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其防治
考查知识点及角度
难度及题号
基础
中档
稍难
固体废弃物污染概述
5
7
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和利用
1、2
3、4
6、8
一、选择题
现在我国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都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再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据此回答1~3题。
1.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有利于
( )
A.刺激人们的消费
B.减少“白色污染”
C.方便人们的生活
D.增加商品零售额
2.下列行为可减少塑料购物袋使用量的是
( )
①使用布袋 ②重提菜篮子 ③重复使用耐用型购物袋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3.当前,传统的塑料包装正日益被纸包装所取代,究其原因是
( )
A.纸包装比塑料包装便宜
B.纸包装比塑料包装美观
C.纸的主要成分是天然植物纤维,容易被土壤微生物分解
D.纸包装比塑料包装轻便
解析:第1题,塑料购物袋,特别是超薄塑料购物袋,容易破损,大多被丢弃,成为“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第2题,要减少塑料购物袋使用量,就必须认清塑料购物袋带来的危害,通过改变自身的日常生活行为来实现,如使用布袋子、重提菜篮子、重复使用耐用型购物袋等。第3题,纸包装替代塑料包装,主要是因为其主要成分是天然植物纤维,容易分解,而塑料不易被分解。
答案:1.B 2.D 3.C
据介绍,蚯蚓可大量吞食垃圾中的有机物,如饭菜、纸张等。一个三口之家一天产生的生活垃圾,几千条成年蚯蚓可将其全部“消耗”。蚯蚓吃垃圾时还会产生无味、无害、高效的多功能生物肥料,可用于花卉栽培及果蔬生产。在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上,160万条蚯蚓为奥运村的垃圾处理立下了汗马功劳。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利用蚯蚓处理垃圾的方式早已不鲜见。据此完成4~5题。
4.下列关于蚯蚓处理垃圾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这种方法适合于工业垃圾的处理
B.费用较高
C.是一种比较环保的处理方式
D.违背了生物循环原理
5.蚯蚓垃圾处理场的建立,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是
( )
A.减少了固体废弃物的排放
B.产生有机肥料,促进物质的再次利用
C.会产生更大范围的污染
D.降低处理垃圾的费用
解析:蚯蚓处理垃圾利用了生物的循环原理,优点是成本低,不产生二次污染,易进行,缺点是蚯蚓处理的垃圾种类有限。固体废弃物的排放与蚯蚓处理垃圾没有关系;D选项表述虽然正确,但不符合本题的题目要求。
答案:4.C 5.B
二、综合题
6.垃圾已成为城市一个突出的环境问题。目前,城市周边地区的垃圾堆越来越多,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而且污染周围环境。其出路何在?这已引起有识之士的思考。
(1)目前,许多城市对垃圾采用填埋方式处理,该方式简便、省钱,但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你认为存在哪些不足之处?
(2)法国有位哲人说:“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对此你如何理解?
(3)下图是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后的处理系统示意图,选择正确的选项,完成方框内未填的内容。
A.肥料
B.做工业原料
C.填埋、焚烧或循环应用
D.回收处理
解析:明确城市垃圾的产生,结合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方针,对比各种垃圾处理方式。
答案:(1)占用大量土地;污染土壤,污染地下水;垃圾产生沼气,如不及时收集输出利用,容易发生爆炸等事件。(2)垃圾中有许多可回收利用的资源。(3)①—D ②—B ③—A ④—C
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垃圾一直是困扰城市的重要难题。目前,我国处理城市垃圾基本上还实行计划经济时期的政企合一的体制,由环卫部门将垃圾集中掩埋。这么做不仅要占用大量土地,而且会造成环境污染。某市政府通过行政立法,鼓励企业介入垃圾处理。某公司引入国外先进技术,并结合国情加以改造,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从废电池中回收金、银、锌、锂等金属;用废玻璃再生产玻璃;从废塑料中提炼汽油、柴油;有机生活垃圾用来焚烧、发热、发电,解决了该市多年来能源不足的问题。在该企业眼里,垃圾现在成了宝贵的资源,企业也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材料中的城市环境污染是______污染。
(2)借鉴材料你认为城市垃圾的处理可采取哪些措施?
(3)由材料可以看出环境效益和______效益、______效益是能统一的。
(4)作为一个中学生,你为减少这方面的污染可以做哪些贡献?
解析:根据文中提到的将垃圾集中掩埋,文中举的例子废电池、废玻璃、废塑料可判断是固体废弃物污染。处理垃圾的措施材料中已提到了一些,可稍加改变成自己的话说出来,或另辟蹊径自己想一些可行的措施。作为中学生怎么从身边小事做起,具体说出来,不要空喊口号。
答案:(1)固体废弃物 (2)①通过行政立法,鼓励企业介入垃圾处理;②对垃圾进行分类。有回收价值的可再利用,没有回收价值的可焚烧用来为城市发电。
(3)经济 社会
(4)节约用纸,拒绝贺年卡片,拒绝野生动植物制品,不乱扔电池,少用一次性用品等。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西藏环保部门2010年力争将“禁白”工作全面推广到7个地市所有县和主要旅游景区。这意味着西藏有望成为全国率先实现全面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和塑料袋的省份。
材料二 芜湖市民企中诚塑业通过与安师大化学材料应用科学学院的科研合作,经过半年反复试制,开发出了以土豆为原料,经过科学配比而产出的可降解农用膜。据参与此项研发的安师大化学材料学院周教授介绍,用土豆为原料生产的农用膜埋入土中,在一定的温度、湿度等条件下,在一定时间内开始分解,在土壤中通过水和微生物作用,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无毒无残留,对土壤无污染,对作物无害,可以说,新型环保农用膜研发成功为解决农村“白色污染”探索出一条新路。
(1)环保专家预言:废弃的地膜最终将成为祸害。你认为会造成什么危害?
(2)有人建议焚烧处理这些一次性快餐盒和农用地膜等普通塑料废弃物,你认为是否可行?为什么?对已散落于土壤中的地膜碎片,农业生产过程中应采取怎样的措施?
(3)以土豆为原料生产的农用膜有什么积极的环保意义?
解析:“白色污染物”是一种短时间内难以降解的物质,如果长时间存留在土壤中会严重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如果采取燃烧的处理方式会导致严重的大气污染。因此,从源头入手,解决这一问题的方式是生产可以降解的替代产品。
答案:(1)普通地膜等塑料废弃物不溶于水,在自然界中约需200年才能被生物降解,长期留在农田里会影响土壤透气性,阻碍水分的流动和农作物的根系发育,使农作物减产。
(2)不可行。焚烧时不但产生大量烟尘,而且还会产生有害气体,污染大气。筛选出土壤的地膜碎片,然后再播种。
(3)该薄膜可被微生物降解,防止白色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