26: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2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同步练习
1.大气污染与使用能源的种类密切相关。读图,完成第1~2题。
2004年四省市农村不同生活能源
对大气SO2污染的贡献率
1
关于四省市农村不同生活能源对大气SO2污染的贡献率,正确的叙述是(  )。
①广东省以煤炭最小 ②福建省以薪柴最大 ③江苏省以薪柴最大 ④北京市以秸秆最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减少我国农村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有效措施有(  )。
①发展沼气 ②开采小煤窑 ③利用太阳能 ④种植薪柴林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据图农村不同生活能源对大气SO2污染的贡献率,广东省秸秆最大、煤炭最小;福建省薪柴最大、秸秆最小;江苏省秸秆最大、薪柴最小;北京市煤炭最大、薪柴最小,故第1题选择A项。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必须推广沼气、太阳能等新能源,故第2题选C项。
答案:1.A 2.C
3.2010年6月,卫生部公布数字表明,我国每年有35万人因大气污染导致身体不适而求医。据此完成第3~5题。
3
下列关于大气污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大气具有一定的自净能力,因此,向大气中排放废气不会造成大气污染
B.大气圈中的原有成分被改变,而且增加了某些有毒有害的物质
C.大气污染都是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造成的
D.大气污染表现在大气中O2和水汽的含量增多
4.下列情况可造成酸雨的是(  )。
①森林遭到乱砍滥伐 ②工业上大量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 ③广大农村居民燃烧沼气 ④汽车排放大量尾气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②③
5.下列有关酸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使土壤酸化,影响微生物的活性,增加土壤肥力
B.我国的酸雨主要是碳酸型酸雨
C.酸雨腐蚀石材、钢材,造成建筑物、铁轨、桥梁和文物古迹的损坏,并危害人体健康
D.防治酸雨的根本途径是减少二氧化碳和氧化氮的排放
解析:大气具有一定的自净能力,但向大气中排放过多废气会造成大气污染,自然原因也会造成大气污染。酸雨主要是工业上大量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以及汽车排放大量尾气等造成的。酸雨降低土壤肥力,我国酸雨主要是硫酸型酸雨。防治酸雨的根本途径是减少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
答案:3.B 4.C 5.C
6.欧洲、北美和中国长江以南是世界三大酸雨区。据此完成第6~8题。
6
上述三大区域多酸雨的共同自然条件是(  )。
A.重工业发达
B.地形平坦
C.降水较多
D.受西风带影响
7.下列名胜受酸雨影响不明显的是(  )。
A.埃及金字塔
B.四川乐山大佛
C.纽约自由女神像
D.巴黎埃菲尔铁塔
8.消除酸雨的根本措施是(  )。
A.回收利用酸性气体
B.优化能源结构,发展清洁燃烧技术
C.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D.减少能源的利用
解析:第6题,A项属于社会经济条件;北美、中国长江以南的地形复杂,故B项错误;中国长江以南基本不受西风带的影响。第7题,埃及主要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少,酸雨影响不明显。第8题,化石燃料燃烧后向大气中排放出大量酸性气体是产生酸雨的主要原因,故优化能源结构、发展清洁燃烧技术是消除酸雨的根本措施。
答案:6.C 7.A 8.B
9.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浙江省灰霾天气发生频率剧增,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灰霾天气是指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空气普遍混浊,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现象。
材料二:浙江省杭州市、衢州市1960~2008年期间灰霾天数变化资料。
图甲 灰霾平均天数的月份变化
图乙 灰霾年平均天数统计
(1)根据材料,分别说出杭州、衢州两市灰霾天气季节变化特点。
(2)简述杭州市灰霾天气频率增大的原因。
解析:第(1)题,认真阅读图甲中杭州与衢州灰霾天气各个月的变化可以看出两地都是冬季灰霾天气较多,杭州季节变化小,衢州季节变化大。第(2)题,灰霾天气主要是由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以及建筑粉尘增多造成的。随着工业的发展以及交通运输工具的增多,化石燃料的使用量增大;随着城市的发展,建筑工地增多,建筑粉尘增加,所以灰霾天气频率增大。
答案:(1)杭州季节变化小,衢州季节变化大,集中在冬季(冬半年)。
(2)原因: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化石燃料使用量增多;工业烟雾、粉尘排放增多;汽车尾气排放量增多;建筑粉尘增多。
10.图甲是我国化石燃料产生相等能量情况下排放的污染物统计图(以天然气排放量为1),图乙是我国某年能源消费结构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指出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所导致大气污染的具体表现。
(2)为改善东部沿海地区大气质量,我国采取的工程措施是什么
解析:第(1)题,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以煤和石油为主,在开采和利用过程中会对大气造成污染,如降低大气能见度、导致酸雨、光化学烟雾污染等。第(2)题,改善东部沿海地区的大气质量,可通过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增加天然气、水电的开发利用来实现,需要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答案:(1)(向大气中排放的)灰分会增加可吸入颗粒物,降低大气能见度;SO2、NO2会导致酸雨产生;碳氢化合物和NO2会导致光化学烟雾污染等。
(2)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