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环境管理
第一节 环境管理概述
考查知识点及角度
难度及题号
基础
中档
稍难
环境管理的涵义
1
5
中国环境管理思想
2、3、4
6、7
8
一、选择题
1.环境管理的根本目的是
( )
A.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
B.协调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C.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D.控制环境人口容量
解析:环境管理的根本目标是协调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涉及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等重大问题,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
答案:B
我国已将“环境保护”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并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系列符合我国国情的环境管理原则和制度。据此回答2~4题。
2.“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属于我国
( )
A.环境保护的基本方针
B.环境管理的基本原则
C.环境管理制度
D.环境管理政策
3.“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三同步”,原则属于
( )
①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原则 ②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原则 ③环境管理的主要原则 ④环境管理制度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北京市高碑店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贯彻了
( )
A.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原则
B.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原则
C.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
D.先污染,后治理原则
解析:第2题,我国的环境保护方针是“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第4题,污水处理厂使污水处理后达到排放标准排入江河湖泊,这属于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
答案:2.A 3.C 4.C
5.下列关于资源环境管理的正确说法有
( )
A.主要包括确定防治污染的技术和政策以及环境科学技术发展的方向
B.主要是制定环境标准,进行环境监督和检查工作
C.主要是协调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与环境目标
D.主要是自然资源的保护
解析:资源环境管理主要是自然资源的保护。
答案:D
二、综合题
6.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渤海是深入我国大陆的近封闭内海。在渤海经济圈快速发展的同时,渤海环境污染不断加剧,占全国总量32%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48%的陆海污染物也经由40多条河流直接注入渤海,陆源污染物已占入海污染物总量的80%以上,该内海几乎成为“死海”,治理渤海污染已迫在眉睫。
(1)渤海海水污染源主要有哪些?
(2)该污染造成的主要危害有哪些?
(3)针对渤海污染情况,你认为应该采取什么对策进行治理?
(4)试根据材料分析实行环境管理的必要性。
解析:本题结合渤海海域考查水污染的产生、危害及治理。环境问题不是单靠技术所能解决的,还必须借助管理手段。
答案:(1)工业废水、农业污水、城市生活污水;海上石油开采、加工和运输。(2)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破坏,给海洋生物带来灭顶之灾,对海水养殖和海洋渔业造成很大破坏。(3)①控制陆源污染物排放;②加强海域污染预防;③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建立生态监控区;④强化对海洋环境的监测;⑤加强渤海环境保护工作的组织协调,制定和完善渤海环境保护总体规划。(4)环境问题不是单靠技术所能解决的,还必须借助对社会经济活动的管理手段。
7.读我国环境问题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例A、B分别表示的环境问题。
(2)简述图例C所示环境问题造成的主要危害。
(3)环境管理就是对人类损害自然环境质量的活动施加影响,实施环境管理的手段有哪些?
解析:图中反映了我国的主要环境问题,A是土地荒漠化,B是森林破坏,C是酸雨。环境管理的手段主要有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技术手段和宣传教育手段。
答案:(1)A是荒漠化(沙漠化)。B是森林破坏(森林锐减)。(2)使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繁殖,乃至大量死亡;使土壤酸化,造成养分淋失,影响微生物的活性,使土壤肥力降低,导致农作物减产;腐蚀树叶,使光合作用受阻,影响森林生长,林木成片死亡;腐蚀石材、钢材,造成建筑物、铁轨、桥梁和文物古迹的损坏。(3)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技术手段;宣传教育手段。
8.阅读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以1990年世界人口、粮食、资源以及工业污染的变化数值为依据,提出一个“人口增长、自然资源与环境污染的世界模型”,如下图所示。
材料二 《人民日报》1990年4月3日报道:过去,咸海鱼类丰富,沿湖数百万居民受益。而如今,它的水面缩小了40%,周边寸草不生,成了盐碱化严重的不毛之地……咸海蒙受灾害的根源在哪里?几千年来,是阿姆河和锡尔河给了它生命。后来,两河沿岸为了发展棉花生产,挖水渠,修堤坝,不断扩大灌溉面积,结果棉花产量翻了一番,咸海的生态平衡却被打破。两河流入咸海的水量大大减少,补偿不了自然蒸发的湖水,水面逐年下降,干涸面积日益扩大。
(1)据图分析,今后人均占有粮食将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模型曲线上可以看出,为了人类的根本利益,目前应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二反映了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关于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发达国家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 ②发达国家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 ③发展中国家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 ④发展中国家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5)关于环境管理的核心,说法正确的是
( )
A.环境管理的核心是以保护环境为核心,不再追求经济发展
B.环境管理的核心是经济发展,只要注意少污染环境就可以了
C.环境管理的核心是力求获取更多的环境资源以促进经济增长速度的快速提高
D.环境管理的核心是协调社会与环境的关系,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解析:第(4)题,环境问题按其表现形式可分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发达国家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发展中国家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第(5)题,环境管理的核心是协调社会与环境的关系,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答案:(1)下降 耕地面积减少,人口数量增多
(2)控制人口,保护资源,防治环境污染
(3)人类活动作用于环境,环境又反作用于人类,有时产生影响人类生活、生产甚至影响人类生存的种种环境问题
(4)C (5)D